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戟行動 (1971年)
三叉戟行動(英語:Operation Trident)是印度海軍在1971年印巴戰爭期間對巴基斯坦港口城市卡拉奇發動的進攻行動。是次行動於12月4日至5日夜間進行,使巴基斯坦的船隻和設施造成了嚴重損失。在印度沒有損失的情況下,巴基斯坦損失了一艘掃雷艇、一艘驅逐艦、一艘裝載彈藥的貨船和一個燃料儲存罐。另一艘驅逐艦也嚴重受損,最終報廢。是次行動也是該地區首次在戰爭中使用反艦導彈。為了紀念這一行動,印度將海軍節定於每年的12月4日。
三叉戟行動 (1971年) | |||||||
---|---|---|---|---|---|---|---|
1971年印巴戰爭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印度 | 巴基斯坦 | ||||||
參戰單位 | |||||||
印度海軍 | 巴基斯坦海軍 | ||||||
傷亡與損失 | |||||||
無 |
|
背景
1971年,卡拉奇港是巴基斯坦海軍的總部所在地,幾乎整個艦隊都駐紮在卡拉奇港。卡拉奇同時也是巴基斯坦海上貿易的中心,若遭到封鎖將會為巴基斯坦經濟帶來巨大的打擊。因此,巴基斯坦司令部在卡拉奇的領海部署了嚴密的防衛,領空則由駐紮在該地區機場的攻擊機保衛[1]。
1971年年底,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11月23日,巴基斯坦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印度海軍隨即在卡拉奇附近的奧卡部署了三艘閃電級導彈快艇進行巡邏。由於巴基斯坦艦隊也將在同一水域作業,印度海軍劃定了一條界線,規定其艦隊內的船隻不得越過這條線。後來的事實證明,印度在奧卡的部署幫助其海軍熟悉該區水域。12月3日,巴基斯坦襲擊印度邊境的機場,1971年印巴戰爭正式打響[2]。
行動
前奏
位於德里的印度海軍司令部和西方海軍司令部計劃襲擊卡拉奇港。為執行這一任務,西方海軍司令部成立了一個攻擊小組。這個攻擊小組的基地是在已經部署在奧卡海岸的三艘維迪烏特級導彈快艇周圍。然而,這些船隻的行動和雷達範圍有限,為了克服這一困難,司令部決定向該小組派遣支援船隻。[3]
12月4日,三艘維迪烏特級導彈船組成了攻擊小組,它們是:尼帕特號、尼加特號和維爾號。這三艘船各裝備四枚蘇聯製造的SS-N-2B冥河級反艦導彈,射程為40海里(74公里;46英里);兩艘阿納拉級反潛護衛艦基爾坦(Kiltan)號和卡特沙爾(Katchall)號,以及一艘補給艦波煞號。該小組由第二十五導彈快艇中隊指揮官巴布魯·布漢·亞達夫指揮。[3][4]
攻擊
按照計劃,12月4日,攻擊小組到達250海里(460公里;290英里)的卡拉奇海岸南部,白天停留在原地,不在巴基斯坦空軍的監視範圍內。由於巴基斯坦飛機不具備夜間轟炸能力,襲擊計劃在黃昏至黎明之間進行。[4]在巴基斯坦標準時間晚上10時30分,攻擊小組從原位置移動了180海里(330公里;210英里)。很快,巴基斯坦的軍艦目標被發現在印度軍艦的西北和東北70海里(130公里;81英里)方向。[3]
尼加特號向西北方向駛去,並向巴基斯坦的驅逐艦海白爾號發射了第一枚冥河導彈。海白爾號則使用其防空系統迴避。導彈擊中了船的右側,在晚上10點45分爆炸,導致船隻的鍋爐房爆炸。隨後,這艘船失去了動力,被濃煙淹沒,發送「敵機攻擊020號位置FF 20。1號鍋爐爆炸。船停了」的緊急信號至巴基斯坦海軍總部。由於爆炸造成的混亂,信號內的位置坐標出了錯誤,導致救援隊伍無法到達事發地點。看到這艘船仍然漂浮在水面上,尼加特號發射了第二枚導彈,擊中了海白爾號的第二鍋爐房,最終擊沉了這艘船,造成船上222名船員遇難。[3][5] 晚上11時,在對卡拉奇西北地區的兩個目標進行核查後,尼帕特號分別向維納斯挑戰者號貨船及為其護航的沙賈汗號驅逐艦發射了一枚冥河導彈。維納斯挑戰者號貨船為巴基斯坦軍隊運送彈藥,被導彈擊中後立即爆炸,最終沉沒在卡拉奇以南23海里(43公里;26英里)的地區。另一枚導彈嚴重損壞了沙賈汗號,後者最後被拖回卡拉奇並報廢[6]。晚上11時20分,維爾號向掃雷艇穆哈菲茲號發射一枚導彈,後者被擊中,並在向巴基斯坦海軍總部發送信號之前沉沒,造成船上的33名船員遇難。巴基斯坦人只從船上上為數不多的倖存者那裡,得知了穆哈菲茲號的命運。[3][5][3]
