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 (國民革命軍上將)
此條目不符合維基百科的品質標準,需要完全重寫。 (2021年8月26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8月26日) |
生平
1916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步兵科。
1926年6月2日,唐生智在衡陽宣布「反英、討吳、驅趙」的政治主張,所部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在衡陽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兼北伐軍前敵總指揮和湖南省政府主席,劉興升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四師師長。
1927年2月2日,劉興部與駐常德的周斕的教導師合編為第三十六軍,任軍長。1933年10月,調任贛粵閩湘鄂剿匪北路軍(總司令顧祝同)第1路軍(兼總指揮顧祝同)副總指揮兼第8縱隊指揮官,代理第1路軍總指揮。1934年12月1日,調任駐贛綏靖公署(主任顧祝同)第2綏靖區司令,率部多次「圍剿」紅軍。1935年4月5日,晉升陸軍中將軍銜。1936年1月14日,升任貴州綏靖公署主任兼第二十七軍軍長,轄李必蕃第23師、戴嗣夏第46師。1936年8月調任湘粵贛邊區綏靖公署主任,執行蔣介石的「剿共」政策。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劉興率第46師參加淞滬抗戰,第23師調至津浦路北段,隸屬第六戰區作戰。1937年9月13日,任第十五軍團軍團長兼第二十七軍軍長,指揮第一0二師柏輝章(黔軍第2師改編)、第一0三師何知重(黔軍)、第五十三師(第十六軍李韞珩部,湘軍)、第二十三師李必蕃(湘軍)4個師。1937年10月,據參謀本部制定的《江防計劃綱領》草案,兼任江防司令部總司令,統率長江地區的陸海軍與各要塞,轄陸軍第十六、第四十三、第七十三、第八軍等部隊。1937年10月22日,被授予陸軍中將加上將銜。1937年11月20日,調任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副司令長官兼第十五軍團軍團長兼江防司令部總司令,負責南京以下長江江防,實際轄:
- 第一0二師柏輝章
- 第一0三師何知重
- 第五十三師周啟鐸
- 第百十一師常恩多
- 第百十二師霍守義
- 海軍司令部艦隊殘部
- 江防軍司令部
- 江陰要塞司令部
- 鎮江要塞司令部
- 江蘇保安第二團
- 炮兵第八團1個營
- 炮兵第十團1個營
劉興與唐生智擬定守備南京作戰計劃:以4個軍的兵力,組成以市郊湯山、棲霞、淳化、板橋等地為重點的外廓陣地;以3個師1個教導隊的兵力,組成以幕府山、烏龍山、紫金山、雨花台及環繞全城的城牆為依託的腹廓陣地;以憲兵團和警察總隊在城內維持秩序,並就地防守,決心與日軍血戰。11月25日,日軍以八個師團分三路進攻南京。劉興指揮守軍依託南京古城,與敵軍激戰。1937年11月26日,江陰要塞保衛戰打響。當日,日本「上海派遣軍」為了為下一步進攻南京做準備,命令第13師團級集成騎兵隊攻占江陰要塞。江陰要塞中國守軍有第103師、第112師、要塞所屬步兵2個及江防海軍艦艇等,要塞擁有61門左右,其中包括有新增設的德國88毫米高射炮及150毫米加農炮,統歸江防軍總司令劉興指揮。11月29日,日軍第13師團及集成騎兵隊主力在海軍航空兵火力支援下,向江陰要塞發起猛烈進攻。中國守軍(第103師、第112師、要塞守備隊等)在江防軍總司令劉興指揮下頑強抗擊,陣地多次失而復得,戰鬥中擊沉日艦1艘、擊傷兩艘,並擊落日機一架。1937年12月11日晚,唐生智接到蔣介石兩次撤退命令,12日晚,劉興護衛唐生智撤出南京。
