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巴齊
卡羅·巴齊(義大利語:Carlo Bazzi,1875年—1947年),意大利著名畫家,是科瓦亞和巴齊藝術玻璃工作室 (義大利語:Vetreria Corvaya e Bazzi) 的創始人之一,出生於意大利都靈。
卡羅·巴齊 | |
---|---|
出生 | Carlo Bazzi 1875年 都靈,意大利 |
逝世 | 1947年 米蘭,意大利 |
國籍 | 意大利 |
教育程度 | 布雷拉美術學院 |
職業 | 畫家 |
風格 | 現實主義 |
他的作品由意大利商業銀行收藏,後該銀行被兼併,也就是今天的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1]。
卡羅·巴 製作了米蘭大教堂的一些藝術玻璃,其中包括立面上的玻璃,其過濾的光線與色彩的色調相結合,為大教堂賦予了獨特的氛圍。
風格
在卡洛·巴齊(義大利語:Carlo Bazzi) 的作品中,對現實進行細緻渲染的特徵清晰地顯現出來,這源於藝術家長期以來的成功細密畫家行為,他在布料上,然後在藝術玻璃窗上。
卡洛·巴齊(義大利語:Carlo Bazzi) 從年輕時就參加紡織課程,與Bernocchi紡織廠合作,並致力於在米蘭和Legnano設計面料,為意大利時尚的初步研究做出貢獻。後來,他在米蘭的布雷拉美術學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Brera)學習繪畫,在朱塞佩·貝爾蒂尼 (義大利語:Giuseppe Bertini)(自1851年起擔任布雷拉學院玻璃教授)和韋斯帕西亞諾·比尼亞米(義大利語:Vespasiano Bignami) 的指導下專攻繪畫。他是斯特凡諾·貝爾薩尼 (義大利語:Stefano Bersani) 的藝術研究夥伴,與他一起在科莫湖、高山和海上進行了「en plein air」繪畫。 他參加了1894年的米蘭博覽會,隨後在1900年的布雷拉三年展上展出了他的作品《斯普盧加的日出》,被認為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巴齊有許多學生受到他的影響,其中包括阿里戈·帕尼薩里(義大利語:Arrigo Parnisari)。 1905年,他與薩爾瓦托雷·科爾瓦亞(義大利語:Salvatore Corvaya) 共同創立了科爾瓦亞與巴齊玻璃廠(Vetreria Corvaya e Bazzi),用於製作他自己設計的藝術玻璃。他的繪畫作品現藏於意大利商業銀行(Banca Commerciale Italiana)的收藏中,後來被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Banca Intesa Sanpaolo)收購,目前保存在米蘭斯卡拉廣場博物館(Museo di Piazza Scala Gallerie d』Italia)。
卡洛·巴齊 的作品展現出明顯的特點,即對現實進行精細描繪,這一特點源自他長期從事的成功細密畫家活動,包括在布料和玻璃藝術上的工作。
參與展覽
- 1984年米蘭國家展覽
- 第四屆米蘭三年展, 他最重要的作品題為 日出施普呂根 (卡羅·巴齊)(義大利語:Levata del Sole allo Spluga ; 97x145 cm), 油畫, 1900[2][3]
- 布雷拉國家藝術展,夜幕降臨 (義大利語:Verso Sera) ,1922
展出博物館
巴齊藝術玻璃作品
- 米蘭宮
- Palazzo Mezzanotte, 意大利證券交易所, 米蘭.
- 意大利銀行宮, 大廳玻璃窗, 1913年, 科爾杜西奧大街, 米蘭
- 愛迪生宮, 布奧納帕爾特廣場, 米蘭
作品展示
-
卡洛·巴齊,《洛斯普魯加》,布面油畫,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藝術遺產收藏。 Gallerie d'Italia
-
卡洛·巴齊,《利埃爾納科莫湖》,布面油畫
-
卡洛·巴齊,《阿亞茲高山谷地》,布面油畫,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藝術遺產收藏, Gallerie d'Italia
-
卡洛·巴齊,《雄姿峰下午的田園風景》,阿奧斯塔山谷稱為「羅薩」,布面油畫,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藝術遺產收藏。
-
卡洛·巴齊,《維傑奇娜谷地》,布面油畫,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藝術遺產收藏。
-
卡洛·巴齊,《安特雷韋斯的下午》,布面油畫,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藝術遺產收藏。
-
卡洛·巴齊,《威尼斯海港》,布面油畫
-
卡洛·巴齊,《波爾托菲諾》,布面油畫
創作藝術品列表
- 日出 (卡羅·巴齊)(義大利語:Levata del Sole allo Spluga; 97x145 cm),油畫,1900
- 我的椴樹屬至馬萊斯科 (義大利語:Il mio tiglio a Malesco), 1940-43, 銀行收藏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
- En sul Di, 1898
- Autunno sul Lago (33x25m),油畫
- Valcuvia (33,5x54,5 cm), 膠合板上的油
- Paesaggio montano (34,5x55cm),油畫
- Festa di mare italiana a Genova
- Paesaggio e figura (40x30cm),油畫
- Paesaggio con albero
- 小屋馬庫尼亞加 (義大利語:Baite a Pecetto Macugnaga)
參見
參考文獻
引用
- ^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Ottocento, www.progettocultura.intesasanpaolo.com, 2017]
- ^ Dizionario illustratori pittori e incisori italiani moderniIII ediz. Milano, [[Agostino Mario Comanducci]]. [2018-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1).
- ^ Accademia di Brera, Quarta esposizione triennale: 1900 ; catalogo ufficiale ; Milano, (Palazzo di Brera), 1900[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考文獻
- Agostino Mario Comanducci, Pittori Italiani dell'Ottocento, 米蘭, 1934
- Agostino Mario Comanducci, Dizionario illustratori pittori e incisori italiani moderni, II ediz. 米蘭, 1945
- Agostino Mario Comanducci, Dizionario illustratori pittori e incisori italiani moderni, III ediz. 米蘭, 1962
- H. Vollmer, Kunslerlex, 1953
- Guido Cesura, Il Lago Maggiore in un secolo di pittura 1840/1940, Istituto Geografico De Agostini, Novara, 1978
- Raffaele De Grada, Il Novocento a Palazzo Isimbardi, Palazzo Isimbardi (Milan, Italy), Vita Firenza, 1988
- Paola Slavich, Ospedale maggiore/Cà granda: Ritratti moderni, 1987
- Vincenzo Vicario, Giuseppe Bertini: il grande maestro dell'Ottocento a Brera nel primo centenario della morte : 11 dicembre 1825-24 novembre 1898, Grafica GM, 1997
- L'Illustrazione italiana, Edizioni 1-15, Editore Garzanti, 1938
- Le industrie artistiche italiane, Volumi 1-3, Italy. Ministero di agricoltura, industria e commercio, 1909
- La Chimica e l'industria, Volume 6, Società di chimica industriale, Milan, Società chimica italiana, Associazione italiana di chimica, Rome, Federazione nazionale fascista degli industriali dei prodotti chimici, 1924 (Medaglia d'oro di secondo grado)
- Il Laboratorio dei Bragaglia 1911/1932, Loggetta Lombardesca (Ravenna, Italy), Essegi, 1986
- Rosa Barovier Mentasti, Tra creatività e progettazione: il vetro italiano a Milano 1906-1968, Electa, 1998
- Fulvio Roiter, Guido Lopez, Art nouveau in Milan, Edizioni CELIP, 1993
- Carlo Carrà, L'arte decorativa contemporanea alla prima biennale internazionale di Monza, Alpes,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