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Clithering/留言存档十二

Amazingloong在话题“典范条目评选”中的最新留言:6年前

现代标准汉语

叶又嘉坚持港澳地区的官方语言是普通话,现正于Talk:现代标准汉语讨论此编辑,希望熟悉香港事务的人能向此人解释一下。谢谢!-日月星辰 | 留言簿 2017年5月8日 (一) 06:31 (UTC)回复

已覆

リルぷりっ ひめチェン!

你认为不妥的话就改吧;-; --高城 レイラ - 爱作梦的女孩,每个都是公主 2017年5月25日 (四) 18:59 (UTC)回复

已覆

维基百科奖励纸本授奖机制调查

Blair–Brown deal

两人之间并未达成书面协议,而是非正式的约定,且英文条目也没有绝对肯定之辞。望灼。-Shangshupuye留言2017年6月14日 (三) 08:12 (UTC)回复

已覆

File:House of Lords.jpg文件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上传的文件“File:House of Lords.jpg”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文件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上传文件,但请先看看合理使用准则图像使用守则

大多问题图片可以通过添加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解决。请参与档案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著作权IRC聊天频道--Billytanghh 讨论,切勿互煮 欢迎参与协作计划 2017年6月16日 (五) 02:46 (UTC)回复

广州市培正中学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广州市培正中学”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谷戻り留言2017年6月18日 (日) 01:54 (UTC)回复

File:UK House of Commons Chamber.jpg文件存废讨论通知

 

您好,您先前上传的文件“File:UK House of Commons Chamber.jpg”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文件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上传文件,但请先看看合理使用准则图像使用守则

大多问题图片可以通过添加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解决。请参与档案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著作权IRC聊天频道--Billytanghh 讨论,切勿互煮 欢迎参与协作计划 2017年6月18日 (日) 02:00 (UTC)回复

撰写包睿舜的条目

最近看到众筹出粤英词典的新闻中认识了包睿舜教授,觉得其经历十分具有价值,作为语言学家他十分看重广东话蕴含的历史和传承,所以想撰写包睿舜的条目,但此前未有撰写人物的条目经验,所以想向Clithering兄请教,如果可以帮助一同撰写就更加好了。目前只在工作室撰写草稿,略显简陋,万莫见笑。-日月星辰 | 留言簿 2017年6月23日 (五) 14:05 (UTC)回复

邀请您参加第十五次动员令

  第十五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十五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Clithering/留言存档十二您好: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贡献。第十五次动员令正在2017年7月1日至9月3日期间举行,目的为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现诚邀阁下参与,共襄盛举。

详细动员事项请参见第十五次动员令主页,您也可以从动员令说明书中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参加动员令前,请先参考主页的报名指引(用户可在即日起报名)。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中、小动员令三类。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中动员令的主题包括中国大陆行政区划音乐南营国家,而小动员令的主题则包括基础条目传统百科全书条目工程及应用技术文物遗产化学

希望各位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能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或参考查询联系),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此讯息是由大量讯息发送功能发送给您,您可以至这份名单中表达您对此讯息的偏好。


Re:勋衔模版

您好,感谢提醒。要处理大量不相关条目的问题的方法是条目(如列表类)有使用该模板的地方后加入nocat(如{{JP|nocat}}),那么在分类页上的不相关条目就会消失。不过这必须要人手处理。-- FrancoT 留言讨论 贡献 2017年7月12日 (三) 01:41 (UTC)回复


Re: Re: 第十五次动员令尚未完成动员令通知

您好,首先对弄错通知抱歉一下  囧rz……,不是系统出错啊,因为我看到您只有一篇,以为未达标,刚才注意到阁下的达标条目为FA,阁下的动员令已达标,感谢阁下对动员令的支持。Richard923888~\(≧▽≦)/~和我聊天 2017年8月26日 (六) 15:47 (UTC)回复

谢谢您的回复,也感谢您主持动员令的功劳,我的达标条目只是GA,不是FA。--ClitheringMMXVII 2017年8月26日 (六) 15:58 (UTC)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

你好,本人推荐了条目“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参加优良条目评选,不知先生是否有空加以评审,给予意见?谢谢。Banyangarden留言2017年9月28日 (四) 10:11 (UTC)回复

恭喜您完成第十五次动员令!

  恭喜您完成第十五次动员令!
 
