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迪斯
《莫扎特传》(英语:Amadeus,马来西亚、台湾译《阿玛迪斯》)是美国导演米洛斯·福曼于1984年所执导的电影,编剧是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爵士,改编自谢弗于1979年的舞台剧《阿玛迪斯》。描述音乐神童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传奇的一生。
阿玛迪斯 Amadeus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米洛斯·福曼 |
监制 | 索尔·扎恩兹 |
编剧 | 彼得·谢弗 |
原著 | 《阿玛迪斯》 作者-彼得·谢弗 |
主演 | F·莫瑞·亚伯拉罕 汤姆·哈斯 伊莉莎白·巴莉姬 西蒙·卡洛 罗伊·多特里克 克里斯蒂娜·埃伯索尔 杰佛瑞·琼斯 查尔斯·凯 |
配乐 | 莫扎特、佩尔戈莱西、萨列里 |
摄影 | 米洛斯拉夫·昂德利克 |
剪辑 | 内娜·丹内维奇 Michael Chandler |
制片商 | 猎户座制片公司 |
片长 | 剧院剪辑版:161分钟 导演剪辑版:180分钟 |
产地 | 美国 |
语言 | 英语 义大利语 德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1984年9月19日 |
发行商 | 猎户座影业 |
预算 | $1千8百万美元 |
票房 | $51,973,029 |
各地片名 | |
中国大陆 | 莫扎特传 |
香港 | 莫扎特传 |
台湾 | 阿玛迪斯 |
《阿玛迪斯》于1985年获得奥斯卡奖八项大奖,包括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主角奖。1998年,美国电影学会将本片列为AFI百年百大电影中的第53位。
剧情简介
1823年,年迈的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列里自称是杀死莫扎特的凶手,呼求已离世多年的莫扎特宽恕他,又企图割颈自尽。他的行径使他被送到疯人院,一名年轻的神父来探访,要接受他告解。他起初无精打采,不感兴趣。神父向他提到有流言说他是害死莫扎特的凶手,如果属实,他就要释放这“死罪”的重担,他仍然反应冷淡,直到神父说:“在上帝眼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他忽然被吸引住了,反问:“都是吗?”,就开始向神父作起长篇的“忏悔”,叙述他和莫扎特的恩怨。
他回想起年轻时光,特别是他对音乐的热爱。但他的音乐学习,却被无文化的父亲几乎中断。一次,父亲在用餐时噎死,他视为一个“奇迹”,令他可以到“音乐家的城市”维也纳追寻自己的理想,甚至跻身18世纪文化精英之列。他认为他的成功是因他的虔诚获上帝奖励,于是怀著敬畏上帝的心来投入事业。他沉浸于当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的宫廷作曲家的喜悦,直到受聘于萨尔兹堡大主教的莫扎特来到。
疯疯癫癫、放荡无礼,却有无比才华的莫扎特,虽不经意但一而再地让萨列里感到侮辱。1781年,莫扎特觐见皇帝,萨列里苦心创作了一首“欢迎进行曲”,要献给莫扎特。莫扎特只听一遍,马上就“改进”了萨列里“草草不工”之作,蜕变为其歌剧《费加洛婚礼》中的Non più andrai进行曲。
心态举止幼稚的莫扎特,竟蒙上帝选中,假借其非凡作品来说话。萨列里为之忿忿不平,他的信仰因而动摇。他相信上帝以莫扎特的天才嘲笑他的平庸。萨列里和上帝的斗争中,穿插上演莫扎特在维也纳生活种种考验的片段:由起初自己作品获接受的自豪,到之后被皇宫中的意大利人刁难而愤怒;由与妻儿共处的快乐,到父亲逝世的悲伤。莫扎特看著家庭开支增长,作曲的酬金却减少,变得绝望。萨列里得悉莫扎特的拮据困境,终于找到方法报复,用“上帝所爱的那位”作为他的工具。
萨列里构思出一个复杂的计谋打败莫扎特和上帝,以获得最后胜利。他假装为莫扎特亡父利奥波德的鬼魂,“委托”这名年纪尚轻的作曲家创作安魂曲,先付了一笔订金,并保证完成后会有巨额酬金。莫扎特开始创作这部也许是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D小调安魂曲,但不知道这名神秘的委托人身份和他的计划:待作品完成后杀死他。萨列里幻想著在盛大的死者弥撒中,他的同伴和宫廷众人,听到他为莫扎特及其朋友所写的安魂曲而赞赏,他将赢得他们的钦羡。但唯有他和上帝知道,写安魂曲的其实是莫扎特,而当他最终争回自己认为应得的名誉时,上帝只能旁观。
莫扎特家中的财政窘境、委托人与亡父的离奇相似,均迫使他拼命创作直至精力枯竭。妻子康丝坦兹带著儿子离家后,他的健康状况转坏,在他的歌剧《魔笛》首演中昏倒。萨列里带他回家,用计逼他继续创作安魂曲,即使当时莫扎特显然病重。整晚由莫扎特口述,萨列里为他抄谱。当早上妻子回家,她命令萨列里离开,萨列里拒绝,声称他不会丢下莫扎特。妻子不理会萨列里的反对,把手稿夺去,锁在柜中。不过当她要去唤醒莫扎特时,莫扎特已经断气。安魂曲未完成,萨列里无能为力,他只能目送莫扎特的遗体被抬走,送到维也纳外的集体墓地埋葬。
电影最后,萨列里向明显受到震撼的年轻神父说完故事后,总结出“上帝”宁可杀死莫扎特,也不肯将祂的荣耀分一丁点给他,又贬谪他为“庸才的守护圣人”。萨列里赦免神父的平庸,在轮椅上被推走时向其他精神病人祝福,也赦免他们的平庸。片末致谢字幕出现前,最后响起的是莫扎特的奇特笑声。
演员
- F·莫瑞·亚伯拉罕 饰 安东尼奥·萨里耶利
- 汤姆·哈斯 饰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
- 伊莉莎白·巴莉姬 饰 康丝坦兹·莫札特
- 罗伊·多特里克 饰 列奥波尔德·莫扎特
- 杰佛瑞·琼斯 饰 约瑟夫二世
- 查尔斯·凯 饰 奥尔西尼-罗森伯格伯爵