南京撤退後,1937年12月軍事委員會在武昌擬定了抗戰《第三期作戰計劃》中規定:「湖口以西、武漢以東支各要塞,應力量增強,並統一指揮,以江防總司令統兵守備之,並加封鎖。」1938年4月免去劉興的第二十七軍軍長職務,以在淞滬會戰中損失慘重的第三十七軍、第三十九軍各一部合編重組第二十七軍,軍長桂永清,隸屬第一戰區。為統一江防海軍和要塞的指揮,1938年6月中旬末軍事委員會重組了江防軍總司令部,歸武漢衛戍總司令部(總司令陳誠)指揮:
- 總司令劉興
- 副總司令曾以鼎(海軍第二艦隊司令)
- 江防要塞守備司令部:謝剛哲(海軍第三艦隊副司令),轄黃(州)一台、黃二台、黃三台、要塞守備第一營、第二營,配屬炮兵45團第1、第5連各1個排,江陰要塞守備第一縱隊(第二大隊陸戰支隊、第三大隊第六中隊)、海軍各艦艇,田壁黃鄂阻塞工程之敷雷部隊等 增裝7.5厘米至12厘米海炮10門
- 黃石港至石灰窯方面:江防守備隊一個師(欠一團),炮兵一個營又一個連:7.62厘米野炮×12、10.5厘米榴×4
- 鄂城方面:江防守備隊兩個營,炮兵一個連,俄式野炮×8
- 葛店設立武漢區炮隊:葛店、橫店為德國顧問參與修建的模範陣地,縱深一公里,因為野戰軍主動後撤,棄之未用
- 馬當區要塞指揮部:指揮官李韞珩(第十六軍軍長)。馬當要塞是國民政府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的要塞,沿江依次修有三級鎖江炮台,號稱「牢不可破」的馬當要塞區。
- 第53師
- 第167師1個旅
- 馬當要塞司令王錫燾,轄要塞炮兵第1、第2、第3分台,要塞守備第1、第2營,江陰要塞守備第一總隊陸戰支隊、炮兵第8團第1連,炮兵第42團第5營第16連,炮兵第41團第3營第10連。為阻攔日本侵略軍西進的產物,由德國軍事顧問設計,建成一條攔河壩式的阻塞線,並在兩岸山峰險要處設有炮台、碉堡等,水面布置3道水雷防線,共設人工暗礁35處,沉船49艘,長江航道阻塞線布水雷1765枚,同時配置重兵防守,耗資無數,堅固異常。守備第二總隊鮑長義。 下轄
- 馬一台(馬當):增裝12厘米(4英寸8分)海炮8門
- 娘娘廟西端三門(第一分台)
- 太子廟北端三門(第二分台)
- 牛山兩門(第三分台)
- 馬二台(湖口)增裝10.5厘米(4英寸)海炮6門:
- 拓機東端三門(第四分台)
- 拓機西端高地兩門(第五分台)
- 馬一台(馬當):增裝12厘米(4英寸8分)海炮8門
- 湖口守備區要塞指揮部:指揮官薛蔚英(第167師師長,黃埔一期)
- 第167師(欠1個旅)
- 湖口要塞守備總隊:湖口第一、二、三分台守備營,2個炮兵教導分隊,陸戰隊山炮連、炮兵42團第2營第7連1個排
- 九江要塞守備區:指揮官郭汝棟(第四十三軍軍長)
- 第26師
- 九江警備司令陳雷
- 江西保安第3團
- 江西保安第11團
- 田家鎮要塞守備區:指揮官王東原(第七十三軍軍長)
- 第15師
- 第57師
- 第77師
- 田家鎮要塞:司令蔣必
- 田一台:
- 田一台第一分台:10.5厘米海炮4門,南岸郭家灣
- 田一台第二分台:10.5厘米海炮4門,南岸龍王廟
- 要塞炮兵教導第一分隊
- 田二台
- 要塞炮兵教導第二分隊
- 田二台第三分台:10.5厘米海炮4門北岸它山
- 田二台第四分台:10.5厘米海炮4門北岸象山
- 田家鎮游動炮兵(江防部隊野戰火炮):
- 半壁山:步兵一個師,榴×7,7.7厘米野×8
- 田家鎮:步兵兩個師,野炮兩個營:日造三十一式×8,奧造史高德×2、沈廠十四式7.7厘米野×12。另有10.5厘米輕榴×4,2厘米高×4,3.7厘米戰防×6
