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莊
臺灣日治時期1937至1945年之行政區劃,轄屬花蓮港廳花蓮郡
吉野庄為臺灣日治時期1937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原屬吉野區和部分平野區,1937年合併改制為吉野莊,轄屬花蓮港廳花蓮郡。今花蓮縣吉安鄉。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吉野庄 |
假名 | よしの しょう |
平文式羅馬字 | Yoshinoshо̄ |
行政區劃
吉野莊原屬花蓮港區蓮鄉的七腳川社、荳蘭社、薄薄社、飽干社、里漏社、屘屘社。七腳川事件在1908年發生後,七腳川社的土地被沒收,變成日本移民村吉野村的土地來源[1]。1911年8月3日,七腳川社改名為吉野村。1914年5月23日,花蓮港廳和臺東廳實施街庄整併,薄薄社、飽干社併成「薄薄社」,里漏社、屘屘社併成「里漏社」[2]。1920年9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區廢除,街庄改為大字;設立「吉野區」,下轄吉野村,荳蘭、薄薄、里漏併入平野區[3]。
1937年10月1日,花蓮港廳實施街庄制,吉野區和平野區的薄薄(部分併入花蓮港街)及里漏(部分併入花蓮港街)合併為「吉野莊」,轄域內分為吉野、田浦、南埔、舟津四個大字,吉野大字下有「初音」小字名[4]。
1909年 | 1914年 | 1920年 | 1937年 | 2020年 | |||||
---|---|---|---|---|---|---|---|---|---|
花蓮港區 | 七腳川社 | 花蓮港區 | 吉野村 | 吉野區 | 吉野村 | 吉野莊 | 吉野 | 吉野鄉 | 永安村、太昌村、慶豐村、吉安村、福興村、南華村、干城村(部分)、永興村(部分)、稻鄉村(部分) |
荳蘭社 | 荳蘭社 | 平野區 | 荳蘭 | 田浦 | 北昌村、勝安村、宜昌村、南昌村、稻香村(部分)、仁里村(部分) | ||||
薄薄社 | 薄薄社 | 薄薄(大部分) | 南埔 | 仁里村(部分)、仁和村、東昌村(部分)、仁安村(部分)、光華村、永興村(部分)、干城村(部分) | |||||
飽干社 | |||||||||
里漏社 | 里漏社 | 里漏(大部分) | 舟津 | 東昌村(部分)、仁安村(部分) | |||||
屘屘社 |
人口
大字 | 內地人 | 本島人 | 高砂族 | 中國人 | 合計 |
---|---|---|---|---|---|
吉野 | 1,684 | 2,014 | 346 | 4 | 4,048 |
田浦 | 64 | 1,270 | 1,291 | 16 | 2,641 |
南埔 | 24 | 892 | 818 | 3 | 1,737 |
舟津 | 15 | 711 | 596 | 1 | 1,323 |
合計 | 1,787 | 4,887 | 3,051 | 24 | 9,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