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部省份

吉林省,簡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省份,省會長春省人民政府長春市寬城區新發路329號。東南鄰朝鮮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北、西、南與黑龍江內蒙古遼寧接壤。

吉林省
吉林省的位置
吉林省的位置
坐標:43°53′03″N 125°18′30″E / 43.8842°N 125.3083°E / 43.8842; 125.3083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首次設立順治十年(1653年)設立「寧古塔昂邦章京
更名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式更名為「吉林將軍」
改名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更名吉林省
語源乾隆二十二年(1757)寧古塔將軍改稱鎮守吉林烏拉等處將軍,取名自治所吉林,簡稱吉林將軍。 「吉林」來源於滿語「ᡤᡳᡵᡳᠨ
ᡠᠯᠠ
(吉林烏拉)」,為「沿江」之意,即沿江之地。
省會
及最大城市
長春市
行政區劃地級行政區9個、​縣級行政區60個、​鄉級行政區1006個
政府
 • 省委書記黃強
 • 人大常委會主任景俊海
 • 省長胡玉亭
 • 政協主席朱國賢
面積
 • 總計187,400平方公里
面積排名第12名(土地面積)
占全國1.95%
人口(2022)
 • 總計2,347.69萬人
 • 排名第24名
 • 密度145人/平方公里
 • 密度排名第23名
 • 生育率(2010)0.76(第27名
族群
 • 民族漢族-91%
朝鮮族-4%
滿族-4%
蒙古族-0.6%
回族-0.5%
 • 方言東北官話(北滿方言)
時區北京時間UTC+8
ISO 3166碼CN-JL
行政區劃代碼22
GDP(2020)¥12311.32億元
$1899.16億美元(第22名
• 人均¥43,475 元
$ 6,577美元(第28名
• 占全國no data%
HDI(2019)0.768( 高 
 · 第7名
網站http://www.jl.gov.cn

古為濊貊扶餘肅慎地,唐朝渤海國地,遼代屬兩道,金朝分兩路,元代遼陽行中書省明朝建州女真地,以境內吉林城而得名。清朝於1673年在今吉林市建城,名「吉林烏拉」(滿語ᡤᡳᡵᡳᠨ
ᡠᠯᠠ
,意爲「沿着松花江」),為吉林將軍駐地。光緒年間將駐地建為吉林省。面積19.1萬平方公里。

歷史

早期

 
榆樹市劉家鎮出土的錯金銀「丙午神鈎」銅帶鈎,吉林省博物院藏,可能是東漢給夫余的贈禮[1]
 
位於集安市高句麗將軍墳

商、周時為肅慎東胡等族地。古扶餘國地。

1119年2月,前郭卡拉木地震,此次地震發生於孤店斷裂上,原載於《大金國志》。本次地震造成始興肇源縣)和利涉農安縣)數千人遇難。截至21世紀,這次地震仍然是松遼盆地乃至吉林省發生的規模最大一次地震,同時被認為是1975年海城地震之前發生在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淺源破壞性地震。

清代

清朝前期,吉林將軍轄地一直延伸至海岸線,比鄰日本海,包括今天本省東部、黑龍江東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南部,在清朝省區面積中佔列第六、七位。素以造船業為主,「吉林烏拉」(滿語ᡤᡳᡵᡳᠨ
ᡠᠯᠠ
穆麟德轉寫Girin ula)在滿語中意為「沿着松花江」。在《北京條約》中吉林所有沿海地區被割讓,至清末吉林僅剩下內陸。

滿洲國時期

 
滿洲國長春市作為首都,稱新京,圖為皇宮中的皇帝寶座
 
1945年8月,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擊潰日軍,滿洲國倒台。圖為長春市境內的蘇軍烈士紀念塔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日本取得中國東北地區的控制權。1932年3月,在日本脅迫下,滿洲國建立。以溥儀為執政,年號「大同」。將長春改為新京,定為首都。1934年,溥儀稱帝,改國號為「滿洲帝國」,年號「康德」。同年,原吉林省區域被分割、拆分為吉林、間島、濱江、三江四個省,此後亦有更動。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18日,溥儀在通化宣布退位。

中華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時期,吉林市仍為吉林省政府駐地,在民國二年(1913年)和民國十八年(1929年),這裡分別更名為吉林縣和永吉縣。民國二十年(1931年)9月21日,日軍占領吉林,次年3月1日,成立吉林省公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國民政府成立吉林地方治安維持會。10月,在中共吉林市委成立吉林市政府。11月,成立吉林省政府,省會設在吉林市。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5月,共軍從吉林市撤出,國民政府成立吉林省政府和吉林市政府。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9日,中共占領吉林市。3月10日,吉林省政府從延吉市遷至吉林市,3月23日,成立吉林市人民政府。

亞新地學社1936年《袖珍中華全圖》的吉林省地圖
1947年,重新劃分後的吉林省

1945年時,國民政府曾劃分中國東北地區為九個省份,當時的吉林省的轄區有:(轄2市18縣1旗,而境內哈爾濱市係直轄市,直隸行政院。)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行政系統