- 獨立炮兵第6營
- 炮兵42團第2營1個排
- 江陰要塞第三總隊第一大隊1個中隊
- 田一台:
- 第一艦隊
- 第二艦隊
- 7個師
劉興指揮了馬當要塞守衛戰。1938年6月22日日本陸軍波田支隊與日本海軍第十一戰隊開始進攻。嘗試2天後放棄江上進攻計劃,6月24日以波田支隊在茅林洲登陸,沿長江南岸迂迴馬當。沿岸的守軍排以上軍官絕大部分都去參加要塞區司令李韞珩舉行的軍政訓練班的結業典禮,典禮之後還有聚餐,結果沿岸第53師防守的黃山、香山、香口陣地當日均被攻占,日軍隨即猛攻海軍第二總隊幾百人守備的第長山陣地。要塞守軍只有在奮起抵抗的同時緊急向上峰求援。要塞一時間聯繫不上李韞珩,最後越級一直到了蔣介石那裡,蔣介石嚴令李韞珩立刻派援軍,李遂令第167師師長薛蔚英率部增援馬當要塞。由於馬湖要塞區2天即告陷落,田家鎮守軍第七十三軍調湖口地區守備,田家鎮要塞重新劃分為南北地區,分別由第五十四軍與第二軍守備。九江守備區第四十三軍調湖口,張發奎第二兵團接防九江。6月25日,接防湖口的第77師先頭部隊第462團聽說香山已經失守,擔心湖口要塞區遭到日軍襲擊,便派出1個營的兵力,趕到彭澤西面的楊家山設防。6月26日,第53師原本奉命過江增援長江北岸的第159旅也有部分兵力撤回到了南岸,退到了彭澤縣城。湖口要塞已經面對日軍的直接威脅。第34軍團軍團長王東原命令第77師從湖口前出流泗以東地區,阻擊日軍;在彭澤前線反擊日軍的第16師同時撤退到流泗以西的湖口防禦要點,龍潭山陣地布防。第34軍團的部署得到了一線最高指揮官羅卓英將軍的批准。與此同時,羅卓英還下令已經抵達湖口地區的第43軍接替第77師,擔任湖口要塞區的防禦任務,將第16師和正往前線趕來的第11師配屬給第34軍團,第16師原來的阻擊任務交由第60師180旅負責。第34軍團的任務是迅速肅清彭澤地區的日軍,然後向馬當要塞反擊。7月1日前後,第49軍(第105師和第60師)在香口附近圍攻日軍波田支隊一部;第16軍(第53師和第167師)在馬當要塞附近與日軍對峙;第16和第77師在彭澤以西阻擊日軍的進攻;第11師與第180旅仍在彭澤附近。
此戰後,李韞珩被撤銷第十六軍軍長職務;第167師師長、黃埔一期的薛蔚英被軍法審判於1938年8月15日在武漢槍決。[1]
1938年9月,調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點驗委員會副主任,1939年軍委會在宜昌組建了長江上游江防軍司令部,郭懺任總司令,副司令蕭之楚、曾以鼎,參謀長楊業孔,轄第二十六軍(蕭之楚)、第七十五軍(周碞)、第九十四軍(郭懺兼、李及蘭)、獨立第128師(王勁哉)、鄂中游擊縱隊(曹勖)、宜萬要塞、渝萬要塞、漂雷隊、煙幕隊、游動炮兵、海軍第二艦隊殘部等約10萬人。宜昌失陷後,郭懺被送交軍法審批,吳奇偉接任江防總司令。1939年劉興回鄉創辦崇漢中學與崇漢附小。1939年1月21日,薛岳調任湖南省主席,邀劉興出任調任湖南省政府委員,未到職。1943年3月1日,辭去湖南省政府委員職務。1945年4月23日,被選為國民參政會第四屆參政員。
1950年4月,出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員兼湖南省參事室副主任,後改兼湖南省體委副主任。1950年參加民革,並當選為民革中央委員。還先後當選為湖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一、二屆代表,湖南省第一屆、二屆人大代表,湖南省人民委員會第一、二屆委員、第二屆湖南省政協委員。
參考文獻
- ^ 李春華:「武漢會戰中被軍法處決的少將師長薛蔚英」,《縱橫》,2008年09期,第28-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