- 西蒙·卡洛 饰 伊曼纽尔·席卡内德
- 乔纳森·摩尔(Jonathan Moore) 饰 范·斯维顿男爵
- 罗德瑞克·库克 饰 Count Von Strack
- 帕特里克·海因斯 饰 朱塞佩·博诺
- 理查德·弗兰克 饰 Father Vogler
- 克里斯蒂娜·埃伯索尔 饰 卡特琳娜·卡瓦列里
- 辛西雅·尼克森 饰 Lorl
- 尼古拉斯·凯普罗斯(Nicholas Kepros) 饰 希罗尼穆斯·冯·科洛雷多伯爵
反应
《阿玛迪斯》在1985年入围11项奥斯卡奖,包括罕见的入围2个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直到目前为止也是最后一次)[a]-演出莫札特的汤姆·哈斯与饰演安东尼奥·萨列里的F·莫瑞·亚伯拉罕都入围这个奖项。《阿玛迪斯》最后获得8项奥斯卡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亚伯拉罕)、最佳服装设计、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化妆及最佳音效奖。在1982年周末票房排名记录开始之后,《阿玛迪斯》与《英伦情人》是仅有的两部未曾进入单周票房前5名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获奖者[1][2]。《阿玛迪斯》在上映第8周排名第6位已是最高纪录,同时这两部电影都是由索尔·萨兹担任制作人。
《阿玛迪斯》也入围6项金球奖,汤姆·赫尔斯与F·默里·亚伯拉罕也同时入围戏剧类最佳男主角奖。最后《阿玛迪斯》也获得最佳戏剧类戏剧类影片、最佳戏剧类导演、最佳男主角及最佳改编剧本等4项大奖。导演米洛斯·福曼也获得美国导演公会年度最佳导演奖的肯定。
美国著名小说家以撒·艾西莫夫于1988年发表的文章《The Relativity of Wrong》称赞亚伯拉罕演出的萨列里,而且表示支持亚伯拉罕获得奥斯卡奖。亚伯拉罕因饰演萨列里而获得奥斯卡奖,就像伊恩·麦克连在1981年因百老汇舞台剧《阿玛迪斯》饰演萨列里获得东尼奖最佳舞台剧男演员奖。
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之际,劳伦斯·奥立佛登上舞台颁发最佳影片奖。劳伦斯·奥立佛感谢主办单位邀请他参加典礼,同时也已经开始拆开信封。之后奥立佛并未宣布入围名单,便简单的说“得奖影片是阿玛迪斯”。当时一位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快速的登上舞台确认信封内容的正确性,并示意一切正常。制作人索尔·萨兹则在发表感言时提到其他入围影片,包括《杀戮战场》、《印度之旅》、《心田深处》及《大兵的故事》。莫里斯·贾尔则以《印度之旅》的配乐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他并在得奖感言中说“我真走运莫札特今年没能参选”[3]。
这部电影也持续对社会大众造成影响,包括作家及音乐家在内。奥地利歌手法尔可在1985年以专辑《Rock me Amadeus》声名大噪。美国另类摇滚打倒男孩也曾创作《From Now On We Are Enemies》这首歌,歌词中包含了莫札特及萨列里之间的对话。芬兰乐团死神之子也曾用萨列里的台词来介绍他们创作的《Warheart》。
亚伯拉罕后来演出电影《最后魔鬼英雄》。而男主角丹尼则告诉阿诺·史瓦辛格不能相信亚伯拉罕,因为“他杀了莫札特!”而史瓦辛格则问他说“是在电影里?”。而丹尼则回答“阿玛迪斯!它赢得8项奥斯卡奖!”。
《阿玛迪斯》在美国电影学会于1998年公布的AFI百年百大电影中排名第53位,它在烂番茄获得95%的正面评价,在网际网路电影资料库则获得8.4分的高分。
奖项
- 获得
-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 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
- 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 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
- 奥斯卡最佳化妆奖
- 奥斯卡最佳音效奖
- 入围
- 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 奥斯卡最佳编剧奖
- 获得
- 金球奖戏剧类最佳电影奖
- 金球奖最佳导演奖
- 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奖
- 金球奖剧本奖
- 入围
- 金球奖最佳电影男配角
- 获得
- 最佳摄影奖
- 最佳配乐奖
- 最佳编剧奖
- 最佳造型艺术奖
- 获得
- 最佳外语片导演奖
- 最佳外语片奖
- 最佳外语片男主角奖
- 获得
- 最佳影片奖
- 最佳导演奖
- 最佳男主角奖
- 最佳剧本奖
注释
参考资料
- ^ The English Patient weekend box office results, BoxOfficeMojo.com. [2010-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6).
- ^ Amadeus weekend box office results, BoxOfficeMojo.com. [2010-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4).
- ^ Sharon Waxman. The Oscar Acceptance Speech: By and Large, It's a Lost Art. Washington Post. March 21, 1999 [2010-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