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东问题

近东问题东方问题(英语:Eastern Question,法语:Question d'Orient),是欧洲近代史上聚焦19世纪鄂图曼帝国的衰落而出现的一连串国族问题。近东问题并非单指一个问题,而是包括出现于18、19及20世纪的多方面问题,当中包含了鄂图曼土耳其帝国治下巴尔干半岛的不稳定。为了应对近东问题并扭转“欧洲病夫”之讥,鄂图曼帝国国内催生了变法改革的坦志麦特奥斯曼主义

一般认为近东问题始于1774年,当时结束的第五次俄土战争(1768-1774年),见证鄂图曼帝国惨败于俄国手上,俄国因此将势力伸入黑海巴尔干半岛。欧洲各国目睹鄂图曼帝国于巴尔干的崩解可能迫在眉睫,于是各国展开不同争斗,以确保自己在土耳其境内的军事、战略及商业利益。对于鄂图曼帝国的衰败,俄罗斯帝国认为是对她有利;而英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奥地利帝国则认为,保留鄂图曼帝国才是最符合她们的利益,于是多次出手,减轻鄂图曼的损失,连带成为19世纪英、俄相争的大博弈一环。

最后,近东问题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以后完结,其中一个后果就是奥匈帝国和鄂图曼帝国的瓦解。不过直至今日,巴尔干半岛仍是欧洲局势较不稳定的地区,诸如科索沃独立问题等引起阿尔巴尼亚人塞尔维亚人民族之间冲突和民族主义延续,在某种程度上均可视为近东问题的延续,但近年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冲突已逐渐缓和及减少。

拿破仑时代

 
阿索斯海战后的俄罗斯舰队

在19世纪初期,欧洲的焦点落于拿破仑一世身上。他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以及维持欧洲无力反抗他,因此拿破仑于1807年蒂尔西特和约中与俄罗斯帝国结盟。俄国承诺协助拿破仑对抗英国,作为回报,沙皇将会取得鄂图曼帝国治下的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若苏丹拒绝交出这两块地区,法俄将会联合进攻鄂图曼帝国,而鄂图曼于欧洲的统治地区将会被两国瓜分。

拿破仑计划除了威胁到鄂图曼帝国外,亦威胁了英国、奥地利普鲁士,因为法俄的强大同盟将会令三国无力抵抗。法俄的联盟自然引起奥地利的猜忌,因为她认为法俄联军将会毁灭鄂图曼帝国,不过奥国仍然认为可以通过外交手段阻止。不过若外交手段失败,奥地利首相克莱门斯·梅特涅决定他会支持对鄂图曼帝国的瓜分。因为尽管瓜分对奥国可能不利,但至少比起俄国单独完全吞并东南欧更安全。

但是,法俄联军在这次俄土战争中并未有发生,而且联盟亦最终于1812年因为俄法战争而瓦解。随著拿破仑于1815年彻底战败后,各战胜国代表聚首于维也纳会议上。会议并未有作出任何牵涉鄂图曼帝国领土完整的决定。这一遗漏及拒绝鄂图曼加入神圣同盟,被当时很多人认为近东问题只是涉及俄国的国家事务,而与其他欧洲国家无关。

塞尔维亚革命

塞尔维亚革命或革命的塞尔维亚指1804年至1815年间,由塞尔维亚民众发动的一次独立革命,当时塞尔维亚试图完全脱离鄂图曼帝国,并成为独立的欧洲国家。另外亦包括了革命后时期(1815–1833),这段时期的特点是贝尔格莱德与鄂图曼帝国之间的紧张谈判。这些事件标志著现代塞尔维亚的开始[1]。第一阶段的革命(1804–1815)实际上可视为一场独立战争,而第二阶段(1815–1833)则令到鄂图曼帝国的朴特,正式承认一个奉鄂图曼为宗主国的塞尔维亚国家,塞尔维亚革命至此完结[2]

