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
伊斯蘭對波斯征服或穆斯林對波斯的征服(633年–656年)導致薩珊帝國(埃蘭沙赫爾)滅亡,瑣羅亞斯德教衰落。
7世紀,波斯薩珊王朝陷入衰落,在與東羅馬帝國連年的戰爭之後,人力物力已消耗殆盡。628年,霍斯勞二世遭子篡位而被處決,引發四年的內亂[2],薩珊王朝已搖搖欲墜。
632年春,剛剛在新興的伊斯蘭教下統合起來的,以貝都因人為主體的阿拉伯人的伊斯蘭哈里發的軍隊出現在埃蘭沙赫爾所屬的美索不達米亞的南疆邊境上;633年,伊斯蘭哈里發的軍隊攻占了埃蘭沙赫爾所屬的美索不達米亞的南疆邊境的所有要塞。雖然之後由於伊斯蘭哈里發軍隊被調動到去征伐東羅馬帝國的敘利亞(634年)、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地,並且期間埃蘭沙赫爾的軍隊在與伊斯蘭哈里發的軍隊交戰中獲得了幾次短暫的勝利,但是沒能組織起有效抵抗,待伊斯蘭哈里發的軍隊集結起主力之後,到636年,伊斯蘭哈里發的軍隊在卡迪西亞戰役打敗埃蘭沙赫爾軍隊,並趁機渡過底格里斯河攻占其在底格里斯河右岸的首都泰西封。至639年,伊斯蘭軍隊攻占了埃蘭地區的治所蘇薩,到640年,伊斯蘭哈里發軍隊占領波斯埃蘭和伊斯法罕等地。642年,阿拉伯將領努爾曼率軍在波斯埃克巴坦那以南的納哈萬德打敗埃蘭沙赫爾軍隊,繼而最終在644年基本占領埃蘭沙赫爾全境。此後埃蘭沙赫爾的末代君主伊嗣俟三世先是經過赫卡通皮洛斯,之後是逃亡到內沙布爾,再後是逃亡到木鹿藏匿,651年,他在梅爾夫被一個伊斯蘭哈里發下的逮捕令的利誘的貪財的磨坊主劫殺。
王子俾路斯看到復國無望,攜帶5,000人隨從向北經過阿姆河並經過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的撒馬爾罕、塔什干、苦盞和貳師城翻越蔥嶺並穿越唐朝安西都護府的崑崙山脈的南道,再次經過河西道和隴右道來到唐長安城被唐高宗授為大將軍,其一個姊妹嫁入唐皇室;另一路向南逾越興都庫什山脈的那幾道山口向南逃亡到之前屬於埃蘭沙赫爾的疆土的印度河河口北岸的古吉拉特邦,迄今為止當地還有65,000人的埃蘭沙赫爾人後裔。有一支王室在馬贊德蘭通過游擊戰和臣服於周邊強國的方式延續到1350年,被札剌亦兒王朝攻滅。
穆斯林的征服令波斯進入數百年的伊斯蘭化進程[3],但波斯語和波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延續和傳承,未經歷強烈的阿拉伯化。伊斯蘭教在中世紀晚期成為波斯地區的主要宗教[4][5]。
穆斯林征服之前的薩珊波斯
自公元前一世紀以來,羅馬帝國(後期成為東羅馬帝國)和帕提亞帝國(後來被薩珊王朝取代)之間以幼發拉底河為邊界,並且兩國邊境多次爆發領土爭奪戰。大多數戰役集中在北部丘陵地區,因此大多數防禦工事也都建在這裡,因為廣袤的阿拉伯沙漠和敘利亞沙漠使南部不面臨敵對帝國的威脅。南方唯一可能的危險是游牧阿拉伯部落的偶爾襲擊。因此,兩個帝國都與半獨立的小型阿拉伯王國結盟,這些小國充當緩衝國,並保護東羅馬和波斯免受貝都因人的侵襲。拜占庭的附庸是伽珊尼德,波斯的附庸是拉赫姆。伽珊尼德和拉赫姆之間爭執不斷,但並沒有對拜占庭人或波斯人產生太大影響。6世紀和7世紀,不同的因素破壞了這種已維持多個世紀的力量平衡。
阿拉伯附庸國的叛亂(602)
拜占庭的附庸伽珊尼德阿拉伯人皈依了基督一性論的基督教,該教派被拜占庭正教會視為異端。東羅馬人試圖鎮壓異端,故而惡化了與伽珊尼德的關係,在沙漠邊境引發了叛亂。拉赫姆阿拉伯人也爆發了反抗波斯國王霍斯勞二世的起義。阿爾努曼三世是第一位皈依基督教的拉赫姆國王,他在602年被霍斯勞二世罷黜並殺害,因為他企圖擺脫波斯人的宗主地位。在霍斯勞被暗殺之後,波斯帝國陷入內亂,而拉赫姆實際上實現了半獨立。如今,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拉赫姆王國被阿拉伯人兼併是薩珊帝國滅亡以及隨後的伊斯蘭征服波斯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為拉赫姆人在希拉赫戰役中被哈立德·本·瓦利德擊敗後同意充當穆斯林的間諜[6]
東羅馬-薩珊戰爭(602–628)
薩珊波斯統治者霍斯勞二世擊敗了帝國內部的叛亂者巴赫拉姆六世;此後,他將精力轉向宿敵東羅馬,引發了602-628年的東羅馬-薩珊戰爭。從612年到622年,他將波斯的疆域擴張到幾乎和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330年)一致,占領了西邊的埃及、巴勒斯坦(由猶太軍隊協助完成的)等地。
東羅馬重新集結,在希拉克略的領導下於622年進行反攻。霍斯勞在627年的尼尼微戰役中被擊敗,東羅馬重新占領了整個敘利亞,還深入到波斯的美索不達米亞。629年,霍斯勞的將軍沙赫爾巴拉茲同意停戰,兩個帝國之間的邊界恢復到與602年相同。
