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广府民系

最新留言:Ericliu1912在3年前发布在话题编辑请求 2020-10-05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广州专题 (获评初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广州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广州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模板

有个用户:Polar1居然将潮州人的模板移到这里!!!—Mokaw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5:01 (UTC)回复

见解

广西各市县都有清末民初时移民广西的南顺番粤语人口。其语音仍然与现在的南顺番没区别。

而桂南桂东南那些桂粤人,从其土白话语音来看,根本是本地土人土音粤语化的结果。

116.253.6.186 (留言) 2010年8月3日 (二) 02:31 (UTC)回复

如何计出一亿2千万?

我也支持广东话,但民系是计民族认同,第一语言为广东(府)话的一定没有1亿多

英文版的是6600,世界上权威数据也如此

广东3大民系+外省人,最多3千多万广府人

广西更少了

香港又不是得广府人,还有大量客家+潮汕+闽南

数据作得太大反而会比人笑你唔讲道理

我都是广府人

在文章可说很多人学粤语

但乱作野跟本无用

112.118.147.137 (留言) 2011年12月30日 (五) 18:25

这个条目说的是广府民系,为什么把客家人牵扯进来?

如题。

202.188.233.184 (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23:37

关于Goodhope3用户的“贡献”

此用户在各大民系、民族添加资料时,请添加来源及参考资料。

还有几点要对该用户说明:

  1. 客家并非没有户籍及科举权,原因是客家人在粤东仍有户籍,广府人不希望更多外来者的竞争,乃上书朝廷希望客家人能回其本籍考取功名(具体请参考各地区县志)。
  2. 广府人某作者在书籍上形容客家人和潮州人非粤非汉,实际上也也把粤排除在汉以外。
  3. 至于广府人不与客家人通婚实际上在于语言及习俗差异太大,如客家人不缠脚就为广府人所诟病。
  4. 广府人从来不以"狗头蛮"称呼客家人,即便是土客械斗最严重的四邑地区的县志里头。
  5. 在古代广府人眼里客家人和畲族是有差异的,广府人称畲族为“畲客”,客家人为“艾仔”、“艾老”,具体请参考明代《广东新语》。
  6. “客家”并不等同“东家”等带家字的少数民族,从一开始珠三角、四邑地区多称呼粤东客家人为惠潮来民。鹤山的客家人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从粤东、粤北迁入的,当时称他们是“惠潮来民”。惠是惠州(境内多数是客家人),潮是潮州。对于这批从粤东来的客家人,旧县志统称为“惠潮来民”。惠指惠州府,潮指潮州府。清初这两个府的辖区都比较大,包括了现在整个粤东地方,其中惠州的主要居民是客家人,潮州的主要居民是福佬人,也有部分客家人。鹤山建县次年,即雍正十一年,才从潮州府划出程乡(今梅县)、平远、镇平(今蕉岭),从惠州府划出长乐(今五华)、兴宁,共五县,设立嘉应州(即后来的梅州),州属五县全是客家人。所以,“惠潮来民”就是粤东客家人。(乾隆版和道光版《鹤山县志》都没有使用“客家人”的称谓,值得深思)
  7. 最后,此处词条主要为广府民系,至于客家人的由来问题请移步客家民系,谢谢。

Ljn4292331 (留言) 2012年12月31日 (一) 06:53

92.236.36.173 (留言) 2013年11月15日 (五) 18:29

广府民系种族主义, 百越? 南越?

广东省广府人父系:越人O1血统40%,秦汉汉族血统10%,宋朝汉族血统50%;

广府人母系:越人血统80%,汉族血统20%。

92.236.36.173 (留言) 2013年11月22日 (五) 05:10

我是香港人 请停止分裂我们

—-WorldCreaterFighter (留言) 2014年5月22日 (四) 02:26 (UTC)回复

Gakmo,你做什么?