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发表于1809年贝尔格莱德的公告[3],标志著革命的顶峰。公告要求塞尔维亚人的联合,并且强调宗教自由塞尔维亚历史法治的重要性。这些要求均是作为一个非世俗化伊斯兰教国家的鄂图曼帝国[3]所不能或不愿提供的。公告并号召塞尔维亚人拒绝缴税予朴特,因为税是因应宗教信仰而征收。

塞尔维亚革命的最终结果,就是鄂图曼帝国成为塞尔维亚的宗主。塞尔维亚公国建立,并由自己的议会、政府、宪法及王朝管治[4]。革命的社会元素也达成了,成功在塞尔维亚建立起资本主义的社会价值观[5],因此这次革命被视为当时世界上最东面的资本阶级反抗[6],其高峰是于1806年废除了封建主义[7]。首部巴尔干半岛上的宪法贝尔格莱德大学都是新兴的塞尔维亚的成果[8]。1833年,塞尔维亚被正式承认为鄂图曼的附庸国,以及其世袭君主制亦被承认。在法律上,公国的独立要在19世纪后半期才得到国际承认。

希腊独立

 
1821年的Vassilika之战,是希腊独立战争的早期转捩点。

近东问题于1821年时,再度成为欧洲一大问题。当时希腊人宣布独立于苏丹之外。大约这个时期,“近东问题”一词便出现了。尽管1815年拿破仑一世战败后,有谣言指沙皇仍然企图侵略鄂图曼帝国,而且希腊反抗的爆发使得侵略更可能出现。英国外相罗伯特·史都华,卡苏里子爵,以及奥地利外相克莱门斯·梅特涅,劝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不要参战。他们恳求沙皇维持欧洲协调的稳定。亚历山大一世亦同样希望维持和平合作。沙皇没有选择立即协助希腊人、攻击土耳其人,以迅速解决近东问题。他在犹疑著,最后没有作出任何决定性的行动。

亚历山大一世死于1825年,尼古拉一世继承俄国皇位。尼古拉一世不欲忍受谈判及会议,于是选择干预希腊的战事。英国稍后亦加入,因为她希望在新的希腊国家中发挥影响力,以免希腊一面倒倾向俄国。同时浪漫主义主宰了西欧国家,使得对希腊独立的政治干涉变得开始可行。法国也对希腊人同情,不过奥地利依然怕俄国扩张而反对。鄂图曼帝国苏丹马哈茂德二世对列强的干预极为愤怒,斥责俄国为伊斯兰世界的敌人,引致俄国于1828年正式宣战。奥地利对此十分戒备,并尝试建立一个反俄罗斯联盟,不过最终却无果。

战争持续至1829年,期间英法俄均有参战,并联合于1827年的纳瓦里诺海战毁灭了土耳其舰队,稍后英法撤援。俄国亦单独在陆战压倒性击败了鄂图曼帝国。为了继续战争,俄国需要邀请奥地利加入战争,但这样会引起英国怀疑。所以,俄国人继续战争,以摧毁鄂图曼帝国的企图将会是极为失策。在此情况下,法王查理十世提出了一个瓜分计划,将鄂图曼帝国分割予奥地利、俄罗斯及其他国家,但是他的计划提出太迟,没有预期效果。

所以,俄罗斯有权选择重创或瓜分鄂图曼帝国。然而她却最后选择削弱鄂图曼帝国,令她成为俄国的附庸国的政策。1829年,沙皇与苏丹签订了亚德里安堡条约(Treaty of Adrianople),结束了第八次俄土战争,从条约中俄国取得更多黑海沿岸土地、俄国商船获准进入达达尼尔海峡、俄国在土耳其的商业权利增加。希腊独立战争在条约签订后不久亦结束,双方签订了1832年的君士坦丁堡条约(Treaty of Constantinople),希腊正式取得独立。

