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旋等级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
热带气旋风力等级(英语:tropical cyclone scales),热带气旋系统的风力刻度区分,取决其最大持续风速在流域所在位置。由气象部门监测热带气旋,只有少数等级刻度为人正式采用,但也存在另一些风级刻度,如气旋能量指数、功耗指标、综合动能指标和飓风严重程度指数。
大多数气象机构推荐的世界气象组织(WMO)和使用的持续风速的定义是,在高度为10米(33英尺)之处的10分钟内的平均风速。然而,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则量测在海平面上方高度为10米(33英尺)之处的1分钟内的平均风速[1][2]。新德里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意指印度气象局)规范所采用以每3分钟的平均周期。澳大利亚规范则考虑每3秒的阵风风速和10分钟内的最高持续风速之平均等2项因素[3][4]。这使得洋盆风速差异很难进行直接的比较。
所有洋盆的热带气旋命名时,参照持续风速袭击有否达到35节(40英里每小时;65千米每小时)以上。
北大西洋、东北太平洋、中北太平洋
级别 | 风速 |
---|---|
五 | ≥70米每秒,≥137节 ≥157英里每小时,≥252公里每小时 |
四 | 58–70米每秒,113–136节 130–156英里每小时,209–251公里每小时 |
三 | 50–58米每秒,96–112节 111–129英里每小时,178–208公里每小时 |
二 | 43–49米每秒,83–95节 96–110英里每小时,154–177公里每小时 |
一 | 33–42米每秒,64–82节 74–95英里每小时,119–153公里每小时 |
热带 风暴 |
18–32米每秒,35–63节 39–73英里每小时,63–118公里每小时 |
---|---|
热带 低气压 |
≤17米每秒,≤34节 ≤38英里每小时,≤62公里每小时 |
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 | ||||||
TD | TS | C1 | C2 | C3 | C4 | C5 |
西北太平洋
区域专责气象中心东京台风中心 热带气旋等级 | ||||
---|---|---|---|---|
等级 | 风速 | |||
猛烈台风 | ≥105节 ≥194公里每小时 | |||
强烈台风 | 85–104节 157–193公里每小时 | |||
台风 | 64–84节 118–156公里每小时 | |||
强烈热带风暴 | 48–63节 88–117公里每小时 | |||
热带风暴 | 34–47节 63–87公里每小时 | |||
热带低气压 | 22–33节 41–62公里每小时 |
东京台风中心热带气旋等级 | ||||||
TD | TS | STS | TY | VSTY | VITY |
任何热带气旋于180°和100°E的北半球之间萌发,统由位在日本东京的区域专责气象中心日本气象厅,代表WMO / ESCAP的台风委员会进行负责及监督。其他预警中心,如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署(CWA)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PAGASA)、中国气象局(CMA)和香港天文台也协同监视热带气旋流域内动向发展[5]。
无论是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和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PAGASA)将“强烈热带风暴”合并归类到热带风暴,然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对风速已达到130节(每小时240公里),判定为具超强台风类别[5]。此外,台湾中央气象署(CWA)采用自己的台风等级中文规范,惟以台风委员会的英文规范为基准[6]。
尽管,大多数机构采用每10分钟最大持续风速判定,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采用每1分钟最大持续风速判定,以及中国气象局(CMA)采用每2分钟最大持续风速,各有不同[5]。
另外,在2014年后期,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PAGASA)宣布,他们将在2015年起正式增设超强台风等级,以评价中心每10分钟最大持续风速超过每小时220公里的热带气旋,后于2022年将超强台风的标准下调至每10分钟最大持续风速超过每小时185公里。
北印度洋
级别 | 持续风速 (每3分钟平均风速) |
---|---|
超级气旋风暴 | >120节 >221公里每小时 |
极强 气旋风暴 |
90–119节 166–220公里每小时 |
特强 气旋风暴 |
64–89节 118–165公里每小时 |
强烈气旋风暴 | 48–63节 88–117公里每小时 |
气旋风暴 | 34–47节 63–87公里每小时 |
强低气压 | 28–33节 51–62公里每小时 |
低气压 | ≤27节 ≤50公里每小时 |
