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 6 16吋45倍径舰炮
Mk 6型16吋(406毫米)45倍径舰炮(英语:16"/45 caliber Mark 6 naval gun)是一款由美国海军于1936年为其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型战舰而设计的16英寸(406毫米)舰载主炮。1941年,它首先搭载在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以上推出,取代了最初的Mk B 14吋50倍径舰炮,也被用于后续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这些战列舰在三座三联装炮塔以内搭载了共九门火炮。该舰炮是对科罗拉多级所搭载的16吋45倍径火炮的改进型,亦是衣阿华级所搭载的16吋50倍径Mk 7舰炮的前型。
Mk 6型16吋(406毫米)45倍径舰炮 16"/45 caliber Mark 6 gun | |
---|---|
类型 | 舰载主炮 |
原产地 | 美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41年—1956年 |
使用方 | 美国海军 |
参与战争/冲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美国海军军备局 |
研发日期 | 1936年 |
生产商 | 美国海军枪炮厂 |
衍生型 | Mod 0—2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192,310英磅(87,230.35千克) |
长度 | 61英尺4英寸(18.69米) |
枪管长度 | 炮膛:60英尺(18.29米)(45倍径) |
炮弹 | |
炮弹重量 | 2,700英磅(1,224.70千克) |
口径 | 16英寸(406.40毫米) |
枪管 | 筒紧身管,炮管寿命:
|
后坐力 | 48英寸(1,219.20毫米) |
射击仰角 | -2°—+45°,转速:12°/秒 |
回旋角度 | -150°—+150°,转速:4°/秒 |
射速 | 2发/分钟 |
枪口初速 |
|
最大射程 | 37,000米(22.99英里) |
供弹方式 | 炮弹卷扬机 |
描述
16吋45倍径Mk 6舰炮是科罗拉多级以上所搭载的Mk 5舰炮的改进型,前者的炮弹极限重量为2,240英磅(1,016.05千克),炮塔在30°仰角时最大极限射程为35,000码(32,004.00米)。[1]与旧型火炮相比,Mk 6的主要变化在于能够发射由美国海军军备局所研发的新型2,700英磅(1,224.70千克)穿甲弹。在出厂全新的火炮击发全装药弹时,重型炮弹将以2,300英尺每秒(701.04米每秒)的炮口初速从炮口射出;在减装药时,同种型炮弹将以1,800英尺每秒(548.64米每秒)的初速射出。
发射穿甲弹时,炮管寿命——在需要重置内衬或更换火炮以前,可以发射炮弹的大约数值——为395发炮弹,而发射训练弹则可增至2,860发。相比之下,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的12吋50倍径Mk 8舰炮的炮管寿命为344发,而衣阿华级战列舰以上所搭载的16吋50倍径Mk 7舰炮的炮管寿命为290发。[2]
每座炮塔可以回旋到舰只任一侧的150°,转速为4°/秒。火炮可以仰抬至最大45°。1号和3号炮塔可以俯压至-2°,但2号炮塔则受其背负炮塔式位置所限,其火炮只能下压至0°。[3]
每根炮管的总长度为61英尺4英寸(18.69米),膛径达到45倍,因此取名为16吋45倍径;其枪膛长度为60英尺(18.29米),膛线长度则是51.5英尺(15.70米)。炮管在45°的仰角处可获得最大射程。采用重型穿甲炮弹时,其最大射程为36,900码(20.97英里;33.74千米);而较轻便的1,900英磅(861.83千克)大容量高爆炮弹时,最大射程则是40,180码(22.83英里;36.74千米)。该火炮不包括后膛时重达192,310英磅(87,230千克;85.85长吨);而整个炮塔的重量略超过3,100,000英磅(1,400,000千克;1,400长吨)。[3]
当发射相同的炮弹、而且命中甲板装甲时,16吋45倍径Mk 6舰炮要比16吋45倍径Mk 7舰炮略有优势——以45倍径火炮发射的炮弹初速会较慢,这意味著它下降时的弹道更为陡峭。在35,000码(19.89英里;32.00千米)的距离,45倍径的炮弹将以45.2度的角度撞击船只,而50倍径的炮弹则是36度。[3]
炮弹
Mk 6和Mk 7舰炮最初的目标是发射相对轻的2,240英磅(1,020千克;1.00长吨)的Mk 5穿甲弹。但其后重新设计了这些舰炮的炮弹处理系统,以使得在任何一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得以下水之前,就有舰只可使用“超重”2,700英磅(1,224.70千克)APCBC(全写:Armor Piercing Capped Ballistic Cap,意为:穿甲、被帽、弹道风帽)Mk 8炮弹。大口径火炮被设计为可发射两种不同的16英寸(406毫米)炮弹:用于反舰和反结构工作的穿甲弹,以及用于对付无装甲目标和岸防炮轰的高爆弹。
尽管北卡罗来纳级和南达科他级的舰只都是条约型战列舰,但Mk 8炮弹却使得北卡罗来纳级与南达科他级能够成为所有战列舰级别当中能与衣阿华级齐名第二重舷侧舰只。而只有大和级超无畏舰才能射出更重的炮弹。可Mk 6相对于其他当代战列舰级的劣势是其射程较短。[3][4]
装药是由小圆柱颗粒状无烟火药所组成,其燃烧速率极高。最多可装6袋丝绸袋,每袋丝绸袋中装有重达110磅(49.90千克)的装药。[5]
服役历史
16吋Mk 6舰炮有著美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史相关的几个区别。
首先的例子,美国海军所属的麻萨诸塞号(BB-59)战列舰将所载的16吋45倍径舰炮用作主炮,而据信,她发射了美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的第一发和最后一发16英寸炮弹;[6]第一次发射发生在1942年11月8日的卡萨布兰卡海战期间(刚巧在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之前不久;但瓜达尔卡纳尔却比卡萨布兰卡稍早结束),[7]最后一次则是在1945年8月9日的日本滨松海岸。[6]