1945年11月10日,蘇聯支持的中共中央東北局決定成立中共吉林省工作委員會,正副書記張啟龍伍晉南,轄3市23縣。1945年12月27日至30日,在永吉縣岔路河鎮召開吉林省「人民代表會議」,選舉吉林省政府主席周保中,副主席周鯨文(未到職)及政府行政委員會委員。設立吉林軍區,司令員周保中,第一副萬毅,第二副賀慶積。吉林省轄長春吉林2市和長春榆樹德惠九台通陽(即伊通縣雙陽縣)、永吉蛟河舒蘭磐石樺甸敦化延吉和龍汪清琿春安圖等16縣,人口650餘萬人。大略相當於現今的長春市吉林市延邊州。下設永吉地委、延邊地委。永吉地委轄六縣一市:即永吉、舒蘭、樺甸、蛟河、磐石、敦化等六縣及吉林市,袁任遠楊尚奎任地委正副書記。

1945年末,國軍占據山海關錦州後,沿北寧路繼續向瀋陽、遼南前進。1946年1月12日,撤出瀋陽的中共中央東北局由林楓主持召開了東滿地區黨政軍主要負責人參加的海龍會議,作出《關於遼北省與吉林省合併的決定》,將吉林省與遼北省在中長路以東的市縣、安東省通化專區合併,吉遼省比吉林省轄區減少了長春市,增加了15個縣。人口達到1100餘萬人。中共吉林省工委改稱中共吉遼省委[註 1],書記林楓,副書記張啟龍;政權機構仍稱吉林省政府;設吉遼(東滿)軍區,司令員周保中。下設:

  • 吉林分省委,由永吉地委改稱。駐永吉,書記袁任遠。設吉林軍區,司令員曹里懷
    • 吉北:1946年2月至1946年5月設立吉北地委、吉北專署、吉北軍分區,書記李夢齡、專員武少文、司令員張廣才,轄舒蘭、榆樹、九台、德惠四縣。蘇軍撤軍後,吉北建制撤銷,各縣改為省直轄。1946年7月18日吉北地委、吉北專署、吉北軍分區在舒蘭重新成立。地委書記李夢齡伍晉南;專員武少文;軍分區司令員曹里懷、1947年2月後雷震。轄榆樹、舒蘭、永(吉)北、榆(樹)南(原稱松花江辦事處)、山河等5個縣。1947年2月12日,吉北軍分區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3師。1947年11月增轄九台、德惠等2縣。1948年6月29日吉北黨政軍建制撤銷。各縣由省直轄。
    • 吉南:1946年6月中旬從五常縣南下開闢吉南。6月下旬,吉南地委、吉南專署、吉南軍分區在樺甸橫道子成立。轄永(吉)南、樺甸、磐石、雙陽、伊通五縣。地委、專署機關駐樺甸縣夾皮溝鎮,吉南軍分區駐老牛溝。書記楊尚奎、1947年9月後張策;專員沈越;司令員王效明,轄第24旅及各縣大隊。1948年6月29日吉南黨政軍建制撤銷。各縣由省直轄。
  • 吉東分省委,駐延吉。政權機構為延邊專署。設吉東軍區。敦化縣、蛟河縣由永吉地委劃歸吉東分省委。
    • 延邊:1945年11月20日在龍井組建,轄延吉、和龍、汪清、琿春、安圖等縣。1946年8月7日,專署機構併入吉林省政府。1947年2月15日在龍井重設專署,轄延吉、和龍、汪清、琿春、額穆、安圖等6個縣。1946年1月23日改為吉東分省,駐延吉街,增轄敦化、蛟河2個縣。1946年7月11日,撤銷4個分省,吉東分省改為吉東專區,駐延吉,轄8個縣,為"東滿戰略區"的大後方。1947年2月15日,吉東專區東部的4個縣劃出,成立延邊專區,駐延吉,轄延吉、琿春、和龍、汪清4個縣。1947年9月25日,延邊專署與吉敦專署合併成立吉東專署,駐敦化,領導8個縣。1948年3月27日,吉東專署改為延邊專署,駐地由龍井遷至延吉,轄7個縣(額穆縣撤併入敦化縣)。1948年6月22日,延邊專區所轄敦化、蛟河兩縣劃歸吉林省直轄。
    • 吉敦:1947年2月15日,吉東專署東部的4縣劃出成立延邊專署,吉東專署繼續管轄敦化、蛟河、安圖、額穆等4縣。1947年4月1日改稱吉敦專署。1947年9月25日,吉敦專署與延邊專署合併為吉東專署。
  • 通化分省委,駐通化。書記吳溉之。政權機構為通化專署。設通化軍區,由東北民主聯軍後方後勤司令部兼,司令員何長工。1946年2月10日,中共中央東北局「為了統一通化大後方建設,統一通化黨政軍民之領導,統一駐通化主力地方武裝之指揮和領導」將中共通化分省委升格為由東北局直屬的通化省委,轄區7縣不變。
  • 遼北分省委,駐東豐。政權機構為遼北省政府。設遼北軍區。

1946年7月11日,鑑於國軍重占了長春市、吉林市,分割了東滿南滿的交通聯繫,中共中央東北局決定撤銷中共吉遼省委,組建中共吉林省委,政權機構仍稱吉林省政府。轄榆樹、蛟河、舒蘭、敦化、額穆、延吉、汪清、和龍、琿春、安圖10個完整縣,以及永吉、樺甸、磐石、九台、伊通、雙陽等縣部分地方。共產黨占領區人口210餘萬人。

