无始无明

佛教術語

无始无明佛教术语。无明可分为两种:1一念无明、2 无始无明。

概论

“无始无明”,是指对法界实相如来藏的智慧一无所知,因而直接或间接影响众生不能成就般若智慧功德与解脱生死,以及究竟圆满成佛[1]

无始无明不是因为开悟或修行而得,而是无始以来永恒地存在于众生心中的,没有起始的分界,故名无始无明。众生的无始无明,是从无始劫以来就一直存在著的,不曾有一刹那离开,但都不曾相应过。[2]

含义

无始无明是大乘别教所断的惑,又可称为所知障所知义为“觉知心对于法界真实相的所知有所不足,因此成佛之道被障碍”[3]

心不相应无始无明。无始无明烦恼“现行显著,迁流不住”,一切众生及“二乘定性无学”(“二乘”为声闻乘缘觉乘,“定性”义为决定性的、不会再退转的,“无学”为已经断惑而不需再学解脱道的阿罗汉辟支佛),自无始劫以来,不曾与觉知心相应,所以称作“心不相应无始无明”,直到产生念头想探究法界实相的时候,才会跟无明相应,所以说无始无明是跟众生的觉知心不相应的,只有跟少数想要求见实相者的觉知心相应,所以说它叫做心不相应无明。[4]

心不相应无明住地。心不相应无明住地,是指觉知心还没有起念头想探讨法界实相的时所住的境界(即所谓“住地”),换言之,即是说觉知心不曾相应到无明时所住的境界,尚未起心想要探讨实相的人所住的境界。众生如果是无始以来对于万法实相并无知觉,即是无始无明,亦称无明住地,义为一向住于无始无明的境界之中而未曾了知无始无明。亦从来未想过生死轮回的本际(谓穷尽之本来者)是什么,未想过无馀涅槃中的本际是什么,未想过所有法界的根本是什么,一切都未想过,所以说对实相的无明是无始本有的。

必须亲闻善知识开示,了知法界实相之后,待众生想探明法界实相而起心探究时,无始无明方才开始与众生之觉知心相应。当菩萨开始探讨如何了知实相而证得佛果,即与无始无明相应,便会开始寻找出世间善法的修行法门。在与无始无明相应的时候,一定会寻求开悟实相的知见与方法,可从教门宗门来求开悟,最有力的途径就是宗门——禅宗开悟禅法。

一切有情众生,一切二乘有学无学圣人(证果而无需再修学解脱法的叫“无学”,尚且还需继续学习的阿罗汉之外的阿那含果及以下果位的圣人叫“有学”),都有可能灭离无始无明即所知障。 唯有真正明心见性之人才是打破无始无明者,通常来说,大乘佛菩提般若的修学中已开悟菩萨才是分断无始无明者,但并非唯有诸佛陀才是完全断尽无始无明者,因为十结中的无明并非孤立于或独立于一念无明这个范畴之外。 如果无明可以分为两种那么也可以分为两种以上,因此阿罗汉只要破了一种无明就会继续破下去,无明只会被断尽。在阿罗汉临命终时,必将永断一切无明。

一切种智学中讲,无始无明是随眠而不是种子随眠。种子是有作用的,无始无明却是无作用的,只是依众生不知道法界的实相,而施设有一个“无始无明”的名相概念。所以无始无明是没有实法存在的,并没有一个法可以说是无始无明,只是依如来藏而说有无始无明,是依众生未证悟如来藏而不知道法界的真实相,而施设这样一个假名而已,所以无始无名并不是“实有法”,是依未证如来藏导致无法了知实相而假施设的名相。[5]

辨义

空无所有只是一种无念境界,绝非无始无明。

无始无明乃是不明法界实相心——真如——阿赖耶识心体。凡夫不能明见“佛性”,不知实相法界之本体,不明此本体心及其所显示之真如性与世间法上之种种性用,故于法界实相产生臆想与测度,便堕于臆想所知之“空无所有境界”中,却返身认取离念灵知心作为真如佛性[6]

无始无明上烦恼

菩萨当与无始无明相应时,便深思:“自己已开悟了,因何犹未成佛?因何未具足佛地一切功德及福德?”此时便起“无始无明诸上烦恼”(有“一念无明下烦恼”故,名此烦恼为上):心上烦恼、果上烦恼、定上烦恼、得上烦恼、止上烦恼、观上烦恼、慧上烦恼、……无量无数上烦恼,诸烦恼皆因对于佛地有惑而产生,故又名为“尘沙惑”。由此时起,菩萨之无始无明上烦恼,方由自心现行流注,犹如瀑流恒不断绝,直至成佛才能断尽皆灭。此诸无始无明上烦恼自心流注,乃三大无量数劫修道所断,非破参明心眼见佛性时顿断;最后身菩萨(又名一生补处菩萨、最后有者菩萨,为成佛前最后一世)历三大无量数之修行已,方能于明心见性时顿断所馀极微细的烦恼障习气及所知障极微细之“劣无漏随眠”,非未经三无数劫修道者所可顿断。

参考条目

参考文献

  1.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1:““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花,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花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CBETA, T17, no. 842, p. 913, b19-28)
  2. ^ 大乘起信论》卷1:“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故名不空,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此义云何?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麁分别执著相故,名相似觉;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麁念相故,名随分觉;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CBETA, T32, no. 1666, p. 576, a24-c4)
  3. ^ 张正圜.《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
  4.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9:“何以故无始无明迷心性故。譬如世间多思觉者。妄起寻求而伺察之。如是妄想设入定门心犹取著。无智慧故经百千劫。终不能得三昧现前。”(CBETA, T08, no. 261, p. 908, c5-8)
  5.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1:“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花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CBETA, T17, no. 842, p. 913, b28-c11)
  6.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1:“是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种。比无明住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CBETA, T12, no. 353, p. 220, a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