即100°E和45°E之间的北半球中任何热带气旋的发展由印度气象局在印度新德里的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负责监控。其他的预警中心,如留尼汪RSMC、孟加拉国气象部门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监测热带气旋流域内发展。新德里RSMC采用每3分钟平均周期持续风速来确定热带气旋强弱。[7][8][9]
西南印度洋
法国气象局留尼汪分部热带气旋等级 | ||||||
---|---|---|---|---|---|---|
等级 | 风速 | |||||
特强热带气旋 | ≥116节 ≥215公里每小时 | |||||
强烈热带气旋 | 90–115节 167–214公里每小时 | |||||
热带气旋 | 64–89节 118–166公里每小时 | |||||
强烈热带风暴 | 48–63节 88–117公里每小时 | |||||
中度热带风暴 | 34–47节 63–87公里每小时 | |||||
热带低气压 | 28–33节 52–62公里每小时 | |||||
热带扰动 | 0–27节 0–51公里每小时 |
澳洲与斐济
级别 | 持续风速 | 阵风 |
---|---|---|
五 | >107节 >198公里每小时 |
>151节 >280公里每小时 |
四 | 86-107节 158-198公里每小时 |
122-151节 226-280公里每小时 |
三 | 64-85节 118-157公里每小时 |
90-121节 167-225公里每小时 |
二 | 48-63节 89-117公里每小时 |
68-89节 126-166公里每小时 |
一 | 34-47节 63-88公里每小时 |
49-67节 91-125公里每小时 |
南半球以东(南太平洋),所有热带气旋形成90°E的气象监控,是委由澳大利亚气象局和斐济气象局,择一或一同担任[4]。这两个预警中心使用澳大利亚的热带气旋强度规范,其衡量采用6级分类系统,基础采热带气旋10分钟内,其最大持续风速分级[10]。这和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它采用1分钟内的最高持续风速量测有所不同[1]。
当具有风速低于34节(每小时63公里)热带气旋形成的160°E以东它被标记为无论是热带扰动或斐济气象局的一个热带低气压[4]。如果它形成于160°E以西,它被澳大利亚气象局标记为一个热带低气压[4]。然而,如果它形成于10°S以北和90°E至125°E之间内,会由印尼雅加达热带气旋警告中心标记为一个热带低气压[11]。
如果一个热带低气压应达到34节(每小时63公里),它将被TCWC或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进行命名,被列为热带气旋[12]。如果气旋加强进一步达到64节(每小时118公里)的最高持续风速,然后旋风将被指定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12]。当热带气旋的最大持续风速大于107节(每小时198公里),和阵风高于151节(每小时280公里),将被归类为五级强烈热带气旋[12]。
地中海
其他
|
|
风速单位转换
热带气旋的强度一般根据平均风速评定,世界气象组织(WMO)建议使用接近风暴中心海平面上高10米(33英尺)处之10分钟内的平均风速[16]。但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以及中国气象局,还有印度气象局,分别采用每1分钟[17]、每2分钟[18]和每3分钟[19]平均风速计算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力。根据美国和中国的定义所测量到的平均风速,会比联合国定义的稍高。另一方面,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之前采用每小时平均风速计算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力,结果会较低,并且带来一些争议。
其中1分钟内与10分钟内的平均风速按中国大陆等大部分区域官方采用的Dvorak标准的近似换算公式为:10分钟平均风速=1分钟平均风速乘以0.88
[20][21]。而另一方面香港天文台采用0.9倍率换算,并2010年亦有新研究认为0.93倍率较合理[22]。另外,2分钟内与10分钟内的平均风速的换算方法,按气象出版社出版的《应用气象手册》第二章表2.4.3为10分钟平均风速=2分钟平均风速乘以0.88再加0.8(米每秒)
。而虽然印度声称采用每3分钟平均风速,但因为他们并没把德沃夏克分析法中所得出的数据作修改,因此可视同每1分钟平均值处理[23]。
分级
不同的地区对热带气旋也有不同的分级方法,在美国,飓风会根据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SSHS)按强度分为1至7级[24]。
以下是各个气象机构对不同强度热带气旋的分级:
热带气旋分级[25][26] | ||||||||
---|---|---|---|---|---|---|---|---|
蒲福氏风级 | 1分钟平均风速 | 10分钟平均风速 | 东北太平洋及北大西洋 NHC/CPHC[27] |
西北太平洋 JTWC |
西北太平洋 JMA |
北印度洋 IMD |
西南印度洋 MF |
澳洲及南太平洋 BoM/FMS[28] |
0–7 | <32节(59 km/h) | <28节(52 km/h) | 热带低气压 | 热带低气压 | 热带低气压 | 低气压 | 不稳定天气区域 | 热带低气压 |
