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萨·伊本·努赛尔

穆萨·伊本·努赛尔(阿拉伯语:موسى بن نصير,转写:Mūsá bin Nuṣayr;约640-716年)是倭玛亚哈里发韦立德一世时期任命担任北非穆斯林省份易弗里基叶的总督和阿拉伯将军。曾参与对伊比利亚半岛的征服行动,指挥伊斯兰军队北向征服西班牙(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和部分的法国)的西哥特王国。在他返回大马士革后,他的军阶被韦立德一世的弟弟苏莱曼一世剥夺,两个儿子被杀。

出身背景

关于穆萨·努赛尔的出身有各种的说法。有一说是他的父亲是属于幼发拉底河以东的半游牧民族拉赫姆人。另一说法是,穆萨的父亲在美索不达米亚城市艾因塔姆尔战役 (Battle of Ayn al-Tamr) 中 (633) 被俘掳,是一名被扣为人质的阿拉伯基督徒。然而,知名波斯历史学者拜拉祖里认为,穆萨的父亲是来自叙利亚 Jabal al-Jalīl的Balī 部落的阿拉伯人。

身为一名奴隶,穆萨的父亲为阿卜杜勒·阿齐兹·马尔万(埃及总督哈里发马尔万一世的儿子)服务,最终获得自由得以返回叙利亚。640年,穆萨出生在一个叫Kafarmara 或 Kafarmathra的地方。

穆萨时与当时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的兄弟比什尔·马尔万(Bishr ibn Marwan)同被任命为伊拉克的总督,但由于税款的短缺而产生纷争。穆萨被要求支付巨额罚款,或用他的性命抵偿。由于他父亲的赞助人,埃及总督阿卜杜勒·阿齐兹·马尔万(Abd al-Aziz ibn Marwan)对穆萨有著极高的评价,愿意代为支付赎金,也于穆萨得赎之后任命他为易弗里基叶总督。

伊斯兰征服马格里布

在穆萨·努赛尔出任易弗里基叶总督时,由哈桑·努曼(Hasan ibn al-Nu’man)同时在北非执行的伊斯兰征服行动并不顺利。因为他的政策非常严格,不允许被征服的柏柏尔人维持自己的传统,又因为他漠视拜占庭持续的骚扰领地终致被免职。穆萨·努赛尔遂在接手征服行动后,除了持续发动对柏柏尔人的袭击,他不以武力强加伊斯兰教,而是尊重柏柏尔人维持的传统,并透过外交手段成功征服了他们。甚至柏柏尔人逐渐转向伊斯兰教,加入穆萨·努赛尔的军队,其中可能也包括了后来领导伊斯兰远征伊比利亚(西班牙)的塔里克·齐亚德将军。

总督时期

698年,穆萨基于被埃及总督阿卜杜勒·阿齐兹·马尔万赏识,逐被任命为易弗里基叶易弗里基叶的总督,并完成对北非巴利阿里群岛撒丁岛的征服行动。他是第一位不隶属埃及总督的易弗里基叶易弗里基叶总督;是第一位占领丹吉尔的穆斯林将军;他的军队还征服了苏斯,有效地控制了摩洛哥的北半部。同时他还得应付来自拜占庭海军的骚扰攻击。为此,他建立了一支阿拉伯海军,并将继续征服伊比萨岛马约卡岛梅诺卡岛。 

征服安达卢斯

出征背景

穆斯林和基督教消息人士援引穆萨·努赛尔的话,虽然穆萨·努赛尔渴望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前往西班牙,但真正令他有所行动入侵西班牙,则是在西哥德贵族休达朱利安伯爵 (Julian, Count of Ceuta)以他们的国王罗德里克昏腐与不公义来怂恿他之后。同时,透过向穆萨·努赛尔透露国王的财富及许多富丽堂皇的宫殿、花园和美女,才给他足够出兵征服西哥特的理由。相传朱利安之所以希望西哥德王国垮台,因为他的女儿弗洛琳达·拉卡瓦(Florinda la Cava)曾被国王罗德里克强暴。

