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佩奇

英國吉他手

詹姆斯·帕特里克·「吉米」·佩奇OBE英語:James Patrick "Jimmy" Page,1944年1月9日)是一位英國音樂家、詞曲創作人和音樂製作人。他作為搖滾樂隊齊柏林飛船樂隊的主音吉他手及樂隊領袖取得了巨大成功。

吉米·佩奇
Jimmy Page,OBE
參加2013年回聲音樂獎的吉米·佩奇
音樂家
暱稱Jimmy、Pagey、Charles Obscure、S. Flavius Mercurius
國籍 英國
出生
詹姆斯·帕特里克·佩奇
James Patrick Page

(1944-01-09) 1944年1月9日80歲)[1]
職業樂手、詞曲創作者、音樂製作人
音樂類型硬搖滾藍調搖滾重金屬民謠搖滾噪音爵士樂藍調
演奏樂器吉他手
活躍年代1957–現今
唱片公司天鵝歌曲唱片英語Swan Song Records大西洋唱片格芬唱片方塔納唱片英語Fontana Records墨丘里唱片
網站jimmypage.com
相關團體齊柏林飛艇雛鳥樂隊
著名樂器

佩奇以錄音室樂手英語session musician的身份在倫敦開啟了音樂生涯。到1960年代中期,他已成為英國最炙手可熱的錄音室吉他手。1966年,他成為了雛鳥樂隊的第三任主音吉他手。1968年,當其他成員都離隊後,佩奇招募了三位新成員,隨後將樂隊名稱改為齊柏林飛艇。1980年,齊柏林因鼓手去世而解散。之後,佩奇與多位音樂人有過短期合作,並參與了一個電影配樂項目。1994年至1998年,他與前隊友羅伯特·普蘭特佩奇和普蘭特英語Page and Plant為名錄製專輯,舉辦了巡演。

佩奇被公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吉他手之一[2][3][4]。《滾石》雜誌稱他為「強力吉他重複段的教主」,並在「史上最偉大的100位吉他手」2003年列為第9名 [5],2011年榜單上將其列為第3名 [6]。2007年,他在《經典搖滾英語Classic Rock (magazine)》的「100位最狂野的吉他英雄」榜單上排名第四位。2010年,他在吉布森的「史上最偉大的50名吉他手」榜單上排名第二位。佩奇是少見的被兩次引入搖滾名人堂的人之一,第一次是作為雛鳥樂隊成員,第二次是作為齊柏林飛船成員。

早年

佩奇於1944年出生在西倫敦郊區,為家中獨子。他的父親是一位經理,母親是一位醫生秘書[7][8]。1952年,他們搬到大倫敦的另一個郊區埃普索姆,佩奇在那裡第一次見到了吉他[9]。12歲時,他得到了第一把自己的吉他[10],儘管上過一些樂器課,但他主要是依靠聽唱片自學的[11]。佩奇的早期音樂影響包括洛卡比里吉他手斯科蒂·摩爾英語Scotty Moore詹姆斯·波頓英語James Burton,兩位都是艾維斯·普里斯萊的樂手。貓王的歌曲《Baby Let's Play House英語Baby Let's Play House》促使他開始彈奏吉他[12]。13歲時,佩奇作為一個噪音爵士樂四人組的成員在兒童電視節目《All Your Own英語All Your Own》上登場,該節目於1957年在BBC一台播出。當主持人問他長大後的打算時,佩奇表示自己想要做生物學研究,發現癌症的治療方法。儘管他面試了一份實驗室助手的工作,佩奇最終還是選擇離開中學以追求音樂生涯[13]。在幾次嘗試後,他受歌手尼爾·克里斯蒂安英語Neil Christian的邀請加入他的樂隊[14]。佩奇和克里斯蒂安一起巡演了約兩年,也錄製了一些唱片,包括1962年的單曲《The Road to Love》。在此期間,佩奇感染了傳染性單核白血球增多症,無法繼續巡演。痊癒後,他決定暫時把音樂事業放在一邊,轉而追求另一愛好繪畫,進入薩頓藝術學院(Sutton Art College)就讀[4]

