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鎮
五鎮 | ||
---|---|---|
北鎮醫巫閭山 | ||
西鎮吳山 | 中鎮霍山 | 東鎮沂山 |
南鎮會稽山 |
鎮是中國古代一系列重大名山的總稱,是中國古代禮制中重要的祭祀對象,與五嶽、四海、四瀆並稱「嶽鎮海瀆」。鎮山的具體所指曾有過多次改變,至宋元確立為五鎮,分別為東鎮沂山(在今山東臨朐)、西鎮吳山(在今陝西寶雞)、南鎮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北鎮醫巫閭山(在今遼寧北鎮)、中鎮霍山(在今山西霍州)。
歷史
鎮山概念的最早記載出現在《周禮》中。《周禮·夏官》中提到「九州」,每一州都有一座「山鎮」:揚州,會稽山;荊州,衡山;豫州,華山;青州,沂山;兗州,岱山;雍州,岳山(今吳山);幽州,醫無閭;冀州,霍山;并州,恆山(今大茂山)。[1]《周禮·春官·大司樂》將「四鎮五嶽崩」與「日月食」相提並論,是國家遭遇的重大異變。[2]「鎮」最初泛指地域內高大的名山,在這一含義上跟「嶽」同義,兩者常常混同。 [a]
東晉時期,晉成帝設立北郊,地郊所祭祀的四十四神中,全國性大山包括五嶽以及《周禮》九州山鎮中未列入五嶽的沂山、岳山、霍山、醫無閭山、會稽山[b],但這五座山還沒有像「五嶽」那樣用一個名稱來概括和統稱。[7]南朝承襲東晉禮制,梁朝北郊同樣祭祀以上諸山[8],當時的博士明山賓將其中五嶽以外的全國性大山稱為「鎮」。[9]北朝的北齊則明確特指沂山、會稽山、衡山、太岳山(即吳山)、醫巫閭山為「鎮」,超出一般的山。[10]隋朝禮制在南北朝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開創了完整的嶽鎮海瀆國家山川祭祀制度[11],確定東鎮沂山,南鎮會稽山,西鎮吳山,北鎮醫巫閭山,冀州鎮霍山,並分別立祠。[12]
隋朝確立東西南北鎮,又將霍山定為冀州鎮,是為了調和《周禮》中「五嶽四鎮」和九州鎮山除諸嶽之外尚有五座的矛盾。唐代禮制,有時只採用四鎮,如《開元禮》中明確祭祀五嶽四鎮[13],有時則將五鎮同等對待,如天寶八年,將「九州鎮山,除入諸嶽外」都封為公。[14]到北宋乾德六年,將霍山定為中鎮,與五方五嶽相配的五方五鎮自此明確定立。 [15]
隋唐時期,吳山在諸鎮中地位最高。隋代,諸鎮中只有吳山跟五嶽一樣設有令官。[16]安史之亂中,唐肅宗將吳山改為西嶽。[17]宋代,吳山於元豐八年(1085年)首先由公改封為王,其他四鎮直到政和三年(1113年)方才封王。[18]元明清,則以醫巫閭山為諸鎮中地位最高者。如清代祭祀醫巫閭山時,除音樂外均按照五嶽的典制。[19]有學者認為,這種地位的變化與政治中心從長安轉至北京的位置有着密切的關係。[11]
祭祀
古代王朝祭祀五鎮,往往與五嶽、四海、四瀆一起。周期性祭祀分為代祀和常祀。前者即派遣使臣,代表中央到各地祠廟祭祀;後者即所在地地方官員每年前往祠廟例行祭祀。[20]此外還有臨時性祭祀,如旱災時的祈雨[21]、地震後的祈福[22]等。[23][24]五鎮均設有祠廟,分別為東鎮廟[25]、南鎮廟[26]、霍山祠[27]、西鎮吳岳廟[28]、北鎮廟[29]。北鎮廟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0],東鎮廟現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31]。
沂山 | 會稽山 | 霍山 | 吳山 | 醫巫閭山 | |||
---|---|---|---|---|---|---|---|
唐[32] | 天寶十年 | 東安公 | 永興公 | 應聖公 | 成德公 | 廣寧公 | |
宋
金 |
宋[18] | 元豐八年 | 成德王 | ||||
政和三年 | 東安王 | 永濟王 | 應靈王 | 廣寧王 | |||
金[33] | 明昌年間 | 東安王 | 永興王 | 應靈王 | 永靖王 | 廣寧王 | |
元[34] | 大德二年 | 元德東安王 | 昭德順應王 | 崇德應靈王 | 成德永靖王 | 貞德廣寧王 | |
明[35] | 洪武三年 | 東鎮沂山之神 | 南鎮會稽山之神 | 中鎮霍山之神 | 西鎮吳山之神 | 北鎮醫無閭山之神 |
註解
參考資料
- ^ 周礼·夏官·职方,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 ^ 周礼·春官,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 ^ 衛凱. 西岳华山碑. 古文苑.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 ^ 竺道爽. 檄太山文. 僧祐 (編). 弘明集.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5).
- ^ 林伯謙. 《弘明集‧檄太山文》考論 (PDF). 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 2015, 60:1: 59–94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1-03).
- ^ 閻隨侯. 西岳望幸赋. 董誥 (編). 全唐文.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 ^ 晋书·礼志,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 ^ 隋书·礼仪志,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 ^ 隋书·礼仪志,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而今北郊設嶽鎮海瀆。
- ^ 隋书·礼仪志,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 ^ 11.0 11.1 王元林,張目. 国家祭祀体系下的镇山格局考略. 社會科學輯刊. 2011, (1): 181–185.
- ^ 隋书·礼仪志,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7)
- ^ 大唐開元禮·祭五嶽四鎮,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 ^ 唐大詔令集·卷九,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其九州鎮山,除入諸嶽外,宜並封公。
- ^ 文獻通考禮·卷八十三·郊社考十六,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 ^ 隋書·百官志,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 ^ 舊唐書·禮儀志,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 ^ 18.0 18.1 宋史·禮志,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 ^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八十三,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 ^ 元史·祭祀志五,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 ^ 旧唐书·礼仪志四,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 ^ 陕西通志·卷二十八·祠祀,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 ^ 馬曉林. 元代国家祭祀研究 (歷史學博士論文). 南開大學. 2012.
- ^ 牛敬飛. 五岳祭祀演变考论 (歷史學博士論文). 清華大學. 2012.
- ^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三十五·青州府,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5)
- ^ 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二十六·绍兴府,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 ^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十六·霍州,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2)
- ^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八十四·凤翔府,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 ^ 大清一统志·卷四十四·锦州府,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7)
-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988年1月13日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8)
- ^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06年12月7日
- ^ 唐會要·卷四十七,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 ^ 金史·礼志,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 ^ 元史·祭祀志,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 ^ 明史·礼志,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