在薩珊波斯內戰(628-632)中,霍斯勞二世於628年被處決,許多人爭奪王位。628年到632年,波斯出現了十位國王和女王。最後一個是伊嗣俟三世,他是霍斯勞二世的孫子,登基時年僅8歲[7]。
穆罕默德時期
根據伊斯蘭史料的說法,公元628年《侯代比亞和約》簽署後,穆罕默德向當時各個部落和王國的統治者寄送信件,勸誡他們皈依伊斯蘭教並屈服於真主的命令。 這些信件由大使在同一天運往波斯、拜占庭、埃塞俄比亞、埃及、也門和希拉赫(伊拉克)[8]。一些現代伊斯蘭歷史學家,特別是Grimme和Caetani,重新審視了這種說法[9];尤其有爭議的一點是霍斯勞二世收到了穆罕默德的來信這一說法,由於薩珊的宮廷禮儀極為複雜,當時一個次要的地區大國的信件不太可能寄到「萬王之王」手中[10]。
穆斯林的史料進一步提到,在遷徙的第七年年初,穆罕默德任命他的一名官員阿卜杜拉·胡扎法·薩赫米·卡拉希(Abdullah Huzafah Sahmi Qarashi)帶信給霍斯勞二世,邀請他接受伊斯蘭教:
奉至仁至慈安拉之命,這是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給波斯王霍斯勞的信件,祝福跟隨正道,歸信安拉及其使者,並見證:除獨一的安拉外,別無應收崇拜者,他沒有夥伴,穆罕默德是他的僕人和使者。我以伊斯蘭的名義號召你歸信,我是安拉派給全人類的使者。你歸信,你會安全的,如果你拒絕,那你負責拜火教徒的罪責[11]。
哈里發國的崛起
穆罕默德於632年6月去世,阿布·巴克爾獲得哈里發的頭銜,在麥地那成為穆罕默德的政治繼任者。阿布·巴克爾繼位後不久,幾個阿拉伯部落叛亂,爆發叛教者戰爭。這場戰爭一直困擾哈里發,直到633年3月整個阿拉伯半島都統一在麥地那哈里發的領導下。
很難說阿布·巴克爾是否真的打算進行全面的帝國征服。然而,他確實推動了一條歷史進程(後來由歐麥爾和奧斯曼繼承),在短短的幾十年內造就了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12]。該進程開始於哈立德·本·瓦利德將軍與薩珊王朝的對峙。
第一次入侵美索不達米亞(633)
叛教者戰爭後,東北阿拉伯的部落首領Al-Muthanna ibn Haritha突襲了美索不達米亞(今伊拉克)的波斯城鎮。阿布·巴克爾的軍隊足夠強大,可以向東北進攻波斯帝國、向西北進攻拜占庭帝國。征服的目的有三:首先,在阿拉伯與這兩個大型帝國之間的邊界上,有許多游牧的阿拉伯部落,是波斯人和羅馬人之間的緩衝地帶,阿布·巴克爾希望這些部落能接受伊斯蘭教,並幫助其穆斯林兄弟傳播伊斯蘭教;其次,波斯人和羅馬人承受着很高的稅負,阿布·巴克爾認為,穆斯林同意使他們免受苛捐雜稅,這可以說服他們幫助穆斯林;最後,阿布·巴克爾希望通過襲擊伊拉克和敘利亞來消除伊斯蘭帝國邊界的危險.[13]。隨着一系列突襲的成功,阿拉伯人收集了大量戰利品。Al-Muthanna ibn Haritha前往麥地那向阿布·巴克爾報告了他的好消息,隨之被任命為人民統帥,此後他開始更深入地襲擊美索不達米亞。利用輕騎兵的機動能力,他可以輕鬆地襲擊沙漠附近的任何城鎮,並再次隱匿在茫茫沙漠中,而薩珊軍隊則無法企及。Al-Muthanna的行動使阿布·巴克爾考慮擴張他的正統哈里發帝國[14]。
阿布·巴克爾針對進攻波斯做出了兩項決定:首先,入侵的軍隊將完全由志願者組成;第二,任命他最好的將軍哈立德·本·瓦利德來領導這場戰爭。當阿布·巴克爾命令他入侵薩珊帝國時,哈立德仍在亞瑪瑪,剛剛擊敗自稱為先知的Musaylimah。阿布·巴克爾將希拉赫確立為哈立德的目標,派遣增援部隊並命令東北阿拉伯的部落首領在哈立德的指揮下開展行動。大約在633年3月的第三個星期(希吉拉歷12年穆哈蘭姆月的第一個星期),哈立德率領一支10000人的軍隊從亞瑪瑪出發[14]。四名部落首領各有2000名戰士,也加入了他的行列,使軍隊人數升至18000名。
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後,哈立德在4月和5月一連取得了四場戰役的勝利。波斯宮廷原本已受內部問題困擾,現在更是陷入混亂。在五月的最後一周,重鎮希拉赫淪陷。軍隊休整後,哈立德在6月包圍了安巴爾,該城於7月投降。哈立德隨後向南移動,並在7月的最後一周占領了Ayn al-Tamr城。到目前為止,今伊拉克的大部分地區都處於穆斯林的控制之下。
哈立德接到阿拉伯北部被叛亂部落圍困的一名穆斯林阿拉伯將軍的援助請求。八月的最後一周,哈立德前去增援,擊敗了叛軍。回國後,他獲悉一支龐大的波斯軍隊正在集結。他決定對其各個擊破,以避免遭遇一支龐大的波斯軍隊。波斯的軍隊由波斯人和基督教阿拉伯人組成,在四處分別設有一個師。哈立德將他的軍隊分為三支,並在夜間分別從三個不同方面對波斯人進行了有協調的進攻。波斯遭遇了毀滅性的失敗,喪失了對美索不達米亞的控制,此時波斯首都泰西封極易受到攻擊。在攻擊泰西封之前,哈立德決定消滅南部和西部的所有波斯軍隊。因此,他向邊境城市Firaz進軍,並於12月擊敗了波斯人、拜占庭人和基督教阿拉伯人的聯合部隊。這是他征服美索不達米亞的最後一場戰鬥。在哈立德前往卡迪西耶(通往泰西封的關鍵要塞)的途中,阿布·巴克爾命令他前往敘利亞指揮與羅馬的戰爭[15]。
