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侦探
《罪恶之家》(An Inspector Calls),是一部由英国剧作家普里斯特利(J.B.Priestley)所写的戏剧,1945年先于苏联首演,其后1946年在英国演出。它是普里斯特利最出名的舞台作品,也被视为其中一个经典的二十世纪中期英语戏剧。这部戏剧的成功和名气,更加因为英国导演史提芬·杜德利1992年成功地为皇家戏院重新上演该剧,和一个2011年至2012年在英国的巡回演出而于近期有所增加。[1]
这是一部三幕话剧,故事设定于1912年的一个晚上[2],围绕著一个住在英国中北部地区工业城市堡宁幸福的中产阶级家庭[3] [2]。这个家庭被一位自称为督察古尔的人调查,探员询问他们有关一个年轻工人阶级的女性,伊娃·史密斯(也被称为黛丝·伦顿)的自杀。这个家庭被质问,揭露出他们有非法利用和剥削她,从而导致她自杀。这部戏剧一直以来也被视为经典的会客厅(drawing room)戏剧,也被视为一个对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代英国社会虚伪的尖锐批判,也展示出普里斯特利的社会主义政治观。这部戏剧是英国会考英国文学科的其中一个可以修读的规定课文,也因此是很多英格兰和威尔士中学的课程。
剧情
亚瑟·堡宁,一个富有的磨坊主人和地方政治家,正与其家人庆祝女儿丝娜和堡宁竞争者之子-哲劳的订婚。另外,在场的有丝表·堡宁(亚瑟之妻)以及亚力(丝娜之弟)。用过晚饭后,亚瑟谈到依靠自己的重要。他指出一个人必须开拓自己的道路,并且保护自身利益。
此时督察古尔到访,解释一名叫伊娃·史密斯的女子喝强力消毒剂自杀,并暗示她留下一本日记,当中提到堡宁家的人。古尔向亚瑟展示伊娃的照片,亚瑟认出她曾工作于他的磨坊,于18个月前因参与罢工而被解雇。亚瑟否认要对她的死负责任。 丝娜进了房间,并加入讨论。在古尔的诱导下,她承认在一家百货公司见过伊娃,更曾误会伊娃蔑视她而设法令她被解雇。丝娜承认伊娃是无辜的,其解雇出于丝娜对其美貌的妒忌。 这时丝表又进入房间,而古尔继续审问,揭示伊娃曾易名为黛丝·兰顿。哲劳开始惊慌,引起丝娜的怀疑。哲劳承认在剧院酒吧遇到该女人,并给她钱,约定下次再会。古尔揭露哲劳包养伊娃作情妇,更承诺为她提供金钱资助,后来却抛弃了她。亚瑟和丝娜感到震惊。哲劳感到羞愧,步出房间。丝娜赞扬他勇于说出真相,但仍与他解除婚约。
古尔认出丝表为一妇女会的总裁,而伊娃曾向它求助。尽管丝表傲慢的回应,她最终承认伊娃,在怀孕和贫穷交迫下,向妇女会求助。丝表说服委员会伊娃是骗子,并驳回其申请。然而在古尔严厉的盘问下,丝表无悔意。丝娜恳求丝表停止。古尔则逼使丝表答应让那“酗酒的青年男子”作出“公开道歉,并承担责任”。 亚力进入房间,经古尔简略盘问后,突然崩溃,承认自己醉酒后强迫伊娃性交,并在她怀孕后从父亲公司偷了50英镑来打发她走。亚瑟和丝表崩溃,家人互相指责。 古尔指控他们导致伊娃自杀,并提醒布伦利伊一家(以及观众)三思而后行,皆因牵一发动全身,又说“倘若人们不知悔改,将来就会被战火蹂𨅬,血流成河,痛苦不堪”,然后就走了。
哲劳回来,告诉家人警局中并无“古尔督察”这一号人物。亚瑟致电警长,确实此事。哲劳指出既然古尔假冒警察,也许没有女子自杀。打去医院询问,亦证实没有。亚瑟,丝表及哲劳庆祝起来,亚瑟更称此事为“靠吓的”。然而亚力和丝娜则醒悟其错处,并承诺改善。哲劳打算回复婚约,丝娜却感到犹豫,始终他有过外遇。 这时,亚瑟接到来电,发现一具女尸,怀疑是喝消毒药水自杀的。而警察正前往调查堡宁一家。古尔乃何许人也,卒莫透露,然而堡宁一家的招认,却是确实无误。伊娃沉冤得雪之日,正是他们为世人唾骂之日。
角色表
亚瑟•堡宁(Arthur Birling) 亚瑟•堡宁是一个看似严肃, 自命不凡的五十岁中年男子。他是丝表•堡宁的丈夫、丝娜•堡宁和亚力•堡宁的父亲。他代表当时的资本家统治阶级和父权家庭结构的领导者,并经常自豪地将自己描述为一个“精明商人”,亦可以说是作者普里斯特利的主要社会批判对象。在故事中,他一直坚持自己无须为伊娃•史密斯/黛丝•兰顿的死负责,并以降低劳工成本及平息异议等“商业决定”为由,为自己解雇伊娃•史密斯一事辩护,表现出他专横、高傲、自我中心、毫无道德观念等性格特征。仅管他很有威严,于经济及政治方面亦有一定地位,然而他夸奖厨师以及反复强调自己在社会上的重要性(在剧中他多次提及自己是一名高级行政官以及前任布伦利市长;他又对未来进行一系列详细的预测,当然观众知道他说的全都不会实现)等行为,均显示他的社会地位较妻子为低。他对于他的女儿与哲劳•郭夫订婚所带来的经济及社会声望感到高兴,对于古尔侵扰其家庭的行为感到愤恨。他一直对伊娃•史密斯/黛丝•兰顿的死漠不关心,他真正关心的是如何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如何避免因丑闻而带来的公众舆论困扰、要求亚力•堡宁解释并归还盗去的公司资财以及要求丝娜•堡宁与哲劳•郭夫重新订婚以维持堡宁公司与郭夫公司日后合并的商业决定。
丝表•堡宁(Sybil Birling)
丝娜·堡宁(Shelia Birling)
亚力·堡宁(Eric Birling)
哲劳·郭夫(Gerald Croft)
古尔督察(Inspector Goole)
伊娃·史密斯/黛丝·兰顿(Eva Smith/Daisy Renton)
爱娜(Edna)
参考资料
- ^ Stringer, Jenny.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 in English.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30. ISBN 978-0-19-212271-1.
- ^ 2.0 2.1 Priestley, J. B. Bezant, Tim , 编. An Inspector Calls: A Play in Three Acts 1992. London: Heinemann. 1947: xi–xiv. ISBN 0-435-23282-7.
- ^ Gale, Maggie. Theatre and drama between the wars. Nicholls, Peter; Marcus, Laura (编).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28. ISBN 0-521-82077-4.
the middle class family was at the centre of much of Priestley's work...most clearly perhaps in 'An Inspector Calls'.
- English Literature: An Inspector Calls. GCSE Bitesize. BBC Schools Online. 2008 [2008-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2).
- J.B. Priestley. J.B. Priestley.com. 2008 [200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0).
延伸阅读
- Priestley, J. B. An Inspector Calls: A Play in Three Acts First. London: Heinemann. 1947. OCLC 59564726.
外部链接
- An Inspector Call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the Internet Broadway Database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An Inspector Calls (2018)》的资料(英文)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浮华宴 (2015)》的资料(英文)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An Inspector Calls (2015)》的资料(英文)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An Inspector Calls (1954)》的资料(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