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早期系統

修正早期系統(英語:Modified Initial System)是香港地鐵第一條重型鐵路路綫,啟用於1979年10月1日。修正早期系統分三階段通車,共有15個車站,連接位於東九龍觀塘站中西區中環站,主要途徑觀塘黃大仙油尖旺等地區。至1982年4月26日,為配合地鐵荃灣支綫準備通車,修正早期系統正式拆分,觀塘油麻地段成為觀塘綫,而旺角中環段則併入荃灣綫,列車服務不再直通來往觀塘站及中環站,而旺角站油麻地站以及該年啟用的太子站亦成為兩綫的轉綫站。

修正早期系統
Modified Initial System
概覽
營運範圍 英屬香港中西區油尖旺區深水埗區黃大仙區觀塘區
服務類型地鐵
所屬系統香港地鐵
起點站中環
終點站觀塘
技術數據
路線結構地下、高架
路線長度15.6 km(9.7 mi)
最高速度每小時80公里
正線數目2條
車站數目15個
軌距1432毫米
電氣化方式DC 1500 V高架電纜
車輛基地港鐵九龍灣車廠
使用車型地鐵都城嘉慕列車(現已翻新成港鐵市區綫現代化列車
列車編組4/6卡編組
營運資訊
開通營運1979年10月1日,​45年前​(1979-10-01
廢除年份1982年4月26日,​42年前​(1982-04-26
(分拆為觀塘綫荃灣綫
營運者地下鐵路公司

歷史及沿革

1975年11月,修正早期系統獲准興建,系統包括觀塘綫石硤尾觀塘)及荃灣綫旺角中環)兩段。在隧道工程正式開始前,工程團隊曾在沿綫興建了4段試挖隧道(分別位於金鐘站東面、現時為香港藝術館的尖沙咀2號工地、樂富站東面及長沙灣站東面),以評估地質及興建方法。

工程歷時4年,修正早期系統北段於1979年9月30日舉行通車典禮儀式,由時任香港總督麥理浩主持。港督走進列車駕駛室開始按鈕儀式,隨後首班列車衝過綵帶;車站內表演舞龍舞獅;在石硤尾去程以至觀塘回程時亦有儀式。當日有500元車票專供乘搭首班列車,另外有10萬名市民買了10元紀念車票,可在任何車站乘搭列車。[1]

同年10月1日正式通車。當時只有石硤尾觀塘一段投入服務,列車只有4卡,初期在路綫圖中是以紅色代表。其後修正早期系統繼續擴展,修正早期系統中段於1979年12月16日啟用,路綫伸延至尖沙咀(當日新啟用佐敦站尖沙咀站)。惟油麻地站旺角站因施工困難,分別順延至1979年12月22日及1979年12月31日啟用──當時油麻地站只啟用上層月台(1號及2號月台),而旺角站則只啟用上層今1號月台(往觀塘)及下層今4號月台(往尖沙咀)。

1980年2月12日修正早期系統南段啟用,代表英女王執行職務的雅麗珊郡主為地鐵「修正早期系統」全綫通車(中環至觀塘)揭幕,雅麗珊郡主更盛讚香港人:「有高度聰明智慧和毅力,只有港人得如斯成就」。地鐵列車首次穿越維多利亞港海底駛到香港島中環商業中心區,成為首條服務香港島的重型鐵路。地鐵的服務伸延到香港島後,全段修正早期系統完工,較原定通車日期提前7星期,成為香港地鐵的重要里程碑。此外,為了應付服務延伸所增加的客量,列車編組於1980年2月16日起增至6卡一列。

1982年4月26日,修正早期系統分拆為兩種行車模式,分別為「觀塘旺角油麻地」(後來之觀塘綫)及「旺角中環」(後來之荃灣綫),其中旺角站作為上述兩者之轉車站並新啟用2號及3號月台,以提早讓乘客熟習日後兩綫的轉車方式;同時油麻地站下層月台(包括3號及4號月台)啟用,作為「觀塘旺角油麻地」路段列車之終點。其後原修正早期系統中之「觀塘旺角油麻地」段改稱觀塘綫,以綠色作標記;「旺角中環」段改稱荃灣綫,以紅色作標記。

1982年5月10日,荃灣綫荃灣旺角段通車,連接修正早期系統的旺角中環段。荃灣綫列車停靠荃灣站大窩口站葵興站葵芳站荔景站荔灣站[2](過站不停)、荔枝角站(過站不停)、長沙灣站(過站不停)、深水埗站(過站不停)、太子站(只供轉車而不供出入閘)、旺角站(往荃灣列車沿用修正早期系統使用之1號月台,往中環啟用修正早期系統預留之2號月台),再沿修正早期系統的油麻地站佐敦站尖沙咀站金鐘站後到達中環站

1982年5月17日,荃灣綫荔灣站[2]荔枝角站長沙灣站深水埗站太子站全正式啟用,標誌著修正早期系統運作模式正式結束。

參考資料及註釋

  1. ^ 地下鐵觀塘綫通車(2). 新聞檔案 (TVB). 2017-01-09 [2017-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3). 
  2. ^ 2.0 2.1 1985年5月31日起更名為美孚站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