第二次入侵美索不達米亞(634–636)
根據阿布·巴克爾的遺願,歐麥爾將繼續征服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在美索不達米亞,局勢正在迅速惡化。在阿布·巴克爾時代,哈立德·本·瓦利德及其9000名士兵中的一半人離開了美索不達米亞,開始在敘利亞戰鬥,隨後波斯人決定收回他們的失地。穆斯林軍隊被迫離開已征服地區,集中兵力防守邊界。歐麥爾立即向美索不達米亞派出援軍[2]。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在薩瓦德地區發生一系列戰鬥,阿拉伯人成功在這一地區維持了其統治[16]。後來,波斯人在橋梁之戰中擊敗了阿拉伯軍隊。然而,阿拉伯人隨後在Buwayb戰役中取得了勝利。635年,伊嗣俟三世向東羅馬帝國的希拉克略皇帝尋求結盟,並和後者的女兒(或孫女)結婚,從而形成同盟。當希拉克略在黎凡特準備重大進攻時,伊嗣俟命令集結大規模軍隊,協調兩個戰線的進攻,力求將穆斯林趕出美索不達米亞。
歐麥爾下令軍隊撤退到阿拉伯邊界,並開始在麥地那集結軍隊,準備再次進軍美索不達米亞。由於形勢危急,歐麥爾希望親自指揮軍隊,但他的大臣提出異議,認為兩線作戰要求歐麥爾留在麥地那。因此,儘管賽義德·本·阿比·瓦卡斯患坐骨神經痛,歐麥爾仍任命他為高級軍官[17]。賽義德於636年5月率軍隊離開麥地那,並於6月到達卡迪西亞。
當希拉克略於636年5月發動進攻時,伊嗣俟無法及時召集軍隊及時向拜占庭提供波斯的援助。據說,歐麥爾當時已知道了波斯和東羅馬結盟一事,充分利用時機來避免與兩個大國同時作戰,他迅速採取行動,在雅爾穆克加強了穆斯林軍隊,同時,歐麥爾下令賽義德與伊嗣俟三世進行和平談判並邀請他接受伊斯蘭教,為的就是拖住波斯軍隊的行動。希拉克略指示他的將領在接受明確命令之前不要與穆斯林交戰;但是,由於擔心阿拉伯援軍增多,東羅馬將領於636年8月在雅爾穆克襲擊了穆斯林軍隊,結果被擊潰[18]。東羅馬在該戰役後失去了黎凡特地區。
拜占庭暫時不構成威脅,而薩珊帝國仍然十分強大,擁有龐大的軍力儲備,波斯人從帝國的每個角落都集結了包括戰象在內的軍隊,並任命最重要的將軍指揮。在三個月內,薩義德在卡迪西亞戰役中擊敗了波斯軍隊,結束了薩珊王朝在波斯本土以西的統治[19]。這場勝利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伊斯蘭勢力成長的決定性事件:在擊敗了大部分波斯軍隊之後,薩義德和其他人接着又征服了一系列美索不達米亞城市。薩珊帝國的首都泰西封被圍困三個月後於637年3月淪陷。
征服美索不達米亞和波斯反抗(636-641)
636年12月,歐麥爾下令Utbah ibn Ghazwan前往南部,占領al-Ubulla和巴士拉,以切斷那裡的波斯駐軍與泰西封之間的聯繫。阿拉伯軍隊於637年4月到達,占領了該地區。波斯人撤退到了米桑地區,穆斯林後來也占領了該地區[20]。
從泰西封撤退後,波斯軍隊在Jalawla集結,這個城市處於美索不達米亞、呼羅珊和伊朗阿塞拜疆等地路線的交匯處,戰略意義十分重要。637年4月,12000名阿拉伯士兵在Jalawla戰役中擊敗波斯人,隨後對Jalawla進行了長達7個月的圍城,最終將這座城市收入囊中。接下來,穆斯林軍隊又先後占領了提克里特和摩蘇爾,整個美索不達米亞處於穆斯林的控制之下。
此時波斯人已退守波斯本土,即札格羅斯山脈以東,638年至641年間波斯軍隊在霍木贊的率領下多次嘗試收復美索不達米亞。不過波斯始終無法獲得較大進展,札格羅斯山脈成為了波斯和阿拉伯雙方拉鋸的邊境。霍木贊遭遇了若干次失敗,於640年被俘虜至麥地那,隨後成為歐麥爾的顧問,為其征服波斯的軍事行動提供建議。有人認為他參與了644年暗殺歐麥爾的計劃。
在圖斯塔贏得勝利後,阿拉伯軍隊於641年1月向具有戰略意義的蘇薩進軍,在圍攻了幾個月後占領了這座城市。隨後阿拉伯人向Junde Sabur進軍,這是波斯在胡齊斯坦的最後一個重要軍事據點,在圍攻數周后占領了該城[21]。
納哈萬德戰役(642)
征服胡齊斯坦後,歐麥爾想要恢復和平。雖然波斯帝國的形象和地位已大大削弱,但波斯依然被新崛起的阿拉伯人視為一個令人恐懼的超級大國,而歐麥爾對與之不必要的軍事接觸保持警惕。「我希望我們與伊朗人之間有一座巨大的火焰山,使他們無法接觸我們,使我們也無法接觸他們。[22]」然而,阿拉伯人的軍事勝利損害了波斯人的自尊,使他們無法容忍現狀[23]。
637年戰敗後,伊嗣俟三世前往雷伊,隨後來到梅爾夫,遷都於此,指示其將領對美索不達米亞進行連續的攻擊。四年之內,伊嗣俟三世感到波斯強大到足以再次挑戰穆斯林,以控制美索不達米亞。他從波斯各地招募了100000名退伍軍人和年輕的志願者前往納哈萬德,與哈里發進行最後的鬥爭。