1949年4月21日,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重劃東北行政區為6個省和4個直轄市。吉林省政府改稱吉林省人民政府,直轄長春、吉林2市及長春、榆樹、農安、德惠、九台、雙陽、懷德、伊通、永吉、舒蘭、磐石、蛟河、樺甸、敦化、延吉、汪清、和龍、琿春、安圖、扶餘、乾安、長嶺、郭前旗等23個縣(旗)和豐滿特別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56年長春市第一汽車製造廠製造的中國第一批國產汽車解放牌卡車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吉林省人民政府繼續駐吉林市,並將原九省調整為:黑龍江、吉林、松江、遼東、遼西五省。1954年9月27日,改回三省:吉林、遼寧、黑龍江,長春由中央直轄市改為吉林省省轄市,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遷往長春市。自此,長春市成為吉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這時開始的吉林省大致是由國民政府時期的「吉林省」和「松江省」所組合而成。全省面積101,768平方公里,當時人口717萬餘人。

地理

 
吉林省與朝鮮的國境,圖左為吉林省圖們市,圖右為朝鮮南陽勞動者區
 
伊通河
 
松花湖

地形

總體趨勢為東南高、西北低。以北東-南西向縱貫全省的大黑山山脈為界,分為東部長白山地和西部松遼平原兩大區域,面積分別占全省的60%和40%。省內最高點為長白山白雲峰,海拔2691m,也是東北地區最高峰。低平原區海拔多在120m以上。省內最低點位於琿春市敬信鎮防川村圖們江下游中、朝、俄三國交界處,海拔僅為5.0m。

地貌

東部山地分為長白山中山低山區和低山丘陵區;中西部平原分為中部台地平原區和西部草甸、湖泊、濕地沙地區。

主要山脈有大黑山張廣才嶺吉林哈達嶺老嶺牡丹嶺等。主要平原以松遼分水嶺為界,以北為松嫩平原,以南為遼河平原

第四紀冰川在長白山的冰川剝蝕遺蹟可見。現代流水侵蝕作用對地貌的影響很廣泛,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盆地、谷地多受侵蝕、剝蝕、堆積、沖積等綜合作用,形成了各種流水地貌,如河漫灘、沖積洪積平原、沖溝等。火山地貌占吉林省總面積的8.6%,流水地貌占83.5%,湖成地貌占2.6%,風沙地貌約占5.2%。

地貌單元可分為:

  1. 東部長白山地:包括長白撫松安圖敦化靖宇輝南等縣(市)境內的侵蝕火山地貌;位於通化和白山地區南部、延邊地區東部和吉林地區侵蝕構造地貌;位於遼源地區和四平、長春東南部的構造剝蝕地貌。面積114384.4km2,海拔高程一般500—900m。其中分布許多山間盆地,如琿春盆地、延吉盆地、松江盆地等,海拔高程一般在200—500m。
  2. 大興安嶺東坡丘陵:位於洮南西北部的大興安嶺東坡地帶,分布面積為1963.13 km2,山頂海拔高程300——500m。丘頂渾圓,溝谷寬而淺。
  3. 中部高平原區:主要分布在四平、長春地區,由台地和河谷兩類地貌單元組成。台地主要在楊大城子——伏龍泉——王府一帶呈南北方向、榆樹——三岔河呈北西方向和公主嶺、農安等縣(市)分布。河谷平原主要順松花江拉林河飲馬河伊通河東遼河及其支流呈帶狀分布。面積為28626.53km2。海拔高程一般150—290m。
  4. 西部低平原區:分布在松原、白城地區及雙遼境內。主要分為松遼河間過渡帶風砂覆蓋的平原、遼河風砂覆蓋的傾斜平原、松嫩鹽漬化發育的低平原和松嫩湖沼漫布的低平原。面積為39289.29 km2。海拔高程一般120—200m。
  5. 大興安嶺山前傾斜平原區:分布於白城西部大興安嶺山前地帶,地形由西向東傾斜降低,由砂礫類土台地和沖積扇組成,面積3108.27 km2。台地海拔高程160—240m,沖積扇海拔高程140—200m。

四至

吉林省四至
方位 地點 坐標
白城市鎮賚縣嘎什根鄉 46°18′11″N 123°53′19″E / 46.30300°N 123.88870°E / 46.30300; 123.88870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春化鎮 43°23′43″N 131°18′41″E / 43.39540°N 131.31130°E / 43.39540; 131.31130
通化市集安市大路鎮 40°51′56″N 125°42′12″E / 40.86560°N 125.70330°E / 40.86560; 125.70330
西 白城市洮南市萬寶鎮 45°45′09″N 121°38′09″E / 45.75250°N 121.63570°E / 45.75250; 121.63570

行政區劃

吉林省現轄8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下設21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16個、3個自治縣;961個鄉級行政單位,包括426,153,28民族鄉,354街道[2]

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唯一一個朝鮮族自治的縣級行政單位也位於吉林省,系白山市下轄的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長白朝鮮族自治縣系全中國唯二的朝鮮族自治地方。[3]