職業生涯

1960年代早期:錄音室樂手

佩奇在學生時代就經常在倫敦的華蓋俱樂部英語Marquee Club演出,與其合作的藝人包括西里爾·戴維斯英語Cyril Davies亞歷克西斯·科爾納英語Alexis Korner埃里克·克萊普頓和兒時夥伴傑夫·貝克[15]。一天,布萊恩·霍華德與剪影樂隊(Brian Howard & the Silhouettes)的約翰·吉布(John Gibb)讓他為哥倫比亞留聲機公司英語Columbia Graphophone Company的唱片錄製提供協助。隨後,迪卡唱片給了佩奇第一份正式的錄音室工作。他的第一次錄音期是錄製傑特·哈里斯英語Jet Harris托尼·米漢英語Tony Meehan的歌曲《Diamonds英語Diamonds (instrumental)》,這首歌在1963年早期成為英國冠軍單曲[8][14]

佩奇成為了全職錄音室樂手,在搖滾樂剛剛開始崛起的英國小有名氣。在這個時期,他的別稱為「小吉姆」,以防和另一位知名錄音室樂手大吉姆·蘇利文英語Big Jim Sullivan混淆[15]誰人樂隊奇想樂團的製作人謝爾·塔爾米英語Shel Talmy青睞佩奇的工作,讓他參與這兩支樂隊唱片的錄製[16]。他在奇想樂隊處女作專輯裡的兩首歌中彈奏十二弦原聲吉他[17][18],還在誰人樂隊的首張單曲《I Can't Explain英語I Can't Explain》中彈奏節奏吉他[19],在B面曲中擔任主音吉他手(儘管皮特·湯申德對此感到不滿)[20]。佩奇作為錄音室樂手合作過的其他藝人和團體包括滾石樂隊范·莫里森瑪麗安·費斯福英語Marianne Faithfull等。佩奇還記得自己為披頭士樂隊1964年的電影《一夜狂歡》彈過吉他[21]。據說,在1963年至1965年期間錄製的所有唱片中,佩奇參與的錄音占全部的60%[8]

1965年,滾石樂隊的經理人安德魯·朗格·奧德曼英語Andrew Loog Oldham僱傭佩奇為製作人及A&R人員[8]。這個新角色使他有機會為約翰·馬約爾英語John Mayall妮可艾瑞克·克萊普頓等製作歌曲。佩奇還與創作歌手傑基·德香農英語Jackie DeShannon建立了一段短暫的戀愛及創作搭檔關係[8]。他為喬·科克爾的處女作專輯《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英語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 (Joe Cocker album)》裡的五首歌曲彈奏了吉他[15]

關於他具體參與了哪些歌曲,以及他在各個錄音中扮演的角色,佩奇指出因參與的錄音期過多,他無法準確地回憶自己做過的事[16][19]。在一次廣播採訪中,他解釋道:「我那時一天參與三個錄音期,一周十五個。有時我和一個團體合作,有時我做電影音樂,或者是民謠錄音……我能適應所有不同的角色。[注 1][11]」後來,在斯塔克斯唱片英語Stax Records的影響下,銅管和管弦樂伴奏在流行樂壇中逐漸風靡,擠占了吉他的位置,因此佩奇停止了錄音室工作[12]。佩奇認為他作為錄音室樂手的經歷非常寶貴,他說:「[但]我甚至在自己最糟糕的錄音期都學到了東西——相信我,我在一些可怕的唱片中彈奏過。當我開始接到讓我做罐頭音樂的電話後,我最終決定不幹了。我不想再過那樣的生活;這一切變得太傻了。我辭職一周後,保羅·山姆威爾-史密斯離開了雛鳥樂隊,而我能頂替他的位置,我猜這是命運[注 2][22]」。

1966年–1968年:雛鳥樂隊

1964年末,佩奇被詢問取代雛鳥樂隊吉他手埃里克·克萊普頓的可能性,他出於對朋友的忠誠拒絕了。1965年2月,克萊普頓退出了樂隊,佩奇正式收到了頂替他的邀請。但他不願放棄自己收入豐厚的錄音室樂手工作,還擔心自己的健康難以承受巡演,便推薦了好友傑夫·貝克。1966年5月16日,佩奇、貝克、鼓手凱思·穆恩、貝斯手約翰·保羅·瓊斯和鍵盤手尼基·霍普金斯英語Nicky Hopkins一起錄製了《吉他樂器獨奏演奏曲Beck's Bolero英語Beck's Bolero》。這個經歷讓佩奇產生了組建超級樂團的想法,讓貝克擔任吉他手,誰人樂隊約翰·恩特維斯托和凱思·穆恩分別擔任貝斯手和鼓手。然而,缺乏一個強大的主唱,以及合約問題導致這個想法沒能實現。

