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學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1年6月1日) |
人口學(Demography)是研究人類出生、死亡、遷移的一門學科。同時藉由這些人口的增長或縮減之現象,進一步探討人口增減變動因素的影響或原因。
歷史
人口學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並存在於許多文明和文化中,如古希臘、古羅馬、中國和印度。[1]在古希臘,在希羅多德、修昔底德、希波克拉底、伊比鳩魯、普羅泰戈拉、波盧斯、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中可找到與其相關的內容。[1]在羅馬,西塞羅、塞內卡、老普林尼、馬庫斯·奧勒留、愛比克泰德、卡托、科魯梅拉等作家和哲學家也表達了這方面的重要思想。[1]
在中世紀,基督教思想家大力反駁古典人口學觀點。該領域的重要貢獻者包括孔奇斯的威廉[2]、盧卡的巴塞洛繆[2]、奧弗涅的威廉[2]、帕古拉的威廉以及伊本·赫勒敦等穆斯林社會學家[3]
人口年齡定義
人口依據年齡具有下列幾項的區分:
依賴年齡:是指0~14歲至65歲以上的人口。泛指幼年及老年人口。
生產年齡:指15歲至64歲之人口。泛指青年及壯年人口。
年齡中層:即是年齡中位數,足以將年齡區分成兩半。
人口依賴比:又稱為扶養比,是生產年齡÷依賴年齡×100%所得之數值。
人口結構
人口性別年齡金字塔圖
用以區分人口性別年齡與結構的一張圖表,以表示人口之性別年齡的分布狀況。
年齡比例:指不同數量的年齡所占的比例,即是各種年齡階層的結構
性別比例:又稱為性別比,是一個衡量人口男女性別比例的指標。當大於100,即是男性多於女性;小於100反之。 參見* 性別比
類型
1增進型:即低金字塔,呈現下寬上窄的結構。多存在於低開發國家。
2穩定型:人口結構穩定,發展均衡。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3減退型:即倒金字塔,呈現上寬下窄的結構。存在已開發國家。
人口增減
具有兩種主要的人口增減模式。
自然增減
是指一個地區內的人口出生與死亡所造成人口增加或減少的情形,為自然增減。
人口的自然增減現象通常涉及到相關的經濟與社會因素的現象。(如國家經濟發展度對自然增減的影響力。)
社會增減
指某個地區內人口流出會或流入遷移動作,所造成一個社會當中的人口增減的影響。
社會增減牽連到輸出國與輸入國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和社會政治等影響之外,也包括如宗教、戰爭、文化等因素的影響。
遷移
指居住地點的暫時或永久性改變。同時涉及了相關的因素構成遷移的動力與原因
內部遷移
指在一國國內的縣市裡的遷移,通常經濟是最大的影響因素,其反映了生活方式的流動與水準不同。(例如鄉村遷入到都市的內部遷移)。
國際遷移
指跨國國際間的居住地點流動。通常,在接受國際遷移的國家,如果發生失業率高且住宅不足等情況,會造成「反移民」的風朝,進一步對當地社會秩序產生動盪與不安。
人口爆炸
世界人口發展歷史
人口學理論
馬爾薩斯主義認為人口可能呈指數級增長,而食品供應或其他資源則呈線性增長,最終大量人口會因為糧食增長的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而死亡。這一情況被稱為馬爾薩斯災難(也稱為馬爾薩斯陷阱、人口陷阱、馬爾薩斯危機、馬爾薩斯幽靈),一旦農業生產跟不上人口增長,就會導致饑荒或戰爭,並且出現貧困和人口減少等情況[4][5]。
馬克思觀點
人口轉型論
人口轉型(英語:Demographic transition)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從工業化前的經濟體制向工業化經濟體制過渡,往往伴隨着從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過渡到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現象。 這個理論是由美國人口學家沃倫 · 湯普森在1929年提出的,他觀察和研究過在過去兩個世紀裡工業化社會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或轉變。 大多數發達國家已完成人口結構轉型,出生率較低; 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正處於這一轉型過程中。 主要的(相對的)例外是一些貧窮的國家,主要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一些中東國家,這些國家正處於貧困狀態,或者受到政府政策或內亂的影響,特別是巴基斯坦,巴勒斯坦領土,也門和阿富汗。[6]
第二次人口轉型論
二次人口轉變是1986年 Ron Lesthaeghe 和 Dirk van de Kaa 在荷蘭社會學期刊 Mens en Maatschappij 上發表的一篇短文中首次提出的概念框架。 特殊和差別待遇處理了北美和西歐從1963年左右到現在發生的性行為和生殖行為模式的變化,當時一般人口採用避孕藥和其他廉價有效的避孕方法,如宮內節育器。 再加上性革命以及婦女在社會和勞動力中作用的增強,由此產生的變化已經深刻地影響了工業化國家的人口結構,從而導致少子化水平下降。
這些變化--選擇不結婚或不要孩子的婦女人數增加、婚外同居增加、單身母親生育率增加、婦女接受高等教育和職業生涯的人數增加,以及其他變化與個人主義和自主權的增加有關。特別是對婦女而言。 動機已經從傳統和經濟的動機轉變為了悟真我的動機。
2015年,華盛頓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政治經濟學家尼古拉斯 · 埃伯施塔特(Nicholas Eberstadt)將第二次人口轉型描述為"長期穩定的婚姻已經結束,離婚或分居正在興起,伴隨着一系列的同居和越來越多的偶然關係。[6]
戰後嬰兒潮
社會遷移理論
少子化
- 參見少子化
人口現象
分支
研究機構
- 國際人口學研究機構聯合會CICNRD
- 法國國立人口研究所
參見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Srivastava, Sangya. S.C.Srivastava,Studies in Demography, p.39-41. Anmol Publications Pvt. Limited. December 2005. ISBN 9788126119929.
- ^ 2.0 2.1 2.2 Peter Biller,The measure of multitude: Population in medieval thought[1].
- ^ See, e.g., Andrey Korotayev, Artemy Malkov, & Daria Khaltourina (2006). Introduction to Social Macrodynamics: Compact Macromodels of the World System Growth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9 July 2019.. Moscow: URSS, ISBN 5-484-00414-4.
- ^ Meredith Marsh, Peter S. Alagona (編). Barrons AP Human Geography 2008 Edition. 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2008 [2022-03-26]. ISBN 978-0-7641-381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6).
- ^ Dolan, Brian. Malthus, Medicine & Morality: Malthusianism after 1798. Rodopi. 2000 [2022-03-26]. ISBN 978-90-420-08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6).
- ^ 6.0 6.1 人口转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2-05-05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