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宽
陈绍宽(1889年10月7日—1969年7月30日),字厚甫,男,福建省福州府闽县人[1],中华民国海军一级上将,曾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
陈绍宽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第1、2、3届委员 | |
任期 1954年9月29日—1969年7月30日 | |
主席 | 毛泽东 → 刘少奇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2、3届福建省代表 | |
任期 1954年9月—1969年7月30日 | |
人大委员长 | 刘少奇 → 朱德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3、4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 |
任期 1956年2月—1969年7月30日 | |
主席 | 李济深 → 何香凝 |
福建省人民委员会第1、2、3届副省长 | |
任期 1955年2月—1968年8月 | |
省长 | 叶飞 → 江一真 → 魏金水 |
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 | |
任期 1953年1月—1954年8月 | |
主席 | 饶漱石 |
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 | |
任期 1950年1月—1952年12月 | |
主席 | 饶漱石 |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海军总司令部总司令 | |
任期 1938年1月1日—1945年12月26日武装解职 | |
前任 | 自己(海军部长) |
继任 | 陈诚(海军处长) |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海军部部长 | |
任期 1932年1月1日—1938年1月1日 | |
前任 | 杨树庄 |
继任 | 自己(海军总司令) |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海军部政务次长 | |
任期 1929年6月1日—1932年1月1日 | |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海军署署长 | |
任期 1928年12月—1929年6月 | |
前任 | 杜锡珪 北洋政府海军总长 |
继任 | 杨树庄 海军部长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889年10月7日 大清福建省福州府闽县 |
逝世 | 1969年7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福州市 | (79岁)
国籍 | 大清(1910年-1911年) 中华民国(1912年-1927年) 中华民国(1927年-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969年) |
政党 | 中国国民党(?年-1949年)开除党籍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获奖 | 青天白日勋章 二等宝鼎勋章 一等宝鼎勋章 二等云麾勋章 光华甲种二等奖章 抗战胜利勋章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中华民国 |
服役 | 国民革命军 中华民国海军 |
服役时间 | 1928-1949 |
军衔 | 海军一级上将 |
学历
| |
经历
|
生平
早年生涯
1889年10月7日,陈绍宽生于福建省闽县胪雷村(现属福州仓山区城门镇)。其父陈兆雄原先是一名箍匠,后投身清朝海军,由水兵升至海圻号巡洋舰中士管轮。受父亲影响,陈绍宽在求学时便向往海军。
1903年,陈绍宽考入福州格致书院。1905年赴上海,经萨镇冰(曾任海圻号巡洋舰管带)保荐,入江南水师学堂驾驶班攻读,并于190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毕业后,陈绍宽被派到通济舰见习,见习结束后被授予少尉军衔。1911年,调任为联鲸号炮舰教习兼二副,升中尉军衔。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陈绍宽随联鲸号炮舰于次日易帜起义。1912年3月,中华民国北京临时政府成立,陈绍宽调任镜清练习舰上尉大副。1914年升海军总司令部少校副官,驻上海。1915年春,陈绍宽奉派与其他公费留学生随魏瀚(留学生监督)赴美国留学,主攻海航与潜艇技术;同年12月初,中华革命党人陈其美、杨虎、蒋介石等于上海发动肇和舰起义,占领了肇和舰。陈绍宽指挥北洋海军夺回肇和舰,并因此由海军总司令部的少校副官升任为肇和舰的上校代理舰长。
赴欧考察
1916年,陈绍宽奉命赴欧洲考察海军,第二年在英海军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日德兰海战,获授“欧战纪念勋章”。1918年,为中国驻英公使馆海军武官。1919年,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又任伦敦万国海路会议中国代表及中国海军留欧学生监督。是年10月,因奔丧回国。后留国任“通济”练习舰中校舰长。1923年,改任“应瑞”舰上校舰长。1926年,升海军第二舰队少将司令[2][3]。
