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決揚是「北斗星學會」、「決派」(決心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的無產階級革命派)和《揚子江評論》的簡稱,雖然有三個名字,但其實是同一個組織,其精神領袖為華中工學院的學生魯禮安與馮天艾。北決揚一出現就引來武漢地區的「」、「」二派批駁,後來又引起中共中央的關注。北決揚被認為是文化大革命中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異端思潮之一,對湖南「省無聯」和後來廣州的「李一哲」都有影響。

歷史

1967年11月7日,以「北斗星學會」命名的團體在武漢正式成立,12月4日,該組織被武漢軍區點名批判,予以取締。[1] 12月10日,武漢地區決派聯絡站發表《北斗星學會宣言》。12月25日,《揚子江評論》創刊。12月31日,「決心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的無產階級革命派聯絡站」(簡稱「決派聯絡站」)成立。[2]:352

1968年2月10日,武漢地區決派聯絡站發表《決派宣言》。

1968年5月17日,魯禮安被抓。武漢的數百個群眾組織參加了「營救魯禮安」行動,但沒有成功。8月22日,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宣布逮捕「決派」頭目魯禮安。[2]:365

1969年9月27日,中共中央下發關於「北決揚」的指示《對武漢問題的指示》(通稱《九·二七指示》)。在湖北的清查五·一六、北決揚運動中,被劃為「北決揚」成員的人數以萬計。雖然北決揚本身不過是鬆散組織而已,馮天艾則說,「北決揚」最巔峰時成員也不過25人。

對五一六集團和「北決揚」嫌疑人的複查從1972年3月持續到1973年2月,最終得出結論:在33659名嫌疑人當中僅有177人被證實曾經加入過「北決揚」。

1979年12月4日,湖北省委批覆同意省法院黨組《關於處理「北、決、揚」一案的請示報告》。報告說:「魯禮安、馮天艾等人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積極追隨林彪、「四人幫」,極力推行他們的極左路線」,「做了一些危害黨、國家和人民的壞事」,但「北、決、揚」不能定為反革命組織,「北、決、揚」成員應予從寬處理。

觀點

中國社會形成了新的官僚資產階級革命委員會不過是暫時同一體,必須經過鬥爭向人民公社過渡。[來源請求]

應該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向農村擴展。

參考文獻

  1. ^ 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第二卷(1949—1978).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5-12. ISBN 978-7-216-08808-4. 
  2. ^ 2.0 2.1 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大事记.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16-05132-3. 

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