穆罕默德·阿里帕夏

 
穆罕默德·阿里帕夏

就在希腊独立将近完结之际,一场新的冲突在鄂图曼帝国苏丹和他的名义上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之间爆发了。早前,苏丹承诺若穆罕默德·阿里帕夏肯在希腊独立战争中作出支援,即把叙利亚让与对方管治。但战争结束后,苏丹却拒绝履行承诺,引发冲突。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早在冲突以前,进行了不少现代化改革、征服阿拉伯及苏丹地区。改革以后他的现代化及优良训练的军队,貌似能够征服整个鄂图曼帝国。俄国沙皇为了保障他的政策,把鄂图曼帝国变成一个小附庸国,能够达成,于是表示愿意与苏丹达成同盟。

在1833年,两国达成了洪基尔-斯凯莱西条约。条约使俄国得以达成其目标,负责防卫鄂图曼帝国全部领土。俄国将会保护鄂图曼帝国免受外来攻击,而作为回报,当俄国处于战争状态时,苏丹将不开放达达尼尔海峡予任何国家的战舰。条约引起了"海峡问题"的出现。条约本规定是任何国家战舰均不可进入,但很多欧洲国家的政治家均误以为条约没有限制俄国战舰。英国法国在误解之下对条约十分愤怒,一同寻求方法阻止俄国扩张。不过两国的目标各有不同,英国试图继续保留苏丹,但法国期望扶植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两国均认为他较为有能)为鄂图曼帝国的统治者。俄国的干涉令苏丹决定于1833年与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和谈,不过战争旋即又于1839年爆发。

1839年,苏丹马哈茂德二世逝世,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继位。当时帝国局势对新苏丹极为不利,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的军队决定性地打败了鄂图曼帝国军队,征服了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等地。另一个灾难是整支土耳其舰队被埃及的叛军所掳夺。英国及俄国决定干涉,以免鄂图曼帝国因而崩解,不过法国依然支持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不过1840年,列强达成妥协,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只好同意撤出占领地、名义上隶属苏丹,但埃及的世袭君主制得以确立,由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的家族统治。

在当时尚未解决的问题就只有"海峡问题"而已。1841年,沙皇同意废除洪基尔-斯凯莱西条约,并以伦敦海峡公约取代。五强均同意再用鄂图曼帝国的“老规矩”,即无论如何海峡亦不开放予任何战舰,除了战时苏丹的盟友例外。新的海峡公约使得沙皇尼古拉一世,放弃了削弱鄂图曼为一个附庸国的政策,重新采用夺取鄂图曼帝国在欧洲的土地的计划。

因此,自1831年起的埃及问题解决后,衰弱的鄂图曼帝国不再完全依赖俄国。鄂图曼帝国转而倾向依赖欧洲列强的保护。鄂图曼帝国同时亦进行了内部改革,不过最终却是失败,未能挽回这个一度强盛的帝国。1840年代时,鄂图曼帝国变成了“欧洲病夫”,而其瓦解最终亦不可避免。

1848年革命

列强成功达成了协调、终结了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的反抗后,近东问题沉寂了大约10年,直至1848年革命。尽管俄罗斯帝国当时有一个大好机会去进攻鄂图曼帝国,特别是当时法国七月王朝奥地利帝国被国内的革命牵制著,但是俄国没有选择进攻。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反而派遣他的军队,协助奥皇斐迪南一世镇压革命。沙皇认为此举可以为他建立名誉,从而令列强同意他日后夺取土耳其的欧洲土地。

在奥地利革命镇压后,一场奥俄联合对付鄂图曼帝国的战争似乎要出现。沙皇及奥皇要求苏丹遣返逃到鄂图曼的奥地利叛军,但是遭到拒绝。奥俄召回大使,威胁发动武装攻击。不过英国及法国迅速作出反应,派遣舰队保护鄂图曼帝国。两位皇帝均认为武力并无效果,于是撤回遣返叛军的要求。

克里米亚战争

一场新的近东冲突于1850年代出现,冲突出现是由于一场宗教上的争执。根据18世纪的条约,法国是鄂图曼帝国境内的天主教徒的保护者,而同时俄国是东正教徒的保护者。但是数年来,天主教徒与东正教徒为了巴勒斯坦圣墓教堂圣诞教堂的拥有权而争执。而且,法国虽然一早有保护圣地的权利,但却多年已未有履行其责任,加上朝圣的东正教徒远比天主教徒多,引起争拗出现。在1850年代早期,双方均对苏丹作出要求,但苏丹不能同时满足双方。1853年,苏丹决定选择法国一方,无视了当地东正教修士的反对。

