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国世界瓜分协商

轴心国世界瓜分协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轴心国主要三国:德意志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在战胜后对世界各大洲进行瓜分的协商谈判,避免内部的矛盾并以德国、义大利、日本建立的“新秩序”取代旧秩序。因为轴心国于1945年被同盟国击败,所以该计划最后无法实行。

轴心国胜利后的世界地图,红色至浅红色为大德意志帝国直接管治领土和势力范围、绿色至浅绿色为罗马ㄧ马德里轴心(意大利帝国西班牙国)直接管治领土和势力范围、黄色至浅黄色为日本帝国领导的大东亚共荣圈以及其他势力范围,下方会提及该地图的详细信息。

背景

 
德国(红)及义大利(绿)在1942年各自己的势力范围

随著德国、义大利和日本在战争中不断推进,轴心国成员皆认为要就战后势力分布问题展开谈判[1]。而瓜分世界的计划主要分为德国和日本瓜分亚洲美洲;德国和义大利瓜分欧洲非洲[2]

瓜分计划地图

以下是轴心国计划在战胜后瓜分世界的地图[3][4][5]

 
  1. 德意志第三帝国
  2. 荷兰总督辖区(德国统治)
  3. 比利时-北法国总督辖区(德国统治)
  4. 法国占领区(德国统治)
  5. 波兰总督府(德国统治)
  6. 东方总督辖区(德国殖民地)
  7. 乌克兰总督辖区(德国殖民地)
  8. 莫斯科总督辖区(德国殖民地)
  9. 洛科季自治区英语Lokot Autonomy(德国傀儡政权)
  10. 顿河-窝瓦河总督辖区 (德国殖民地)
  11. 高加索总督辖区(德国殖民地)
  12. 土耳其斯坦总督辖区(德国殖民地)
  13. 乌拉尔总督辖区(德国殖民地)
  14. 格陵兰-冰岛总督辖区(德国殖民地)
  15. 加勒比海总督辖区(德国殖民地)
  16. 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德国统治)
  17. 斯洛伐克共和国(德国傀儡政权)
  18. 匈牙利王国(德国盟友)
  19. 克罗地亚独立国(意大利傀儡政权)
  20. 塞尔维亚救国政府(德国傀儡政权)
  21. 罗马尼亚王国(德国盟友)
  22. 保加利亚王国(德国盟友)
  23. 希腊国(德意共治的傀儡政权)
  24. 塞浦路斯(德国傀儡政权)
  25. 沙乌地阿拉伯王国(德国傀儡政权)
  26. 伊朗王国(德国傀儡政权)
  27. 阿富汗王国(德国傀儡政权)
  28. 德属西非(德国殖民地)
  29. 德属喀麦隆(德国殖民地)
  30. 德属中非(德国殖民地)
  31. 德属刚果(德国殖民地)
  32. 德属安哥拉(德国殖民地)
  33. 德属西南非洲(德国殖民地)
  34. 德属东非(德国殖民地)
  35. 德属尼亚萨兰(德国殖民地)
  36. 阿非利卡国(德国傀儡政权)
  37. 党卫队管理的犹太马达加斯加(德国殖民地)
  38. 德属印度洋小岛(德国殖民地)
  39. 法兰西国(德国傀儡政权)
  40. 法属阿尔及利亚(法国殖民地)
  41. 芬兰共和国(德国盟友)
  42. 挪威国民政府(德国傀儡政权)
  43. 瑞典王国(德国盟友)
  44. 爱尔兰共和国(德国盟友)
  45. 大不列颠国(德国傀儡政权)
  46. 奈及利亚殖民地和保护国(英国殖民地)
  47. 狮子山(英国殖民地)
  48. 英属黄金海岸(英国殖民地)
  49. 东非保护国 (英国殖民地)
  50. 英属喀麦隆(英国殖民地)
  51. 英属罗德西亚 (英国殖民地)
  52. 德属圣多美普林西比(德国殖民地)
  53. 赖比瑞亚共和国(德国傀儡政权)
  54. 葡属几内亚(葡萄牙殖民地)
