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号交响曲 (斯克里亚宾)

C小调第2号交响曲,作品29,是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的交响曲作品,创作于1901年,1902年1月12日于圣彼得堡由阿纳托利·利亚多夫指挥首演。

第2号交响曲是斯氏早期的作品,亦是其笔下最“传统”的交响曲创作[1][2]:iii,乐章之间的主题性关联相当明显[3],传统的曲式如奏鸣曲式、轮旋曲式的运用也相当彻底[注 1]

背景

此曲具体的创作时程约在1901年1月至9月间,草稿显示斯克里亚宾在创作第二乐章时曾遇到不小的瓶颈。

分析

配器

依照工具书《管弦乐作品手册》指示,此曲之配器可简记为"*3 2 3 2—4 3 3 1—tmp+1—str"[4]

结构

此曲共五个乐章,其中第一、第二乐章以及第四、第五乐章之间均不间断。

  1. 行板(Andante),C小调
  2. 快板(Allegro),E大调
  3. 行板(Andante),B大调
  4. 暴风雨般的(Tempestoso),F小调
  5. 庄严的(Maestoso),C大调
第一乐章

第2至第4小节的主题(由单簧管演奏)是整个乐章的核心素材。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是此曲创作期间最为顺利的乐章,鸟鸣的元素象征了欢快与满足。

第四乐章
第五乐章

此乐章的调性和韵律都暗示著严肃与刚直的特性,即使斯克里亚宾的本意是写出“人必胜天的凯旋感”。晚年时,斯氏自己认为第五乐章的音乐使人难以亲近,并一度计画改写之,惟后来并未实现。

轶事

注释

  1. ^ 传记作者Victor Delson[译名请求]认为,斯克里亚宾第2号交响曲具有“单一主题的统摄性”(monothematic unity),此外他将此曲五乐章的体裁视为一个大的奏鸣曲式:第一乐章为序奏,第二、第三乐章为呈示部主要、次要主题的对比,第四乐章为发展,第五乐章则是再现及尾奏[2]:iv

参考资料

参照
  1. ^ Bernard Jacobson: Scriabin, Symphonies 1, 2 and 3, etc., 1991, UPC 724356772021.
  2. ^ 2.0 2.1 2.2 Faubion Bowers. Edition Eulenburg No. 503. London: E. Eulenburg Ltd., 1972. Foreword.
  3. ^ Wendelin Bitzan: Taneev, Skryabin, and the Orchestra: Concepts of Thematic Unity in Russian Symphonies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in: Journal of the Russian Society for Music Theo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o. 13 (2016), p. 5f.
  4.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375. ISBN 0-8108-3228-3. 
  5. ^ Aspen no. 2, item 2: Scriabin Again and Again.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1).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