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位置

第三位置(英语:Third Position),也译作第三立场,又称第三位置主义Third Positionism),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思潮,因冷战中既不加入共产主义阵营也不加入资本主义阵营而得名。第三位置主义反对外界对自己的政治划分和标签化行为,常声明自己已经超越了“”和“”的世界政治秩序。

词语释义

第三位置主义是一种涉及到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并不只是经济领域的思想。第三位置主义的实践往往涉及到国家最基本政体的变化。这是与中间派(英语:centrism)在政治经济领域的第三条道路(英语:Third Way)最根本的区别。第三条道路是指经济领域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折中路线,而第三位置是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外的第三极。由于第三位置介绍到中文较晚,因此在很多场合将第三位置与第三条道路混淆。

思想

历史上第三位置主义认为生产资料应该尽可能地分散到包括工人,商人和企业家在内的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手中。第三位置者寻求民族分离主义者并实现“隔离而平等”的族裔多元化,愿意与各类民族分离主义建立联盟关系,支持民族自治平等的不干预政策,支持不发达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最新的发展包括对环保主义和“多神信仰的重建”的非传统宗教的支持。[1][2][3][4][5][6][7]

乔治·布兰克斯顿对阿根廷的第三位置进行过十分透彻的研究,他在《庇隆的阿根廷》一书中写到,阿根廷的第三位置主义者“坚决认为,社会中基本上相互冲突的力量有四个而不是两个,那就是理想主义、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8]物质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结合就是资本主义,物质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结合则是共产主义,理想主义与个人主义占绝对优势就会造成技术专家的独裁统治,理想主义与集体主义占绝对优势就产生第三位置。[9]

在历史上第三位置主义并不是一个单一学说,而是在政治光谱中处于第三极相同位置的集合,至少包括三部分内容:

起源

在经济领域内试图既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也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潮,最早是王朝社会主义。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俾斯麦完成了德国统一,但王朝政府左面受到工人运动的威胁,右面受到资产阶级政党民主诉求的压力。俾斯麦既反左又反右,强力推出6000余条保护劳工的法令,既保护了王朝利益,也实现了他的国家需要照看人民的政治理念。19世纪末的德意志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本质上,这是因为帝国政府的主要反对者是德意志地区自拿破仑时代以来逐渐获得话语权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稳固教派冲突尖锐,南北经济历史文化差异巨大,政治结构脆弱的新生帝国,被迫对同样新兴的工人阶级所做出的让步与拉拢。费迪南德拉萨尔作为早期德国工人运动的领导人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意大利梵蒂冈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世在1891年所发布新通谕(Rerum Novarum)提出社团主义,以对抗传统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的工会。社团主义这个理论的基础是来自于中世纪传统的同业公会和以行会为主的经济,以及后来的工团主义提出了一种阶级合作的形式来取代阶级斗争[10]

对第三位置主义的正式起始确认是民族布尔什维克主义斯特拉瑟主义。民族布尔什维克主义是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左派”共产党人创建的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思潮,反对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主张本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斯特拉瑟主义是纳粹主义中一个更激进的反对金融资本主义的大规模工人群众行动。[1][2][3][4][5][6][7]

经济政策

在经济领域内试图既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也不走资本主义道路是第三位置的特点,可以以承袭了社团主义的法西斯主义为代表。社团主义强调国家对于经济的压抑,进行由政府全盘计画经济,[11]第三位置的经济政策反对民主的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由放任政策。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在1944年的《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主张,正是因为德国自经济大恐慌以来诉诸的社会主义政策,诉诸以政府手段解决所有面临的经济危机,却忽略了经济危机正是因为政府干预所造成的,最后导致经济计算问题的恶性循环,在民主议会无能掌控经济的情况下,要求绝对独裁者掌权的声浪便不可避免的蔓延全国。[12]