维基娘——第十五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Clithering您好:

感谢您报名参与第十五次动员令!根据您的贡献,您已经成功达到了完成本次动员令的的“最低要求”,因此您已成功完成本次动员令!恭喜!

根据动员令报名时您所申报的完成动员令次数,请在您的用户页修改以下模板的数字部份: {{User 動員令|11}} (您可以直接复制此行到您的用户页适当位置,并保存页面)

再次感谢您报名参与本次动员令,希望下一次动员令您能继续参与。如有任何意见或问题,请至动员令的讨论页提出。


撤销的编辑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葛柏&action=history&hilight=46501283

请考虑这个理由以及这句话的位置的转移。因为确实不适合放在导言里。Bluedeck 拉斯维加斯枪击案 2017年10月8日 (日) 19:17 (UTC)回复

(:)回应,十分感谢您的意见,但恕我不能完全同意。条目导言当然可以仅仅概述传主的生平和经历,但这只是流于一个没有把其生平事迹消化和分析过的层次;较好的做法是同时在导言概述传主对后世的影响。葛柏作为廉政公署眼中的“大老虎”,而廉署因为葛柏案一洗昔日港府“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形象,可见葛柏与廉署早年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在导言确有必要交代这么重要的讯息。
另外,我重新看过原文,认为被删去的部份明显地并非争议性或中立性存疑的内容,当年在优良和特色条目评审时也没评审者提出非议,直接删去有关部份并不恰当。最后,我必须一再重申,导言的内容全部来自可供查证的正文,在导言不加注脚,是中文和英文维基百科的一贯惯例。多谢垂注。--ClitheringMMXVII 2017年10月11日 (三) 15:11 (UTC)回复
我并不争辩所删内容的真实性、确实性和中立性的问题,我所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廉署在民众心中形象的升级,并不是葛柏的所为所造成的,而是廉署的所为所造成的。这个是廉署的影响,诚然葛柏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这不是葛柏的影响和成就。举例以更生动地表明我的意见。我们假设可靠来源表明葛柏在早年某咖啡店常常购买咖啡,正是葛柏的频繁光顾导致濒临破产的咖啡店免于歇业。后来,该咖啡店成了全球最大咖啡连锁。那么,是否要在葛柏的经历中加上一笔,“使得全球最大咖啡连锁免于倒闭”呢?完全可以。但是这个情况是否足以当作葛柏的重要经历放进导言呢?当然不行。Bluedeck 2017年10月17日 (二) 00:10 (UTC)回复
我觉得您的例子不太适合,如果有一家咖啡店因为某君的经常光顾而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店,明显地某君对这家咖啡店有很重的影响,我认为有绝对理由把这段事迹写入某君的导言的。谢谢。--ClitheringMMXVII 2017年10月23日 (一) 06:13 (UTC)回复

维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实践策略调查

您好。身为一个较新使用者具备更多经验的的维基百科社群成员,您可能已经了解到中文维基百科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参与贡献的状况,而为寻找优化中文维基百科使用者与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们举办了一场调查,希望利用调查取得的结果作为研究及策略规画参考之用。这个调查不会花费您太多宝贵时间,经过测试,完成调查所需的时间约为2到3分钟。这一调查的有效时间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们由衷期待您的参与。

[-现在就参与调查!-]

十分感谢您的参与! ——Aotfs2013 留于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7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执行)回复

Inflexible 与 indomitable 的译名

你好,看到阁下还原我的编辑,所以来谈谈一下。

我看过一些文献,Inflexible叫不屈,indomitable也叫不屈,对读者而言,这样会构成混乱。

为免混乱,所以才有Inflexible叫不屈,indomitable叫不挠,两个译名。

马幼垣在他的著作〈靖海澄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中indomitable也叫不挠。

总之而言,都是为免混乱,只因为某些英国海军舰只译名很讨厌,存在着多英文词一中文义的情况。 -- 约翰同志 - 条目裱糊匠留言2017年10月21日 (六) 14:31 (UTC)回复

HMS Indomitable的中文译名“不屈号”打从1945年香港重光的时候已经使用,是香港重光历史中的一个印记。简单搜查后,发现“不屈号”(HMS Indomitable)一名70多年来散见于中港很多出版物,我认为不存在改名的理由。您可以考虑把HMS Inflexible译作“不挠号”、“坚毅号”或其他合宜的名称。谢谢。--ClitheringMMXVII 2017年10月23日 (一) 06:07 (UTC)回复