除以上地級市、自治州外,吉林省還下轄1個地級行政管理區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吉林省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4]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註 2]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5]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縣級行政區劃[6]
市轄區 縣級市 自治縣
220000 吉林省 Jílín Shěng 191,202.36 24,073,453[註 3] 長春市 21 20 16 3
副省級市
220100 長春市 Chángchūn Shì 24,734.13 9,066,906 南關區 7 3 1
地級市
220200 吉林市 Jílín Shì 27,711.41 3,623,713 船營區 4 4 1
220300 四平市 Sìpíng Shì 10,241.73 1,814,733 鐵西區 2 1 1 1
220400 遼源市 Liáoyuán Shì 5,140.45 996,903 龍山區 2 2
220500 通化市 Tōnghuà Shì 15,611.54 1,812,114 東昌區 2 2 3
220600 白山市 Báishān Shì 17,505.26 951,866 渾江區 2 1 2 1
220700 松原市 Sōngyuán Shì 21,169.77 2,252,994 寧江區 1 1 2 1
220800 白城市 Báichéng Shì 25,758.73 1,551,378 洮北區 1 2 2
自治州
222400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Yánbiān Cháoxiǎnzú
Zìzhìzhōu
43,329.34 1,941,700 延吉市 6 2

人口

2022年末,全省總人口為2347.69萬人[7],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96.1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3.73%,比上年末提高0.37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9.08%。全年出生人口10.23萬人,出生率為4.33‰;死亡人口19.84萬人,死亡率為8.40‰;自然增長率為-4.07‰。人口性別比為99.83(以女性為100)。

根據2021年統計公報,吉林省有人口2375.37萬人,無論是自然增長還是遷移率均為負數[8]

 
改建後的吉林農村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為24,073,453人[9]。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7,452,815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3,379,362人,下降12.31%,年平均增長率為-1.31%。其中,男性人口為12,018,319人,占總人口的49.92%;女性人口為12,055,134人,占總人口的50.08%。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99.69。0-14歲的人口為2,818,723人,占總人口的11.71%;15-59歲的人口為15,703,565人,占總人口的65.23%;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5,551,165人,占總人口的23.06%,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3,757,224人,占總人口的15.61%。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5,079,014人,占總人口的62.64%;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8,994,439人,占總人口的37.36%。

2020年吉林出生率0.484%,死亡率0.781%,自然增長率為-0.297%[10]

吉林省人口變化[11]
年份 年末總人口數(萬人)
1950 1029.5
1960 1397.1
1970 1860.4
1980 2210.7
1990 2440.2
2000 2627.3
2010 2746.2
2020 2407.3

極低生育率

由於中國政府對漢族的嚴苛的計劃生育政策以及佔主導的國有經濟,吉林省的生育率在計劃生育期間大幅下降。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吉林省的總和生育率僅為0.76,為全國第三低的省,僅略高於遼寧省黑龍江省。由於這種生育水平僅為世代更替水平的三分之一,如果長此以往,每一代人口會減少三分之二。未來,地處邊疆、物產豐富的吉林省很可能會面臨人口過少、缺乏勞動力的危機。相對於吉林省漢族由於官方政策限制而產生的生育率下降,吉林的部分少數民族則因為生活水平提高、出外務工等諸多非政策因素也出現生育率下降,比如朝鮮族。為應對人口持續減少的狀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制定朝鮮族人口發展條例,鼓勵朝鮮族家庭生育第二胎,提倡生育第三胎。

經濟

 
長春市
 
吉林市松花江夜景
 
集安市商業街
 
延吉市

據統計,2019年吉林省地區生產總值為11726.82億元人民幣,以可比價格計算較上年增長3.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87.3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134.8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304.68億元。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依次為11.0%,35.2%,53.8%。三次產業的年增速分別為2.5%,2.6%,3.3%。[12]

1979-2007年29年,按絕對數比較,2007年吉林GDP總量為1978年的63.75倍;按不變價格推算(以同期全國平均物價水準為基準),GDP年平均增長率9.4%,低於同期全國9.8%的平均水平,年均增長率次於安徽寧夏等16個省份居17位。從1978-2008年共計31年,吉林GDP年增長率,有16年高於同期全國平均水準,15年低於全國同期水準;31年間有13年年增長率高於10%。1978-2008年,吉林GDP總量在全國的位次一直在第18位至第22位間輪替,1978年位居中國省級行政區歷年地區生產總值第18位,1993年居19位,2004年居20位,2006年居22位,2007年開始居第21位。GDP總量的發展,1981年突破100億元,1992年突破500億元,1995年突破1000億元,2007年突破5000億元。人均GDP的發展,1987年首次突破1千元(全國1987年突破1千元),1996年突破5千元(全國1995年突破5千元),2004年突破1萬元(全國2003年突破1萬元),2008年突破2萬元(全國2008年突破2萬元)。

汽車、石油化工、農產品加工是吉林省的三大支柱產業。[13]

民族

吉林省是地處邊疆的多民族省份,除人口占大多數的漢族外,全省有48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245.36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9.15%。全省有4個民族自治地方:延邊朝鮮族自治州1952年9月3日成立、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9月1日成立、長白朝鮮族自治縣1958年9月15日成立、伊通滿族自治縣1988年8月30日成立。全省4個自治地方少數民族人口111.85萬人,占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45.59%,土地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28.74%。