第三位置认为生产资料应该尽可能地分散到包括产业、农业工人,商人和企业家在内的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政治精英手中。与资本主义相比较,多元制度里众多团体必须经过民主竞争的过程才能取得权力,但在社团主义制度里,许多未经过选举的组织实体掌控了决策的过程。这些社团主义的代表团与一般的商业公司或法人组织并不相同,而是构成了社团主义国家的中心思想——精英政治。另一方面,这种社会关系突显商业公司控制了政府决策过程而牺牲公共利益的情况,因为这些商业公司完全为国家所控制。商业公司对于政府的影响力通常是透过游说和其他管道来提升他们的利益,而这些行径通常被视为是对公众有害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社团主义也常被称为公司政治。如果社团主义还与军事企业有所牵连,也常会被称为军国主义或军工企业复合体。

在各国的发展

阿根廷总统胡安·裴隆(任期:1946年-1955年;1973年-1974年)所界定他的学说(庇隆主义)是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作为第三位置的立场。特别是他的第一届政府(1946-1951)的特点就是混合了社团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发展和提供社会福利措施。[13]庇隆主义认为,第三立场学说的目标是实现人类社会中人的幸福,而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协调物质主义、理想主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这几种力量,并以基督教的精神珍视每一种力量[14]。尽管阿根廷种族偏见现象普遍,但庇隆主义并无种族偏见内容,支持女性权益和对同性恋的宽容态度,也与法西斯主义者决然不同,但庇隆主义同样反对共产主义

裴隆死后,作为庇隆主义政党的正义党分裂为左派庇隆主义和右派庇隆主义,左派庇隆主义(即后来由内斯托·基什内尔领导的胜利阵线)具有左派民粹主义的色彩,现实际上主导正义党,而庇隆主义右派则兼具民粹主义新自由主义的色彩,但同时并不与反对庇隆主义的右派政党结盟,呈对立关系。

  英国

英国的第三位置代表性组织是由极右派新法西斯主义者Patrick Harrington,Derek Holland和David Kerr等成立的民族阵线(National Front)。[15]他们号召建立致力于民族主义种族隔离的政治,同时在理论上也澄清第三位置的经济政策。

1988年洛克比空难后,有极右成员访问利比亚,试图从卡扎菲处获得经费,但没有成功。[16]

1989年民族阵线走向分裂,第三位置立场渐渐被支持经济上的第三条道路英国国家党所取代。[17]

  德国

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德国强人首相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完成了德国统一,但王朝政府左面受到工人运动的威胁,右面受到资产阶级政党民主诉求的压力。俾斯麦既反左又反右,强力推出6000馀条保护劳工的法令,既保护了王朝利益,也实现了他的国家需要照看人民的政治理念。俾斯麦的福利制度和政策被称为王朝社会主义(德语:Staatssozialismus)。但俾斯麦对左派社会主义势力绝不手软,自1890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渐渐形成一个观点,以前那些旧王朝的国家精英们并没有在德国实现社会主义。[18]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既不同于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第三位置思潮出现。这就是国家社会主义。应该看到的是,国家社会主义最初活跃于经济政策方面,随后再开始深入到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治方面。[来源请求]

俾斯麦的王朝社会主义的福利制度和政策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也因此为国家社会主义追捧,并被追认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前身。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的依赖、倡导国家机器直接操控生产资料的一种既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政治制度的经济架构被称为国有社会主义 (英语:state socialism)。国有社会主义也被认为是国家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在生产关系方面,国家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相同,提倡一种能和社会化生产大分工相适应的以国家计划为主体的生产分配调控。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国家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并不相同,同时也反对那种生产资料为个人所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强调生产资料公有。而国家社会主义强调的是生产资料在所谓国家意志影响下的监控,政府并不直接控制生产资料的配置和使用,但政府代表国家拥有对生产资料的绝对控制权,使用权和分配权。[来源请求]