部分条目之疑问

您好!在下留意到阁下这笔编辑以“滥用旗帜”为由作出编辑,而在下似乎找不到使用旗帜之处,还请阁下明示。在下只是1名刚加入维基1年的编辑,对社群多年来的共识了解不多。阁下这笔编辑里以「<small></small>」包围该人的名字以及将“The Hon.”放进“|name”的一栏,在下欲得知 (1)社群是否曾经就「<small></small>」和“The Hon.”放进“|name”的一栏的用法作出共识;(2)社群是否有就“The Honourable”/“The Hon.”等honorific prefix的用法作出共识并规范所有条目。如上,如果上述内容有冒犯阁下,在下就先说个抱歉了。另为了保持讨论的完整性,阁下可以在这里回复。在下会看见的。谢谢!-- FrancoT 留言讨论 签名区 2017年10月25日 (三) 15:36 (UTC)回复

(:)回应,谢谢您的留言。您的留言包含两个问题,让我在下面分开回应。
  • 首先关于滥用旗帜,抱歉那是再前一项由一位匿名用户所作编辑,真正的回退原因是因为使用没有得到广泛支持的勋衔模版。关于勋衔模版的各种流弊,过去多年已反复申论。以下再罗列一些主要问题:
一、部份条目一经使用有关模版,就被自动加入毫不相干的分类页。以[[TEMPLATE:OBE]]为例,这个模版导致[[:Category:OBE勳銜]]收录一些像荃湾区喇沙书院、甚至是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等等。
二、现时没有规定勋衔的统一标示格式,有一些是“CBE”、也有一些是“CBE”或“C.B.E.”。由于“勋衔模版”只会显示统一的格式,导致有些条目上出现错误,例如变成“,CBE,JP”(大小不一)、“{{BBS}} ,JP”(无端留空)或“,C.B.E.,JP”(制式不一)等不协调的问题。
三、记得早年最先有人创立{{SBS}}等模版,后来又有人为这些模版加上色彩(例如SBS加上银色、BBS加上铜色等),画蛇添足,引起很大争议。
  • 第二、三点都算了,但第一点真是十分令人困惑,观乎现在的获勋人士分类页乱七八糟,掺杂大量非人物条目,令人气愤之馀,也令人质疑制造和使用这些模版的人士其实有没有考虑过读者的感受,抑或只是机械地加入模版。我知道在模版加入“nocat”便可解决这个情况,但问题是要加入“nocat”的勋衔模版数量庞大,而且存在于受影响条目的不同角落,要找出来都已经十分花费精神,即使加入“nocat”后,又难保有其他人日后添加模版时不加“nocat”,问题没完没了,犹如恶梦。可是,添加这些模版的人士留下烂摊子后却是爱理不理,要由其他人执手尾,情况极不理想。如果添加模版的人士真的有诚意,就请先自行把问题解决。
  • 关于infobox的问题,请留意中文维基应以中文优先,外文次之,英文名不应置于中文名之上。我亲身试过在英文维基的infobox把中文名置于英文名上,结果是短时间内被回退。中文维基应采纳同一原则。目前,中文维基的infobox是照抄自英文维基,设计上以英文的角度出发,并不一定所有栏位都适用于中文维基,未作出适应化前,应慎重使用,多谢垂注。--ClitheringMMXVII 2017年10月27日 (五) 01:39 (UTC)回复

英国驻华大使列表

条目首段英文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跨语言条目的英文名称(中国)不相符需要修正。另外,之前几次有过中国外交大使列表的讨论(讨论:海峡两岸关系)。简单跟您说明,目前维基条目上的中国可以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在外交条目上,"中国"或"华"这几个字眼曾经代表大清中华民国满洲国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且相关条目都含有这几个政权的资讯。所以请尊重这些政权存在的历史,而不是现况。BTY,也是可以成立专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大使条目就是,只是这个建议大家还没达成共识。Zenk0113留言2017年11月5日 (日) 11:20 (UTC)回复

典范条目评选

阁下你好,本人根据此前评选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并推荐了条目,不知先生是否有空加以评审,给予意见?谢谢。--Amazingloong留言2017年11月20日 (一) 07:45 (UTC)回复

