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縣

中国甘肃省武威市下辖的县

古浪縣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武威市下屬的一個北緯37°09'-37°54′,東經102°38'-103°54。東為景泰縣,南為天祝縣,西北為武威市,東北為內蒙古阿拉善左旗

古浪縣
古浪縣的地理位置
古浪縣的地理位置
坐標:37°27′47″N 102°53′34″E / 37.46308°N 102.89275°E / 37.46308; 102.89275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甘肅省武威市
政府駐地古浪鎮
政府
 • 縣委書記李萬岳
 • 縣長孫偉
面積
 • 總計5,046.54 平方公里(1,948.48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250,177人
 • 密度49.6人/平方公里(128人/平方英里)
 • 城鎮79,337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733100
電話區號935
車輛號牌甘H
行政區劃代碼620622
網站www.gulang.gov.cn

歷史

早在4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古浪縣境內就有人文初化的原始部落在這裡漁獵游牧,休養生息。

夏商時期屬古雍州西周時期由西戎牧駐,東周時屬月氏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今古浪境內設蒼松揟次樸𠟼3縣,屬武威郡。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年(26),改蒼松縣為倉松縣,揟次、樸𠟼2縣依舊。晉武帝泰始六年(270),倉松、揟次2縣歸武威郡轄。

西晉愍帝建興二年(314)五月,張軌卒,其長子張寔前涼,改樸𠟼縣為魏安縣,在今古浪境內設倉松、揟次、魏安3縣,屬武威郡轄。前秦設倉松、揟次2縣,屬武威郡轄。後涼改倉松縣為昌松縣,置昌松郡,轄昌松、魏安2縣。置揟次縣,歸武威郡轄。東晉太元十二年(387年),後涼將昌松郡改為東張掖郡。不久,恢復昌松郡名。南涼在今古浪境內置昌松郡,轄昌松、魏安2縣。置揟次縣,屬武威郡轄。北涼在今古浪境內置昌松郡,轄昌松、魏安2縣。置揟次縣,屬武威郡轄。北魏在今古浪境內置昌松、魏安2郡,昌松郡轄溫泉、揟次、莫口3縣。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西魏東魏。西魏在今古浪境內置昌松、魏安2郡,昌松郡轄昌松、揟次2縣,魏安郡轄魏安1縣。公元557年,北周取代西魏,古浪為北周屬地。北周廢昌松郡,置昌松縣,且將揟次縣併入昌松縣;廢魏安郡,改置白山縣,不久又廢,均屬武威郡轄。

隋代,在今古浪置昌松縣,屬武威郡轄。開皇三年(583),改昌松縣為永世縣,因和揚州宣城郡永世縣重名,不久復改為昌松縣。同時將北周的白山縣地併入昌松縣,屬武威郡轄。武德二年(619),李軌部在古浪境內置昌松縣,並在昌松縣域之東北150里處設白山戍,均屬武威郡轄。大足元年(701),涼州都督郭震(字元振)於涼州南境峽口築和戎城吐蕃要路。廣德二年(764)後,昌松全境被吐蕃占據,改稱洪池谷,即吐蕃六谷部之一,歷時240餘年。西夏在昌松設有一聚落(即村鎮),叫濟桑,屬西涼州轄。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在和戎城設立和戎巡檢司,屬西涼府轄。至元十年(1273),「省西涼府,入永昌路」轄。明洪武十年(1377),涼州千戶江亨防守和戎,因舊水名改為古浪,修築古浪城。十二年(1379)古浪境歸屬莊浪衛,為屯守之所。正統三年(1438)六月巡撫督御史羅亨信奏設古浪防禦千戶所,屬陝西行都指揮使司。清沿襲明制,在縣境內設古浪千戶所。時,境內劃分為20個壩,壩下為自然村落。雍正二年(1724),改古浪千戶所為古浪縣,屬涼州府轄。乾隆年間,廢壩置保,全縣設15保,保下設甲,甲以下為自然村。