幾周後,佩奇在牛津觀看了一場雛鳥樂隊演唱會。結束後,他到後台與樂隊打招呼,得知貝斯手保羅·山姆威爾-史密斯英語Paul Samwell-Smith宣布退出樂隊。他提出讓自己加入,得到了樂隊的同意。他起初彈奏貝斯,隨後在克里斯·德雷加轉彈貝斯後和貝克組成雙主音吉他。這個陣容在音樂上的潛能因成員間的衝突和商業上的失敗沒有得到良好發展。在貝克離隊後,雛鳥樂隊成為一支四人樂隊。他們以佩奇為主音吉他手錄製了一張專輯《Little Games英語Little Games》,但專輯在口碑和銷量上都沒有成功,在公告牌上僅達到第80位。

1968年,在其他成員都退出後,雛鳥樂隊僅剩佩奇一人。他為了完成斯堪的納維亞巡演合約,開始尋找新成員。最終,他招募了主唱羅伯特·普蘭特和鼓手約翰·博納姆約翰·保羅·瓊斯主動聯繫他,要求加入。樂隊以新雛鳥樂隊之名在斯堪的納維亞演出,之後佩奇將其改名為齊柏林飛艇。

1968年–1980年:齊柏林飛艇

後齊柏林時代

私生活

1970年至1982年或83年,佩奇的女友為法國模特夏洛特·馬丁(Charlotte Martin),他稱呼她為「我的女士」("My Lady")。兩人有一個女兒斯嘉麗·佩奇英語Scarlet Page,她是一位攝影師。1986年,佩奇與模特兼演員帕特麗夏·埃克(Patricia Ecker)結婚,他們的兒子出生於1988年4月,與佩奇同名。這段婚姻於1995年走到盡頭。

影響

參考資料

引用英語原文
  1. ^ 原文:"I was doing three sessions a day, fifteen sessions a week. Sometimes I would be playing with a group, sometimes I could be doing film music, it could be a folk session ... I was able to fit all these different roles."
  2. ^ 原文:"[But] I learned things even on my worst sessions – and believe me, I played on some horrendous things. I finally called it quits after I started getting calls to do Muzak. I decided I couldn't live that life any more; it was getting too silly. I guess it was destiny that a week after I quit doing sessions Paul Samwell-Smith left the Yardbirds and I was able to take his place."
腳註
  1. ^ Page, Jimmy. Jimmy Page by Jimmy Page, Genesis Publications, 2010. ISBN 978-1-905662-17-3
  2. ^ George-Warren 2001,第773頁.
  3. ^ Gulla 2009,第151頁.
  4. ^ 4.0 4.1 Prato, Greg. Jimmy Page Biography. AllMusic. [11 Nov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6). 
  5. ^ 2003年滚石雜誌:最偉大的一百名吉他手. [2017-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5). 
  6. ^ 2011年滾石雜誌:最偉大的一百名吉他手. [2017-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14). 
  7. ^ Case 2007,第5頁.
  8. ^ 8.0 8.1 8.2 8.3 8.4 Jimmy Page Online - Biografía. [2007-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3). 
  9. ^ Murray, Charles Shaar. The Guv'nors. Mojo. August 2004: 67. 
  10. ^ Crowe, Cameron. The Durable Led Zeppelin. Rolling Stone. 13 March 1975 [16 Dec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2). 
  11. ^ 11.0 11.1 Guitar Legend Jimmy Page. NPR. 2 June 2003 [16 Dec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26). 
  12. ^ 12.0 12.1 Rosen, Steven. 1977 Jimmy Page Interview. Modern Guitars. 25 May 2007 [16 Dec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1月5日). 
  13. ^ Kendall 1981,第11頁.
  14. ^ 14.0 14.1 Schulps, Dave. Interview with Jimmy Page. Trouser Press. [16 Dec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8). 
  15. ^ 15.0 15.1 15.2 Gallows Pole - Biografías. [2007-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11-01). 
  16. ^ 16.0 16.1 Kingsmill, Richard. Led Zeppelin Triple J Music Specials.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12 July 20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0). 
  17. ^ Booklet of the The Kinks Deluxe Edition Sanctuary Records 2011
  18. ^ Booklet of the Kinks' Picture Book box set Sanctuary Records 2008
  19. ^ 19.0 19.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DuNoyer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0. ^ Official Discography. The Who. 13 September 1971 [14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4). 
  21. ^ Tony Barrell. Riffs and Legends. The Sunday Times. 2010-08-22 [2014-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2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utogenerated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書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