此外,在卡萨布兰卡击发它俩是美国海军所属的一艘高速战舰唯一一次在欧洲战场以上击发的机会。
第二个例子,用作华盛顿号(BB-56)战列舰主炮的这数门舰炮,在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被用以打击大日本帝国海军所属的雾岛号战舰(为舰龄较大、火力较弱的舰艇,装备了4座共8门的14英寸主炮,最初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作战列巡洋舰);历史学家认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唯一一次美国战列舰实际地以舰炮击沉敌方战列舰的实例。[8](尽管在雷伊泰湾亦发生了战列舰对上战列舰的交战,但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击沉敌方战列舰的原因在于鱼雷而非舰炮。)在华盛顿号的案例而言,她装备了福特仪器公司生产的Mk 8弹道模拟计数机并且用作核心的舰载火控电脑,这套类比计算机可以搜集诸如目标舰只的速度、炮弹飞行时所需的时间,以及对目标发射的炮弹的空气阻力等多个因素的数据。借由该弹道计数机,以引导战舰的火炮对准目标。由于日本方面并无将雷达或自动火控系统开发到可比的水平(尽管他们确实拥有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使用、但却复杂的机械式弹道计算机),这给予了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当中的主要优势。[9]1942年11月的夜间,华盛顿号与雾岛号在8,400码(7,680.96米)的距离上交战期间,前者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以更高的准确度以下对目标进行的跟踪和炮击。华盛顿号借由所搭载的9门16吋45倍径Mk 6主炮,发射了75发16吋穿甲弹,打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20倍径重击,重创雾岛号并最终迫大日本帝国海军将其沉没。[9][10][11]然而在同一场海战当中,南达科他号亦以其舰载的16吋45倍径主炮作多轮齐射,然后她不得不撤回维修以断路器为主发生故障的电路(以至因而遭集中攻击导致受到重创的上层建筑)。
后继型
美国海军的下一款战列舰级,衣阿华级,不再受到《条约》重量所限制,并反过来地允许增加排水量。然而,在其最初的设计方案当中,总务委员会并不相信增加10,000长吨(10,160.47公吨)的吨位只能使得其比南达科他级增加6节(11.11千米每小时;6.9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他俩并无保留在南达科他级以上所搭载的16吋45倍径Mk 6主炮,而是下令未来的研究必须包括预定搭载于已被取消的列星顿级战斗巡洋舰和1920年代初期型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而被剩下来、更为强大(但亦更沉重)的16吋50倍径Mk 2舰炮。它还容许增加舰只的吃水深度,这意味著可以缩短舰只(以减轻重量)并且降低功率(较窄的舷宽可减少其阻力)。[12]
Mk 2 50倍径炮塔要比Mk 6 45倍径炮塔重约400长吨(406.42公吨)。由于还需要增加炮座的尺寸,因此总重量增加了约2,000长吨(2,032.09公吨),使得舰只的总重量达到46,551长吨(47,298.00公吨),远远超过了45,000长吨的限制。这时从军备局的初步设计当中诞生了一颗明显的救星,可将50倍径的舰炮搭载于炮座较小的炮塔以内。1938年6月2日,这一大突破成为展示给了总务委员会的一系列设计当中的一部分。[13]但尽管如此,无后膛的Mk 7舰炮仍然重约239,000英磅(108,000千克),而有后膛时更重达267,900英磅(121,500千克),比Mk 6舰炮要重得多。[2]
Mk 7舰炮的最大射程为23.64英里(38.04千米),超过Mk 6舰炮的22.829英里(36.74千米)。当发射相同的常规炮弹时,北卡罗莱纳级和南达科他级两款条约型战列舰以上所搭载的16吋45倍径Mk 6舰炮却比衣阿华级所搭载的16吋50倍径Mk 7舰炮略有优势,当命中甲板装甲时,使用45倍径火炮的炮弹会比较慢,这意味著下坠时弹道会显得更为陡峭。在35,000码(19.89英里;32.00千米)的距离时,45倍径射出的炮弹将会以45.2度的角度撞击舰船,而50倍径射出的炮弹则是36度。[2][3][4]
发射穿甲弹时,炮管寿命——在需要重置内衬或更换火炮以前,可以发射炮弹的大约数值——为290发炮弹。相比之下,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的12吋50倍径Mk 8舰炮的炮管寿命为344发,而北卡罗莱纳级和南达科他级以上所搭载的16吋45倍径Mk 6舰炮的炮管寿命为395发(训练弹时可增至2,860发)。[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Mk 7舰炮只用于在太平洋战争期间进行岸防炮轰,而Mk 6舰炮却在太平洋和欧洲两边战场上进行舰对舰战斗。这归因于以下事实:搭载了Mk 7炮座的衣阿华级的舰只调试时间要晚于搭载了Mk 6的北卡罗来纳级和南达科他级的舰只,因此前者错过了卡萨布兰卡和瓜达尔卡纳尔两场海战,而这两场也就是美国海军高速战舰被部署用于舰对舰作战的两项少数例子。涉及美国海军的大多数大规模海战都是由太平洋以上由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所进行。
流行文化
