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华
亲华(英语:Sinophile)是指对中华文化或中国人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或爱的人[1],在某些语境中称为中国通。该词亦广泛用于对中国历史及文化具有渊博知识的人(如学者或学生等)、非母语汉语使用者、亲华的政治家及对上述任一领域抱有极大兴趣的人。其反义词为反华。
因为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皆自认为是中国合法代表,亲近中国文化与亲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时会产生混淆。在日本,常常将“Sinophile”翻译成“中国愛好家”以与亲中派进行区别,后者特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友好的人物,而前者强调文化方面的友好,如渡部昇一与冈崎久彦均有很深的汉学素养,同时也认为学习中国史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均持批判态度。
知名人物
法国
德国
日本
在日本政府1972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后,双方在经济上有是重要贸易伙伴,但是又存在战争伤害,领土上等争议,日本政坛长期以来,持续争议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发展。长期执政的自民党虽然长期主导中日关系的政策,但党内的亲中派及反中派一直存在不同意见。反中派仍然支持和台湾维持经贸交流,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
2014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安倍晋三改组了内阁,重用多位亲中派人士,希望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改善关系[2]。
日本会有亲中家或中国爱好家的说法。日本人说的亲中派特指认同中国的政治立场的政治派系;而亲中家或中国爱好家则是指对中国文化表现出爱好的人物。
韩国
1992年8月23日,大韩民国政府宣布与中华民国政府断交,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代表中国的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因为当时韩国政府处理断交过程不当,加上韩国国内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不同,在其政坛上也出现亲中派与反中派的声音。两派均在两个主流政党,包括新世界党和新政治民主联合。反中派仍然支持和台湾维持经贸交流。
阿尔巴尼亚
越南
- 胡志明,越南劳动党领导者、首任越南国家主席。他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做是首要盟友,从1950年代至1970年代晚期,两国均保持著良好的关系。
- 黄文欢,前越南国家副主席
- 武元甲,首任越南国防部长,越南人民军大将军衔。
- 黄文太,首任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越南人民军大将军衔。
- 朱文晋,华裔越南军人,前越南人民军第四军区司令,越南人民军上将军衔。
- 洪水,中越双重国籍军人,前越南人民军第四军区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及越南人民军少将军衔。
- 阮文灵,前越共中央总书记,其任内曾为修复黎笋时期遭到破坏的两国传统友好关系奔走
- 杜梅,前越共中央总书记,其任内正式修复了黎笋时期遭到破坏的两国传统友好关系
- 阮富仲,前越共中央总书记。他将对华关系视为越南外交方向的唯一头等优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做重要的战略和意识形态盟友及最大的贸易伙伴,积极发展和巩固两国传统友好关系,并打击越南国内继黎笋之后出现的以阮晋勇为首的新反华势力
- 苏林,现任越南国家主席、越共中央代总书记
- 冯光清,前越南国防部长,越南人民军大将军衔
- 阮志咏,前越南国防部副部长,越南人民军上将军衔
- 吴春历,前越南国防部长,越南人民军大将军衔
- 潘文江,现任越南国防部长,越南人民军上将军衔
英国
- 罗思义:英国学者、记者、博客作者、跨国公司顾问及经济评论家、人道主义者、社会主义政治活动家。以其强烈的亲中、反西方的政治立场著名。
美国
新加坡
参考资料
- ^ The Free Dictionary.com. [2013-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 ^ 林翠仪. 安倍重用親中派 改善日中關係?. 自由时报. 2014-09-08 [2018-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