與此同時,尼帕特號繼續向卡拉奇前進,瞄準了卡邁里儲油罐,對其發射了兩枚導彈。其中一枚發射失敗,但另一枚擊中了油箱,油箱燃燒並被完全摧毀,導致巴基斯坦方面燃料短缺。之後,攻擊小組返回到最近的印度港口。[3]
不久,巴基斯坦海軍總部派出救援隊在巡邏艇上搜尋海巴爾的倖存者[3]。
後續
巴基斯坦空軍對這些襲擊進行了報復,轟炸了奧卡港,直接命中了導彈船的加油設施、彈藥庫和導彈船的防波堤[7]。印度海軍預料到了這次襲擊,並已將導彈船轉移到其他地點,以防止任何損失。三天後,「蟒蛇行動」發生。[8]
這次行動使得巴基斯坦所有武裝部隊都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並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引發了一系列關於印度海軍艦艇在卡拉奇附近存在的虛假警報。例如在1971年12月6日,一架巴基斯坦海軍的福克友誼式偵察機發出了一次這樣的錯誤警報,它錯誤地將巴基斯坦海軍的一艘護衛艦報告為印度海軍的導彈船。巴基斯坦海軍總部要求巴基斯坦空軍對這隻船隻發動空襲。巴基斯坦標準時間上午6時45分,戰鬥機緊急起飛並掃射了這艘船,然後它被確認為佐勒菲卡爾號護衛艦。這次友軍交火事件造成了船舶的損壞和人員的傷亡。[9]
蟒蛇行動
1971年12月4日夜襲卡拉奇嘗到甜頭後,印度海軍故技重施,12月8日在印度空軍的協助下,2艘英制12型護衛艦以及1艘205蚊子級飛彈快艇組成第二波攻擊編隊,再次襲擊卡拉奇港。巴基斯坦的34座油庫中有12座被摧毀。印度海軍的導彈艇甚至能夠通過望遠鏡觀察到巴基斯坦油庫中彈後燃起的熊熊大火。
「漢果爾」號潛艇
巴基斯坦「漢果爾」號的潛艇艇長艾哈邁德·塔斯尼姆接受了向印度海軍復仇的任務。「漢果爾」號潛艇孤軍潛入了印度軍港,偵察了整整7天,印度海軍才察覺到「漢果爾」號。
印度海軍派出「庫卡里」和「基爾潘」兩艘反潛護衛艦前往疑似水域搜索目標,並派出大量的反潛直升機配合。然而,印度的2艘護衛艦是從外國買來的老式軍艦,內部設備落後,「漢果爾」號潛艇的下潛深度達到了55米以下,印度軍艦無法監測。
在2艘護衛艦經過的時候,「漢果爾」號發射了一枚魚雷,由於艇員沒有實戰經驗,魚雷沒有擊中目標。印度護衛艦監測到有魚雷從船體下經過,驚慌失措,胡亂向附近水域發射深水炸彈,將自己的位置暴露無遺,「漢果爾」號潛艇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再次發射出魚雷,打中「庫卡里」號的彈藥庫位置,「庫卡里」號慢慢沉入海中。「庫卡里」號的艦長拒絕逃生,和「庫卡里」一起葬身海底,192名士兵也隨之喪生。
「基爾潘」號見「庫卡里」號沉海,竟然選擇逃竄,「漢果爾」號發射一枚魚雷擊中船體,「基爾潘」號被擊傷,大量海水灌入船中,但依然不選擇反擊,並以最高速度逃跑,躲避魚雷。印度的反潛直升機胡亂向附近水域丟炸彈,「漢果爾」號潛艇因此不敢上浮,最終在飛機的護送下,「基爾潘」護衛艦身負重傷緩慢駛回印度基地。
印度海軍事後派出大量軍艦和飛機搜捕「漢果爾」號潛艇,發射了156枚深水炸彈,也沒有將「漢果爾」號潛艇消滅。「漢果爾」號潛艇反而突破印度海軍的重重攔截,成功駛回巴基斯坦的軍事基地。
「漢果爾」號潛艇全體將士獲得了巴基斯坦的最高榮譽「勇敢勳章」。「漢果爾」號潛艇的作戰案例成為現代潛艇作戰史上的典型案例,「漢果爾」號潛艇至今仍被珍藏在卡拉奇海軍博物館裡。
影響
連續兩次夜襲卡拉奇港,印度海軍以16枚「冥河」反艦導彈,毀傷了巴基斯坦海軍4艘艦艇、3艘外國商船,卡拉奇港內的34座油庫被摧毀12座,逼迫了巴基斯坦關閉卡拉奇港,有效支持了印度海軍在東巴基斯坦的海上封鎖,意義重大,促使了孟加拉獨立。自此巴基斯坦元氣大傷,並從兩面夾擊的戰略優勢變成防禦守勢。
