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基克戰役

伊基克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Iquique)也稱伊基克海戰(西班牙語:Combate Naval de Iquique)是1879年5月21日硝石戰爭期間發生在當時秘魯伊基克(今屬智利)附近的一次海戰。

伊基克戰役
硝石戰爭的一部分

正在下沉的「埃斯美拉達」號護衛艦
日期1879年5月21日
地點
秘魯伊基克(今屬智利)附近
結果 秘魯勝利
參戰方
智利海軍 秘魯海軍
指揮官與領導者
智利 奧圖羅·普拉特  秘魯 米格爾·格勞
兵力
1艘木製護衛艦 1艘鐵甲炮塔艦
傷亡與損失
135人死亡
62被俘
1艘護衛艦被擊沉
1人死亡
7人受傷

背景

硝石戰爭爆發後,智利海軍總司令胡安·威廉姆斯上將認為應派海軍首先對秘魯的南部港口進行封鎖以截斷其硝酸鹽出口,中斷秘魯政府的最大財源,同時也阻止秘魯從海外獲得軍火。因此智利海軍兩艘威力強大的中央炮房鐵甲艦——「海軍上將科克倫」號Almirante Cochrane)和「布蘭科·恩卡拉達」號Blanco Encalada)開始在玻利維亞和秘魯海岸採取行動。秘魯的伊基克港遭到了封鎖,胡阿尼洛斯莫延多皮卡皮薩瓜等港口則遭到了炮擊,港口設施大半被毀。胡安·威廉姆斯希望藉助對貿易的破壞削弱聯盟的戰爭能力,但封鎖的效率不夠高,秘魯獲得了備戰喘息的時間。

1879年4月底,在智利政府高層的壓力下,胡安·威廉姆斯最終決定進攻卡亞俄,徹底摧毀秘魯艦隊。5月16日,智利海軍的主力艦隊開始向卡亞俄港進發。兩艘陳舊的木製軍艦——由奧圖羅·普拉特艦長指揮的巡防艦「埃斯美拉達」號Esmeralda)和卡洛斯·孔德爾艦長指揮的縱帆船「科瓦東加」號Covadonga)——則在伊基克港外繼續執行封鎖任務。於此同時秘魯海軍僅有的兩艘鐵甲艦——由米格爾·格勞指揮的「胡阿斯卡」號Huáscar)和由胡安·瓜勒莫·莫爾艦長指揮的「獨立」號Independencia)從卡亞俄出發,向南前往阿里卡去運輸援軍、武器彈藥和給養。

經過

1879年5月21日清晨6點30分,「科瓦東加」號的嘹望哨首先發現秘魯「胡阿斯卡」號和「獨立」號,但由於海霧濃密,被誤認為是友軍艦隊。6點45分「科瓦東加」號的水手辨認出兩艦的身份,艦長卡洛斯·孔德爾隨即下令對空鳴炮,通知仍在錨泊的「埃斯美拉達」號。

由於雙方的實力差距懸殊,「埃斯美拉達」號艦長奧圖羅·普拉特要求孔德爾緊隨他的航線,將「科瓦東加」號、「埃斯美拉達」號和運輸船「拉馬爾」號(Lamar)在伊基克港的中央會合在一起。

8時15分,秘魯鐵甲艦向智利軍艦進行第一次齊射,普拉特命令「埃斯美拉達」號開始機動,「科瓦東加」號緊跟其後。8點25分,秘魯鐵甲艦進行第二次齊射,「胡阿斯卡」號的一發炮彈擊中了「埃斯美拉達」號的右舷,穿過船體,炸死2人,重傷一人。這時,運輸船「拉馬爾」號升起了美國國旗,向南開去,「科瓦東加」號上的孔德爾也改變航向追隨而去。米格爾·格勞命令「獨立」號前去堵住「科瓦東加」號和「拉馬爾」號的逃路。在「獨立」號前去追趕「科瓦東加」號後,「胡阿斯卡」號上的米格爾·格勞決定留下來解決「埃斯美拉達」號。這時,普拉特為改變對己方不利的戰場態勢,迅速地把艦位橫到秘魯海岸正前方、距離海岸線220碼的位置,逼迫「胡阿斯卡」號降低射擊速度,以免誤中岸上的秘魯村莊,此時村民們正聚集在野外觀戰。

