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井喜作

玉井喜作( 1866年6月30日—1906年9月25日),是一位日本记者教师探险家。他曾在札幌农学校担任德语教授,之后单身出发进行横越西伯利亚之旅。结束旅行后,他前往德国,并创办了月刊杂志《Ost-Asien》(《东亚》),从事记者工作。他在德国时曾照顾许多该国境内的日本人,因而人称“非官方公使”(日语私設公使)。

玉井喜作
刚结束横贯西伯利亚之旅的玉井喜作
出生1866年6月30日
日本 日本周防国光井村
逝世1906年9月25日
德意志帝国柏林
职业记者教师探险家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玉井 喜作
假名たまい きさく
平文式罗马字Tamai Kisaku

生平

早年

玉井于1866年生于周防国光井村(今山口县光市)的一个酿造“铭酒玉川”这种酒的酿酒店家庭中。他在就读于山口黑城塾,广岛县中学校(今广岛县立广岛国泰寺高等学校)后,前往东京德国学协会学校(今德协中学校暨高等学校)就读。同时,他住进了从小时候就把他当作哥哥一般仰慕的远房亲戚原田贞介的家中,在那里学会了一些德语的基础。

1882年(明治15年),16岁的玉井进入了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医学预科[1]就读,是当时最年轻的学生。在那里,可能是因为天生的气质的缘故,在同学间人缘不错,在他住的地方常常举行聚会,包括了南方熊楠[2]等人都曾进出他所住的地方。但是,由于过著这种生活,使玉井的交际费不断增加,最后付不出预科的学费,在一年后被摘除学籍。然而玉井仍然继续到预科去上课,就连教授也默许。这或许是因为玉井的德语程度优秀,加上当时这样“潜入”的学生也不在少数的缘故。

1884年(明治17年),玉井与比自己小四岁的儿时玩伴原田悦结婚。1886年(明治19年),受到原田贞介自东京帝国大学中辍前往德国留学的刺激,玉井也开始认真地考虑前往德国一事。为了要筹措留学的资金,他和西野文太郎等人协力,开设了一间以学习德语为中心的私塾“东京速成学馆”。由于当时社会相当流行学习德语,加上玉井的德语能力相当优异,收到了很多学生,得到了一定的成功。但在此同时,玉井对是否该继续走医学之路感到了疑惑,遂改进入第一高等学校德国法律科就读。

1888年(明治21年)4月,在预科指导教授及毕业生的推荐下,玉井前往札幌农学校(今北海道大学)担任德语教授一职,关闭了东京速成学馆,前往札幌。在札幌农学校,他与同事新渡户稻造松村松年、高冈熊雄(之后担任北海道大学校长)、大岛金太郎(之后担任日本农艺化学会会长)等人交好,但由于玉井梦想著“晴耕雨读”的生活,而于1891年(明治24年)3月辞职,在札幌近郊开始耕作,却以失败收场。以此为契机,玉井终于下定前往德国的决心。1892年(明治25年)11月17日,玉井将妻子托付给原田本家,一个人离开了日本。

横贯西伯利亚

玉井由下关离开日本,经由釜山,前往俄罗斯海参崴。他之所以没有直接前往德国,一方面是由于他是以“学习日俄贸易相关事务”作为出国的理由,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并没有直接前往德国所需的费用,所以想要一边在途中赚取旅费,一边穿越西伯利亚。有些文献将玉井前往俄罗斯的这次旅行称为“偷偷入境”,但玉井的护照现在依然被保存著,因此此说并不正确。在海参崴,由于意外遭到冤狱以及工作赚取旅费,他滞留了大约六个月的期间。

1893年(明治26年)5月31日,由于已经赚到足够的旅费,玉井离开海参崴,由伯力乘坐蒸气船顺黑龙江逆流而上,前往海兰泡。在海兰泡为了赚取旅费而停留工作大约三个星期后,他再度出发,顺著斯列坚斯克赤塔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往西前进。在这段旅程中的陆路部分,他大部分都与运送茶叶的商旅同行(当时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茶叶输入国,大部分的茶叶都从中国(清朝)经由西伯利亚输入)。

在终于抵达伊尔库茨克后,玉井却陷入了危机。在海兰泡赚到的旅行资金已经几乎用凿,且由于不习惯当地饮食而罹患下痢,加上因长时间搭乘马车行走路况不佳的道路而得到严重的痔疮,痛到甚至无法睡觉。但是在伊尔库茨克,玉井巧遇以前在东京速成学馆的学生椎名保之助,椎名是为了就读神学院而单独来到俄罗斯。在椎名的协助之下,停留大约三个月后,玉井再度出发。