全省有33個民族鄉(鎮)和1個享受民族鄉待遇的朝鮮族鄉。33個民族鄉中有6個朝鮮族鄉、2個回族鄉、4個滿族朝鮮族鄉、10個蒙古族鄉、1個朝鮮族滿族鄉。全省民族鄉(鎮)總人口47.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9.8萬人,占民族鄉(鎮)總人口的41.3%。土地面積5465.9平方公里,約占全省總土地面積的2.9%。

吉林省少數民族成份多,比例大,少數民族人口總數(246萬)和占總人口比例(7.96%)在全國分別列第11位和第12位。少數民族居住幅員廣,主要在山區、半山區、草原牧區和邊境地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在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中,朝鮮族(115萬,全國最多)主要分布在東部的延邊吉林市通化白山等市;滿族(99萬)、回族(13萬)以長春吉林通化四平居多;蒙古族(17萬)和錫伯族(3168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松原

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1,985,839人,占91.33%;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087,614人,占8.67%。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3,281,271人,下降12.99%,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71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98,091人,下降4.49%,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71個百分點。其中,朝鮮族人口減少100,002人,下降9.61%,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12個百分點;滿族人口減少34,947人,下降4.03%,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3個百分點;蒙古族人口增加24,410人,增長16.83%,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18個百分點。

吉林省民族構成(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14]
民族名稱 漢族 朝鮮族 滿族 蒙古族 回族 苗族 錫伯族 土家族 維吾爾族 壯族 其他民族
人口數 21,985,839 940,165 831,418 169,449 104,595 5,788 4,238 4,232 3,733 3,518 20,478
占總人口比例(%) 91.33 3.91 3.45 0.70 0.43 0.02 0.02 0.02 0.02 0.01 0.09
占少數民族人口比例(%) 45.04 39.83 8.12 5.01 0.28 0.20 0.20 0.18 0.17 0.98

交通

 
長春龍嘉國際機場
 
長春站
 
吉林站
航空

航空以長春為中心,吉林、延吉為補充,可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海口、寧波、大連、昆明、香港、深圳、台北、台中、韓國首爾濟州日本東京仙台大阪名古屋等地。

鐵路

吉林省的鐵路網大體可分為西北-東南和西南-東北兩個走向。全國主要鐵路幹線京哈線貫穿吉林南北。從吉林省內可直達哈爾濱、瀋陽、大連、北京、天津、西安、石家莊、武漢、濟南、南京、廣州、上海等全國主要城市。吉林省鐵路以長春為中心,以吉林、四平、白城、梅河口等為主要樞紐,以京哈線長圖線長白線平齊線瀋吉線四梅線梅集線等線路為幹線,形成連接全省各市、州及廣大城鄉的鐵路網。

公路

2008年末全省等級公路總里程88340公里(含農村公路),其中,高速公路2250公里。

海運

2010年,海關總署內貿允許吉林省國內貿易貨物從琿春圈河口岸出境,經朝鮮元汀里-羅津港換裝作業,再運至上海、寧波口岸。2014年,吉林省國內貿易貨物跨境運輸進境口岸增加黃埔、泉州、汕頭和洋浦口岸。2023年,俄羅斯同意讓吉林利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為吉林省內貿貨物跨境運輸中轉口岸,進境口岸增加浙江省舟山甬舟集裝箱碼頭和嘉興乍浦港。[15][16]

文化

歷史文化

全省共有1處世界文化遺產、3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168處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

世界文化遺產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吉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 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乞粒舞)
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
其它

戲曲、曲藝

京劇

代表吉林省京劇藝術最高水平的是吉林省京劇院,所屬戲院有大眾劇場和長春大戲樓。從吉林富商牛子厚創辦京劇喜連成科班,培養了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周信芳開始,吉林市就與京劇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解放前的幾十年中,單是演出京劇的茶園就有多處,京劇大師梅蘭芳、京劇山派代表唐韻笙都曾經在吉林市長期演出。牛子厚對京劇事業所做出的貢獻在中國戲劇史上留下了珍貴的一頁。為紀念牛子厚「富而好行其德」,而編排的現代京劇《牛子厚傳奇》正在長春公演。

吉劇

知名團體有吉林省吉劇團

吉林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以「不離基地,採擷眾華,融合提煉,自成一家」為指導方針,建國後在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新劇種。著名吉劇演員有鄔莉、隋晶瑩、王青霞、王桂芬、李占春、安靜芳等。優秀劇目有《桃李梅》、《燕青賣線》、《包公賠情》、《一夜皇妃》、《三請樊梨花》、《包公趕驢》、《三放參姑娘》、《火焰山》、《關東雪》等。

二人轉

知名團體有吉林市戲曲劇團,和平大戲院、東北風二人轉劇場、劉老根大舞台。二人轉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並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二人轉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演出形式,大體可分「單(單出頭)「雙(雙玩藝,即二人轉)」、「群(群活兒)」、「戲(拉場戲)」四類。吉林著名二人轉演員有韓子平、董偉、嚴淑萍、董連海、高秀敏閆學晶、佟長江、楊金華、魏三、孫小寶、閻森、周玲玲、周雲鵬、郭旺等。