入侵

在对西班牙海岸塔里法一次小规模突袭成功后,穆萨决定派遣一支更大的入侵部队登陆。这次由塔里克·齐亚德 (Tariq bin Ziyad) 率领大约 7,000 名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横渡海峡,在直布罗陀登陆(直布罗陀,Jebel Tariq,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塔里克的山)。这次远征的目的是进一步的突袭和出征的情搜,军队中甚至有一些朱利安伯爵提供的向导。登陆三周后,西哥德国王罗德里克率一支由 100,000 名士兵所组成的西哥德皇家精锐部队迎战穆斯林军队,但整个西哥德贵族几乎都在这场战斗中被消灭,包括国王罗德里克。穆斯林赢得了这场瓜达莱特战役。随后绕过几个防御严密的据点向科尔多瓦进军。塔里克攻下这座防御严密的城市,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由欢迎入侵者的犹太市民组成,他们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受到西哥德迫害。随后,塔里克继续前往托莱多(Toledo)。

穆萨得知塔里克的捷报,便乘胜带著一支 18,000 名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的军队登陆伊比利亚半岛,计划在托莱多与塔里克会合。他首先前往塔里克绕过了的塞维利亚。但在那里他遇到了西哥德军队顽强的抵抗,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才成功占领。随后,因为卢西塔尼亚人以他们强悍的战士著名,穆萨遂在卢西塔尼亚地区进行征兵,藉以消除了那里剩馀的歌德人势力。 他在会见塔里克之前的最后一个目的地,是征服卢西塔尼亚的首都梅里达。这场战役经过五个月的围攻都无法攻克。直到一群假装是基督徒增援部队的休达人,说服守卫打开城门 ,近 700 人的“增援部队”顺势压倒了守卫,让城门大开,穆斯林因此进入城市,占领它。

在占领梅里达之后,穆萨带著主要的部队前往托莱多与塔里克会合,并计划在那里过冬。其馀部队则交由他的儿子阿卜杜勒·阿齐兹领导。阿卜杜勒·阿齐兹返回塞维亚后,有效率的平定了地方零星的反抗事件。在他 714年 春天返回卢西塔尼亚前的回程中,也发起了几次征战。科英布拉圣塔伦被征服。713年4月,阿卜杜勒·阿齐兹在穆尔西亚发动征战。穆尔西亚公爵狄奥德米尔(Theodemir)或穆斯林所称的图德米尔(Tudmir)几次艰苦战斗后向阿卜杜勒·阿齐兹投降。在狄奥德米尔公爵的投降条约中,他将得以保留奥里韦拉的城堡和其他几个行宫,包括地中海上的阿利坎特洛尔卡。另外,阿卜杜勒·阿齐兹承诺他的随从不会被杀、被俘、被迫皈依伊斯兰教,他们的教堂不会被烧毁。但要求狄奥德米尔(Theodemir)不得煽动或支持其他人抵抗穆斯林。重点是他和他的领土上的每个公民每年都要缴纳税金和各样进贡品。

穆萨与塔里克会面后,穆萨对塔里克所拥有的战利品产生了争议,其中包括一张据说曾经属于所罗门王,铺满宝石的金桌。与此同时,穆萨派去向哈里发韦立德一世通报西班牙局势的使者罗马人穆吉斯·鲁米(Mughith al-Rumi)已经从叙利亚返回,带回了哈里发昭回穆萨的谕令,要求他亲自到大马士革报告并撤回军队。穆萨决定与塔里克继续向北走,前往萨拉戈萨,暂时不理会哈里发的这个命令。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继续前进,西哥德人的抵抗可能会增加,并扭转局势对穆斯林不利。塔里克继续前往卡斯提亚-雷昂,攻占莱昂(León)和阿斯托加镇。而穆萨围攻萨拉戈萨(Zarago)城,将萨拉戈萨以北,包括西边的奥维耶多并到达比斯开湾地区占领。至此,伊斯兰对西班牙的征服大抵完成。穆萨在新征服的安达卢斯地区开始任命总督和省长,然后带著夺取的大部分战利品返回大马士革会见哈里发韦立德一世。