  55. 葡属西非(葡萄牙殖民地)
  56. 葡属东非(葡萄牙殖民地)
  57. 葡萄牙共和国(德国盟友)
  58. 西班牙国
  59. 西属摩洛哥(西班牙殖民地)
  60. 葡属维德角(葡萄牙殖民地)
  61. 加那利群岛(西班牙殖民地)
  62. 亚速群岛(葡萄牙殖民地)
  63. 伊拉克王国(德国傀儡政权)
  64. 大黎巴嫩邦英语Greater Lebanon(法国殖民地)
  65. 土耳其共和国(德国盟友)
  66. 加拿大自治领(德国傀儡政权)
  67. 纽芬兰自治领(德国傀儡政权)
  68. 美利坚合众国(德国傀儡政权)
  69.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德国傀儡政权)
  70. 法属圭亚那(法国殖民地)
  71. 西属几内亚(西班牙殖民地)
  72. 巴西合众国(德国盟友)
  73. 阿根廷共和国(德国盟友)
  74. 秘鲁共和国(德国盟友)
  75. 马尔维纳斯群岛(阿根廷统治)
  76. 南乔治亚及南桑威奇群岛(德国统治)
  77. 凯尔盖朗群岛(德国统治)
  78. 大日本帝国
  79. 朝鲜(日本统治)
  80. 高砂(台湾)(日本统治)
  81. 南洋厅(日本殖民地)
  82. 美拉尼西亚(日本殖民地)
  83. 玻里尼西亚(日本殖民地)
  84. 布哇厅(日本统治)
  85. 加拉巴哥群岛(日本殖民地)
  86. 大满洲帝国(日本傀儡政权)
  87. 中华民国(日本傀儡政权)
  88. 蒙古自治邦(日本傀儡政权)
  89. 图瓦人民共和国(日本傀儡政权)
  90. 西藏(日本傀儡政权)
  91. 越南帝国(日本傀儡政权)
  92. 菲律宾共和国(日本傀儡政权)
  93. 寮王国(日本傀儡政权)
  94. 缅甸国(日本傀儡政权)
  95. 自由印度(日本傀儡政权)
  96. 锡兰(日本傀儡政权)
  97. 不丹王国(日本傀儡政权)
  98. 尼泊尔王国(日本傀儡政权)
  99. 马来联邦(日本傀儡政权)
  100. 东印度联邦(日本傀儡政权)
  101. 豪太剌利(澳大利亚)(日本傀儡政权)
  102. 纽斯兰(纽西兰)(日本傀儡政权)
  103. 马尔代夫(日本傀儡政权)
  104. 远东共和国(日本傀儡政权)
  105. 西伯利亚(日本傀儡政权)
  106. 阿拉斯加(日本傀儡政权)
  107. 日属太平洋合众国(日本傀儡政权)
  108. 墨西哥合众国(日本傀儡政权)
  109. 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日本傀儡政权)
  110. 义大利帝国
  111. 意属利比亚(义大利殖民地)
  112. 意属埃及大巴勒斯坦联邦英语Greater Palestine(义大利殖民地)
  113. 意属苏丹(义大利殖民地)
  114. 意属东非(义大利殖民地)
  115. 蒙特内哥罗王国(义大利傀儡政权)
  116. 阿尔巴尼亚王国(义大利傀儡政权)
  117. 关东州(日本统治)
  118. 泰王国(日本盟友)
  119. 柬埔寨王国(日本傀儡政权)
  120. 马其顿独立国英语Independent_Macedonia_(1944)(德国傀儡政权)

亚洲

 
轴心国于1942年秋达到其颠峰,箭头表示德意日的进攻方向,而东经70度线则是德意日计划的军队会师的位置。但是这个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
 
1941年12月15日日本向德国及意大利所提出的瓜分欧亚大陆界线为东经70度线(黑线)与修改后的领土变迁(斜线地区)。红色德国势力范围、蓝色属意大利势力范围、米色属日本势力范围、白色为次要轴心国成员或潜在合作国(土耳其和阿拉伯)