沙皇尼古拉一世派出外交官,进行特别任务。根据早前条约,苏丹应该要“保护基督教及其教堂”,而俄国试图缔结新的条约,当俄罗斯认为苏丹的保护是不足够时,可以随时作出干预。同时英国派出的外交官得知俄国企图,并成功说服苏丹回绝新的条约,因为条约会损害鄂图曼的独立。尼古拉一世得知外交失败后不久,即派兵进入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沙皇原以为,列强不会对他吞并一些鄂图曼边境省份作出强烈反对,尤其是因为当初俄国在1848年革命作出干预。

但当沙皇派遣军队进入摩尔达维亚及瓦拉几亚后,英国为了保障土耳其的安全,派遣一支舰队进入达达尼尔海峡。在那里,另一支法国派出的舰队加入了英军。不过同时,列强亦希望可以达成外交妥协。四强(英、法、普、奥)的代表聚首于维也纳。他们达成了一个正式文件,希望俄国和鄂图曼会接受。俄国对此同意,但是被苏丹所拒绝,因为苏丹认为这个文件的言辞过差,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英国、法国及奥地利联合提出修正,以缓和苏丹的不满,但新的建议被圣彼得堡所忽略。英法决定放弃继续谈判,而奥地利及普鲁士则认为俄国的反对,不足以成为放弃外交谈判的理由。

然而苏丹却决意开战,他的军队在多瑙河附近进攻俄军。尼古拉派遣舰队在1853年11月30日于锡诺普一地,毁灭了鄂图曼帝国的舰队,方便俄国派兵登陆土耳其海岸,及支援俄军的进军。土耳其舰队的毁灭和俄国扩张的威胁,令到英法均决意保卫土耳其。1854年,当俄国忽略了英法发出的最后通谍(其中要求俄军撤出多瑙河公国),英法便对俄国宣战。

沙皇尼古拉一世以为奥地利会为了报答俄军于1848年的协助,而选择加入他的一方,或最低限度保持中立。不过,奥地利认为俄军进驻多瑙河公国对她有威胁。当英法要求俄军撤出多瑙河公国时,奥地利则支持英法,而且奥地利虽未有决定对俄宣战,但却拒绝保证中立。当1854年夏天,奥地利再度要求俄军撤出,俄国为免奥地利参战而撤兵。

尽管俄军撤出多瑙河公国、战争的理由已经消失,但是英法仍然拒绝停止敌对行动。英法决心终结近东问题、俄国对鄂图曼帝国的威胁,提出了多项条件以换取和平,包括俄罗斯放弃保护多瑙河公国,转由各国共同保护、放弃任何给予俄国权利去保护东正教徒的宣称,以免俄国干预鄂图曼内部事务、1841年海峡公约重新修订及多瑙河自由通行。当沙皇拒绝接受这四项条件时,克里米亚战争就爆发了。

 
围攻塞瓦斯托波尔

战争中俄国败退,经过英法联军围攻近一年后,丧失了军事重镇塞瓦斯托波尔。和平谈判在亚历山大二世继位后,即于1856年开始,缔结了1856年巴黎条约。条约规定俄国放弃对多瑙河公国的控制、黑海中立化,所有国家的战舰均不可进入黑海(实际上俄国黑海舰队已经全毁于战争中)、沙皇及苏丹均同意不在黑海海岸建立任何军事设施。黑海条款对俄国造成极大的不利,因为这大大降低了俄国对鄂图曼帝国的海军威胁。除此之外,列强均同意尊重鄂图曼帝国的独立及领土完整。