自伊尔库茨克到托木斯克的旅程,玉井再度与茶叶商旅同行,但由于当时气候严寒,旅行条件十分严苛。气温时常在零下40度左右,穿著的毛皮大衣也结了冰变得像板子一般。商旅为了要尽快将茶叶运到目的地,而把玉井抛下自己离去的事情也发生过好几次,玉井被迫在严寒的天气中追赶队伍。此外,也有遇到盗贼的纪录。经过了大约三十天,玉井抵达了托木斯克,由于得到了托木斯克大学及当地报社《西伯利亚通知》的人的帮助,在此之后的行程可以搭乘火车,进行得十分顺畅。玉井于1894年(明治27年)2月26日、抵达了当初的目的地柏林,从他离开日本算起已经经过了467天。

德国生活及死去

到达德国的玉井,在汉堡及柏林的舶来品店工作,在此同时也注意到德国人亚洲的知识及想法有著许多误解。于是,以甲午战争的爆发为契机,他开始投稿有关日本及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文章到德国当地报纸上,也将在德国所听闻的对日本言论的相关报导送到日本的报社。就这样,玉井开始走上了记者这条路。另外,在1898年(明治21年),他写下了《西伯利亚征服纪行》(德语KARAWANEN REISE IN SIBIRIEN)一书,作为他横贯西伯利亚旅行的纪录,其中著墨最多的是他在伊尔库茨克到托木斯克的这段艰苦旅程。

同年三月,玉井发行了月刊《东亚》(德语:Ost-Asien)。这是第一次有日本人在德国发行杂志。《东亚》杂志自许为“日德贸易的大机构”,除了刊载以日本为中心、关于东亚情势的报导之外,也刊登包括日本贸易相关法律的德语翻译、旅居欧洲的日本人的通讯录、由欧洲前往东亚的船只时刻表等促进贸易畅通的情报。除此之外,杂志社也代替德国企业到日本取得专利权。《东亚》杂志的发行量大约在5000本上下,其中约有三成销往日本,因此日本和德国双方的企业也在此杂志上刊登了许多广告。曾在《东亚》上刊登广告的企业,包括施德楼文具高岛屋ヒゲタ醤油日语ヒゲタ醤油日本邮船横滨正金银行等等。《东亚》杂志到1910年(明治43年)2月为止,总共发行了139期(在玉井身后由老川茂信接下主笔)。

当玉井继续从事记者活动时,他的家也时常有人造访,甚至有人说“旅居德国的日本人没有没去过玉井家的”,也因此,玉井得到了“私设大使”的名号。曾到过玉井家的人物,包括了新渡户稻造、松村松年、高冈熊雄、大岛金太郎等札幌农学校时代的同事,以及长冈外史大冈育造美浓部达吉后藤新平长冈半太郎芳贺矢一巌谷小波铃木贯太郎川上音二郎川上贞奴等人。

1904年(明治37年),随著日俄战争的开始,玉井开始在杂志《东亚》上进行战争报导,也开始呼吁大众帮助因战争而由西伯利亚逃出的难民及捐款给日本红十字会。此外,玉井的妻子悦,证明了虽然并没有留下官方纪录,但玉井在此时与明石元二郎进行了接触,有人推测他可能是从事情报收集工作,以协助明石的对俄工作[3]

然而,在此时玉井染上了结核病,因而于1906年(明治39年)9月25日去世,享年40歳。在柏林和光市两边都有著他的坟墓。1924年(大正13年),他的胸像被置于柏林工商会议所前,然而之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了。1942年(昭和17年),玉井的西伯利亚横贯旅行第一次被日本的媒体大阪每日新闻)报导。1963年(昭和38年),玉井所写的《西伯利亚征服纪行》一书首次被翻译为日语,以《西伯利亚商队纪行》(シベリア隊商紀行)为标题被收录在筑摩书房的《世界非小说类图书全集 47》(世界ノンフィクション全集 47)中。

注脚

  1. ^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行了学制改革,现在的学制中已不存在预科这个阶段。
  2. ^ 在玉井入学的次年入学。
  3. ^ シベリア漂流 玉井喜作の生涯》、296-301页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