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越(492年—569年),允南吴郡盐官[1][2]南北朝南梁南陈官员与儒者

顾越的祖父顾道望是南齐的散骑侍郎,父亲顾仲成则是南梁的司马和豫章王府谘议参军。他居住的新阪黄冈有乡校,于是顾氏家族有许多儒学人物[1][2]。顾越自小失去父亲,以勤劳刻苦自立,他聪明有口才,不分昼夜学习。成人后他到建康游学,造访儒者讨论儒学,星占、音律、谶纬等深奥道理也学得精粹,当时的太子詹事周舍重视儒学,看到顾越就便觉得赞叹诧异,命令侄子周弘正周弘直和他深入交谈,于是他的声誉日益隆重。同时代的会稽贺文发学兼经史,与顾越名声相等,因此建康称他们作“发、越”[3][4]。他最初任职扬州议曹史,兼官太子左率丞,又出南平元襄王萧伟的王国右常侍,与贺文发一起入府,互相礼重;很快顾越转为行参军大通年间,朝廷下诏飙勇将军陈庆之北魏北海王元颢回去北方,陈庆之请求顾越参与,其时陈庆之所向披靡,直至洛阳。不久元颢开始放任骄纵,上下离心,顾越预料他会失败,称病归国;到彭城,陈庆之果然受挫失败,顾越可以回来,时人称他能看机会行事。回国后,他担任安西将军湘东王萧绎的府参军;及后梁武帝下旨写新义,派儒生流通,他回到吴郡讲学。顾越精通《诗经》,学问广博,尤其擅长庄子老子和与他人展开辩论,有时写文章和书信;身高七尺三寸,样子俊美。梁武帝曾在重云殿亲自讲述老子,仆射徐勉举出顾越说论义,他昂首说明,声如洪钟,容貌可观,武帝大加赞赏,并擢升为中军将军宣城王萧大器记室参军,不久转为五经博士,仍然侍奉宣城王讲学[5][6]

大同八年(542年),他转安西将军武陵王萧纪的王府内中录事参军,很快改任迁府谘议侯景之乱,顾越与沈文阿等人向东边逃难,侯景曾几次授与他爵位,但他誓不受命;承圣二年(553年),朝廷诏授宣惠将军晋安王萧方智的王府谘议参军,领官国子博士,其后顾越以社会未平,无心做官而回乡,隐居在武丘山,和吴兴沈炯、同郡张种、会稽孔奂等人饮酒赋诗[7]绍泰元年(555年),再次获征任国子博士,到陈朝天嘉年间得诏令侍奉东宫讲读,除任东中郎将鄱阳王陈伯山的王府谘议参军,十分优待。不久顾越领羽林监,迁转为给事黄门侍郎,国子博士、依然负责侍读。其时朝廷制度草创,对于礼仪的疑议多取用他的意见,每次在东宫侍讲,皇太子陈伯宗都常虚心以礼接待。顾越以宫僚名流不多,太子仁弱,安成王陈顼又有篡位的迹象,因此心怀激愤,上奏改革,陈文帝非常感慨,但最后并未施行任何改革。陈伯宗即位为陈废帝,拜他为散骑常侍,兼任中书舍人,仍然任官黄门侍郎,领天保博士,掌管仪礼,如同帝师入朝讲授,非常尊宠。当时陈顼辅政,华皎举兵谋反,顾越请假回乡时被或陈顼诬陷煽动藩镇,被免官。太建元年(569年),他在家中去世,虚岁七十七[8][9]

他的孙子顾胤是唐朝的起居郎,曾孙顾琮则是宰相[10]