巴黎条约仅维持至1871年,因为当时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于普鲁士手上。当时普鲁士与数个德意志邦国共同组成德意志帝国,而法皇拿破仑三世被废黜,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拿破仑三世统治时,为了与英国友好,一直在近东问题反对俄国。实际上,俄国对于鄂图曼帝国的干涉,对于法国的利益并未有重大威胁。所以,法国在采用共和制后放弃敌视俄国。由于法国的决定,以及德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的支持下,俄国单方面废除1856年巴黎条约的黑海条款。只有英国单独反对俄国,无法独力执行条款,因而俄国再次于黑海建立舰队。

近东大危机

在1875年,黑塞哥维那地区发生反抗,反抗残暴统治的苏丹,是为黑塞哥维那起义。这次起事迅速蔓延至波斯尼亚保加利亚境内。列强相信他们必须干涉,以免一场惨烈而血腥的战争在巴尔干半岛爆发。最先行动的是三皇同盟,同盟对于近东问题的态度可以体现于安德雷西文件(Andrassy Note,安德雷西奥匈帝国的外交家)之中。这份文件,寻求避免大规模暴乱发生于东南欧、催促苏丹进行多项改革,包括基督徒宗教自由。另外组建基督徒及穆斯林混合委员会,以监督苏丹的改革。英法对此赞同,安德雷西文件递交予苏丹,苏丹于1876年1月31日同意文件的建议。然而,黑塞哥维那的反抗军领袖,却拒绝接受这份文件,指出苏丹曾经承诺进行改革,不过从未有履行。

三皇的代表再次于柏林聚会,他们达成了柏林备忘录。为了说服黑塞哥维那人苏丹会切实执行其承诺,备忘录建议由列强领事监督在反抗省份的改革。在朴特同意这个备忘录前,鄂图曼帝国已经被内乱所震撼,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被废位。新的苏丹穆拉德五世,在3个月后因为精神问题也被废除,变成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继位。同时,鄂图曼帝国遇到更多困难,帝国国库已经空虚,而且反抗由波黑继续燃烧至塞尔维亚黑山保加利亚境内(又称四月起义)。然而鄂图曼帝国仍然在1876年8月将反抗镇压下去。这干扰了俄国的计划,因为她打算趁混乱期间,夺取鄂图曼帝国在东南欧的地区。

当起事被大规模镇压后,谣言指鄂图曼帝国对反抗省份居民施以暴行,谣言冲击了欧洲人的感情。俄国现在期望发动战争,加入反抗军的一方,因为她想趁机夺取鄂图曼帝国的土地。不过列强(英、法、俄、德、奥匈、意)代表召开君士坦丁堡会议,试图取得更大的和平。苏丹却拒绝允许外国领事监督波黑的改革进行。1877年,列强再次试图与鄂图曼帝国谈判,但建议再度被对方拒绝。

 
1878年柏林会议后东南欧的划分。

俄国于1877年4月24日对鄂图曼帝国宣战。俄国成功争取到奥匈帝国的中立,透过许诺战后与奥匈瓜分战时夺取的土地,即奥匈将取得波斯尼亚及黑塞哥维那。尽管英国仍然对俄国威胁她在南亚的殖民地,但却未有卷入战事中。但当俄国威胁到君士坦丁堡的安全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催促德国及奥匈帝国协助他。因此,俄国与土耳其媾和,签订了圣斯特凡诺条约。条约对土耳其十分严厉:

藉著条约俄国可以操控新独立的多个国家,她在东南欧的影响力将会大幅提升。由于列强的强烈要求下,圣斯特凡诺条约在1878年柏林会议中大幅修订,俄国的利益大减。

柏林条约以鄂图曼帝国的利益出发,重订了新独立国家之间的边界。除此之外,原本的大保加利亚被分割成两部份,保加利亚本土及东鲁米利亚,因为害怕大保加利亚会被俄国所操纵。鄂图曼帝国割让予俄国的土地大部份不变。波斯尼亚及黑塞哥维那交由奥匈帝国管治,但名义上属于鄂图曼帝国。另外,鄂图曼帝国与英国之间的秘密协议,将塞浦路斯岛转让予英国。近东问题自1878年柏林会议后再度暂时沉寂。