阿拉伯哈里發在庫法總督知悉了波斯的軍事行動,向歐麥爾匯報波斯軍隊在納哈萬德的集結。儘管歐麥爾曾表示希望美索不達米亞成為他的最東部邊境,但波斯軍隊在納哈萬德集結迫使他採取行動[24]。他現在認為,只要波斯人仍然受薩珊王朝統治,對美索不達米亞的襲擊就會繼續。幾名阿拉伯將領分別從庫法、巴士拉和泰西封出發前往納哈萬德。歐麥爾決定親自將麥地那的軍隊帶到納哈萬德擔任總指揮。但其他人再次建議他從麥地那指揮戰役。歐麥爾任命了麥地那的部隊司令以及納哈萬德的總司令。穆斯林軍隊在642年12月的納哈萬德戰役中擊敗了波斯人。隨後,穆斯林占領了整個哈馬丹地區,僅遭到微弱的抵抗[22]。
征服波斯(642-651)
幾年後,哈里發歐麥爾採取了新的進攻性態勢[25],準備全面進攻薩珊帝國的殘餘。納哈萬德戰役是伊斯蘭歷史上最具決定性的戰鬥之一[26]。在遭遇納哈萬德的慘敗後,伊嗣俟三世逃往波斯的不同地區,試圖組建一支新軍隊,但收效甚微,而歐麥爾試圖將他生擒。
在納哈萬德擊敗波斯人後,歐麥爾決定立即乘勝追擊,他必須決定先征服三個省中的哪一個:南部的法爾斯、北部的阿塞拜疆還是中部的伊斯法罕。歐麥爾最終選擇了伊斯法罕,因為這是波斯帝國的心臟地帶,保障薩珊不同地區駐軍之間的供給和通訊,而占領該地區會將法爾斯和阿塞拜疆與呼羅珊(伊嗣俟的據點)隔離開來。在占領法爾斯和伊斯法罕之後,接下來他將同時對西北省份阿塞拜疆和最東部的省份錫斯坦發動攻擊[26]。征服這些省份會使呼羅珊處於孤立和脆弱的境地,而呼羅珊將是征服波斯的最後階段。
642年1月歐麥爾已完成戰略準備工作。該計劃的成功取決於歐麥爾能否從麥地那有效地協調1500公里以外的戰爭,也取決於其指揮官的技能。歐麥爾沒有任命一個指揮官來指揮所有戰役,而是任命了若干名指揮官,每個指揮官分配了不同的任務;一旦指揮官的任務結束,他將成為一名普通士兵接受下一位指揮官的統帥。該策略的目的是讓指揮官與士兵們打成一團,並提醒指揮官他們和其他人一樣。指揮官的角色只授予給最有能力的士兵,一旦戰鬥結束,指揮官將返回其先前的位置。
征戰前夕,為了提高士氣,歐麥爾決定重新任命已離開四年的哈立德為戰地指揮官[26]。哈立德作為羅馬東部省份征服者的聲譽使波斯指揮官士氣低落,他們中大多數人在633年征服美索不達米亞期間曾淪為他的手下敗將。然而,642年,哈立德在埃米薩(今敘利亞霍姆斯)去世。
在整個波斯戰役中,歐麥爾嚴格要求其指揮官在採取任何決定性行動之前向他諮詢。在開始戰役之前,所有指揮官都必須發送一份詳細的報告,說明該地區的地理條件、地形以及波斯駐軍、要塞、城市和部隊的位置。然後,歐麥爾將向他們發送一份詳細計劃,說明他希望如何占領該地區。只有戰術上的問題留給了指揮官,讓他們根據前線所面臨的情況來解決[27]。
征服波斯中部
哈立德死後,歐麥爾任命阿卜杜拉·本·烏斯曼(Abdullah ibn Uthman)擔任入侵伊斯法罕的穆斯林部隊司令。努曼·伊本·穆卡林(Nu'man ibn Muqaarin)從納哈萬德出發前往哈馬丹,然後向東南行進370公里,到達伊斯法罕,在那裡擊敗了薩珊軍隊,兩名薩珊將軍在戰役中被殺[28]。穆斯林軍隊隨後對伊斯法罕進行了數個月的圍困,之後伊斯法罕投降。
651年,努曼的兄弟努亞姆(Nu'aym)向東北行進,到達距哈馬丹約320公里的雷伊,圍困了這座城市,雷伊進行了激烈的抵抗後投降,然後向東北前進240公里,向庫姆進發,沒有遭遇太大抵抗力就占領了庫姆。這些城市代表了伊斯法罕地區的邊界,往東北是呼羅珊,而東南部則是錫斯坦。同時,哈馬丹和雷伊發生了叛亂。歐麥爾派遣努亞姆到哈馬丹鎮壓叛亂並肅清了伊斯法罕的西部邊界。努亞姆在一場血腥的戰鬥後重新占領了哈馬丹,然後前往雷伊。波斯人也在那裡抵抗,但在要塞外被擊敗,穆斯林重新占領了這座城市[29]。當地波斯人民為獲得和平而同意支付吉茲亞稅。努亞姆從雷伊向北行軍至裏海以南的塔巴里斯坦[29],塔巴里斯坦的統治者與哈里發籤署了和平條約。
征服法爾斯
穆斯林對法爾斯的入侵始於638或639年,當時巴林的總督擊敗了一些叛亂的阿拉伯部落,占領了波斯灣的一個島嶼。儘管哈里發已下令不得入侵法爾斯及其周圍島嶼,但巴林總督仍率軍隊繼續襲擊該地區。他迅速組建了一支軍隊,將他分為三組,受三個人指揮。
第一組軍隊進入法爾斯時,很快就被擊敗。第二組很快遭遇了同樣的事情。而第三組則更為幸運:他們設法將防禦者困在海灣,但由於薩珊軍隊阻攔他們的出海,因此無法撤回巴林。歐麥爾得知了他們入侵法爾斯的消息後,由薩德·伊本·阿比·瓦卡斯(Sa'd ibn Abi Waqqas)擔任總督,並派遣增援部隊前往法爾斯。增援部隊到達後,此前被困的軍隊設法撤回了巴林,其餘人員撤回了巴士拉。
約643年,穆斯林軍隊占領了比沙普爾,與其簽署了和平條約。644年,穆斯林軍隊再次從巴林進攻法爾斯,一度抵達伊什塔克爾,直到他們被法爾斯總督擊退。一段時間之後,穆斯林軍隊設法在法爾斯建立了軍事基地,隨後擊敗了法爾斯總督並將其殺死。一名已皈依伊斯蘭教的波斯人被遣去進攻法爾斯海岸的塞內茲堡壘。11月11日,奧斯曼成為新的(第三位)正統哈里發,比沙普爾的居民在前法爾斯總督的兄弟的領導下宣布獨立,但隨即被鎮壓。不過,波斯歷史學家al-Baladhuri指出該事件發生於646年。