工业家、作家和政治家瓦尔特·拉特瑙(Walther Rathenau)在1916年《即将来临的日子》(德语:Von kommenden Dingen)写道,未来的“人民政府”将弥合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裂痕,并强迫资本家们接受国家的旨意。他将通过税收限制高收入及财产分配,鼓励增加公共教育,鼓励工人阶级更多的参与,消除垄断和防止投机和懒惰。拉特瑙的观点吸引了很多年青人和民族主义者,并对国家社会主义后来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1918年之后,德国的政治思潮出现了一股试图阻止共产主义蔓延的保守革命运动。但国家社会主义则出现反对民主主义的倾向。国家社会主义认为民主主义不仅不能代表整个民族的利益,反而是资本主义政客创造出来的一套统治工具,是谎言。国家社会主义认为民主主义强调的是民权是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换取部分人个人需要的满足。国家社会主义认为民主是一种效率低下的社会制度,会使国家政策制定变的更加混乱和无效,进而会影响到国家在国际间的竞争能力。[来源请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共产党人劳芬堡、沃尔弗海姆、亨利希等人鼓吹民族主义,反对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主张本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们主张把德国一切民族主义分子,包括资产阶级在内,都吸引到共产党方面来,在“民族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旗帜下,同协约国作战。到魏玛共和国,保守与极左革命者之间出现被称为前沿交叉(德语:Querfront,这个词现在也用于形容左翼右翼团体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叉渗透)的合作。一方面,共产国际国际主义的战略来对抗社会民主主义,造成了真正的法西斯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临时合作产生的僵局和事故。另一方面,Ernst Niekisch和其他曾试图结合共产主义和反资本主义的民族主义势力推翻魏玛共和国的原有秩序。他称这种合并为民族布尔什维克主义

  法国

第三位置的思想在法国获得了一些支持。Jean-Gilles Malliarakis在1985年成立“第三位置”组织(法语:Troisième Voie;简称:TV),视美国、共产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为其敌人,主张通过激进的路径进行全国革命。“第三位置”组织于1991年分裂。[19]

意大利的第三位置是由Roberto Fiore,Gabriele Adinolfi和Peppe Di Mitri在传统意大利新法西斯主义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意大利的第三位置意识形态包括军国主义复兴极端民族主义种族分离民族解放运动。与英国的第三位置一样,意大利的第三位置也倡导政治战士。事实上,Roberto Fiore在1980年代曾流亡英国,见证了英国第三位置的兴起。

为了增强第三位置的文化背景,Roberto Fiore试图与意大利思想家尤利乌斯·埃佛拉的农庄主义结合。他也结合了其他一些极右观点。目前意大利第三位置的代表性组织是Roberto Fiore领导的新力量[20]

利比亚卡扎菲在1970年代提出第三国际理论(英语:Third Universal Theory,阿拉伯语:نظرية عالمية ثالثة‎)。这个理论是建立在伊斯兰社会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直接民主制思想上的,与铁托主义类同。[21]卡扎菲认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已经被证明为不适合于第三世界,而他的第三国际理论为第三世界国家指出了一条道路。在第三国际理论基础上,卡扎菲自1977年起将利比亚的国家名改为民众国(阿拉伯语:جماهيرية‎ jamāhīriyyah),与“人民共和国”这种社会主义国家形式相对应。利比亚政府表示,利比亚是一个“没有任何政党”的直接民主制国家,民众“直接参与”各地方委员会来管理国家;[22]而各地方委员会则受到卡扎菲直接控制的革命委员会的监督。[23]

卡扎菲还在在利比亚赞助了多个国际会议,推动他的阿拉伯及非洲民族主义和培养与第三位置一致的思想观念。卡扎菲还为美国和加拿大的种族民族主义团体提供资金。[24]

  美国

美国20世纪一些白人至上主义团体在政治上积极推动第三位置主义,如全国联盟罗克福德学院白雅利安抵抗等;同时一些黑人至上主义团体,如伊斯兰教民族也提出相同的观点。[1]

在美国,第三位置信徒积极争取招收左翼民粹主义人士,试图说服进步运动分子联手反对政府的一些政策,包括美国军队对外军事干预、支持以色列、中央情报局不当行为和秘密行动、对隐私权和公民自由的压制。[1]