在德国、义大利和日本于珍珠港事件后4天的1941年12月11日全部向美国宣战后,三国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大岛浩代表日本向德国和义大利提出了在亚洲的领土要求[1]。于12月15日日本向德国提交了一份瓜分亚洲的草拟军事协定,协定建议德日把亚洲划分为两个区域,分别由德国及日本统治,并且以东经70度线作两国的国界。这条边界延伸自鄂毕河的北极河口,一直南下霍斯特附近,并且在拉杰果德附近的印度洋作终点[6]

最初德国不喜欢这个建议,因为德国认为这样会局限了自己的发展,另外日本曾多次违背德国的意愿,其中包括日本拒绝在德国入侵苏联之时配合德国在远东入侵苏联[7],而且日本也没有截断美国经海路到苏联的补给线[8]

在亚洲的领土划分后来由德意志国防军军事经济办公室进一步修改。军事经济办公室对边界的修改全因东经70度线会将一些经济上互相依赖的地区分开。因此军事经济办公室将这些区域合并,并修改了部份边界[9]。后来军事经济办公室决定依现有的国界划分领土,因此德国和日本计划的边界将会变成由伊朗东部边界、阿富汗北部边界、中国西部边界、唐努乌梁海西部边界以及叶尼塞河组成[10]。德国这样划分边界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日后德日反目成仇而进攻德国时,能够以易守难攻的西伯利亚来阻止日本的攻击,以及将库兹涅茨克划入境内,来提供大量的铁[11]。至于在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内,日本本土将新增库页岛北部。满洲国获得外东北汪精卫国民政府将会取代国民政府统治中国,除了西藏、新疆、西北,而外蒙古会和唐努乌梁海合并,包括自由印度取代英属印度越南帝国管辖中南半岛缅甸国取代英属缅甸、马来西亚及新畿内亚岛并入印尼总督府,除了泰国外,都将成为日本的傀儡政权。此外葡属澳门则由大日本帝国军队占领后并在行政上(名义上)划归其控制下的汪精卫政权广东省中山县管辖。

虽然德国最终接纳了此方案,但是希特勒认为德军要跨过乌拉尔山来攻击苏联的亚洲部份是相当困难的[12]

中东

 
哈吉·阿明·侯赛尼和希特勒(摄于1941年12月)

在轴心国预计苏联战败后,希特勒便开始计划扩大地中海、中东及非洲战场的范围[13]。而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决定行动的第一步就是由土耳其进攻苏伊士运河,以及由高加索地区进军至巴格达巴士拉。德国亦计划利用中东各独立民族运动情绪来协助其计划推行。德国的最终目标就是占领阿富汗伊朗后,进攻英属印度[14]

在轴心国瓜分中东的计划中,义大利将会统治黎凡特[15],而剩馀的地区则建立一些傀儡政权[16][17]另外居住于中东的犹太人均会被转移至集中营,并最终遭杀害[15]

在土耳其方面因位于一个枢纽地带,因此希特勒希望得到土耳其的支持[18],另外土耳其在历史上一直都与俄罗斯敌对,因此德国希望利用这一点来与土耳其结盟,并获得其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好处[19]。为了让土耳其愿意和德国合作,德国指出土耳其在未来能拥有与德国同等的地位,并且能获得高加索地区和中东的一些领土[20][21]

欧洲

 
计划的大日耳曼帝国领土。[22]
 
巴巴罗萨行动的进攻计划。

德国欲在欧洲推行一个名叫“新秩序”的政策。德国在很早就已开始策划“新秩序”,但到了1941年,希特勒才公开宣布“新秩序”的计划。[23]

“新秩序”旨在于欧洲建立一个泛日耳曼主义的国家,并籍占领东欧大片领土来提供足够“生存空间”予日耳曼人居住。另外,犹太人斯拉夫人均被视为低贱的种族,并将会遭杀害及奴役。[24]