召返大马士革

穆萨和塔里克,这两位西班牙的征服者被哈里发召回到大马士革。据说塔里克先到了,但后来因为哈里发忽然病倒,临时接掌大权的哈里发的兄弟苏莱曼·阿卜杜勒·马利克(Sulayman ibn Abd al-Malik),担心带著士兵和战利品抵达的穆萨,会有挟著战功和声望对哈里发政权叛变,因而推迟他进城的行动。进城后,穆萨把战利品带到了病重的韦立德一世面前,并为自己的战功争取荣耀,这让穆萨和塔里克在大马士革民众中享有前所未有的人气。几天后,哈里发去世,他的兄弟苏莱曼继位,他要求穆萨交出他所有的战利品。当穆萨抱怨时,苏莱曼剥夺了他的军衔,并没收了所有的战利品,包括据说曾经属于所罗门的那张桌子。

穆萨返回大马士革之后,他儿子阿卜杜勒·阿齐兹·穆萨娶了西哥德国王罗德里克的妻子埃吉洛纳(Egilona)。 她问阿卜杜勒·阿齐兹,为什么他的客人不像过去那样,在他父亲面前向他鞠躬。 据说阿卜杜勒·阿齐兹因此受到埃吉洛纳影响,强迫客人向他鞠躬。甚至有传言说他偷偷成为基督徒。因此,一群阿拉伯人暗杀了他,并将砍下的头送给哈里发苏莱曼。当阿卜杜勒·阿齐兹的头颅到达大马士革时,苏莱曼在他的观众席上看到穆萨,还冷酷地问穆萨他是否认得出他儿子的头颅。 穆萨当下设法维持冷静,保持礼节和尊严,说他承认这是属于“一直忠心信仰修行的人”,并诅咒杀害他的人。在穆萨之后,担任伊夫里奇亚总督的另一个儿子阿卜杜拉(Abd Allah)因涉嫌杀害了接替他的人,也被奉哈里发的命令处决。

去世

穆萨·努赛尔在大约 715-716 年与苏莱曼朝觐时自然死亡。中世纪马格里布历史学家倾向于将他所遭受的羞辱和儿子的不幸归因于他早年盛大的征伐。

巴克里(Al-Bakri)在他的“路径和马穆鲁克(al-Maslik wa al-Mamalik)” 中提到穆萨·努赛尔被埋葬在萨拉戈萨。

佚事与传说

在穆萨死后不到200 年,他的事迹就成了传奇故事。这些故事最早是在 9 世纪末或 10 世纪初由伊本·法奇(ibn al-Faqih)写道,穆萨被哈里发命令去调查一个陌生城市。穆萨行军到西班牙的沙漠,来到了一座四面围墙、没有入口的城市。那些想翻墙看的战士都被附身一样跳了起来,狂笑不已。穆萨后来在一个湖的附近发现许多铜罐,打开他们后就出现了精灵。

同一传说更广泛被记录在“黄铜之城”中,这是一千零一夜的一个故事。穆萨的奇遇包含到了一座装满珠宝的宫殿,唯一的居住者是经过防腐处理美丽女尸,并由两个机器人战士看守。

17世纪的历史学家伊本·阿比·第纳尔(Ibn Abi Dinar)用穆萨掠夺的财富作为人类生存变幻莫测的一个客观教训,有些夸张地说:“穆萨征服了半个有人居住的世界,获得如此多的财富,却死于贫困,向路人乞讨,被仆人抛弃,承担耻辱和痛苦。他想要的死,上帝给了他。这个没有学得教训的穆萨,是人世间沧桑的一个例子”。

根据 14世纪柏柏尔穆斯林地理学家伊本·白图泰 (Ibn Battuta) 的说法,摩洛哥的杰贝尔穆萨峰以穆萨·努赛尔 的名字命名。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