648年,穆斯林軍隊迫使伊什塔克爾總督投降。這座城市的居民後來在649或650年起義,阿拉伯人在此地的軍事總督被打死。650或651年,伊嗣俟三世伊什塔克爾前往伊什塔克爾計劃對阿拉伯人進行有組織的抵抗,然而伊什塔克爾未能維持強大的抵抗,很快阿拉伯人洗劫了該城市並殺死了40000多名抵抗者。阿拉伯人隨後迅速占領了該地區的一系列城市,而伊嗣俟則逃往克爾曼。穆斯林對法爾斯的控制一度仍然動盪不安,征服之後還發生了幾次叛亂。
征服波斯西南
在Suhail ibn Adi的帶領下,穆斯林軍隊於643年從巴士拉出發前往波斯西南部的克爾曼,途中經過了設拉子和波斯波利斯,克爾曼在與當地駐軍激烈的戰鬥後被征服。
征服錫斯坦
阿拉伯人早在歐麥爾哈里發時期就曾襲擊錫斯坦,不過第一次真正的入侵發生在650年,遭到慘敗,被迫撤退[30]。
一年後,穆斯林軍隊重新進攻錫斯坦,一段時間後抵達了錫斯坦邊境城鎮扎利克,強迫該鎮統治者承認正統哈里發的權威。隨後他在卡爾庫亞堡壘做了同樣的事,該堡壘有《錫斯坦歷史》一書中提到的一座著名瑣羅亞斯德教火廟[31]。他在該省奪取了更多土地。接下來,他圍攻了錫斯坦首府扎蘭季,在城外進行激烈戰鬥之後,其總督投降。當總督前去與阿拉伯將領進行和平談判時,他看到阿拉伯指揮官正坐在兩名士兵的屍體之上。總督為了換取與阿拉伯人的和睦,承諾向阿拉伯人繳納100萬迪拉姆的貢品,其中包括1000名奴隸男孩或女孩以及1000艘金船[31][32]。
征服阿塞拜疆
對阿塞拜疆的征服始於651年[33],與對錫斯坦和克爾曼的再征服同時進行。穆斯林軍隊從波斯中部的雷伊前往北部一個堅固的波斯據點贊詹。波斯人從城裡出來戰鬥,結果被擊敗,這座城市被占領,而那些尋求和平的人則同意支付吉茲亞稅[34]。穆斯林軍隊從贊詹出發,前往阿爾達比勒,這座城市和平投降。然後,他們繼續沿裏海西岸向北進軍,用武力占領了傑爾賓特[35]。穆斯林軍隊對阿塞拜疆進行雙管齊下的襲擊:一條線路沿裏海西岸,另一條則進入阿塞拜疆心臟地帶。前者遭遇了一支大型波斯部隊的頑強抵抗,最終取勝並俘虜了指揮官;作為放生的回報,該指揮官同意交出阿塞拜疆的領土,並說服其他人接受穆斯林統治[29]。另一條路線也是穆斯林軍隊獲得勝利。阿塞拜疆向哈里發投降,同意每年支付吉茲亞。
征服亞美尼亞
穆斯林在638–639年征服了拜占庭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以北的波斯亞美尼亞仍在波斯人手中。歐麥爾拒絕冒險,他從不將波斯人視為軟弱之輩。643年末,歐麥爾再次向波斯帝國的東北(呼羅珊)和西北(亞美尼亞)同時進行遠征。穆斯林軍隊採用了已取得多次成功的多管齊下的攻擊策略。在距離第比利斯數公里時,歐麥爾指示軍隊分為三個軍團,一支占領第比利斯,一支朝北向高加索山進發,還有一支朝南向高加索山進發。三個任務都取得成功,但歐麥爾突然死亡給入侵亞美尼亞的行動畫上了句點。到此時,幾乎所有的南高加索地區都被占領[36]。
征服呼羅珊
呼羅珊是薩珊帝國的第二大省,從今伊朗的東北部延伸至阿富汗西北部和土庫曼斯坦南部,其首府是阿富汗北部的巴爾赫。651年,征服呼羅珊的任務分配給阿納夫(Ahnaf ibn Qais)[35]。阿納夫從庫法出發,經過雷伊和尼沙普爾,走了一條較短且人跡罕至的路線。雷伊已經在穆斯林手中,而尼沙普爾幾乎毫無抵抗就投降了。阿納夫從尼沙普爾出發前往阿富汗西部重鎮赫拉特,赫拉特是一個築有防禦工事的城市,被圍困了幾個月後向穆斯林軍隊投降,整個呼羅珊由穆斯林控制。然後,阿納夫直接向北行進到今土庫曼斯坦的梅爾夫[37]。梅爾夫是呼羅珊的首都,伊嗣俟三世的宮廷已遷居於此。聽到穆斯林到來的消息後,伊嗣俟三世前往巴爾赫。梅爾夫沒有抵抗,於是穆斯林不費一兵一卒就占領了呼羅珊的首都。阿納夫留在梅爾夫,等待庫法的增援。同時,伊嗣俟在巴爾赫也集結了相當大的力量,並與費爾干納的突厥汗結盟,後者親自率領救援部落。歐麥爾命令阿納夫破壞同盟關係。費爾干納的汗意識到與穆斯林的戰鬥可能會危及自己的王國,因此退出了同盟,並撤回費爾干納。伊嗣俟的其餘部隊在阿姆河戰役中被擊敗,撤退至河中地區。伊嗣俟僥倖逃至中國,穆斯林現在已到達波斯最外圍的邊境,繼續往外是突厥人的土地,更遠處則是中國。阿納夫回到梅爾夫,並向焦急的歐麥爾寄信詳細報告了他的勝利,並請求歐麥爾許可他穿過阿姆河以入侵河中地區。歐麥爾命令阿納夫暫時停止進攻,鞏固他在阿姆河以南的力量。
波斯反抗與再征服
644年11月,歐麥爾被一個波斯奴隸暗殺。歷史學家通常將這次暗殺視為波斯的陰謀[35],策劃人是霍木贊。奧斯曼接替歐麥爾成為第三任哈里發。在他的統治期間,整個前薩珊帝國的領土不時爆發叛亂,他派遣數支軍隊前去擊潰叛亂並奪回波斯及其附庸國的領土。叛亂主要發生在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法爾斯、錫斯坦(649年)、呼羅珊(651)和莫克蘭(650)等波斯省份[38]。最終,651年,薩桑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伊嗣俟三世在梅爾夫附近被一名當地磨坊主殺死[39],從而結束了他的王朝和有組織的波斯抵抗運動。同時,奧斯曼將帝國擴展到了前薩珊帝國的邊界之外,直達河中、俾路支斯坦和高加索地區。
