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号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

D大调第15号钢琴奏呜曲,作品编号28,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别名为《田园》(Pastorale),于1801年出版,并题献给约瑟·范·索南费尔斯英语Joseph von Sonnenfels伯爵

“田园”这个标题和上一首《第14号钢琴奏鸣曲“月光”》一样,都并非由贝多芬所亲自标示,最先是由伦敦的出版社Broderip & Wilkinson英语George Wilkinson (music publisher)所创制的[1],后来被另一间出版社A.克兰茨(A. Cranz)发行时也用上了相同的标题,因而渐被人所认识。

这首奏鸣曲由于其复杂的结构性以及优美的旋律而普遍受到赞誉。全曲演奏时间为25分钟(连同重复记号)。

乐曲结构

本曲以D大调写成,并遵循古典奏鸣曲式的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 
 

第二乐章:行板 
 
,采用了并行小调(D小调

第三乐章:谐谑曲,活泼的快板, 
 

第四乐章:回旋曲,不太过份的快板, 
 

第一乐章

 

以如定音鼓般的低音部持续主音开始[2],但高音部最初出现的却是D调属七和弦大调和弦,然后经过G和弦及A属七和弦等和弦进行后才回到D和弦。左手的持续低音及其变化节奏型在全个乐章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不断在各部份中穿插着。而右手的第一主题则以和弦和八度级进的组合为主,及后加入了八分音符的“曼海姆火箭”(Mannheim Rocket)分解和弦。第二主题以最高音部及最低音部以三度旋律关系进行,中音部则为八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和衬托。

发展部则为将主题部的各旋律短句在不同调性上转换及变化,也渐渐形成激动中带有恐惧的气氛,当中持续的升F小调和弦持续这份不安的感觉,但随着调性由升f小调随渐变成为升F大调的和弦,紧张的气氛慢慢地松开,发展部的乐句片段重新出现,引领乐曲返回再现部。

第二乐章

 

采用并行的D小调写成。左手以持续的十六分音符断奏弹出,配合右手以连奏英语Legato的短乐句所组成。而旋律乐句中,亦运用了大量附点音符切分音。中段调性短暂地转回为D大调,右手部份以附点节奏以及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断奏所组成,左手则同样以附点节奏及八分音符的断奏衬托,然后随即返回开首的旋律,但在短乐句之间却加入了三十二分音符的连奏,将近结尾时,中段的附点节奏和三连音再次出现,最后在d小调的主和弦弱奏下结束。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以A-B-a-C-a'-b-A2(尾声)形式构成。

主旋律(A段)以低音部持续的D音及相关的长短音分解和弦为结构,配以右手的旋律配合  
 
节奏的动向。第一副题(B段)以左右手交替的十六分音分解和弦开始,并配以主旋律的长短节奏型以结尾动机以三部轮奏英语Round (music)形式出现,结尾当准备以A调属七和弦作半终止式之际,G的出现取代了G,变成了变格半终止,并以G音(下属音)及G音(升下属音)的齐奏所打断,然后靠回到主旋律开首的低音A音(属音)带回主和弦解决。第二次主旋律和第一次近乎相同,只是在原来右手的第五、六小节的休息部份加入了新的短动机。主题完成后,紧接的第二副题(C段)以主题的长短节奏为基础而变化,然后以左、右手八音音符节奏的对答互相交织,结束部份与第一副题相同,都是以低音属和弦配衬右手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八度及连奏,而最后亦在属和弦下结束,引入第三次的主题段(同样只是在第五、六小节的右手稍作轻微变化)。此时,第一副题(b段)重现,但三部轮奏部份则由原来的属和弦改回以主和弦弹奏,结尾部份由主和弦开始,但跟第一次B段一样,随着C取代原来的C,变成了G大调的变格终止式,并同样由以C音(下属音)及C音(升下属音)的齐奏所打断,主旋律第四次出现,但改以G大调进行,并作为全曲的尾声部份,左手的节奏型仍然保持着,右手则改为以和弦方式奏出,长度亦缩短,及后左、右手同时弹奏长短节奏再次出现,并在顽固低音A音及A调分解属七和弦下,最后重回于D大调主和弦的低音部节奏型,右手则采用十六分音符的急速弹奏下结束整个乐章。

注释

  1. ^ Piano Sonatas, Vol 2: Nos. 9-15, Alfred Music Publishing. [202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5). 
  2. ^ Automatisering, Roffel.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 15 in D major: 'Pastorale': description -- Classic Cat. [2017-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英语). 

外部链接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