—-WorldCreaterFighter (留言) 2014年5月27日 (二) 08:25 (UTC)回复

孙中山是客家人 绝对不是广府人

孙中山客家人为什么会变成广府人了!???--Jackac留言2014年12月19日 (五) 08:49 (UTC)回复

  • 目前他本人的演讲录音及其遗物, 均未能够直接证明他有任何归属客家民系的具体决定, 而其后嗣的说词或一厢情愿的个人看法, 也不能作为有效证据, 故只能通过他在历史上的生活作息与政治倾向, 基本确定他的文化背景以广府民系为主. --Gzyeah留言2017年2月14日 (二) 04:01 (UTC)回复

孙中山不是广府人。请参考中国国民党官方意见。 Tsengnaichuan留言2020年6月16日 (二) 09:02 (UTC)回复

指正

指正一点,现在广府人主要分布于今天广东省的广州、佛山、肇庆、云浮(本属肇庆,1994年划出成为地级市)、深圳、东莞、珠海、中山、江门9市一带,而非仅仅的“广州、佛山一带”,建议修改。—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11.162.34.86对话贡献)于2015年4月10日 (五) 23:31 (UTC+8)加入。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广府民系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7月1日 (六) 03:32 (UTC)回复

关于孙中山是广府人还是客家人?

1、孙中山作为中国国民党总理,请参考中国国民党官方意见,国民党官网和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明确表示孙文是客家人; 2、清末革命,孙中山和客家人关系紧密,革命主力一为客家华侨(捐款),二为广东客家(起义军组成);而孙中山和广府民系关系紧张,表现为广州人给孙文起孙大炮外号、孙文严厉镇压广佛商团叛乱。总体上,广东形成客家人要革命,广府人求稳定的态势。 3、孙文自称洪秀全第二,受村里太平天国老兵影响,而太平天国为客家人组成的,占据珠三角财富之地的广府人没有因由参加革命。 Tsengnaichuan留言2020年6月16日 (二) 09:22 (UTC)回复

我想现在的国民党没去问孙家人吧?如下

1.客家人不缠足,但孙文家有。且他母亲表明孙家不是客家人。且听他自己口述,其顾问美国人林百克笔录整理《孙逸仙传记》:文(中山)的母亲断然地说:“看看客家人吧!没有一个客家妇女是缠过足的,客家人不像本地人或中国人那样缠足。你想你的姐姐成为一个客家妇女还是一个中国妇女?你想她成为我们中间的一员还是成为一个外乡人?”

2.孙中山家族为消除罗香林撰写的《国父家世源流考》刻意制造的“误会”,于1998年6月6日达成一致共识,发表名为《翠亨孙氏达成祖家谱》的联合宣告,特意写上:“唯吾翠亨孙氏,并非客家人,亦不讲客家话。”其第一页签名里就有孙科四个孩子的签名,现原件保存于中山市。

3.孙文侄孙孙乾、孙满写有〈二十传裔孙满、干恭述早年在乡之见闻〉,内写“或有人言,翠亨孙氏为客家人,讲客家话。翠亨附近确有不少客家村,村民均讲客家话,老姑太有一女佣工,系临近村庄之客家人。唯吾翠亨孙氏,并非客家人,亦不讲客家话。先祖父德彰公讲广州白话,乡音颇重;先祖母谭太夫人与妙茜姑婆、卢太夫每人平均讲中山本地白话;国父同吾辈谈话时讲广州白话,与部下讲话时或用国语,但我们没有听过国父讲客家话。先父建谋公、先叔建华公与吾辈日常说话时亦操广州白话,从未讲过客家话。”

Outlookxp留言2020年6月16日 (二) 09:36 (UTC)回复

孙中山的后代孙科、其孙女认为孙是客家人;至于孙眉后代认为自己是广府人,因为从小长在广府,那是他们的身份认同改变。孙文作为中国国民党总理,其党史人物史,请参照中国国民党官方意见。 Tsengnaichuan留言2020年6月18日 (四) 12:11 (UTC)回复