归附国民革命军
1927年10月,继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之后,陈绍宽宣布归附国民革命军,并率舰与北洋军阀孙传芳大战,大获全胜。以拱卫京畿有功,得国民政府一等勋章和“中流砥柱”大勋旗。接著又组成西征舰队,沿江而上,克汉口,为中央政治委员会武汉分会委员,接著又克长沙、岳州等地。1928年1月,西征结束,奉命回南京。同年12月海军司令部撤销,设海军署,陈绍宽为中将署长,力谋统一中国海军,但没有成功。
江南造船所所长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陈绍宽亲自以“应瑞”旗舰护送蒋介石第二次西征,随即占领湖北、湖南,被委湘鄂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湖南省政府委员。6月,国民政府恢复海军部,陈绍宽为海军部政务次长兼第二舰队司令。不久,海军部长杨树庄兼福建省长,部务由陈绍宽代理,接著被正式任命为代理部长兼江南造船所所长。
海军部上将
1932年,升海军部上将部长并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34年,因创办“海军大学”,聘请日本海军专家分别讲授“高等军事学”和“国际海法”, 引起以“应瑞”舰长林元铨等23位舰长的不满,联名控告陈绍宽亲日。陈绍宽被查处,因此愤而辞职。之后汪精卫几次到上海慰留。林元铨等人分别受到调离处理,陈绍宽才回部视事。
全面抗战时期
1937年4月,陈绍宽为国民政府代表团副团长,赴英国参加英王乔治六世的加冕觐礼,事后转往德国考察海军。同年7月7日,中国抗战爆发,陈绍宽即回国组织江阴阻塞线,封闭长江下游水道,保卫首都南京。然而因黄濬泄密予日军,江阴失守,中华民国海军失去全部主力舰只[4]。
抗战期间闽系海军受到排挤,陈绍宽奋斗维艰。1943年,他代表海军部规划四大战区,并提出“二十艘航母”计划。1945年5月,赴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参与制订《联合国宪章》。同年9月9日,在南京参加接受侵华日军投降仪式。但以后在接收日本海军的实际工作中,屡受阻挠[谁?]。
拒绝内战
抗战胜利是年冬,蒋介石电令陈绍宽率长治舰赴山东堵击共产党军队。陈绍宽以“抗战后海军元气尚未恢复,且绍宽在抗日期中报效无多,已愧对国人,若再参加内战,内疚殊大”为借口,南下检修。陈绍宽再次提议兴建航母舰队,遭到蒋介石拒绝[5]。蒋介石认为陈绍宽抗令,借端撤销并武装接收海军总司令部,免除陈绍宽职务。[6]陈绍宽因此回乡,闲居不出。1949年,蒋介石派朱绍良请陈绍宽赴台湾共襄国事,陈抵死相拒。
一九四九年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绍宽出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又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会主席团成员,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退休后隐居于福州老家,他每天清晨到花园里散步、赏花,早餐后先看当天的报纸,然后读史书、练习书法,他还主持修建陈氏祠堂,有时到当地的胪雷小学授课[7]。
文革期间,陈绍宽以民革中央副主席的身份,被周恩来列为“应予保护的干部”,并被安排至医院生活。1969年7月30日,因患胃癌于福州病逝,享年79岁。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福建省人民政府为陈绍宽召开了追悼会,悼词中缅怀他在“解放战争后期,与我党建立了联系,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的光荣革命经历,赞誉他“工作认真负责,谦虚谨慎,勤勤恳恳,作风正派,生活俭朴”的一生,推重他“是一位受人们尊敬的爱国民主人士”。
年谱
- 1889年10月7日生。
- 1906年,17岁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航海科驾驶专业,1908年毕业于,历任见习生、二副、大副、艇长。
- 辛亥革命后任镜清练习舰大副。
- 1914年,调海军总司令部任少校副官。
- 1915年12月,参与夺回被革命党人强夺的“肇和”舰。不久,擢升“肇和”舰上校代理舰长。
- 1916年,被派往美国考察海军,当年底又被派往西欧各国参观战事。
- 1917年5月,在英国战列舰队和潜艇部队参加对德国海军作战,获英国政府颁发“特别劳绩勋章’。
- 1918年,赴法国、义大利调查海军。同年秋任驻英武官等职。
- 1919年,任北京政府驻英海军武官兼海军留欧学生监督,并任出席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海军专门委员、国际海道会议中国海军代表。翌年回国,任“通济”舰舰长。
-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助直有功任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 1923年,调任“应瑞”舰舰长,升海军少将。
- 1926年,任第二舰队司令,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率舰倒戈。
