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期
黄体期(luteal phase)是人以及其他动物月经周期中的后半段,以及其他真兽下纲动物(胎盘动物)动情周期的前半段。黄体期开始于卵巢排卵,留下卵子外围的黄体,其结束是怀孕或是黄体萎缩。这个阶段主要的激素是由黄体所分泌的黄体素(孕酮),而黄体素在黄体期的浓度也明显比其他阶段要高[1]。月经周期中与黄体期相对的阶段为卵泡期。以下只针对人类的黄体期进行讨论。
激素变化
在排卵之后,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会使优势卵泡的剩馀部份转变为黄体。黄体在排卵后仍会继续成长,并制造大量的激素,特别是黄体素[2],也会分泌极少量的雌激素。黄体素对于子宫内膜接受囊胚着床以及支持早期怀孕上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黄体素的副作用就是会提高女性的基础体温[3]。
在排卵后七天,黄体分泌的黄体素增加,会使得宫颈粘液有一至二天进入容易受孕的状态,而基础体温也会降低,称为“继发性雌激素浪涌”(secondary oestrogen surge)[4]。
黄体制造的激素也会抑制要维持黄体所需的FSH及LH,随著FSH及LH浓度的下降,黄体最后会萎缩[2]。黄体的死亡会使得黄体素及雌激素的量下降,而这些激素的减少又会使FSH浓度开始增加,开始预备下一个月经周期的卵泡。黄体素及雌激素浓度的持续下降会触发黄体期的结束:会排出月经并且开始下一个月经周期[3]。
人类黄体期的长度约在十到十六天之间,平均为十四天。若黄体期时间太短,在受孕上会比较困难。黄体期的长度会随女性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同一个女性每次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大约会比较一致[5][6]。
若胚胎著床,黄体就不会萎缩,人类胚胎在著床后会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7],其结构类似LH,因此可以维持黄体的存在[2]。因为这种激素只有胚胎才会分泌,因此大部份妊娠试验是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存在与否判断是否怀孕[2]。在胚胎著床后,黄体会继续制造黄体素约八到十二周(也会维持较高的基础体温)。之后会由胎盘继续黄体的功能[8]。
黄体期缺陷
黄体期缺陷(Luteal phase defect,简称LPD)也称为黄体不足,是指黄体期的期间较正常时间要短,黄体期时的黄体素浓度较正常值要底,也有可能是这二种同时发生。一般认为黄体期缺陷会影响胚胎的着床。生育控制中的泌乳停经法主要是抑制排卵的方式来避孕,不过也会造成黄体期缺陷[9]
黄体期缺陷可以分为几种,包括未破裂黄体化卵泡综合征(unruptured luteinized follicle syndrome, ULFS)、黄体期间过短(例如只有九天)、或是卵泡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没有反应。后面二种可以用高剂量的黄体素栓剂或是注射加以稳定,直到妊娠试验有阳性反应,之后要再持续给药8-10周,一直到胎盘可以自给自足为止。有些患者在摄取高单位的维生素B6之后恢复正常。
未破裂黄体化卵泡综合征可以在排卵时用高剂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来治疗,或是进行体外人工受精。
参考资料
- ^ Bagnell, C. 2005. "Animal Reproduction". Rutgers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s.
- ^ 2.0 2.1 2.2 2.3 Losos, Jonathan B.; Raven, Peter H.; Johnson, George B.; Singer, Susan R. Bi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2002: 1207–09. ISBN 0-07-303120-8.
- ^ 3.0 3.1 Weschler, Toni. Taking Charge of Your Fertility Revised.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2: 361–2. ISBN 0-06-093764-5.
- ^ Weschler 2002,第310,326页
- ^ Weschler 2002,第47页
- ^ Marieb, Elaine. Anatomy & physiology. Benjamin-Cummings. 2013: 915. ISBN 9780321887603.
- ^ Wilcox, A. J., Baird, D. D., Weinberg, C. R. Time of implantation of the conceptus and loss of pregnanc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9, 340 (23): 1796–1799. PMID 10362823. doi:10.1056/NEJM199906103402304.
- ^ Glade B. Curtis. Week 4. Your Pregnancy Week by Week. Element Books. 1999. ISBN 1-86204-396-5.
- ^ Díaz, S., Cárdenas, H., Brandeis, A., Miranda, P., Salvatierra, A. M., Croxatto, H. B.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anovulation and luteal phase defect to the reduced pregnancy rate of breastfeeding women.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September 1992, 58 (3): 498–503. PMID 152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