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Gluo88/沙盒/DRAFT1

DRAFT DRAFT DRAFT DRAFT




Other drafts

探讨SID发言

(双方私下沟通无法解决分歧时-只能公开讨论)

背景(SID的评论:1 2

在下感觉SID的评论欠缺公正与客观性, 欠缺对程序正义的尊重以及欠缺文明礼貌的正确理解。 1 对礼貌用语的负面解读:SID一方面将符合华人常识性礼仪的"“阁下”贬为负面行为,把正常礼貌行为说成坏事;另一方面,对被多名用户指出的不当行为不仅不予批评,反而进行辩解,缺乏平衡与客观性。2. 曲解动机:SID用"尽量不要拿方针指引出来施压”曲解了用户按照方针讨论问题的动机,将其扭曲为“施压”,违背了假定善意的方针精神。此外,SID的表述"我本人十分讨厌拿方针指引来压人”,可能污名化了依循程序正义、按方针和指引处理问题的行为。道德标准因人而异,而社群中的规则则是合作的基础保障。(发言在此

详细分析

  • 关于“阁下”是否构成礼貌或讽刺:
SID的评论:"既然要求别人要遵守文明,那就不要用过分客气的语句在回应,文明不是靠装出来的,如果你当下并不相信对方,也不认为对方是“阁下”等等的词语,就不要用“阁下”等等的词语,为什么?因为这没必要,反而会显得你在恶心人。"
该观点是否符合整个华人圈的常识标准?在传统华人文化中,正式场合中的礼貌用语(如“阁下”)通常被视为尊重和礼仪的体现,而非讽刺。例如:在商务会议、法律文件或正式活动中,使用敬语是符合礼仪规范的。即使彼此不熟悉,直接且随意的表达反而可能被视为失礼。当然,在轻松的私密场合,过于正式的称呼可能显得不自然甚至讽刺,但这种情形需依具体情境而定。将礼貌用语泛化为“恶心人”显然忽略了语言在不同场景中的微妙变化。
  • 关于引用方针与合理性:
SID的言论:“尽量不要拿方针指引出来施压”. 用户对此回应:“尽量不要拿方针指引出来施压,您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提斯切里
在讨论中引用规则并非为了施压,而是为维持讨论秩序、确保讨论的理性和透明。若指责引用规则的人是为了“施压”,反而可能削弱了讨论的理性基础。
规则和道德并非对立,两者应当互补。道德标准因人而异,而社群中的规则则是确保所有成员在相同的基础上合作的重要保障。忽视规则的重要性可能导致秩序混乱,削弱社区协作的可持续性。

写给ASid的电子邮件

ASid

在下对您的评论对双方的公正性/客观性存疑, 先私下与您沟通。 认为您对在下的评论不公平也不恰当, 而且给在下带来很多不当的负面影响。

1. 您一方面把按华人常识性的礼貌语“阁下”说成如此负面,把好行为说成坏事。另一方面, 对另一人被众多用户提到的不当行为进行辩解而不加批评。

2. 用“尽量不要拿方针指引出来施压”说法,把按方针指讨论问题的动机, 曲解成“施压”,违反假定善意。


SID:"既然要求别人要遵守文明,那就不要用过分客气的语句在回应,文明不是靠装出来的,如果你当下并不相信对方,也不认为对方是“阁下”等等的词语,就不要用“阁下”等等的词语,为什么?因为这没必要,反而会显得你在恶心人。" 这句话是否符合在整个华人圈里常识标准?

在正式场合中,礼貌用语(如“阁下”)不仅不会被视为恶心,反而是礼仪的体现。但在较为私密或轻松的环境中,如果使用这种称呼,则可能让人觉得不自然甚至讽刺。 认为使用如“阁下”一类的过分客套词汇可能显得“恶心人”反映了其对语言真诚度的重视。然而在传统华人文化中,“客套”常常是尊重他人或表达谦卑的一种方式,并不会普遍被认为是令人反感的。举例:在商务会谈、法律文件或正式活动中,带有敬语的称呼是礼仪规范。即使彼此不熟悉,过于直接反而会被视为不礼貌或失敬。


SID:“尽量不要拿方针指引出来施压”. 用户回应:“尽量不要拿方针指引出来施压,您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提斯切里。 如果规则引用是为维持讨论秩序,而非施压,那么指责引用规则的人反而可能弱化讨论的理性基础。 在现实操作中,规则和道德并非对立的。单靠道德无法保证社群秩序,不同个体之间道德标准是有差异的,忽略了规则的重要保障作用。

希望得到您的解释, 以消除分歧。

Gluo88

不当封禁检查表

反思“态度高压”的形成,感谢两位行政员按照方针和惯例办事

探讨0xDeadbeef阁下解任阶段有关发言

背景信息以及相关方针指引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