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布加勒斯特會議

1960年国际共产党会议

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布加勒斯特會議,以及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會議,是1960年6月24日至26日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召開的兩場國際共產黨會議[1][2],此次會議與6月20日至6月25日召開的羅馬尼亞工人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同期舉行[3][4] [1][5]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和中共領導人彭真參加了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會上彭真與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發生激烈的言語衝突。此次會議首次公開了中蘇分裂。會上,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代表希斯尼·卡博等人未追隨蘇聯批判中共,拉近了中阿兩黨關係,也進一步加劇了蘇阿決裂越南共產黨代表黎筍朝鮮勞動黨未表態。

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布加勒斯特會議
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會議
日期1960年6月24日至26日
國家/地區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會場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
← 1957年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 1960年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 →
1960年6月喬治烏-德治赫魯曉夫在布加勒斯特伯尼亞薩機場

會議結束後發表了一份公報, 措辭謹慎地提及中蘇衝突。決議建議召開另一場會議來解決兩黨之間的分歧。

背景

1960年2月4日,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協商會議在莫斯科召開,中共中央派康生為觀察員出席。赫魯曉夫召開這場會議的目的是為定於5月在巴黎召開的四國首腦會議(美英法蘇)造勢。康生在會上強調帝國主義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不會放棄軍備競賽政策,引起赫魯曉夫的不滿。隨後,赫魯曉夫在會上以「口頭通知」的形式批評中國對外對內政策。中共中央因此趁列寧誕辰90周年連發多篇文章反擊,即《沿着偉大列寧的道路前進》、《列寧主義萬歲》以及《在列寧的革命旗幟下團結起來》。中蘇兩黨的論戰開始[6]

籌備

1960年6月2日,在因U-2事件導致巴黎和會破產後,蘇共中央致信中共中央,建議趁羅馬尼亞工人黨召開第三次代表大會之際舉行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中共中央原主張將會議擴大為世界共產黨會議,但在蘇共提出本次會議不做決議,也不發表任何正式文件後,中共同意待時機成熟後再召開世界共產黨會議[6]

會議

6月24日,12個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在布加勒斯特召開,會議由羅共第一書記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主持。歐洲(除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和亞洲的所有執政共產黨均出席本次會議,即蘇聯共產黨德國統一社會黨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羅馬尼亞共產黨波蘭統一工人黨保加利亞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朝鮮勞動黨越南共產黨蒙古人民革命黨[7]。25日,赫魯曉夫將出席羅共三大的各國黨代表都召集起來,會議擴大為51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6]。26日,會議閉幕並通過一份公報,決定為同年晚些時候召開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設立一個文件起草委員會[8]

代表團立場

蘇聯代表團由尼基塔·赫魯曉夫率領,赫魯曉夫在會上宣揚他的「兩和路線」[9][10]。中國代表團由彭真率領,他以U-2擊墜事件、巴黎和會的破產為例反駁蘇共的路線,號召與會各黨不要相信帝國主義[9]。中共代表團抗議蘇共擅自擴大會議,指責蘇共代表團對中共搞了突然襲擊[9]

阿爾巴尼亞代表團是東歐各黨中唯一不支持蘇共路線的共產黨,儘管它也沒有完全支持中共的立場[11]。阿爾巴尼亞領袖恩維爾·霍查和總理穆罕默德·謝胡的缺席引起注意,並被視為是蘇阿關係的惡化[12]。阿爾巴尼亞代表團由政治局三號人物希斯尼·卡博率領。

越南代表團由黎筍率領,在中蘇之間保持中立[11][13],朝鮮勞動黨在會上也保持中立。其他與會各黨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蘇共路線[11]

東德代表團由瓦爾特·烏布利希率領,保加利亞代表團由托多爾·日夫科夫率領。

印度共產黨代表團由馬基尼尼·巴薩瓦姆奈布普佩斯·古普塔率領,他們屬於黨內的左派,因此在會上採取了中立的立場(相對於黨內右派領袖丹吉的立場,丹吉在同月舉行的世界工會聯合會北京峰會上完全支持蘇共)[14]美國共產黨代表團由伊麗莎白·居萊·弗林率領[15]英國共產黨彼得·克里根率領[16]

會上還爭論了大躍進和中印邊境糾紛[9]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Danhui Li; Yafeng Xia. Mao and the Sino-Soviet Split, 1959–1973: A New History. Rowman & Littlefield. 15 September 2018: 20–22. ISBN 978-1-4985-1167-4. 
  2. ^ Mihai Croitor (2013), La Bucureşti s-a scris: „Sciziune!" Consfătuirea partidelor comuniste şi muncitoreşti din iunie 1960, Editura Mega, p.66-310
  3. ^ Alfred D. Low. The Sino-Soviet Dispute: An Analysis of the Polemics.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 Press. 1976: 109–110. ISBN 978-0-8386-1479-2. 
  4. ^ Robert A. Scalapino.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Asia: Tactics, Goals, and Achievements. Prentice-Hall. 1969: 339. 
  5. ^ L. Leuștean. Orthodoxy and the Cold War: Religion and Political Power in Romania, 1947-65. Springer. 10 December 2008: 258. ISBN 978-0-230-59494-4. 
  6. ^ 6.0 6.1 6.2 随彭真参加布加勒斯特会议. 
  7. ^ Samuel Shepard Jones; Denys Peter Myers. Documents on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1960: 299. 
  8. ^ 1960年莫斯科会议补记. 
  9. ^ 9.0 9.1 9.2 9.3 Alfred D. Low. The Sino-Soviet Dispute: An Analysis of the Polemics.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 Press. 1976: 109–110. ISBN 978-0-8386-1479-2. 
  10. ^ Peter Jones; Siân Kevill; Alan John Day.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1949-84. Longman. 1985: 19. ISBN 978-0-582-90265-7. 
  11. ^ 11.0 11.1 11.2 Laurien Crump. The Warsaw Pact Reconsidere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Eastern Europe, 1955-1969. Routledge. 11 February 2015: 59–60. ISBN 978-1-317-55530-8. 
  12. ^ William E. Griffith. Albania and the Sino-Soviet rift. M.I.T. Press. 1963: 41. 
  13. ^ Cheng Guan Ang. Vietnamese Communists' Relations with China and the Second Indochina Conflict, 1956-1962. McFarland. 1 January 1997: 150. ISBN 978-0-7864-0404-9. 
  14. ^ Robert A. Scalapino.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Asia: Tactics, Goals, and Achievements. Prentice-Hall. 1969: 339. 
  15. ^ Helen C. Camp. Iron in Her Soul: Elizabeth Gurley Flynn and the American Left. WSU Press. 1995: 310. ISBN 978-0-87422-105-3. 
  16. ^ National Archives. Communist Party of Romania congress, Bucharest, June 196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