1、缠足始于五代,客家人或缠或不缠,比如我亲眼见过赣南客家人就有缠足的,你的立论站不住脚; 2、孙家后代因从小环境、因而身份认同发生改变,并不能改变孙文是客家人的事实。孙文作为中国国民党总理、创党人物,其党史、人物史当然以中国国民党官方研究结论为主,况且其第三代家族对身份认同尚且有分歧,直接认定为广府人不合适。 3、在广东,客家人要革命,而占据珠三角财富之地的广府人求稳定,人所皆知。孙文因为向广府人征收军饷问题电令胡汉民、蒋介石严厉镇压广府民系聚居地广州佛山的商团和民众,蒋介石甚至发狠一把火烧了广州西关,当时广州香港的广府人纷纷谴责,骂他是独裁者。你们还这样抱大腿,怎么对得住你们的祖宗? Tsengnaichuan留言2020年6月18日 (四) 12:27 (UTC)回复

清末土客械斗,广府民系依仗经济优势,和满清政府勾结,打击客家人,并且加以抹黑。比如佛山学者黄节就曾经在上海出版《广东乡土教科书》(当时被查禁),污蔑客家人,你是不是也可以引为证据?1929年国民政府出台《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违者处以刑罚,以告慰洪秀全孙文在天之灵。 Tsengnaichuan留言2020年6月18日 (四) 12:45 (UTC)回复


孙中山亲族早跟国民党作了澄清,见国民党党史会所藏1983年〈孙满致秦孝仪函〉: “来示敬悉,照片簿各件,均拜领,费神,至感!(罗香林所著《国父家世源流考》,舛误百出,满等已在《传记文学》为文,分别指斥其谬,)并曾将各种有力证据证实我翠亨孙族非出自客家之资料,在台北亲送党史会收存有案。”

你认为第三代家族对身份认同尚且有分歧的话,那孙中山口述母亲的话是?连孙中山自己都否认是客家。再来看祖先风俗,客家妇女在谱牒、墓碑一般称“孺人”,而现存翠亨孙氏祖墓先妣多称“安人”,如 显十二世祖考连昌孙公、妣陈氏安人同墓 显十三世祖考迥千孙公、妣谭氏安人同墓 显十四世祖考殿朝孙公、妣林氏安人同墓


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也对当地进行调查,出有《孙中山的家世: 资料与硏究》,访问相关人等,如调查当地的客家人甘水连、甘国雄、甘桂明等,当被问“客家村有无孙姓?”,他们答“除翠亨以外,没有姓孙的。客家村没有姓孙的。”,又再问“翠亨村以前有无客家人?”,答“翠亨村在解放前都没有客家”、“解放前,石门九堡包括竹头园、长沙埔、平顶,石门九堡都是客家村,但不包括翠亨。


--Outlookxp留言2020年7月9日 (四) 01:04 (UTC)回复

2020年7月5日

支持内容的来源并非可靠可源,而且来源内也没有如此描述,纯属原创研究。--JNO1留言2020年7月14日 (二) 07:27 (UTC)回复

编辑请求 2020-10-05

  请求已拒绝

请求编辑广府民系的名人,添加两汉时期的名人。--PatrickLeung94留言2020年10月5日 (一) 05:36 (UTC)回复

陈钦,西汉时期广信人,《左氏春秋》的传人,著有《陈氏春秋》,后被经学大师贾护举荐教育刘皇家子弟、族戚以及掌管祭祀宗庙的太常官员。陈钦教授过两位皇帝:一位是汉平帝刘衎、一位是时任大司马,后来新朝皇帝王莽。

陈元,东汉时期广信人,中央官学古文派代表人物,著有《左氏异同》、《司徒椽陈元集》和《补续汉书艺文志》等,在京城洛阳设馆授徒为业,晚年回乡办学。

牟子,名牟融,东汉时期广信人,初以《大夏侯尚书》在乡教授学生数百人,司徒范迁推荐牟融,说牟融忠诚公正,学问品行兼备,应在朝廷任职,并把他治理政事的情况上报朝廷。牟融后入朝任职,历任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司空、太尉等。牟子,在佛教初传入中国时,著有中国最早的佛教论书《理惑论》阐述了佛教的义理。

返回到“廣府民系”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