民國元年(1912),沿襲清制,置古浪縣。民國八年(1919)廢保甲設區鄉,全縣設3區,一區署設在古浪城,二區署設在土門堡,三區署設在大靖堡。民國十六年(1927),廢甘涼道,古浪縣屬甘肅省政府直轄。民國二十四年(1935),古浪取消舊制將全縣分為1鎮3鄉,即:龍山鎮,長寧鄉、振育鄉、瑞泉鄉。民國二十五年(1936),將行政督察區改為專員公署(治所在武威縣),古浪縣屬武威專員公署轄縣。民國二十七(1938),又劃分改組為三區,第一區署設在古浪縣城轄14鄉,第二區署設在土門堡轄4鄉,第三區署設在大靖堡轄9鄉。

1949年9月古浪解放,9月建立古浪縣人民政府,全縣設4區24鄉。1953年1月改設7區55鄉。1955年10月撤區並鄉,改建為25個鄉。1956年1月將25鄉改建為1鎮19鄉。1956年10月將永登縣東山區所屬的干城、農豐、永豐、老城、裴家營、海子6個鄉行政區域劃歸古浪縣。1958年9月將1鎮25鄉改建為10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實行政社合一。1958年12月國務院決定撤銷古浪縣建置,將古浪縣行政區域整體併入天祝藏族自治縣,原古浪縣10個公社合併為5個公社。1961年12月國務院決定恢復古浪縣建置,全縣設21個公社。1962年設23個公社。1968年5月古浪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同時廢止古浪縣人民委員會,成立15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0年8月成立永豐灘人民公社和城關街道辦事處。

1981年6月將古浪縣革命委員會改為古浪縣人民政府。是年,撤銷人民公社,全縣設7區1鎮56鄉。1984年4月撤銷 7個區,轄2鎮19鄉。7月,將土門鄉改為土門鎮,全縣轄3鎮18鄉。1987年4月將城關鎮和古浪鄉合併。1988年9月從海子灘鄉分出冰草灣鄉,從大靖鎮分出大墩灘鄉,全縣轄3鎮20鄉。1992年11月,峴子鄉改為黃花灘鄉。1994年6月,成立新井鄉人民政府,全縣轄3鎮21鄉。2001年7月,將泗水鄉、裴家營鄉、海子灘鄉撤鄉設鎮。2002年12月,將定寧鄉、黑松驛鄉、黃羊川鄉3鄉撤鄉設鎮。2004年8月,撤銷井泉鄉、大墩灘鄉、胡家邊鄉、冰草灣、新井鄉。2015年9月,永豐灘、黃花灘、西靖3鄉撤鄉設鎮,全縣轄12鎮7鄉。2017年1月,民權、直灘撤鄉設鎮,全縣轄14鎮5鄉。2018年3月,古豐撤鄉設鎮,全縣轄15鎮4鄉。

交通

  312國道蘭新鐵路縱穿南北,  308省道干武鐵路橫貫東西。

行政區劃

古浪縣下轄15個、4個[2]

古浪鎮、​泗水鎮、​土門鎮、​大靖鎮、​裴家營鎮、​海子灘鎮、​定寧鎮、​黃羊川鎮、​黑松驛鎮、​永豐灘鎮、​黃花灘鎮、​西靖鎮、​民權鎮、​直灘鎮、​古豐鎮、​新堡鄉、​干城鄉、​橫梁鄉十八里堡鄉

治沙

古浪縣是全國荒漠化重點監測縣之一。郭朝明、賀發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元6位村民後稱六老漢於20世紀80年代初,挺進八步沙,以聯產承包形式組建集體林場(現稱為八步沙林場),承包治理7.5萬畝流沙。後來八步沙林場的三代職工,完成治沙造林21.7萬畝,管護封沙育林草面積37.6萬畝。

參考文獻

  1.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2023年古浪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