黃龍戲

知名團體有吉林省農安縣黃龍戲劇團,是吉林省戲曲界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吉林省地方劇種,是農安縣創作的地方戲曲新劇種,因農安曾是遼代有名的黃龍府而得名。它是以東北皮影戲音樂為基調。並吸收民間音樂而形成的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廣泛群眾基礎的新劇種。代表劇目有《風雨菱花》、《魂系黃龍府》、《聖明樓》、《鷹格夫人》四大劇。

新城戲

知名團體有吉林省松原市滿族藝術劇院。新城戲是20世紀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葉,以流傳於吉林省扶餘一帶的滿族曲藝八角鼓為基礎而逐漸發展而成的。因為扶餘鎮曾是清朝新城府治所,故而定名為新城戲。優秀劇目有《紅羅女》、《繡花女孩子》、《薩瓦瑪》、《鐵血女真》、《洪皓》等。2009年7月,新編大型歷史故事劇《洪皓》獲得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的最高獎項「金孔雀」綜合大獎。

東北大鼓

東北大鼓是流行於中國東北的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融入了京劇、京韻大鼓和東北民歌唱腔,曲調豐富,唱腔流暢,表現力較強,以說唱中、長篇書為主。吉林境內東北大鼓基本屬「東城派」,在榆樹地區影響力較大,也較為活躍。2006年東北大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北大鼓傳統節目非常豐富短篇有《老鼠告貓》,中篇有《二度梅》,長篇有《左傳春秋》等。著名藝人有顧馨山、「四小鼓王」之一夏曉華、王連科、高貴、蔣維芳等。

評劇

知名團體有長春評劇院、長春市雙陽區評劇團、吉林市戲曲劇團。代表人物有花派藝術家鄭桂芳、新派藝術家王曼玲等。

話劇

知名團體有長春話劇院吉林市話劇團延邊話劇團、吉林藝術學院小劇場。著名話劇演員有呂啟鳳、鄭坤範、李幼斌、於丹、劉強等。

小品

著名演員有高秀敏、閆學晶、劉小光等。

電影

 
長影舊址博物館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電影製片廠,是其最大的綜合性電影製片廠之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北影上影和八一合稱「四大」電影製片廠,被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的搖籃」。

前身是1937年滿洲國時期日本人建立的「滿洲映畫協會」。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中國共產黨急於建立自己的電影生產基地,派其黨員劉建民、趙東黎秘密潛入「滿映」,組織同情共產黨的職工,於10月1日成立了共產黨占據的東北電影公司。1946年內戰爆發,受共產黨指示,東北電影公司於5月13日遷往合江省興山市,即現在的黑龍江省鶴崗市。1946年10月1日,東北電影公司更名為東北電影製片廠,並在較為困難的條件下開始製作電影,拍攝了中共的七個「第一部」為其宣傳,同時調出大批中共幹部支援新廠建設,因此被形象地譽為「中共電影的搖籃」。隨着內戰中共產黨逐漸獲勝,1948年10月19日長春被共軍占領後,東影一面繼續製作,一面分批遷回長春。1955年,正式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

60多年來,長影共拍攝故事影片600多部,戲曲片50多部,譯製了幾十個國家的影片800多部,還製作了大量的科教片、美術片、電視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電影事業作出了貢獻。長影廠不僅是個電影生產地,而且是個電影人員的培訓地,造就了一大批電影藝術家、事業家、和技術專家。1960-1962年之間曾成立長春電影學院文革時期學校停辦,後未再恢復。

目前長春還設有創辦於1992年,兩年一屆的長春電影節。與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珠海電影節並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大電影節」。

音樂

知名團體有吉林省民族樂團、長影樂團、吉林省交響樂團

舞蹈

知名團體有吉林省歌舞劇院、延邊歌舞團、松原市滿族藝術劇院、前郭縣民族歌舞團

戲劇

長春人民藝術劇場

工藝美術

松花湖浪木根雕松花硯吉林白山木畫德惠草編吉林彩繪雕刻葫蘆吉林剪紙長春木雕松花湖奇石

飲食

 
延邊溫麵
 
鍋包肉
吉菜

是指利用吉林特產或主產原料,運用吉林特有的烹飪工藝,在中華名菜系基礎上,綜合吉林少數民族飲食文化和農家特色,經過開發創新而形成的一個新的精品菜系。吉菜主要有民族菜、民俗菜、宮廷菜、山珍菜四大系列。在2001年第二屆中國美食節上,吉菜以其鮮明的特色,被確定為中國「新八大菜系」之一。吉林處於中國東北中部,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土地肥沃,具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尤其是「天然、綠色」資源得天獨厚,是吉菜發展的有利條件。吉菜歷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滿族的祖先—肅慎就定居在白山黑水之間,過着漁獵生活。吉林自古還有漢、朝、蒙等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各民族文化和飲食習慣不同,如滿族人喜食燉菜和麵點、朝鮮族喜歡冷面、蒙古族愛吃烤肉,這些特有的飲食習慣,形成了獨特的多元化飲食文化。