- 1927年,参加北伐。8月率领舰队歼灭已抢渡长江南岸的北洋军阀孙传芳部,龙潭一役击败孙传芳。9月国民政府传令嘉奖,授一等勋章和“中流砥柱”勋旗。
- 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海军署署长,晋升中将。
- 1929年,海军部成立,任政务次长兼代部务,兼海军江南造船所所长。6月任海军部次长(副部长)。
- 1932年1月,任海军部长。决定福州海军学校每年定期招生,聘请英国海教官到校任教,培养出数百名毕业生。先后派出数批海校留学生,为海军培育一批骨干力量。在出任海军要职的几年中,对建设海军,争回中国版图、测量权、引水权以及造就海军人才等,作出了重大贡献。
- 1935年,晋升海军上将,叙第一级(为首批9名一级上将之一),同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
- 1936年至1946年,兼任私立勤工学校董事长,将部分海军资产转拨勤工学校作教学经费,支持长期办学,培养出数以千计人才。
- 1937年,“七七”事变时,正在欧洲考察海军,闻警迅即回国,指挥海军抗战。8月亲临江阴指挥。一夜间建立举世闻名的江阴封锁线。 他指挥海军官兵坚持抗战,持久胜敌,先后参加上海、武汉等地会战。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积极组织海军敌后布雷游击队,长期打击敌人,配合全国各战场的作战。
- 1938年,改任海军总司令。
- 1945年,以中国代表团海军顾问身份赴美参加联合国筹组工作。
- 1945年5月,任中国出席第一次联合国大会代表团顾问。9月9日,作为中国受降代表之一在南京出席日军投降仪式;抗战结束后,不愿参与内战,拒不受命率舰堵截从山东半岛渡海挺进辽东的人民解放军,率长治舰南下台湾视察,返南京后即告辞职。
- 1945年底遭蒋介石裁免,回福州隐居。
- 1949年8月,福州遭共军占领前夕,拒绝蒋介石的赴台电召,参与策动部分海军投共;国共内战后期,蒋介石预备退守台湾,派人请他赴台,他严词拒绝,影响并带动一批海军官兵留下投奔中共,参加中共日后对大陆的建设;福州遭解放军占领后,他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等职。他是全国政协第1届委员、全国人大第1、2、3届代表、民革中央副主席。
- 1969年3月,患病住院;在生命最后一息,留下遗书,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关怀表示铭感终生,并劝告在台国民党军政人员为祖国统一事业做出贡献;7月30日在福州病逝,终年80岁。
- 2009年,在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影片《建国大业》中,著名武打巨星李连杰饰演陈绍宽这位曾为中华民国的海军宿将 。
故居
故居概况
陈绍宽故居位于福州南站西侧的站前路,坐北朝南,占地754平方米,为中、西合璧的建筑,建于1921年。抗战后不愿打内战的陈绍宽回乡隐居,在这里生活了23年。故居门前有一处埕,正面墙为西洋建筑式样。高大的鞍形封火墙带有典型的福州传统民居的特色,主座为穿斗式木结构,前、后天井,单进,进深7柱,面阔5间。东批榭现辟为“陈绍宽事迹展列室”,展列室墙上挂著主人的生平。故居厅堂上有精美的灯杠,前廊的雀替、木垂花引人入胜。 花园故居西后侧为后院,正座西侧为花园,占地1,000多平方米。花园内茂密的树木下由一座月型的水池,一座日型的池塘和一座四周环水的亭子组成,三者间水道相连。这正是海军职业的再现,日型的池塘象征大海,月型的水池象征军港,四周环水的亭子象征指挥塔,相连的水道象征江河。可惜的是,由于年久失修,池塘石驳岸大部分已坍塌,池塘也成一潭死水。
1960年,政府拨款重修陈绍宽故居。陈绍宽的祖宅,也就是他出生的地方,在村中中街的小山坡上与村幼儿园相隔不远的地方。
1986年,陈绍宽故居被批准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福州市名人故居。为配合福州东部新城的建设,福州市有关部门原计划将陈绍宽故居搬迁到福州南湖公园。但是为保护故居完整性,福州市人民政府于2010年5月做出叫停搬迁故居的决定,并计划整修陈绍宽故居。
参考文献
- ^ 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州市志. 方志出版社. 1998年: 632.
- ^ 马幼垣. 靖海澄疆:中國近代海軍史事新詮. 联经出版事业. 2009-06-01: 385 [2019-11-07]. ISBN 978-957-08-341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2).
- ^ 陈绍宽:从旧海军总司令到新中国副省长. 中新网. [2019-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 ^ 揭中国海军史上最惨烈战斗:日军事先获我作战计划. 凤凰网. 辽沈晚报.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0).
- ^ 海军上将陈绍宽的航母梦. 团结网.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 ^ 海军总司令由桂永清出任。
- ^ 阙文龙; 关铭荣. 陈绍宽故居下月底修复 拟投资460万“修旧如旧”. 东南网. 2011-11-22 [2021-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