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巴比塞

法国作家(1873-1935)

亨利·巴比塞(Henri Barbusse,1873年5月17日—1935年8月30日),法國作家,法國共產黨黨員。

Henri Barbusse
亨利·巴比塞
出生(1873-05-17)1873年5月17日
 法國塞納河畔阿涅勒
逝世1935年8月30日(1935歲—08—30)(62歲)
 蘇聯莫斯科
職業小說家
國籍法國
創作時期1917年-1935年
主題第一次世界大戰、共產主義
代表作火線:一個步兵班的日記 (1916)
受影響於列夫·托爾斯泰
施影響於歐內斯特·海明威, Erich Maria Remarque

生平

巴比塞出生於塞納河畔阿涅爾,早年曾發表詩集《泣婦》(1895),被認為有「新象徵主義」風格[1]。後發表長篇小說《哀求者》(1903)和《地獄》(1908)。

1914年年過四十,經歷過三次體檢不合格的巴比塞成功入伍,參加西線戰事[2]。巴比塞在戰場上勇於承擔危險任務,忘我地救助夥伴,1915年6月被授予英勇十字勳章[3]。1915年11月,在前線服役了十七個月的巴比塞因肺部受傷和痢疾被送進診所治療[3]。1916年,重回戰場的巴比塞參加了凡爾登戰役[1]。1917年6月1日巴比塞從軍隊復員。[3]

1915年巴比塞在診所治療時寫了小說《火線:一個步兵班的日記》。小說發表後引起一些批評,認為其描寫過於自然主義,但法朗士高爾基都對這部作品表示了讚揚。《火線》獲得了1917年的龔古爾文學獎[4]。戰後巴比塞成為了一名和平主義者,憎惡軍國主義[2]。1918年他前往莫斯科,並加入了布爾什維克黨。1919年他的另一部小說《光明》出版,寫了一個小資產者在戰爭中的轉變。

巴比塞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他發起了法蘭西退伍軍人聯合會和「光明社」等團體。1927年發起反帝大同盟,1932年組織並領導國際反戰反法西斯同盟

參考文獻

  1. ^ 1.0 1.1 The Facts on File Companion to the World Novel: 1900 to the Present. Infobase. 2008. ISBN 9781438108360. 
  2. ^ 2.0 2.1 Under Fire: The story of a squad. The British Library. [2020-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8). 
  3. ^ 3.0 3.1 3.2 barbusse, henri. Le Feu: Journal d'une escouade. gallimard. 2006: 483–484. ISBN 978-2070342792. 
  4. ^ Duffy, Michael. Henri Barbusse. www.firstworldwar.com. [26 July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