著名的吉林小吃

宗教

 
長春文廟

道教

道教傳入吉林省是在公元六世紀下半葉,到元明兩朝時中斷。清康熙三年(1664年)又傳入吉林省,到1948年全省有宮觀125座,道士900餘人。1958年前有44座,有道士89人。1959年有52座,有道士125人。「文革」前夕有35座,有道士29人。目前全省有宮觀14處,道士79人,信教群眾8600餘人。1995年、1997年吉林省道教分別成立了通化市道教協會、遼源市道教協會。主要宗教場所有:通化市玉皇閣和遼源市福壽宮。

佛教

全省信仰佛教群眾約45萬餘人,大多數屬於淨土宗。還有少數天台宗、禪宗、曹洞宗及其它宗派,但宗派特點已不明顯。省佛教協會由吉林省著名的僧人澍培等人發起,成立於1981年,1984年召開第二次代表會議,1996年召開第三次代表會議,現任會長是長春市般若寺方丈成剛。全省有佛教協會9個,(其中省級1個、市級5個、縣級3個)。全省共有寺院105座,其中比丘(男僧)46座,比丘尼(女僧)59座。全省有僧人1253人,其中男僧311人,女僧942人。年齡結構情況:17歲至18歲有18人,19歲至21歲100人,22歲至60歲有975人,61歲以上有160人。文化程度情況:文盲26人,小學301人,初中570人,高中(中專)244人,佛學院(大專)112人。主要宗教場所有:長春般若寺、吉林市北山廟群、遼源市彌陀寺、敦化正覺寺、松原扶餘縣蔡家溝慈雲寺、四平市淨業蓮寺、通化梅河口市龍泉寺、白城洮北區華嚴寺、白山市青山寺等。

亞伯拉罕諸教

伊斯蘭教

吉林省現有信仰伊斯蘭教的群眾13.8萬多人,清真寺近90所。1981年成立了省伊斯蘭教協會,1984年9月10日召開第二次代表會議,1988年10月4日召開第三次代表會議,2000年11月22日召開第四次代表會議,會址在長春市長通路清真寺內,現任第四屆會長為楊清庭阿訇。主要宗教場所有:長春市長通路清真寺、長春市宋家清真寺、長春皓月禮拜殿、吉林市北清真寺、吉林市西清真寺、吉林市東清真寺、吉林市拱北清真寺等。

天主教

 
吉林耶穌聖心堂

吉林省現有天主教信教群眾近8萬人,正式登記的天主教堂(公所)73處。全省現有天主教教職人員126人,其中,主教1人(張翰民,省政協常委),神甫54人,修士4人,修女67人。有各級宗教團體24個。其中,省級2個,即:吉林省主教愛國會和吉林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市級11個,縣級12個。有天主教神哲學院和天主教修女院各一所,在校男女修生共30人,其中,男修生26人,女修生4人。由於歷史的原因,吉林省天主教信教群眾大部分分布在農村,歷史上形成了十大聚居村,分別是:農安縣新劉家鄉劉家村、農安縣合隆鄉八家村、公主嶺市育林鄉西山村、公主嶺市蓮花山鄉趙家圍子村、公主嶺市蓮花山鄉趙家圍子村、公主嶺市育林鄉良正甲村、公主嶺市和氣鄉民助村、梅河口市中和鎮二八石村、扶餘縣四馬架鄉蘇家村、長嶺縣利發盛鄉建設村、龍井市八道鄉八道村。主要宗教場所有:長春市德勒撒天主教堂,吉林市耶穌聖心天主教堂等。

新教

吉林省現有新教信教群眾近36萬人,約占全省信教總人數的37%。正式登記的新教活動場所1300餘處,新教教職人員200多人,其中牧師37人,長老45人。義工傳道員達到1300多人,經民政部門批准登記的各級新教團體為46個,其中省級宗教團體2個,市級團體13個,縣級團體31個。主要宗教場所有:長春西五馬路基督教堂、長春東三馬路基督教堂、長春二道基督教堂、吉林市基督教堂、四平市基督教堂、通化市基督教堂等。

旅遊

 
長春市滿洲國國務院舊址
 
長春市淨月潭
 
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吉林市霧凇

4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3處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14處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1處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區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A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風景名勝區
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區