穆斯林治下的波斯
行政
在歐麥爾及其繼任者的領導下,阿拉伯征服者試圖保持其政治和文化凝聚力,儘管他們征服的文明具有強大吸引力。阿拉伯人最初定居在要塞城鎮,而不是零星的莊園。被征服的非穆斯林民族受到保護,被稱為齊米(受保護的),需要繳納一種特別稅,即吉茲亞,該稅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稅率,通常對身體健康、適合從軍的男子徵收兩個迪拉姆,他們繳稅後可免去服役。婦女和兒童不必繳納該稅[40]。至少在阿拉伯統治的最初幾個世紀,統治者既不希望也不允許人口大規模皈依伊斯蘭教[41][42][43]。
宗教
穆斯林征服波斯後,瑣羅亞斯德教徒被賦予了齊米身份並受到迫害[44]。瑣羅亞斯德教徒需要繳納額外的被稱為吉茲亞的稅,否則他們將被殺害、奴役或監禁。支付吉茲亞的人則時常受到收稅員的侮辱[45][46][47]。在戰爭中被俘虜為奴隸的瑣羅亞斯德教徒,如果他們接受伊斯蘭教,便可獲得自由[45][48]。雖然阿拉伯征服者允許信仰自由,但皈依伊斯蘭教的人享有特權[49]。波斯人皈依伊斯蘭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歷時多個世紀,到了1000年左右,大多數波斯人仍信奉瑣羅亞斯德教[50]。
穆斯林統治者為爭取人們皈依伊斯蘭教,用金錢鼓勵他們參加穆斯林祈禱,並允許古蘭經用波斯語而不是阿拉伯語敘述,以使所有人都能理解[51]。伊斯蘭教很容易被從事工業和手工業的瑣羅亞斯德教徒所接受,因為瑣羅亞斯德教認為這種涉及放火的職業使他們不純淨[51]。此外,穆斯林傳教士在向瑣羅亞斯德教徒解釋伊斯蘭教義時沒有遇到困難,因為兩種信仰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據托馬斯·沃克·阿諾德的說法,對於波斯人,他將以安拉和伊布力斯的名義會見阿胡拉·馬茲達和阿里曼[51]。希沙姆 和歐麥爾二世等哈里發向阿富汗派遣倭馬亞傳教士,促進了伊斯蘭教在阿富汗的傳播[51]。
基督教和猶太教社區依然龐大且繁榮,還有少數佛教徒和其他團體。但是,人口以緩慢而穩定的步伐逐漸伊斯蘭化。貴族和城市居民是首先皈依伊斯蘭教,在農民和鄉紳群體內的傳播速度則較慢。
語言
在正統哈里發期間,波斯(包括美索不達米亞)的官方語言仍為中古波斯語(巴列維語),而敘利亞和埃及的官方語言仍為希臘語和科普特語。但是,在後來的倭馬亞王朝時期,倭馬亞強迫整個帝國所有民族使用阿拉伯語,取代其本土語言。哈查吉·伊本·優素福(661-714)正式將伊拉克的行政語言從中古波斯語(巴列維)更改為阿拉伯語。中古波斯語仍然保持了持久的生命力,它的大部分結構和詞彙都得以保留,並演變為現代波斯語。不過,波斯語確實吸收了一定數量的阿拉伯語詞彙,尤其是與宗教有關的單詞,且不再使用巴列維字母,而是改為阿拉伯字母的波斯改良版[52]。如今,波斯語在伊朗、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作為官方語言使用。
城市化
阿拉伯人對波斯的征服使伊朗進入了一段極端城市化的時期,該時期始於阿拔斯王朝初期,直至公元11世紀[53],在波斯東部呼羅珊和河中地區尤為如此[54]。這一時期,伊朗出現了許多大都市,其中一些城市的人口高達200000[53]。在極端的城市化之後,到11世紀末和12世紀初,伊朗經濟崩潰,導致伊朗人大規模移民至中亞、印度、中東其他地區和安納托利亞。一些人認為這一災難成為波斯語在中亞和中東大部分地區廣泛傳播的原因[55]。
參考資料
- ^ Pourshariati (2008), pp. 469
- ^ 2.0 2.1 The Muslim Conquest of Persia By A.I. Akram. Ch: 1 ISBN 978-0-19-597713-4
- ^ (Balāḏori, Fotuḥ, p. 421; Biruni, Āṯār, p. 35)
- ^ Mohammad Mohammadi Malayeri, Tarikh-i Farhang-i Iran (Iran's Cultural History). 4 volumes. Tehran. 1982.
- ^ ʻAbd al-Ḥusayn Zarrīnʹkūb. Dū qarn-i sukūt : sarguz̲asht-i ḥavādis̲ va awz̤āʻ-i tārīkhī dar dū qarn-i avval-i Islām (Two Centuries of Silence). Tihrān: Sukhan. 2000 [1379]. OCLC 46632917.
- ^ Iraq After the Muslim Conquest By Michael G. Morony, pg. 233