波兰和西欧

德国对占领波兰和西欧的计划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与苏联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确保苏联不会在德国实施占领波兰和西欧的计划期间攻击德国。其次,进军西欧和北欧诸国。而第三步则是占领英国。起初,德国有意说服英国保持中立,但丘吉尔拒绝了。因此,德国决定入侵英国。最终,英国战胜。因此,德国失败统一波兰和西欧。[25]

在德国占领波兰和西欧的计划中,德国并没有意愿将西欧全部国家纳入德国的领土中。相反,德国有意建立一些傀儡政权[26]。而在德国的统治下,所有组织将会被解散。取而代之的是由政府监管的组织。[26]

在法国方面,希特勒决定将法国北部大片领土纳入德国领土中,籍以边缘化法国,并维持德国的优越性。[27]另一方面,拉丁欧洲诸国将会被统一,并形成一个完全由德国统治的傀儡政权。而英国则得到一些“较好”的待遇。虽然英国要成为一个傀儡政权,但英国仍能保持其国土完整,且部份殖民地名义上仍处于英国的统治之下。[27]

西班牙方面,佛朗哥西班牙国将会成为德国及义大利的盟友,不排除葡萄牙也加入其中。西班牙将会获得法属摩洛哥直布罗陀安道尔、部份法国和西班牙边界的地区、部份阿尔及利亚西部、以及茅利塔尼亚和部份塞内加尔。西班牙在战前的非洲殖民地将会被保留。葡萄牙有可能会再次被西班牙吞并并合并成伊比利亚联盟,若西葡共主联邦成真,所有葡萄牙殖民地将会由西班牙以伊比利亚联邦名义接管。

德国

在德国的计划中,其中一项就是建立一个面积庞大的“大日耳曼帝国[28]。希特勒有这么一个计划,全因其相信德国人需要更多生存空间所致。这个大日耳曼帝国包括现今的德国、低地国中欧、大部份东欧和大部份北欧地域。[29][30]

东南欧

在东南欧,斯洛伐克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和均为德国的卫星国家,克罗地亚独立国由德意共同控制,而蒙特内哥罗阿尔巴尼亚王国早于1941年南斯拉夫战败后为意大利的殖民地(阿尔巴尼亚于1939)。另一方面,希腊正处于轴心国占领希腊时期的状态,德义及保加利亚分别占有希腊各部份,主要义大利占领大部份的希腊领土。主要来说,巴尔干半岛的内陆领土均为德国的势力范围,而沿海地区则为意大利的势力范围。[31]

东欧

德国于1941年6月22日正式入侵苏联。其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彻底摧毁大敌苏联[32]。另一方面,希特勒亦认为斯拉夫人是低劣人种,故欲夺取苏联领土供“高等”的德国人居住[33]。另外,苏联丰富的天然资源亦是德国进攻苏联的原因之一。[34]在德国占领东欧后,东欧将会被纳入大日耳曼帝国,并分配总督辖区,直接为德国统治。受德国统治的斯拉夫人将受到不平等的对待。[35]

北欧

在北欧,主要的轴心国为德国和芬兰。在瓜分北欧方面,挪威早已被德国占领,而瑞典亦在德国吞并的计划之中。因此,作为德国卫星国的芬兰只能获分配在苏联的摩尔曼斯克州地区及整个卡累地亚地区至白海一带,并建立了一个大芬兰[26]

北美洲及南美洲

在德国方面,希特勒希望美国能在德国完成统一欧洲前保持中立[36]。 于1941年春,希特勒指出要德国入侵西半球就如同要入侵月球般,只会在梦想中出现。[37]

德国认为美国如新德国之友等的亲纳粹运动在德国入侵北美洲计划中并没有起任何作用,因此在1935年已停止对这些组织的援助[38]。但是,美国土著则为轴心国所重视。轴心国希望能够利用美国土著,通过宣传来打击罗斯福政府。[39][40]而作为回报,德国也答应将所有原本属于美国土著的土地归还给他们。[39]