多谢关心,留一个月时间再进一步完善也无妨。--Amazingloong留言2017年11月21日 (二) 15:23 (UTC)回复

阁下你好,在进一步修订完善“南开大学校史”期间,读到很多关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史实,并写成条目参加优良条目评选,请您参加评审。多谢。--Amazingloong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7:05 (UTC)回复

阁下您好,近一个月本人进一步完善了“南开大学校史”并增加了部分历史图片,正在参加第三次典范条目评选,欢迎予以评审。--Amazingloong留言2017年12月21日 (四) 04:42 (UTC)回复

阁下您好,本人完善了“中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正在参加典范条目评选,欢迎予以评审。--Amazingloong留言2018年1月3日 (三) 08:56 (UTC)回复

阁下您好,本人近日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进一步完善,正在参加典范条目评选,欢迎予以评审。--Amazingloong留言2018年4月21日 (六) 10:19 (UTC)回复

致 《维基百科政策公报》读者:

我们想要让您知道,以2017年11月15日至12月14日为期,共有针对方针与指引的新提案25项,已通过4项。谨就通过者加以介绍:

  • 特色图片标准已经修订,图像最少大小放宽至1000像素并订下例外条款。
  • 翻译指引已经修订,增加翻译注意事项。
  • 勇于提问指引已经确立,提醒用户要勇于发问,以达致减少争议。
  • 签名指引已经修订,提醒用户毋须于结构讨论页签署。


编撰小组

R96340
Aotfs2013
J.Wong

2017年12月21日 (四) 11:58 (UTC)

借由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所发送

《维基百科政策公报》是第一份关注于维基百科政策建设的刊物,由R96340Aotfs2013J.Wong等编撰小组共同编撰,帮助社群成员掌握方针与指引的脉动。《维基百科政策公报》将以月为周期,于每月15日定期发刊,欢迎任何感兴趣于维基百科政策的维基人订阅《维基百科政策公报》。若您没有主动订阅《维基百科政策公报》而收到《维基百科政策公报》,是因为您被编撰小组认为是应掌握维基百科政策脉动的使用者,您可以将您的使用者名称从公报发送名单订阅清单中移除,并在您的使用者页面添加特殊分类以停止透过《维基百科政策公报》掌握维基百科政策脉动。

有关Tim Farron的译名事宜

话说在大约9个月之前,我曾和您询问过有关Tim Farron的译名问题,现在胶事录那边在Facebook回应表示,“方伟伦”一名确实来自英国领事馆。请问阁下认为应否更改港澳繁体的译名为“方伟伦”? --Billytanghh 讨论 欢迎参与第十五次动员令 2018年1月13日 (六) 21:35 (UTC)回复

除非能够提供英国驻港总领事馆方面的资料,我认为胶事录的回应并不可信。其一,如果方伟伦的确是官方译名,何解只有胶事录采用?其二,我留意胶事录对不少英国政治人物采用一些不见于其他地方的译名,这些译名的来源存疑。由英总领馆提供的口头说法,暂只能视为片面之词。--ClitheringMMXVII 2018年1月14日 (日) 04:31 (UTC)回复
胶事录的译名收录准则,似乎也可见诸于以下文章:
资料一
资料二
资料三
以上。--ClitheringMMXVII 2018年1月14日 (日) 04:52 (UTC)回复
有关译名的事宜,我已经电邮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询问。--Billytanghh 讨论 欢迎参与第十五次动员令 2018年1月15日 (一) 07:58 (UTC)回复

《维基百科政策简报》政策异动通知

我们非常重视使用者对于接受《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的感受,在2017年12月号(创刊号)的发送后,我们注意到一些使用者对于简报的发送感到不适,对此我们感到万分遗憾,并且已于第一时间自相关清单中移除不愿继续收受简报发送的使用者。经过编撰小组审慎地评估与考量,我们决定在2018年1月号中取消对于引发一些使用者不适的List B的发送工作,为了在政策异动下维护您的权益,我们借由此则讯息向您通知相关政策异动;如您希望继续借由《维基百科政策简报》掌握中文维基百科之管理人员及方针指引变动,您可以将自己加入一份全新的专属清单以保持对于《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的订阅。

感谢各位读者对于《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的支持,我们希望能与您共同努力使中文维基百科更加美好。


此则讯息由《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编撰小组借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发送于 2018年1月14日 (日) 16:17 (UTC)回复


关于优良条目评选

阁下您好,本人完善了“津沽大学”,正在参加优良条目评选,欢迎予以评审。--Amazingloong留言2018年1月15日 (一) 08:01 (UTC)回复

英国政府部门

最近想消除一下英国(己解散)政府(或军事)部门的红连,想问阁下有没有有关此项目的香港出版书籍?