伊基克要塞的秘魯指揮官胡安·布恩地亞(Juan Buendía)將軍事先在海灘上部署了一些加農炮,準備與己方艦隊夾擊智利的「埃斯美拉達」號。由於米格爾·格勞事先得到了一份錯誤情報,誤以為「埃斯美拉達」號周圍布滿了水雷,因此在距離該艦660碼的地方停了下來,開始以其10英寸主炮進行射擊。但因為秘魯水兵缺乏對科爾斯(Coles)式炮塔的操作經驗,整整一個半小時內都沒有一發炮彈擊中對手。智利「埃斯美拉達」號則以30磅炮和步槍進行還擊,但無法擊穿秘魯軍艦堅固的鐵甲。

此時海岸上一門9磅加農炮炮壘也開始對智利艦艇「埃斯美拉達」號開火,一枚榴彈擊中了「埃斯美拉達」號,炸死3人。普拉特命令軍艦進行機動,但因為主機發生故障、一個鍋爐也爆炸了,該艦隻能以4節的航速勉強挪動。普拉特把軍艦停在了距離岸上城市1000米、離陸地280碼的地方,這樣艦員在軍艦沉沒後還可以登陸。這一機動使米格爾·格勞發現所謂「環繞埃斯美拉達號的水雷」根本不存在,於是下令抵近射擊。「胡阿斯卡」號的一發炮彈擊中了「埃斯美拉達」號的甲板,打死了傳令兵和炮手。

11點30分,米格爾·格勞決定給予對手決定性的一擊,命令鐵甲艦「胡阿斯卡」號以艦首的撞角對準「埃斯美拉達」號的右舷,準備發起衝撞。而普拉特發現這是一個登上秘魯軍艦、在白刃格鬥中壓制敵方火力的契機。因此當兩艦第一次衝撞時,普拉特舉劍大吼:「Al abordaje muchachos!」(西班牙語「跟我來,小伙子們!」)但只有普拉特和軍士胡安·德·迪奧斯·阿爾迪亞(Juan de Dios Aldea)兩人成功地跳上了秘魯的鐵甲艦。阿爾迪亞軍士被敵方炮塔上的火力擊中倒下,而普拉特直接沖向指揮塔,身中兩槍,壯烈殉國。

「埃斯美拉達」號上的剩餘士兵們目睹了他們的指揮官光榮的犧牲,當米格爾·格勞再次試圖撞擊「埃斯美拉達」號的船首時,「埃斯美拉達」號的伊格納西奧·塞拉諾(Ignacio Serrano)上尉再度高喊「準備跳幫!」他帶着另外10名水兵跳上了「胡阿斯卡」號,但紛紛被格林炮以及炮塔內的火力擊倒。

「胡阿斯卡」號的第三次撞擊打進了「埃斯美拉達」號的中部,宣布了這艘老艦的死刑。因為高度不夠,「埃斯美拉達」號上的智利水兵再也沒有人能跳上「胡阿斯卡」號。「埃斯美拉達」號緩緩下沉。至12時10分完全沉入了海底。

此次戰役共造成135名智利水兵戰死,62名落水的士兵在米格爾·格勞的命令下被營救上來。格勞對普拉特的陣亡表示了悲痛並向對手致敬,下令給俘虜們乾衣服和食品,同時將他們囚禁在軍艦上以免智利人被岸上憤怒的人群所殺。秘魯方面有1名水兵戰死,7人受傷。

後續

於此同時從伊基克逃出來的智利「科瓦東加」號仍在繼續向南逃跑,秘魯的「獨立」號在後面緊追不捨。隨後雙方之間進行了格雷薩海岬海戰,智利方面獲勝,秘魯的「獨立」號被擊沉。

紀念

1905年起,智利將本次海戰發生的日期5月21日定為「海軍光榮日」(Dia de las Glorias de la Armada),每年都舉行慶祝活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