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
鄂托克旗(蒙古语:ᠣᠲᠣᠭ
ᠬᠣᠰᠢᠭᠤ,西里尔字母:Отог хошу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下辖的一个旗。旗人民政府驻乌兰镇。
鄂托克旗 ᠣᠲᠣᠭ ᠬᠣᠰᠢᠭᠤ | |
---|---|
旗 | |
鄂尔多斯市的地理位置 | |
坐标:39°05′37″N 107°58′48″E / 39.09368°N 107.97995°E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隶属行政区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
政府驻地 | 乌兰镇 |
下级行政区 | |
面积 | |
• 总计 | 20,367.18 平方公里(7,863.81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162,726人 |
• 密度 | 7.99人/平方公里(20.7人/平方英里) |
• 城镇 | 128,829人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邮政编码 | 016100 |
电话区号 | 477 |
车辆号牌 | 蒙K |
行政区划代码 | 150624 |
网站 | 鄂托克旗政府网 |
鄂托克旗东邻杭锦旗,西连宁夏平罗县陶乐镇并与石嘴山市隔河相望,南接乌审旗,西北界乌海市,是鄂尔多斯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旗南北长209公里,东西宽188公里,面积2.1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集区。
历史
“鄂托克”系蒙古语,汉意“营”或“部”,是元,明两代蒙古“万户”下设行政建制,称千户,它是组成万户的小领地名称,是地缘组织,每个鄂托克要根据人口的多寡提供一定数量的军队。十七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以拥有军事权力的“和硕”(旗)取代了“鄂托克”。
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清延将鄂尔多斯万户划为六个旗。原拜桑忽尔诺延及后裔所据克扣特、锡布沁、乌喇特、唐古特等部落组成鄂尔多斯右翼中旗(Баруун гарын дундад хошуу),下设15哈喇(参领区)83个苏木(佐领)。清朝及中华民国时,为伊克昭盟下辖七旗之一。
1940年代初,绥远省政府在鄂托克旗与杭锦旗交界处,设立桃力民办事室(后为桃力民办事处)。1950年,以桃力民办事处设置桃力民中心区。1951年,废除桃力民中心区,原鄂托克旗辖区回归。
2000年之后发展农业与矿业,因发生过破坏生态环境事端,曾引起媒体关注。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鄂托克旗常住人口为162726人。[2]
2006年人口9万人,其中蒙古族2.4万人。
资源
鄂托克旗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全旗拥有天然草牧场2575万亩,大小牲畜头数156.2万头(只)左右。
全旗已探明天然碱储量天然碱1026.5万吨,远景储量4500万吨,一般品位含碳酸氢钠23.5—41.9%,氯化钠小于4%,硫酸盐小于1.3%,水不溶物小于20%。
经济
近年来,鄂托克旗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特色城镇化进程。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现价同比增长40.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演进为2.5:77.2:20.3;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同比增长8.3%;财政收入达到21.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84.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分别达到16991元和7058元。在全区101个旗县中,GDP列第12位,人均突破2万美元。
行政区划
交通
- 338国道过境。
旅游
鄂托克旗有鄂尔多斯高原第一峰——乌仁都西山(又名桌子山),有以悬崖绝壁坐禅洞著称的迪延阿贵庙,有成吉思汗西征时的饮马泉和百眼井,有世界瞩目的面积最大、种群最多的恐龙足迹化石(10000多枚),百鸟栖息的布龙水库、布龙湖温泉(常年水温在39.8℃左右)旅游区等风景名胜。
特产
鄂托克旗是驰名中外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原产地,阿白山羊绒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纤维宝石”、“软黄金”。
参考文献
-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中國: 内蒙古自治区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09-18].
- ^ 2023年鄂托克旗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