  • 香港出版,讲述英国政府部门历史,或英国军事历史的专书,我相信就算有都参考价值有限。。英国政府部门条目的确极待维护,例如前排有人把英国海军部条目强行移动成不伦不类的所谓“海洋军事部”,竟值令人喷饭。如果有其他地方我可帮忙的话,可以找我。--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2月2日 (五) 15:42 (UTC)回复
    • 手上有一本孤独前哨,但亦未必全然正碓,例如78页dominion office译作联邦事务部,但应作自治领部而联邦事务部则应是其后继的Commonwealth Relations Office。我想找香港出版的书是因为我在大学图书馆找到的书大多是内地出版,译名同样不知所云,以为港出版较有质素。—JC1 2018年2月2日 (五) 18:04 (UTC)回复

另外就是发现有两种命名标准:第一款后加括号:海军大臣 (英国)大法官 (英国)海军部 (英国);另一款却是前加英国:英国国防参谋长英国皇家海军英国海军部 (1964年至今),试问何者为佳?在下认为认将前者全部移动至后者样式,不留重定向,意下如何?--JC1 2018年2月2日 (五) 14:13 (UTC)回复

  • 谢谢您的留言。条目名称如何命名,应视乎有关事物的原文名称。例如“英国首相”(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和“财政大臣”(Chancellor of the Exechequer),不应变成“首相 (英国)”和“英国财政大臣”。把条目命名作“英国财政大臣”,会使人误以为其原文名称为“Chancellor of the Exechequer of the United Kingdom”。因此,如要为“财政大臣”加入歧义,应作“财政大臣 (英国)”。我想大家命名的时候可参考以上的原则。--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2月2日 (五) 15:42 (UTC)回复

在这全域调查中分享您作为一名维基人的见解和意见

WMF Surveys, 2018年3月29日 (四) 18:58 (UTC)回复

大英按察使

感谢考证洪卑的汉名。另外,这个British Supreme Court for China横跨清代与民国,如你所写清代时称按察使司衙门,惟不知民国是否真的称其为“在华最高法院”?是否有文献可参考?网上查得有关British Supreme Court for China的译名来源比较多来自上海地方志办公室,“在华最高法院”听起来有点像是当代的译名,不太有民国风,你是原作者,未知是否较为了解情况,特此垂询。Lovewhatyoudo ® 2018年4月4日 (三) 15:22 (UTC)回复

谢谢你的留言。其实我一直也很有兴趣撰写英在华法院法官的条目,除了洪卑外,还有苏墨立志和莫肃等等,所以会有留意。另外,我留意你正撰写谢立山的条目,谢立山既为常用的译名,应作为条目名称采用。
回正题,“在华最高法院”一词可见于近世不少研究,例如台湾1976年出版的《总裁实践总理遗志史录》和中国大陆1991年出版的《旧上海社会百态》。
“在华最高法院”未必是当年最常用的译名,但肯定是最贴切原名的译名,是较易让读者了解的译名,与其他英联邦法院条目相配的译名,以及是最能反映法院管辖范围转变的译名(对应该院曾先后改称英国在华及在日最高法院和英国在华及在朝最高法院)。为尊重旧译名,条目首段已作出相应交代。
事实上,我的做法是普遍的。例如法院在当时多作臬署、臬衙,法官作臬司和后来的按察司、大法官,总督作制军等。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译名均有异,或许要待整体翻译水平的提升,很多译名都要到二战后才得到规范。因此,我认为条目目前的安排是合宜的。--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4月4日 (三) 16:36 (UTC)回复

提醒:通过此次维基媒体调查分享您的反馈意见

WMF Surveys, 2018年4月13日 (五) 01:42 (UTC)回复

您的反馈意见很重要:最后一次提醒您参与全域维基媒体调查

WMF Surveys, 2018年4月20日 (五) 00:51 (UTC)回复
返回“Clithering/留言存檔十二”的用户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