連同「蟒蛇行動」在內,兩次行動印度方面都沒有人員傷亡,且被印度方面認為這次行動被認為是二戰後現代海軍歷史上最成功的行動之一。為了紀念這一勝利,印度海軍的海軍節定於每年12月4日。[1]另外,一些印度海軍人員在這次行動中被授予英勇勳章。[1]。
連續兩次夜襲卡拉奇港也給巴基斯坦海軍帶來極大觸動,並因此大力發展自身導彈艇部隊,包括從中國引進的021型、024型導彈艇,以及後來的更先進的賈拉拉特級和阿茲瑪特級導彈艇。
卡拉奇港之戰後巴基斯坦邀請中國軍事專家團赴巴實地勘察,為巴基斯坦軍隊分析印度海軍的技術和戰術。此時中國大量裝備仿製自冥河導彈的上游一號反艦導彈,分析出:印軍首先參照地圖選擇目標,目標的類型必須是金屬結構,諸如油罐、碼頭龍門吊、橋梁、還有鋼筋水泥建築。然後儘可能地接近岸上目標,將目標納入十幾公里射程,使用艦載雷達或光學測距機對岸精確測距,還要注意選擇目標周遍沒有強雷達反射物體,以免導彈最後掉頭誤擊。導彈艇的指揮儀嚮導彈裝訂目標射擊諸元時,儘量縮短導彈的雷達開機時間,以便讓導彈儘可能接近目標時才打開末制導雷達,能夠第一時間以較窄波束捕捉到目標,這樣就可以攻擊岸上的油庫等大型目標了。
印軍使用冥河導彈的對陸攻擊,引起了中國對於巡航導彈的興趣,中國從1975年開始探索對陸地目標攻擊的飛航式導彈技術。1976年初正式展開戰術型巡航導彈的技術研究,對小型渦扇發動機、地形和景象匹配,氣動外形、航路規劃技術和慣性導航技術展開了預研和初步探索,成為現在中國軍隊大量裝備的東海-10系列遠程巡航導彈的早期技術基礎。
來源
- ^ 1.0 1.1 1.2 In 1971, The Indian Navy Attempted One of the World's Most Daring War Strategies on Karachi. Scoop Whoop. 2016-07-09 [2016-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9).
- ^ Commander Neil Gadihoke. 40 Years Since Operation Trident. Indian Defence Review. [2016-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7).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Commander Neil Gadihoke. 40 Years Since Operation Trident. SP's Naval Forces. [2016-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 ^ 4.0 4.1 Kuldip Singh Bajwa. How west was won. The Tribune. [2019-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30).
- ^ Pike, John. Indo-Pakistan War of Independence. Globalsecurity.org. [2015-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6).
- ^ Captain S. M. A. Hussaini. Illustrations: Trauma and Reconstruction 1971–1980. PAF Falcons. [2016-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30).
- ^ Indo-Pakistani War of 1971. Global Security. [2016-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6).
- ^ Sqn Ldr Shuaib Alam Khan. The Fighter Gap 2. Defence Journal (Pakistan). [2016-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