- ^ SASANIAN DYNASTY. iranicaonline.org. [2020-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8).
- ^ The Events of the Seventh Year of Migration. Ahlul Bayt Digital Islamic Library Project. [3 April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5).
- ^ Leone Caetani, Annali dell' Islam, vol. 4, p. 74
- ^ Leone Caetani, Annali dell'Islam, vol. 2, chapter 1, paragraph 45–46
- ^ Tabaqat-i Kubra, vol. I, page 360; Tarikh-i Tabari, vol. II, pp. 295, 296; Tarikh-i Kamil, vol. II, page 81 and Biharul Anwar, vol. XX, page 389
- ^ Fred M. Donner, "Muhammad and the Believers: At the Origins of Isla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674-05097-6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Akbar Shah Najeebabadi, The history of Islam. B0006RTNB4.
- ^ 14.0 14.1 Tabari: Vol. 2, p. 554.
- ^ Akram, chapters 19–26.
- ^ نجاة سليم محاسيس. معجم المعارك التاريخية. Al Manhal. 2011: 285. ISBN 9796500011615 (阿拉伯語).
- ^ Archived copy. [15 Dec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1).
- ^ Serat-i-Hazrat Umar-i-Farooq, by Mohammad Allias Aadil, page no:67
- ^ Akram, A.I. 5. The Muslim Conquest of Persia. 1975. ISBN 978-0-19-597713-4.
- ^ Al-Tabari. History of the Prophets and Kings. : 590–595.
- ^ The Muslim Conquest of Persia By A.I. Akram. Ch: 7 ISBN 978-0-19-597713-4, 9780195977134
- ^ 22.0 22.1 Akram, A.I. 8. The Muslim Conquest of Persia. 1975. ISBN 978-0-19-597713-4.
- ^ Petersen, Anderew. Dictionary of Islamic Architecture. : 120.
- ^ Wilcox, Peter. Rome's Enemies 3: Parthians and Sassanids. Osprey Publishing. : 4.
- ^ Al Farooq, Umar By Muhammad Husayn Haykal. chapter 18-page 130
- ^ 26.0 26.1 26.2 Akram, A.I. 10. The Muslim Conquest of Persia. 1975. ISBN 978-0-19-597713-4.
- ^ The History of Al-Tabari: The Challenge to the Empires, Translated by Khalid Yahya Blankinship, Published by SUNY Press, 1993, ISBN 978-0-7914-0852-0,
- ^ Pourshariati (2008), p. 247
- ^ 29.0 29.1 29.2 The History of Al-Tabari: The Challenge to the Empires, Translated by Khalid Yahya Blankinship, Published by SUNY Press, 1993, ISBN 978-0-7914-0852-0
- ^ Marshak & Negmatov 1996,第449頁.
- ^ 31.0 31.1 Zarrinkub 1975,第24頁.