7 | 33节(61 km/h) | 28-29节(52-54 km/h) | 强低气压 | 热带扰动 | ||||
8 | 34-37节(63-69 km/h) | 30-33节(56-61 km/h) | 热带风暴 | 热带风暴 | 热带低气压 | |||
9–10 | 38-54节(70-100 km/h) | 34-47节(63-87 km/h) | 热带风暴 | 气旋风暴 | 中等热带风暴 | 一级热带气旋 | ||
11 | 55-63节(102-117 km/h) | 48-55节(89-102 km/h) | 强烈热带风暴 | 强烈气旋风暴 | 强烈热带风暴 | 二级热带气旋 | ||
12+ | 64-71节(119-131 km/h) | 56-63节(104-117 km/h) | 一级飓风 | 台风 | ||||
72-82节(133-152 km/h) | 64-72节(119-133 km/h) | 台风 | 特强气旋风暴 | 热带气旋 | 三级强烈热带气旋 | |||
83-95节(154-176 km/h) | 73-83节(135-154 km/h) | 二级飓风 | ||||||
96-97节(178-180 km/h) | 84-85节(156-157 km/h) | 三级(大型)飓风 | 强烈台风 | |||||
98-112节(181-207 km/h) | 86-98节(159-181 km/h) | 极强气旋风暴 | 强烈热带气旋 | 四级强烈热带气旋 | ||||
113-122节(209-226 km/h) | 99-107节(183-198 km/h) | 四级(大型)飓风 | ||||||
123-129节(228-239 km/h) | 108-113节(200-209 km/h) | 猛烈台风 | 五级强烈热带气旋 | |||||
130-136节(241-252 km/h) | 114-119节(211-220 km/h) | 超级台风 | 超级气旋风暴 | 特强热带气旋 | ||||
>137节(254 km/h) | >120节(220 km/h) | 五级(大型)飓风 | ||||||
|
分级系统的限制
热带气旋的分级的强弱与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破坏并没有必然关系。不同于评估地震所造成影响的麦加利地震烈度,现时对热带气旋的分级只会考虑其风速。较弱的热带气旋可以比较强的造成更大的破坏,这主要取决于其他外在因素,如受影响区域的地形、热带气旋带来的总雨量等。例如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强烈热带风暴碧利斯,尽管强度弱,但因为其范围广阔,在登陆中国后于内陆地区造成广泛而持续的强降水,竟带来244.48亿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34];相反,有许多远较碧利斯强烈的热带气旋因为未有登陆或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登陆,甚至因为其覆盖范围或风圈小,所以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
相关
参考文献
- ^ 1.0 1.1 Tropical Cyclone Weather Services Program. Tropical cyclone definitions (PDF).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6-06-01 [2006-11-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6-11-02) (英语).
- ^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Hurricane Glossary of Terms. 2004 [2006-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14) (英语).
- ^ Tropical Cyclone Operational Plan for the North Indian Ocean (PDF).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08 [2009-07-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7-09) (英语).
- ^ 4.0 4.1 4.2 4.3 Tropical Cyclone Operational plan for the South Pacific & South-east Indian Ocean (PDF).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08 [2008-07-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9-22) (英语).
- ^ 5.0 5.1 5.2 Typhoon Committee. Typhoon Committee Operational Manual (PDF) (报告).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12 [2012-07-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8-01) (英语).