在瓜分北美洲的计划中,东部加拿大和东部美国均会为德国所统治,而阿拉斯加、西部美国和西部加拿大则会为日本所统治[41]

中美洲的墨西哥可能为德国盟友或傀儡政权,其他巴拿马、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为日本占领并殖民,古巴、多明尼加等加勒比海地区为德国占领及殖民。

南美洲方面,巴西、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国成为德国殖民地,阿根廷将会成为德国的盟友或傀儡政权,哥伦比亚被德日分一半,日本则有智利、秘鲁、厄瓜多尔会在秘鲁扶植一个傀儡政府维持日本在南美统治。[42]

非洲

非洲在欧洲轴心国眼中的地位不大。希特勒亦曾说过:“要在统一欧洲后,殖民政策才能顺利推行”。因此,非洲的战争一直以来都只集中在接近欧洲的北非。而在瓜分非洲的政策中,德国除了有意恢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殖民地外,还有意统一整个非洲。[43]

在轴心国瓜分非洲的计划中,占非洲面积1/3的北非和东非将会归意大利统治,而中非则会变成德国的殖民地。另外,南非部份则会变成一个名为阿非利卡国的傀儡政权[43]。于1940年初,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宣称德国将会收复所有失去了的殖民地。[44]西班牙及葡萄牙的非洲殖民地将有所保留。

大洋洲

在大洋洲方面,虽然德国曾在一战前拥有一些岛屿,但这些岛屿均在德国战败后被转至日本手中。因此,德国在大洋洲的影响力很低[45]。相反,日本当时已扩张至印尼,非常接近大洋洲,并且拥有不少太平洋岛屿[46]。再者,大洋洲位于德日在亚洲的边界以东,即应归于日本[47]。因此,德国决定将大洋洲的澳洲及纽西兰划入日本的领土范围中。[48][49]