教育

普通高校

公立本科院校  
學校名稱 所在地 辦學層次
吉林大學 長春市 「211」工程、「985」工程、本科
東北師範大學 長春市 「211」工程、本科
延邊大學 延邊州 「211」工程、本科
長春理工大學 長春市 本科
吉林農業大學 長春市 本科
長春師範大學 長春市 本科
長春工業大學 長春市 本科
吉林財經大學 長春市 本科
吉林建築大學 長春市 本科
長春中醫藥大學 長春市 本科
長春大學 長春市 本科
長春工程學院 長春市 本科
吉林體育學院 長春市 本科
吉林警察學院 長春市 本科
吉林工商學院 長春市 本科
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 長春市 本科
吉林藝術學院 長春市 本科
東北電力大學 吉林市 本科
北華大學 吉林市 本科
吉林化工學院 吉林市 本科
吉林醫藥學院 吉林市 本科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 吉林市 本科
吉林師範大學 四平市 本科
白城師範學院 白城市 本科
通化師範學院 通化市 本科
民營本科院校與獨立院校
學校名稱 所在地 辦學層次
吉林外國語大學 長春市 本科
長春建築學院 長春市 本科
吉林動畫學院 長春市 本科
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 長春市 本科
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 長春市 本科
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 長春市 本科
吉林建築科技學院 長春市 本科
長春科技學院 長春市 本科
長春財經學院 長春市 本科
長春光華學院 長春市 本科
長春大學旅遊學院 長春市 本科
吉林師範大學博達學院 四平市 本科
高職專科院校
學校名稱 所在地 辦學層次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長春市 專科
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長春市 專科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長春市 專科
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長春市 專科
長春東方職業學院 長春市 專科
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長春市 專科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 長春市 專科
長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長春市 專科
吉林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長春市 專科
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吉林市 專科
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吉林市 專科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吉林市 專科
四平職業大學 四平市 專科
吉林農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四平市 專科
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白城市 專科
白城職業技術學院 白城市 專科
松原職業技術學院 松原市 專科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 遼源市 專科
長白山職業技術學院 白山市 專科
延邊職業技術學院 延邊州 專科

軍事院校

科研機構

體育

 
搏藝杯中俄柔術賽

吉林省競技體育的優勢項目包換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樣滑冰自由式滑雪跳台滑雪等冬季項目和自行車跆拳道射箭等夏季項目。[17][18]奪得奧運會金牌的第一位吉林籍選手是乒乓球運動員王皓[19]。奪得冬奧會金牌的第一位吉林人是短道速滑選手周洋[20]。吉林籍或吉林省培養的知名運動員還有短道速滑選手武大靖李堅柔李佳軍,速度滑冰選手趙偉昌葉喬波,花樣滑冰選手陳露,場地自行車選手宮金傑,射箭選手何影,籃球選手孫軍等。吉林省女子曲棍球隊曾三次奪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運動會冠軍。長春亞泰隊曾奪得2007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冠軍[19]延邊足球隊曾取得1965年全國足球甲級聯賽冠軍、2015年中國足球甲級聯賽冠軍。[21]

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吉林在冬季體育項目上具有較高的競爭力,先後承辦了多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和2007年亞洲冬季運動會。吉林省為中國國家隊培養了大量冬季運動項目的優秀運動員。

足球運動在吉林省擁有很好的群眾基礎,2016年3月22日,長春光華學院成立了中國第一家足球學院,面向全國招生。[22]2016年,吉林擁有2支中超聯賽球隊:長春亞泰延邊富德,1支女超球隊:長春大眾卓越[23]

重要賽事

職業球隊

足球

長春亞泰延邊富德長春大眾華信

籃球

長春東北虎吉林澳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主要領導人

重要歷史事件

人物

注釋

  1. ^ 位於東滿的中國共產黨吉遼省委員會,與西滿的中國共產黨遼吉省委員會,是兩碼事。
  2. ^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3. ^ 全省人口包含長白山管委會61146人。

參考文獻

  1. ^ 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9-11-25 [2021-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行政区划统计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23-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2). 
  3.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我国的自治地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202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3).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7-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5. ^ 吉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吉林省統計局. [2021-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0). 
  6.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4》.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4.08. ISBN 978-7-5037-7130-9. 
  7. ^ 吉林省2022年人口https://www.hongheiku.com/sjrk/1059.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 ^ 吉林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tjj.jl.gov.cn. [2022-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6). 
  9. ^ 吉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 tjj.jl.gov.cn. [202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0). 
  10. ^ '2021吉林统计年鉴. tjj.jl.gov.cn. [202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3). 
  11. ^ 數據來源:吉林經濟信息網存档副本. [2006-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01). 
  12. ^ 2019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統計局. 2020-04-09 [2021-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透過中國經濟網. 
  13. ^ 吉林:布局"一主六双"产业空间 新兴产业集群轮廓初现. 中國經濟網. 2019-02-15 [2021-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14.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 [2023-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2). 
  15. ^ 海关总署决定进一步拓展吉林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 新華網. [2023-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16. ^ 东北再获“出海口”,内贸货物可经俄罗斯海参崴中转. 廣州市融媒體中心. 2023-05-16 [2023-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7). 
  17. ^ 吉林省发布四大任务:加快建设体育强省. 吉林日報. 2020-06-03 [2021-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透過人民網. 
  18. ^ 郭立平; 李晨光. 吉林省竞技体育优势运动项目研究. 吉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2, (1): 153-156. 
  19. ^ 19.0 19.1 他们,是吉林体育的骄傲. 吉林日報. 2018-12-14 [2021-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3) –透過搜狐. 
  20. ^ 周洋一鸣惊人奖金超四百万 吉林冬奥第一人脱贫. 搜狐體育 (杭州網-杭州日報). 2010-03-03 [2021-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21. ^ 延边足球60年颁奖晚会:朴泰夏获队史最佳外籍教练. 新文化報. 2015-12-22 [2021-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透過新浪體育. 
  22. ^ 吉林省設立全國首個足球學院 計劃招生30人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吉和網,2016年3月28日查閱
  23. ^ 延邊沖超成功後 吉林成為中國第4個足籃大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鳳凰網,2016年3月28日查閱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