德国与鄂图曼帝国

在19世纪下半叶,一些列强之间及与鄂图曼帝国的关系开始转变。由于德意志帝国于柏林会议上修订了圣斯特凡诺条约,引起俄国的不满并退出了三皇同盟。德国选择靠近奥匈帝国,并于1879年组成德奥同盟,1882年加入意大利王国后扩展为三国同盟。德国开始对鄂图曼帝国友好,鄂图曼帝国稍后成为了德国的紧密盟友。德国人为鄂图曼帝国的军事及财政系统进行重组。作为回报,德国获得一些商业上好处,包括取得建造巴格达铁路的修筑权,确保德国能够通往一些重要的经济市场。德国除了因为商业动机外,另外亦因为新帝国主义及军事上对抗英国。同时,英国亦与法国于1904年达成了挚诚协定,解决了双方的国际事务冲突。英国亦稍后于1907年与俄国达成英俄条约

青年土耳其党革命

在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人发动叛乱,反抗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专制统治。支持改革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在1909年废除了苏丹,并扶立无能的穆罕默德五世为苏丹。此后,鄂图曼帝国出现宪法上及政治上的改革,但是仍然未能阻止到帝国的衰落,近东问题再度发生。

波斯尼亚危机及两次巴尔干战争

奥匈帝国乘土耳其内乱之际,正式宣布吞并波黑。奥匈帝国的计划被塞尔维亚反对,而且塞尔维亚亦寻求俄罗斯的协助。俄罗斯并未有轻易承诺,因为当初日俄战争令俄国重创,而且德国亦威胁在战争中会支持奥匈帝国。英国及法国并未有直接关注奥匈吞并波黑,因而没有干涉。由于没有协助,塞尔维亚被逼撤回她对奥匈吞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反对。

塞尔维亚于波斯尼亚危机中失败后,有见土耳其败于意土战争中,于是连同希腊门的内哥罗保加利亚组成巴尔干同盟,共同发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掠夺土耳其在欧洲的剩馀土地。土耳其迅速战败,丧失大量土地,欧洲土地仅剩下君士坦丁堡及附近地区。稍后保加利亚认为自身利益过少,于是向塞尔维亚及希腊宣战,挑起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罗马尼亚及土耳其加入了塞希一方,保加利亚惨败,丧失大片土地,而塞尔维亚则扩大一倍,造成奥匈帝国的更深猜忌。两次战争亦使鄂图曼帝国的领土受到大幅削弱,国势更加衰颓。保加利亚因此心怀怨恨,并日后加入德奥一方。

近东问题稍后再引致塞拉耶佛暗杀一战鄂图曼帝国的瓦解。在土耳其帝国崩溃后,近东问题宣告结束,日后巴尔干半岛的冲突多由当地民族冲突所引致。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引用

  1. ^ L. S. Stavrianos, The Balkans since 1453 (London: Hurst and Co., 2000), p. 248-250.
  2. ^ Rados Ljusic, Knezevina Srbija pg 483/485
  3. ^ 3.0 3.1 Povest - Prikljucenije. [201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0). 
  4. ^ Čedomir Antić. The First Serbian Uprising. The Royal Family of Serbia. 19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7). 
  5. ^ The History of Yugoslavia Serbia and Montenegro until 2006. [201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 
  6. ^ 200 godina ustanka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0-02-07.
  7. ^ 存档副本. [201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8. ^ University of Belgrade[失效链接]

来源

书籍
  • Anderson, M.S. The Eastern Question, 1774-1923: A Stud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acmillan. 1966. 
  • Duggan, Stephen P. The Eastern Question: A Study in Diplomacy. P.S. King & Son. 1902. 
  • Millman, Richard. Britain and the Eastern Question, 1875-7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 Seton-Watson, R. W. Disraeli, Gladstone, and the Eastern Question. Macmillan and Co. 1935. 
  • Taylor, A(lan) J(ohn) P(ercivale). 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Europe, 1848-191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