2010年,美国第三位置党成立;部分原因是试图荟集那些对2000年代后期环球金融危机奥巴马政府不满的右翼民粹主义者。[25]

茶党运动也是在共和党的一大势力,但并不等同第三位置。

参见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Berlet, Chip. Right Woos Left: Populist Party, LaRouchite, and Other Neo-fascist Overtures To Progressives, And Why They Must Be Rejected. Political Research Associates. 20 December 1990 [2010-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9). revised 4/15/1994, 3 corrections 1999 
  2. ^ 2.0 2.1 2.2 Griffin, Roger. Fasc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19-289249-5. 
  3. ^ 3.0 3.1 3.2 Coogan, Kevin. Dreamer of the Day: Francis Parker Yockey and the Postwar Fascist International. Autonomedia. 1999. ISBN 1-57027-039-2. 
  4. ^ 4.0 4.1 4.2 Lee, Martin A. The Beast Reawakens: Fascism's Resurgence from Hitler's Spymasters to Today's Neo-Nazi Groups and Right-Wing Extremists. Routledge. 1999. ISBN 0-415-92546-0. 
  5. ^ 5.0 5.1 5.2 Griffin, Roger. Interregnum or Endgame? Radical Right Thought in the 'Post-fascist' Era. 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 July 2000, 5 (2): 163–78 [2010-12-27]. doi:10.1080/713682938. 
  6. ^ 6.0 6.1 6.2 Antonio, Robert J. After Postmodernism: Reactionary Tribal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0, 106 (1): 40–87. JSTOR 3081280. doi:10.1086/303111. 
  7. ^ 7.0 7.1 7.2 Sunshine, Spencer. Rebranding Fascism: National-Anarchists. Winter 2008 [2009-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6). 
  8. ^ 乔治·布兰克斯顿:《庇隆的阿根廷》
  9. ^ 复旦大学历史系拉丁美洲教研室编译:《庇隆与阿根廷》,第174~17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阿根廷的第三位置主义者认为理想主义与集体主义占绝对优势就产生了法西斯与纳粹,而正义主义则是协调了几种力量。
  10. ^ Wiarda, Howard J. Corporatism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M.E. Sharpe, 1996. Pp. 38.
  11. ^ The Economic System of Corporatism. Applet-magic.com. [November 17,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3). 
  12. ^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ISBN 0-226-32061-8
  13. ^ Crassweller, David. Perón and the Enigmas of Argentina.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87: 221. ISBN 0-393-30543-0
  14. ^ 复旦大学历史系拉丁美洲教研室编译:《庇隆与阿根廷》,第174~17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5. ^ Nicholas Goodrick-Clarke, Black Sun (Goodrick-Clarke book)|Black Sun: Aryan Cults, Esoteric Nazism,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3, p. 68
  16. ^ 英国反法西斯杂志Searchlight, October 1999, p. 5
  17. ^ N. Copsey, Contemporary British Fascism: The British National Party and the Quest for Legitimacy,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p. 45-46
  18. ^ zitiert nach Willy Huhn: Die Ideen von 1914 und die Folge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 ^ Annuaire de l'extrême-droite en France: Troisième Voie. [201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8). 
  20. ^ Greven, Thomas; Grumke, Thomas. Globalisierter Rechtsextremismus? Die extremistische Rechte in der Ära der Globalisierung [Globalized Right-wing Extremism. The Extreme Right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VS Verlag. 2006: 136. ISBN 9783531145143. 
  21. ^ Libijska džamahirija između prošlosti i sadašnjosti - 1. dio. [2011-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22. ^ Protesters Die as Crackdown in Libya Intensifi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20 February 2011; accessed 20 February 2011.
  23. ^ An Interview with Gaddafi. [2011-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24. ^ Goldenthal, Howard.(1991). "Khadafy Connections," Now (Toronto alternative weekly), July 4.
  25. ^ 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 Prof Has New Job Running Racist Political Party: Academic Anti-Semitism. Spring 2010 [2010-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