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龙属

雄关龙属(属名:Xiongguanlong)是兽脚亚目暴龙超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中国。如同其他兽脚类恐龙,雄关龙是种二足恐龙,具有长尾巴,以平衡头部与身体重量。

雄关龙属
化石时期:112 Ma
雄关龙的想像图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兽脚亚目 Theropoda
演化支 新兽脚类 Neotheropoda
演化支 鸟吻类 Averostra
演化支 坚尾龙类 Tetanurae
演化支 俄里翁龙类 Orionides
演化支 鸟兽脚类 Avetheropoda
演化支 虚骨龙类 Coelurosauria
演化支 暴盗龙类 Tyrannoraptora
总科: 暴龙总科 Tyrannosauroidea
演化支 泛暴龙类 Pantyrannosauria
属: 雄关龙属 Xiongguanlong
Li D. et al., 2010
模式种
白魔雄关龙
Xiongguanlong baimoensis

Li D. et al., 2010
白魔雄关龙骨架

叙述

 
雄关龙与人类的体型比较图
 
已发现化石的部位

根据研究人员的估计,雄关龙的身长约4公尺,臀部高约1.5公尺,体重约280公斤。与巴列姆阶的早期小型暴龙类、马斯垂克阶的晚期大型暴龙科相比,雄关龙的体型居中,是种中型暴龙类恐龙。具有约70颗左右的锐利牙齿。与其他原始暴龙类(例如五彩冠龙)相比,雄关龙的头部缺乏头冠。雄关龙的口鼻部长而狭窄,比较适合撕咬猎物;而后期大型暴龙科的口鼻部大而厚重、结构坚实,适合直接咬碎,例如暴龙[1][2]。与其他原始暴龙超科相比,雄关龙的脊椎比较粗壮,可能为了支撑较大的头颅骨[3]

研究历史

雄关龙的化石是一个头颅骨、脊椎、右肠骨、右股骨。化石发现于中国甘肃省嘉峪关市新民堡群。在2010年,由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彼得·马克维奇(Peter Makovicky)与甘肃省地堪局李大庆共同研究、命名。模式种白魔雄关龙X. baimoensis),属名在汉语拼音意指“雄关的龙”,雄关是嘉峪关的别名,此处是化石的发现地;种名意指白魔城,一处当地的奇特沙漠地貌[2]

根据过去的化石纪录,暴龙超科的生存年代,分别集中于白垩纪早期的巴列姆阶、以及后期的坎潘阶马斯垂克阶,中间有个长达4000万年的化石纪录断层。雄关龙生存于阿普第阶阿尔比阶,约1亿2500万到1亿年前。雄关龙的发现,填补了暴龙超科的化石纪录断层,并有助于理解早期的小型原始暴龙类,如何演化成后期的大型暴龙科恐龙[2][4]

分类

彼得·马克维奇等人在命名雄关龙时,也提出暴龙超科的新系统发生学分析。在暴龙超科的演化系统中,雄关龙是个原始物种,较阿巴拉契亚龙原始,与阿巴拉契亚龙、暴龙科共组的演化支是姐妹分类单元[2]

雄关龙有数个原始暴龙类的特征,例如:锋利的顶骨矢状脊、方形的颅基、方颧骨有明显的背突与弯曲的后缘、前上颌骨牙齿具有中舌嵴、发展良好的神经棘[2]。雄关龙的口鼻部狭长,类似分支龙鼻骨薄、缺乏冠饰,不同于普遍有头冠的原始暴龙类,也不同于鼻骨愈合、结构坚固的后期暴龙科恐龙,使研究人员建构暴龙类的猎食适应演化时,情况更加复杂[2]

参考资料

  1. ^ Xiongguanlong en www.sciencenews.org. [2009-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2. ^ 2.0 2.1 2.2 2.3 2.4 2.5 Li, Daqing; Norell, Mark A.; Gao, Ke-Qin; Smith, Nathan D.; Makovicky, Peter J. A longirostrine tyrannosauroid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0, 277 (1679): 183–190 [2012-05-03]. PMC 2842666 . PMID 19386654. doi:10.1098/rspb.2009.02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5). 
  3. ^ Livescience: ”T. Rex Relative Fills Evolutionary Ga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4-2009.
  4. ^ Xiongguanlong en news.bbc.co.uk. [2009-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2).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