在2015年战游网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射击游戏《战舰世界》当中,Mk 6 16吋45倍径舰炮除了以史实的三联装炮塔形式搭载在银币系舰船北卡罗莱纳号(BB-55)、加值系南达科他级战列舰马萨诸塞号(BB-59)与阿拉巴马号(BB-60)以上外,亦维持三联装炮塔之姿分别将两座和四座搭载于北卡罗莱纳级“F”方案的银币系航空战列舰内布拉斯加号(两座都前置)和修改至Gibbs&Cox方案B(Pr.1058.1型)的加值系航空战列舰奇尔沙治号以上;而中国智能手机游戏《碧蓝航线》与战舰世界的第六次联动活动当中,在奇尔沙治号的舰娘登场的同时,亦让其所配用的Mk 6型16吋45倍径舰炮沿用相关资料登场,并且命名为“试作型三联装406mm主炮MK6改T0”。
参见
- Mk 7 12吋50倍径舰炮
- Mk 1、2、3、5、8、9、10、12 14吋45倍径舰炮
- Mk 4、6、7、11、B 14吋50倍径舰炮
- Mk 1、5、8 16吋45倍径舰炮
- Mk 7 16吋50倍径舰炮
年代、功能、性能相近的其他火炮
- 40.6厘米SK C/34舰炮,相近的当代德国舰炮
- BL 16吋Mk I后装舰炮,相近的当代英国舰炮
- 三年式41公分舰炮,相近的当代日本舰炮
尚存的例子
- 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的北卡罗莱纳号(BB-55)博物馆舰。
- 位于麻萨诸塞州福尔河的麻萨诸塞号(BB-59)博物馆舰。
- 位于亚拉巴马州莫比尔的阿拉巴马号(BB-60)博物馆舰。
资料来源
- ^ DiGiulian, Ton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6"/45 (40.6 cm) Mark 5 and Mark 8. Navweaps.com. 11 July 2016 [14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8).
- ^ 2.0 2.1 2.2 2.3 DiGiulian, Ton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6"/50 (40.6 cm) Mark 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vweaps.com. 11 June 2017. Web. 14 June 2017.
- ^ 3.0 3.1 3.2 3.3 3.4 DiGiulian, Ton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6"/45 (40.6 cm) Mark 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vweaps.com. 11 July 2016. Web. 15 June 2017.
- ^ 4.0 4.1 "Battleship comparis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mbinedfleet.com. Web. 7 Aug. 2012.
- ^ 特雷纳,伯纳德·E. "Iowa Blast Inquiry: Long Search Ahea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纽约时报, April 23, 1989. Accessed July 12, 2009.
- ^ 6.0 6.1 Massachusetts V (BB-59). 美国海军战舰词典. 美国海军. 2015年8月6日 [2017年6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24日).
- ^ Garzke & Dulin 1980,第103–107页
- ^ USS Enterprise - "Enterprise versus Japan". Battle 360°. 第1季. 第5集. [2007-04-23]. The History Channel.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 ^ 9.0 9.1 Mindell, David. Between Human and Machin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2002: 262–263. ISBN 0-8018-8057-2.
- ^ Clymer, A. Ben. The Mechanical Analog Computers of Hannibal Ford and William Newell (pdf). IEEE Annals of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3 [2006-08-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6-09-09).
|volume=
被忽略 (帮助);|number=
被忽略 (帮助) - ^ 罗伯特·伦德格伦对雾岛号的损毁分析
- ^ Friedman, pp. 310–311.
- ^ Friedman, p. 311.
参考文献
- Garzke, William H.; Dulin, Robert O. Battleships: Allied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0. ISBN 0-87021-100-5. OCLC 6355577.
- USS Massachusetts (BB-59). Turner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14 August 2009]. ISBN 1-56311-263-9. OCLC 388747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外部链接
- (英文)—NavWeaps, 16"/45 (40.6 cm) Mark 6, navweaps.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1 Aug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