- ^ Morony 1986,第203–210頁.
- ^ Pourshariati (2008), p. 468
- ^ Akram, A.I. 15. The Muslim Conquest of Persia. 1975. ISBN 978-0-19-597713-4.
- ^ 35.0 35.1 35.2 Muhammad Husayn Haykal. 19. Al Farooq, Umar. : 130.
- ^ The Muslim Conquest of Persia By A.I. Akram. Ch:16 ISBN 978-0-19-597713-4,
- ^ The Muslim Conquest of Persia By A.I. Akram. Ch:17 ISBN 978-0-19-597713-4,
- ^ The Muslim Conquest of Persia By A.I. Akram. Ch:19 ISBN 978-0-19-597713-4.
- ^ Ira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20-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3).
- ^ Kennedy, Hugh. The Prophet and the Age of the Caliphates. Longman. 2004: 68.
- ^ Frye, R.N. The Golden Age of Persia. 1975: 62. ISBN 978-1-84212-011-8.
- ^ Tabari. Series I. pp. 2778–9.
- ^ Boyce, Mary (1979), Zoroastrians: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0-415-23903-5 pg.150
- ^ Spencer 2005,第168頁
- ^ 45.0 45.1 Boyce 2001,第148頁
- ^ Lambton 1981,第205頁
- ^ Meri & Bacharach 2006,第878頁
- ^ History of Zoroastrians in Islamic Iran. FEZANA Religious Education. [20 Octo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5).
- ^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ume4 The Period from the Arab Invasion to the Saljuqs, p. 483
- ^ 存档副本. [2020-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7).
- ^ 51.0 51.1 51.2 51.3 The preaching of Islam: a history of the propagation of the Muslim faith By Sir Thomas Walker Arnold, pg.170–180
- ^ What is Persian?. The center for Persian studies. [2020-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2-10).
- ^ 53.0 53.1 YouTube上的Professor R. Bulliet on Iran's urbanisation (1h 10m 29s)
- ^ Wink, André. Al-Hind: The Slavic Kings and the Islamic conquest, 11th–13th centuries. google.nl. 2002 [2020-07-20]. ISBN 03910417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1).
- ^ YouTube上的Professor R. Bulliet on Iran's urbanisation (1h 11m 48s)
書目
- Bashear, Suliman. Arabs and Others in Early Islam. Darwin Press. 1997. ISBN 978-0-87850-126-7.
- Boyce, Mary. Zoroastrians: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Psychology Press. 2001 [2020-07-20]. ISBN 978-0-415-239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1).
- Daniel, Elton. The History of Iran. Greenwood Press. 2001. ISBN 978-0-313-30731-7.
- Donner, Fred. The Early Islamic Conquests. Princeton. 1981. ISBN 978-0-691-05327-1.
- Morony, M. Arab Conquest of Iran. Encyclopaedia Iranica. 2, ANĀMAKA – ĀṮĀR AL-WOZARĀʾ. 1987 [2020-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 Sicker, Martin. The Islamic World in Ascendancy: From the Arab Conquests to the Siege of Vienna. Praeger. 2000. ISBN 978-0-275-96892-2.
- Spuler, Bertold; M. Ismail Marcinkowski (translator), M. Ismail; Clifford Edmund Bosworth (foreword). Persian Historiography and Geography: Bertold Spuler on Major Works Produced in Iran, the Caucasus, Central Asia, India and Early Ottoman Turkey. Singapore: Pustaka Nasional. 2003. ISBN 978-9971-77-488-2.
- Zarrin'kub, Abd al-Husayn. Ruzgaran: tarikh-i Iran az aghz ta saqut saltnat Pahlvi. Sukhan. 1999. ISBN 978-964-6961-11-1.
- Daryaee, Touraj. Sasanian Persia: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Empire. I.B.Tauris. 2009: 1–240 [2020-07-20]. ISBN 978-08577166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 Greatrex, Geoffrey; Lieu, Samuel N. C. The Roman Eastern Frontier and the Persian Wars (Part II, 363–630 AD). New York, New York and London, United Kingdom: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2002 [2020-07-20]. ISBN 0-415-1468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9).
- Pourshariati, Parvaneh.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Sasanian Empire: The Sasanian-Parthian Confederacy and the Arab Conquest of Iran. London and New York: I.B. Tauris. 2008 [2020-07-20]. ISBN 978-1-84511-64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4).
- Zarrinkub, Abd al-Husain. The Arab conquest of Iran and its aftermath.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ume 4: From the Arab Invasion to the Saljuq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1–57 [2020-07-20]. ISBN 978-0-521-2009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2).
- Christensen, Peter. The Decline of Iranshahr: Irrigation and Environments in the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 500 B.C. to A.D. 1500. Museum Tusculanum Press. 1993: 1–351 [2020-07-20]. ISBN 978877289259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1).
- Shapur Shahbazi, A. SASANIAN DYNASTY. Encyclopaedia Iranica, Online Edition. 2005 [3 April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8).
- Bosworth, Clifford Edmund. Sīstān. The Encyclop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 Volume IX: San–Sze. Leiden, and New York: BRILL: 681–685. 1997 [2020-07-20]. ISBN 97890040826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9).
- Gazerani, Saghi. The Sistani Cycle of Epics and Iran's National History: On the Margins of Historiography. BRILL. 2015: 1–250 [2020-07-20]. ISBN 97890042829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30).
- Marshak, B.I.; Negmatov, N.N. Sogdiana. B.A. Litvinsky, Zhang Guang-da and R. Shabani Samghabadi (編).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olume III: The Crossroads of Civilizations: A.D. 250 to 750. 1996. ISBN 92-3-103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