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大彗星
1882年大彗星(正式名称为C/1882 R1、C/1882 II及C/1882b)为的长周期彗星,属于克鲁兹族彗星(这种彗星会以不到1个太阳半径的距离通过太阳的光球[4][3])。1882年大彗星的亮度在1882年9月达到顶点,在近日点时,位在太阳附近的彗星,甚至可以被人用裸眼来观测[5]。
轨道特性考 | |
---|---|
观测次数 | 4 |
远日点 | ≈150 AU (1600) ≈145 AU (2200)[1] |
近日点 | 0.0078 AU (1882) 0.0084 AU (2498)[2] |
半长轴 | ≈75 AU (1600) ≈72 AU (2200) |
离心率 | 898 (1600) 0.999 889 (2200) 0.999[1] |
周期 | ≈652 years (1600) ≈615 years (2200)[1] |
最大轨道速度 | 459 km/s (2498)[2] |
轨道倾角 | 142° |
升交点黄经 | 348° |
近心点角 | 70° |
历次近日点 日期 | 1882年9月17日 |
下次近日点 日期 | ≈2487年 (兹德内克·塞卡尼纳+Chodas)[3] ≈2498年(喷气推进实验室线上历书系统)[2] |
发现
1882年大彗星最早出现在1882年9月的天空中,显示它已经可以直接用裸眼来观测,因此有许多人独立发现它的存在。 观测报告显示它最早被观测到是在1882年9月1日,非洲南部的好望角与几内亚湾都有许多人独立观测到该彗星。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许多南半球的观测者都记录到这新彗星。
第一位观测到1882年大彗星的天文学家是威廉斯·亨利·芬利(William Henry Finlay)[6],他是南非开普敦英国皇家天文台的助理天文学家。
芬利在1882年9月7日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6时的彗星观测也是一次独立发现[5],他的报告显示彗星的视星等为3等而且出现1度长的彗尾。
1882年大彗星快速的变亮,在几天之内就成为非常明亮的天体。开普敦的天文学家戴维·吉尔(David Gill)纪录了1882年9月18日于太阳升起之前观测彗星几分钟的报告,并如此描述它“核心无疑只有1个,直径则一定超过4″。事实上,彗星就像是由许多位于太阳附近的1等星所组成的。[7]”
近日点
彗星被发现后迅速的接近近日点,当彗星通过近日点时估计大约仅距离太阳表面300,000公里[4]。后续的轨道计算则显示它是一颗克鲁兹族彗星,所以会非常接近太阳。在通过近日点的几个小时内,位在太阳附近的彗星,甚至可以轻易的被肉眼观测到。估计1882年大彗星的最大亮度达到−17等。
彗星于1882年9月17日通过近日点不久后,彗星即穿过太阳前方。威廉斯·亨利·芬利则在滤光镜(Neutral Density Filter)的帮助下观测到彗星通过近日点及穿过太阳前方的过程,他注意到彗星突然从视线中消失,并再度出现在太阳表面[8]。
近日点之后的发展
在通过近日点后,彗星再次近入黑夜之中。当它从太阳表面消失后,仍然是天空中最明亮的天体之一。在9月30日,一些观测者(包括威廉斯·亨利·芬利[7] 及爱德华·爱默生·巴纳德在内)发现彗核拉长[4],并分裂成2个明亮的天体。到了10月17日时,已经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彗星至少分裂[4] 成5个部份[7]。观测者的报告显示这些不同部份的相对亮度每天都在改变[4]。
到了1882年10月中旬,彗星开始出现明显的逆向彗尾(朝向太阳)。逆向彗尾是普遍的现象,肇因于公转轨道的缘故,导致彗尾看似朝向太阳,虽然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彗核在1882年12月最为明显[7],之后彗星逐渐消失,直到1883年2月为止都还可以用肉眼观测到该彗星。1883年7月1日,美国天文学家班杰明·阿普索普·古尔德(Benjamin Apthorp Gould)在阿根廷哥多华所作的观测是最后1次1882年大彗星的切确观测纪录[4][9]。
轨道研究
天文学家在研究1882年大彗星的公转轨道后,得知它的轨道几乎跟人们在之前观测到的大彗星(如1843年大彗星及1880年南方大彗星 [4])一样。这些彗星都是突然出现在早晨的天空中,而且在近日点都非常靠近太阳。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这3颗彗星实际上是同一颗,虽以它们的近日点才会如此接近太阳[4]。然而研究结果显示这项推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1882年大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72 ± 3年[4],而其他2颗的公转周期则是600至800年之间。
德国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克鲁兹(Heinrich Kreutz)在研究这3颗彗星后,提出一种看法,认为这些彗星都是一颗更大彗星的一部份,而它已经在先前通过近日点时分裂了。1882年大彗星的彗核分裂也支持这个推论。目前认为1882年大彗星是1106年大彗星的碎片[3],而池谷-关彗星和Toit彗星则是它的另外2块碎片[10]。
目前天文学家认为1843年大彗星、1880年南方大彗星、1882年大彗星、1887年南方大彗星、C/1963 R1、池谷-关彗星及C/1970 K1都是克鲁兹族彗星的成员,原本都属于同一颗彗星。目前的轨道计算结果并不支持文学作品所描述,出现在西元前372年的大彗星是克鲁兹彗星的起源这项论点。这颗彗星经常出现在亚里士多德与其他同时代人物的文章当中。然而当彗星出现在天空时,亚里士多德年仅12岁。历史学家卡利斯提尼(Callisthenes)也在它出现10年后描述过这颗彗星,所以这些描述应该不是实际用肉眼观测彗星的纪录。而且同时代的中国文学作品并没有提及这颗彗星。反而出现在463年2月或467年2月的彗星现在被认为是克鲁兹彗星的起源,它的公转周期则为700年。1882年大彗星的残骸会在几百年后再度回归,而且可能会分布在200或300年之间[3]。
注释
- ^ 1.0 1.1 1.2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Barycenter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2.0 2.1 2.2 Horizons Batch for (C/1882 R1-A) on 2498-03-21 (Perihelion occurs when rdot flips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JPL Horizons. [202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1).
- ^ 3.0 3.1 3.2 3.3 Sekanina & Chodas 2007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Plummer 1889
- ^ 5.0 5.1 Tebbutt 1904
- ^ Gill 1883a
- ^ 7.0 7.1 7.2 7.3 Gill 1883b
- ^ Kronk 2003
- ^ Kreutz 1883
- ^ Burke-Gaffney 1968
参考资料
- Burke-Gaffney, M. W., Copeland and Lohse and the Comet, 1882 II,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 1968-04, 62: 49
- Gill, David, On Mr. Finlay's pre-perihelion observations of the Great Comet 1882 II, Astronomische Nachrichten, 1883, 105: 71
- Gill, David, note on the nucleus of the Great Comet (b) 1882,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883-04, 43: 319
- Kreutz, Heinrich, Ephemeris of the Great Comet, b 1882, The Observatory, 1883-10, 6: 311
- Kronk, Gary W., Cometograph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12 [2007-08-09], ISBN 0-521-5850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8)
- Plummer, William Edward, The great comet of September 1882, The Observatory, 1889-03, 12: 140–142
- Sekanina, Zdenek; Chodas, Paul W., Fragmentation Hierarchy of Bright Sungrazing Comets and the Birth and Orbital Evolution of the Kreutz System. II. The Case for Cascading Fragmentation,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7-07, 663 (1): 657–676 [2010-07-07], doi:10.1086/5174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9)
- Tebbutt, John, The great comet of 1882, The Observatory, 1904-03, 27: 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