- ^ 颱風特輯.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2021-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 ^ Tropical Cyclone Operational plan for the Bay of Bengal and the Arabian Sea (PDF).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08 [2008-12-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9-22) (英语).
- ^ IMD FAQ:How are low pressure system classified in India?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ow, depression and cyclone?. India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2008-06-24 [2008-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1) (英语).
- ^ Best track data of tropical cyclonic disturbances over the north Indian Ocean (PDF). India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2009-07-14 [2009-07-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9-22) (英语).
- ^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and Impacts. Australian Bureau of Meteorology. 2014 [2014-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3) (英语).t:FMS cyclone scalet:BOM cyclone scale
- ^ Extreme Weather Warning 20-04-08 00z. Indonesian Meteor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Agency. 2008 [2008-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20) (英语).
- ^ 12.0 12.1 12.2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 3 - How is a severe tropical cyclone different from a non-severe cyclone?. Australian Bureau of Meteorology. 2009 [2009-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7) (英语).
- ^ GB/T 19201-2006
- ^ 第61/2018號行政命令. [2018-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9).
- ^ 第61/2018號行政命令 (PDF). [2018-07-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7-20).
- ^ 2005年,台风委员会制订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术语和缩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世界气象组织
-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 Glossary of NHC/TPC Term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于2006年11月29日撷取。(英文)
- ^ 钱传海、高拴柱、许映龙、卢山、张守峰、刘震坤、顾华、张玲、姚学祥、薛建军,2006年5月9日,热带气旋等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体中文)
- ^ 存档副本 (PDF). [2015-06-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9-24).
- ^ Tropical Cyclone Weather Services Program,2006年6月1日,热带气旋定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家气象局,于2006年11月30日撷取。(英文)
- ^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2004). Hurricane Glossary of Terms,于2006年3月24日撷取。Accessed through the Wayback Machine.(英文)
- ^ 参考7th Tropical Cyclone RSMCs/TCWCs Technical Coordination Meeting中的Doc. 4.5 Recommendations of IWSATC
- ^ 存档副本. [2015-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 ^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The Saffir-Simpson Hurricane Scal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于2006年12月15日撷取。(英文)
-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Subject: A1) "What is a hurricane, typhoon, or tropical cyclone?" Retrieved on 2008-02-25.
- ^ Bureau of Meteorology. "Global Guide to Tropical Cyclone Forecasting". Retrieved on 2008-02-25.
- ^ RA IV Hurricane Committee. Regional Association IV Hurricane Operational Plan 2015 (PDF) (报告).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November 8, 2015].
- ^ RA V Tropical Cyclone Committee. Tropical Cyclone Operational Plan for the South-East Indian Ocean and the Southern Pacific Ocean 2014 (PDF) (报告).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 ^ 台风的强度是如何划分的?. 于2009年7月23日撷取.(繁体中文)
- ^ GB/T 19201-2006
- ^ 热带气旋的分类. 于2009年7月23日撷取.(繁体中文)
- ^ Pagasa to adopt ‘super typhoon’ category. philstar.com.
- ^ 33.0 33.1 http://www.aoml.noaa.gov/hrd/tcfaq/A3.html
- ^ 中国气象局,2006年9月29日,在2006年汛期气象服务再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外部链接
- 区域专责气象中心
- (英文)US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North Atlantic, Eastern Pacific
- (英文)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entral Pacific
- (日语)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NW Pacific
- (英文)India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ay of Bengal and the Arabian Sea
- (法文)Météo-France – La Reunion – South Indian Ocean from 30°E to 90°E
- (英文)Fiji Meteorological Servi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outh Pacific west of 160°E, north of 25° S
- 热带气旋预警中心
- (英文)Indonesian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 South Indian Ocean from 90°E to 125°E, north of 10°S
- (英文)Australian Bureau of Meteorology (TCWC's Perth, Darwin & Brisba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outh Indian Ocean & South Pacific Ocean from 90°E to 160°E, south of 10°S
- (英文)Meteorological Service of New Zealand Limit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outh Pacific west of 160°E, south of 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