驩兜
《竹书纪年》记载,陶唐氏领袖尧,初居冀方(今河北唐县),后迁晋阳(今山西太原),再迁平阳(今山西临汾)。生活在丹水流域(今丹江,陕西南部、河南西部)的三苗族,首领为驩兜,日益强大,经常侵犯中原。尧率领中原部落联盟向其进攻,在丹水岸边与他们大战,终于击败驩兜,迫使三苗求和。尧将驩兜及其部族驱赶到崇山(今河南登封山一带)。
《山海经•海外南经》提到:“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传说因为与共工、鲧一起作乱,而被舜流放至崇山[4]。现今的崇山在湖南张家界市[5],当地山上驩兜墓、驩兜屋场、驩兜庙等古遗迹[6]。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人焉,鸟喙,有翼,方捕鱼于海。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头。驩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穋杨是食。有驩头之国。[7]
《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百姓,食肉。有山名曰章山。
相关
注释
- ^ 《神异经》南荒经云:“南方有人,人面鸟喙而有翼,手足扶翼而行,食海中鱼,有翼不足以飞,一名鴅兜。书曰:‘放鴅兜于崇山。’一名驩兜。”
- ^ 钱仲联集释:“《史记》‘鴅吺’,即‘驩兜’字。古文《尚书》亦以‘驩兜’为‘鴅吺’,尧放之于崇山,靳尚、鴅吺皆在南方,恐其为鬼为祟,故欲沉射之也。”韩愈《远游联句》:“系石沉靳尚,开弓射鴅吺 。”
- ^ 《大荒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人名驩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头。驩头人面鸟啄,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穋杨是食。”'
- ^ 《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中记载,“欢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公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卫,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 ^ 《直隶澧州志》载:“崇山,峙县西南,上与天门相连。山势嵯峨,顶有村落,其地平旷,可容千人。有八峰,最上巨垄,人传欢兜冢”。
- ^ 道光《永定县志》载:“古欢兜冢,在县西南崇山绝顶,有巨垄,土人皆以见为不祥。”
- ^ 山海经•大荒南经
这是一篇与中国人物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