引用

  1. ^ 1.0 1.1 陈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七》:顾越字允南,吴郡盐官人也。所居新坡黄冈,世有乡校,由是顾氏多儒学焉。
  2. ^ 2.0 2.1 南史·卷七十一·列传第六十一》:顾越字允南,吴郡盐官人也。所居新阪黄冈,世有乡校,由是顾氏多儒学焉。祖道望,齐散骑侍郎。父仲成,梁护军司马、豫章王府谘议参军。家传儒学,并专门教授。
  3. ^ 《陈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七》:越少孤,以勤苦自立,聪慧有口辩,说毛氏诗,傍通异义,梁太子詹事周舍甚赏之。
  4. ^ 《南史·卷七十一·列传第六十一》:越幼明慧,有口辩,励精学业,不舍昼夜。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至于微言玄旨,九章七曜,音律图纬,咸尽其精微。时太子詹事周舍以儒学见重,名知人,一见越,便相叹异,命与兄子弘正、弘直游,厚为之谈,由是声誉日重。时又有会稽贺文发,学兼经史,与越名相埒,故都下谓之发、越焉。
  5. ^ 《陈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七》:解褐扬州议曹史,兼太子左率丞。越于义理精明,尤善持论,与会稽贺文发俱为梁南平王伟所重,引为宾客。寻补五经博士。
  6. ^ 《南史·卷七十一·列传第六十一》:初为南平元襄王伟国右常侍,与文发俱入府,并见礼重。寻转行参军。大通中,诏飙勇将军陈庆之送魏北海王颢还北主魏,庆之请越参其军事。时庆之所向克捷,直至洛阳。既而颢遂肆骄纵,又上下离心,越料其必败,以疾得归。裁至彭城,庆之果见摧衄,越竟得先反,时称其见机。及至,除安西湘东王府参军。及武帝撰制旨新义,选诸儒在所流通,遣越还吴,敷扬讲说。越遍该经艺,深明毛诗,傍通异义。特善庄、老,尤长论难,兼工缀文,闲尺牍。长七尺三寸,美须眉。武帝尝于重云殿自讲老子,仆射徐勉举越论义,越抗首而请,音响若锺,容止可观,帝深赞美之。由是擢为中军宣城王记室参军,寻除五经博士,仍令侍宣城王讲。
  7. ^ 《南史·卷七十一·列传第六十一》:大同八年,转安西武陵王府内中录事参军,寻迁府谘议。及侯景之乱,越与同志沈文阿等逃难东归,贼党数授以爵位,越誓不受命。承圣二年,诏授宣惠晋安王府谘议参军,领国子博士。越以世路未平,无心仕进,因归乡,栖隐于武丘山,与吴兴沈炯、同郡张种、会稽孔奂等,每为文会。
  8. ^ 《陈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七》:绍泰元年,迁国子博士。世祖即位,除鄱阳王谘议参军,侍东宫读。世祖以越笃老,厚遇之,除给事黄门侍郎,又领国子博士,侍读如故。废帝嗣立,除通直散骑常侍、中书舍人。华皎之构逆也,越在东阳,或谮之于高宗,言其有异志,诏下狱,因坐免。太建元年卒于家,时年七十八。
  9. ^ 《南史·卷七十一·列传第六十一》:绍泰元年,复征为国子博士。陈天嘉中,诏侍东宫读。除东中郎鄱阳王府谘议参军,甚见优礼。寻领羽林监,迁给事黄门侍郎,国子博士、侍读如故。时朝廷草创,疑议多所取决,咸见施用。每侍讲东宫,皇太子常虚己礼接。越以宫僚未尽时彦,且太子仁弱,宣帝有夺宗之兆,内怀愤激,乃上疏曰:“臣梁世薄宦,禄不代耕。季年板荡,窜身穷谷。幸属圣期,得奉昌运。朝廷以臣微涉艺学,远垂征引,擢臣以贵仕,资臣以厚秩,二宫恩遇,有异凡流。木石知感,犬马识养,臣独何人,罔怀报德。伏惟皇太子天下之本,养善春宫,臣陪侍经籍,于今五载。如愚所见,多有旷官,辅弼丞疑,未极时选。至如文宗学府,廉洁正人,当趋奉龙楼,晨游夕论,恒闻前圣格言,往贤政道。如此,则非僻之语,无从而入。臣年事侵迫,非有邀求,政是怀此不言,则为有负明圣。敢奏狂瞽,愿留中不泄。”疏奏,帝深感焉,而竟不能改革。及废帝即位,拜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黄门侍郎如故。领天保博士,掌仪礼,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或谮之宣帝,言越将扇动蕃镇,遂免官。太建元年,卒于家,年七十七。
  10. ^ 旧唐书·卷七十三·列传第二十三》:顾胤者,苏州吴人也。祖越,陈给事黄门侍郎。父览,隋秘书学士。胤,永徽中历迁起居郎,兼修国史。……子琮,长安中为天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延伸阅读

[]

 陈书·卷33》,出自姚思廉陈书

参考文献

  • 陈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七
  • 南史》·卷七十一·列传第六十一
  • 旧唐书》·卷七十三·列传第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