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起義
十一月起義(1830年-1831年),又稱軍校士官革命,是俄羅斯波蘭領地的一次武裝起義,目的是解救瓜分波蘭後俄羅斯帝國所統治的波蘭人、為波蘭人爭取民族獨立。1830年11月29日,起義在華沙開始。由年輕的波蘭人中尉──皮歐·維索斯基領導起義。他們迅速獲得了大部分地下社團(波蘭人為主)的響應,故實力急速壯大,這些地下社團隨著19世紀上半浪漫主義的潮流而蜂擁誕生,緬懷波蘭歷史文化的浪漫情感而獲得貴族與中下階級的支持,現在這些遍及立陶宛、白俄羅斯、右岸烏克蘭的地下社團紛紛起義,成功趕走俄軍並成立波蘭臨時政府。但起義最終還是被名將伊萬·帕斯克維奇率領的優勢俄軍擊敗。沙皇尼古拉一世頒布法令:將波蘭會議王國併入俄羅斯帝國,今後波蘭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華沙降為一個駐軍單位,並將其大學關閉。
背景
俄國保守統治
原本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是承認波蘭為一個受俄國統治的獨立王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亦賦與波蘭一部獨立的憲法,使他們有自己的政府、民選的國會、軍隊和法庭;更保障生活的自由和新聞自由,在教育方面,1816年華沙大學成立,也成為了波蘭學術自由的基地。但在1818年以後,俄國統治波蘭政策出現轉變,亞歷山大一世的政策越發保守反動,並開始違反憲法上的條款。[1]1819年,亞歷山大一世廢止了波蘭王國的新聞自由,並引入了出版審查。波人對俄羅斯統治的反抗起於1820年代。[2]由諾沃西爾切夫指揮的俄國秘密警察開始迫害波蘭地下組織,且在1821年,沙皇要求取締共濟會,因為共濟會體現了波蘭的愛國傳統。[2]於是自1825年起,瑟姆會議被迫秘密召開以免惹怒當局。1825年繼任的沙皇尼古拉一世更崇尚絕對君權,是一個專制主義者。他準備消滅波蘭所有的自由黨派,加速波蘭人民的不滿。
更直接的衝突始於1815年沙皇亞歷山大任命的波蘭總督康斯坦丁大公(亞歷山大的親弟),因為大公被沙皇賦予幾乎所有的權力,讓他為所欲為、無意尊重先進的波蘭憲法。大公廢除了波蘭的社會團體和愛國組織、自由派的反對黨(Kaliszanie),並漸漸把波蘭人從重要的軍政職位上免職,改換成俄羅斯人,更加使他不得民心。而雖然大公本身娶了波蘭女性(Joanna Grudzińska)為妻,但他仍被公眾視為波蘭王國的敵人、一個暴君而受到軍人與平民的憎恨。這表現在他與波蘭軍隊的指揮系統發生嚴重衝突,這些大小摩擦導致遍及全國的反俄陰謀,特別集中在波蘭王國的軍隊裡。[3]
浪漫主義在波蘭
以德國為中心向外傳播的浪漫主義,推展至波蘭也獲得巨大迴響。華沙大學成為波蘭浪漫主義的中心,以文化民族主義鼓吹波人,追求獨立,領頭人物乃詩人亞當·密茨凱維奇(創作歌頌波蘭歷史的《先人祭》和《歌謠傳說》),他在1820年代創作浪漫主義抒情詩《青春頌》,號召青年們起來推翻舊世界、建立新生活,之後成為11月起義的戰歌。
其他的青年學子則有維爾紐斯等地的「好學社」、「愛國社」與華沙的「青年波蘭運動」(Young Poland),他們視祖國波蘭為生命和感情的寄託中心,一個民族只有在獲得自由之後,方能繁榮發展;他們也對體制內的議會杯葛和漸進改革的消極做法極度不耐,認為只有武裝叛亂,才能達到目的。
起義爆發
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和比利時獨立的爆發,維也納會議體制動搖,波蘭人受潮流影響,也發起了波蘭軍官結合青年分子的革命。尼古拉一世原想以波蘭軍隊鎮壓法國及比利時的革命,這明顯違反了波蘭王國的憲法,於是這批軍隊於1830年11月29日叛變,由中尉皮歐·維索斯基率領部分軍隊和軍校學生,在夜晚聯合數千工人和青年奪取華沙軍火庫、進攻波蘭總督康斯坦丁大公的官邸,成功在隔天(30日)清晨一舉拿下華沙、俘虜三萬俄軍,酒醉剛醒的康斯坦丁大公無力反應,與剩下的俄軍撤到城外。
經過
革命派佔據了首都華沙,並得到了貴族和學生的支持,成立了臨時政府並得到舉國響應,大部分的地下社團蜂起革命、趕走俄軍(但俄軍仍控制許多波蘭的軍事要點)。1831年初波蘭議會決議廢除尼古拉一世的波蘭王位,改以國際知名的恰爾托雷斯基親王為國家元首;他們不僅要求波蘭獨立,還要兼併立陶宛、恢復瓜分之前的領土。結果沙皇尼古拉一世毅然拒絕,開啟俄波戰爭。雖然波軍英勇作戰、屢創敵軍,進行了奧耳伸卡-格羅霍夫斯戰役、瓦夫羅戰役、東布維爾基之戰、伊加尼亞內之戰、沃斯特羅溫卡戰役,並改由亨利克·德姆賓基將軍為全波軍元帥力挽狂瀾;但是當沙皇改派名將伊萬·帕斯克維奇指揮俄軍時,波軍漸落下風,逐漸潰敗。
本來波蘭革命者最初因英法兩國對革命的同情而深受鼓舞。然而,波蘭的革命者卻沒有得到英法任何實質援助。最後,普魯士為俄國提供大量援助以鎮壓革命,革命最終在11個月之內被優勢的俄軍鎮壓,華沙於1831年9月8日被俄國重新控制,起義徹底失敗。
結果
其後沙皇尼古拉一世廢除了憲法,扼殺波蘭人的各種自由,放逐了大批的革命領袖,更廢除波蘭會議王國,將波蘭變成俄羅斯帝國的一部份。而華沙降為一個駐軍單位,並將維爾紐斯大學和華沙大學關閉。
參加革命的首要分子有的被處死、有的被充軍西伯利亞,另外有萬人逃亡國外,形成「大移民」浪潮。俄、普、奧三國更秘密協議,決心維持現有邊界,合力壓制新的革命發生。
參考資料與書目
- ^ konstytucja Królestwa Polskiego. Encyklopedia PWN. [2006-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01). (波蘭文)
- ^ 2.0 2.1 Nation without a State: Imagining Polan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y Agnieszka Barbara Nance,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page 169-188
- ^ Miłosz, Czesław. The history of Polish litera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196 [2008-04-10]. ISBN 05200447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8).
- 李邁先著、洪茂雄增訂,《東歐諸國史》,台北:三民,2012
- 黃鴻釗 主編,《東歐簡史》,台北:書林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