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啟公園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18年7月6日) |
光啟公園位於上海市徐匯區南丹路,原名南丹公園,1983年因紀念徐光啟逝世350周年而改為現名,園內主體建築是徐光啟墓。2003年,上海現存最古老的民居南春華堂因搶救性保護搬遷於其中,被闢為徐光啟紀念館。光啟公園地處上海主要商業區之一的徐家匯,附近有徐家匯聖依納爵主教座堂、天主教上海教區主教府、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上海市氣象局、徐匯區政府大樓、上海軌道交通徐家匯站。
徐光啟墓
徐光啟墓是明末科學家、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天主教教友領袖和護教士,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啟(1562年4月24日-1633年11月10日)及其部分親屬的墓地。
徐光啟家族墓地位於2條河流(肇嘉浜和法華涇)的匯合處,附近後來形成村落,稱為徐家匯。1842年天主教耶穌會重新來華後,在1847年選中徐家匯建立江南傳教區的總部,陸續建成一系列教會機構,形成一大片教會區。1914年,徐家匯以東地區併入上海法租界,因而徐光啟墓所在的教會區也就自然融入了上海市區。1990年代以後,緊鄰徐光啟墓的徐家匯地區迅速演變為上海最主要的商圈之一,陸續開設許多商店,矗立起許多高層建築。
崇禎十四年(1641年),徐光啟歸葬於上海。墓地共十個墓穴,葬有徐光啟、夫人吳氏和他的四個孫輩夫婦。墓地附近形成村落,後稱為徐家匯。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天主教江南代牧區在徐光啟受洗三百周年之際,重修了墓地。1933年徐光啟逝世三百周年,墓地又獲重修。抗日戰爭期間,墓地荒廢成為菜畦。1957年,上海市文化局重修徐光啟墓,復建十字架基台,並將其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期間,墓地的牌坊、華表遭到破壞。1978年墓地重闢為南丹公園,此後陸續修建了一系列紀念物。1983年徐光啟逝世350周年,南丹公園改名為光啟公園。1988年,徐光啟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2月,徐光啟墓修復工程竣工,恢復了1903年的墓制。[1]
徐光啟墓占地300平方米,高2.2米,為橢圓形大墓。墓前立有石碑、十字架,石人、石馬、華表和石牌坊。墓碑為數學家蘇步青手書「明徐光啟之墓」。石牌坊刻有對聯:「治歷明農百世師經天緯地,出將入相一個臣奮武揆文」。墓東側為碑廊,刻有徐光啟手跡、查繼佐撰《徐光啟傳》及程十髮臨摹的徐光啟畫像。[1]
南春華堂(徐光啟紀念館)
上海現存最古老的民居南春華堂原位於徐匯區梅隴路南春華堂5號,2003年經搶救性保護搬遷至光啟公園並闢為徐光啟紀念館。南春華堂建於明弘治末年至正德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1]
南春華堂院內迴廊陳列石刻名人題詞和徐光啟手跡。陳列室門前有一座徐光啟雕像。
陳列室展品
-
徐光啟畫像
-
徐光啟唯一的夫人吳氏的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