参见

参考文献

  1. ^ 1.0 1.1 Rich, Norman (1973). Hitler's War Aims: Ideology, the Nazi State, and the Course of Expansion. W.W. Norton & Company Inc., p. 235
  2. ^ Tirghe, Carl. "Pax Germanicus in the future-historical". In Travellers in Time and Space: The German Historical Novel (2001).
  3. ^ Winthrop-Young, Geoffrey. "The Third Reich in Alternate History: Aspects of a Genre-Specific Depiction of Nazism". In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vol. 39 no. 5 (October 2006).
  4. ^ Lee, Stephen J. The European dictatorships, 1918-194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196 (英语). 
  5. ^ Rosenfeld, Gavriel David. The World Hitler Never Made. Alternate History and the Memory of Nazism (2005).
  6. ^ Martin, Bernd. Japan and Germany in the modern world. Berghahn Books. 2006: 267–268. ISBN 1-84545-047-7. 
  7. ^ Gerhard Weinberg: The Foreign Policy of Hitler's Germany Diplomatic Revolution in Europe 1933–36,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pages 346.
  8. ^ Sea routes of Soviet Lend-Lease:Voice of Russ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uvr.ru. Retrieved: 16 December 2011
  9. ^ Jürgen Förster, The Wehrmacht and the War of Extermination against the Soviet Union (PDF). [2013-01-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8). 
  10. ^ Weinberg, Gerhard L (2005). Visions of Victory: The Hopes of Eight World War II Leaders. Cambridge, England,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 13.
  11. ^ Martin (2006), p. 271.
  12. ^ Weinberg, Gerhard L. Visions of Victory: The Hopes of Eight World War II Leaders Cambridge, England, United Kingdom:2005--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df Vers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 ^ Stegemann & Vogel (1995), p. 625.
  14. ^ Stegemann, Bernd; Vogel, Detlef. Germany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Mediterranean, South-East Europe, and North Africa, 1939-194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631. ISBN 0-19-822884-8. 
  15. ^ 15.0 15.1 Weinberg (2005), p. 19
  16. ^ Schwanitz, Wolfgang. Germany and the Middle East, 1871-1945. Markus Wiener Publishers. 2004: 94–95. ISBN 1-55876-298-1. 
  17. ^ Stegemann & Vogel (1995), p. 178
  18. ^ Hildebrand, Klaus. The Foreign Policy of the Third Re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 100–105. ISBN 0-520-02528-8. 
  19. ^ Rich, Norman (1974). Hitler's War Aim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Order, p. 26.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New York. p. 402.
  20. ^ Goodrick-Clarke, Nicholas. Hitler's Priestess: Savitri Devi, the Hindu-Aryan Myth, and Neo-Nazism. NYU Press. 2000: 65. ISBN 0-8147-3111-2.  p. 208.
  21. ^ Rich (1974), p. 383.
  22. ^ Utopia: The 'Greater Germanic Reich of the German Nation'. München - Berlin: Institut für Zeitgeschichte. 19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14日). 
  23. ^ Hitler Speech at the Berlin Sports Palace (January 30, 1941). 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 [202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5). 
  24. ^ Hitler's War; Hitler's Plans for Eastern Europe. [202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7). 
  25. ^ Clarke, Comer England Under Hitler: Revealed at Last—The Secret Nazi Plans for the Rape of England New York:1961 Ballantine Books (paperback edition)
  26. ^ 26.0 26.1 26.2 Weinberg, A world at arms (2005), p. 175
  27. ^ 27.0 27.1 Lipgens, Walter. Documents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Continental Plans for European Union 1939-1945. Walter de Gruyter. 1985: 12–13. ISBN 3-11-009724-9. 
  28. ^ Rich, Norman (1974). Hitler's War Aim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Order, p. 26.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New York.
  29. ^ Rich (1974), pp. 24-25, 140.
  30. ^ Welch, David (1983). Nazi Propaganda: The Power and the Limitations, p. 145. Taylor & Francis. ISBN 0-389-20400-5.
  31. ^ Kroener et al (2003), p. 165
  32. ^ Pinkus, Oscar. The War Aims and Strategies of Adolf Hitler. McFarland. 2005: 175. ISBN 0-7864-2054-5. 
  33. ^ Padfield, Peter (1990) Himmler New York, Henry Holt.
  34. ^ Kroener, Bernhard R.; Müller, Rolf-Dieter; Umbreit, Hans. Germany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Organiz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the German sphere of power. Wartime administration, economy, and manpower resources 1939-194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01. ISBN 0-19-822887-2. 
  35. ^ Fest, Joachim C. Hitler. Verlagg Ulstein. 1973: 686. ISBN 0-15-602754-2. 
  36. ^ Rich, Norman (1972). Hitler's War Aims: Ideology, the Nazi State and the Course of Expansion,p. 237-246.
  37. ^ Inc, Time. LIFE. Time Inc. 1941-06-09: 2 (英语). 
  38. ^ American Bund: The Failure of American Nazism: The German-American Bund’s Attempt to Create an American “Fifth Column”. [2013-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8). 
  39. ^ 39.0 39.1 Franco, Jere Bishop. Crossing the pond: the native American effort in World War II.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Press. 1999: 21 [2013-01-18]. ISBN 1-57441-06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40. ^ American Indian Federation at the Encyclopedia of Oklahoma History & Culture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0-10-18.
  41. ^ Duffy, James P. Target America: Hitler's plan to attack the United States.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4: 16. ISBN 0-275-96684-4. 
  42. ^ Weinberg, Gerhard L. World In The Balance: Behind the Scenes of World War II.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1981: 89–90. ISBN 9780874512168. 
  43. ^ 43.0 43.1 Weinberg 2005, p. 14.
  44. ^ Rich (1974), pp. 500-501.
  45. ^ Weinberg (2005), p. 13
  46. ^ Rich (1974), p. 415
  47. ^ Weinberg (2005), p. 15-16.
  48. ^ People Against Nazism, Communism, and Authoritarianism. Nazi plans for Australia. Retrieved 2 January 2011.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9. ^ Fest, Joachim C. Hitler. Verlagg Ulstein. 1973: 685. ISBN 0-15-6027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