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䍩木

中国书画家

ㄧㄤˇ(1921年9月[註 1]—2009年3月7日),名䍩木以字行別號小鋗齋名栝蒼軒殘粒園[3]浙江石門(今屬桐鄉市崇福鎮)人,生於浙江嘉興,中國書畫家、美術教育家。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長、「吳門畫派」研究會會長[4]

吳䍩木
養木、䍩木
小鋗
出生吳彭
1921年9月
 中華民國浙江省嘉興縣
逝世2009年3月7日(2009歲—03—07)(87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蘇州市
現居地江蘇省蘇州市殘粒園
職業畫家書法家教育家
語言漢語英語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代表作主編:《中國古代畫家辭典》、《中國古代書法家辭典》、《中國傳統山水畫技法解析》、《中國畫基礎技法概論》
畫作:《萬竿煙雨圖》、《萬頃浩瀚總理情》、《墨石朱竹圖》

生平

家族

吳䍩木出生在一個藝術世家。其祖父為吳滔,字伯滔,號鐵夫,為清末山水畫畫家;其父為吳徵,字待秋,別號袌鋗居士,為知名書畫家。其母沈漱石為鴛湖名士沈稚峰之女[1][5]

出生

吳䍩木生於1921年。因吳待秋先前娶過二房妻室,生養几子均早夭,故吳的降生令全家歡欣不已。其初取名「彭」,意即大也。是年生肖,因吳待秋聯想到「齊景公喜鬥雞,其豢養之雞屢斗屢勝。一日,有客抱一木然之雞來斗,景公不屑,曰:此雞呆若木雞,何好鬥?客不應,則兩雞斗之,結果呆雞大獲全勝。景公嘆曰:養雞,要養到木雞才好」的故事而為其子取表字養木」,後因「養」字筆畫繁難而以古字「䍩」代之[5]

就學

吳䍩木幼年居住於上海寶山路寶山里,兩歲時曾被其父帶去吳昌碩家中做客。吳䍩木五歲起習畫,七歲時曾仿作《長江萬里圖》[註 2]。其幼時由其父教授傳統教育,八歲時入上海中華小學讀書時,直升至三年級學習[5][7]

1931年吳待秋舉家遷居蘇州,11歲的吳養木就讀於晏成中學(今蘇州市第三中學)。晏成中學開設美術教育課程,吳養木在校學習素描與水彩畫。1937年夏考入上海復旦大學經濟系,後抗戰爆發,復旦遷校,吳氏闔家逃難至浙江石門老家,期間自學西洋畫畫法並又題寫山水畫冊頁一部,被當地名家贊為「石門今見玉麒麟」;又隨其父去收藏家龐萊臣處揣摩名畫家的手跡。大學期間他曾與同窗戴隆厚合作一幅《秋山圖》,後於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再次合畫。其於1943年畢業,後在上海中國銀行國庫局任職[1][5][7]

從藝

1949年7月其父逝世後,吳䍩木辭去銀行公職,離滬返蘇,於家攻習書畫九年。1953年他以其作品《大龍湫》參加蘇州市文化局舉辦的「迎春國畫展」,後逐漸活躍於江蘇書畫界。1955年其作品《雁蕩山圖》參加全國首屆青年畫展獲獎;次年往黃山寫生,作《黃山清涼台》獲江蘇省首屆國畫展獎項。1957年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與謝孝思等人不時開會、出遊,從事藝術性的活動。1958年蘇州工藝美術專科學校成立,吳䍩木應聘執教於該校,並任繪畫專業組組長。期間曾為蘇州火車站候車大廳創作兩幅巨型國畫《天平秋葉》和《虎阜春雨》。1961年夏,華君武視察工藝美專時觀摩了吳為其學生示範作山水畫的實況,回京後請《人民日報》記者對其進行採訪,並推薦刊登吳作示範的畫作《山中瀑布》[5][7]

1969年,工藝美校改為普通中學,吳改任高中英語教師。1972年,吳調入蘇州市文化創作室從事國畫創作。1979年「吳門畫派」研究會成立,吳䍩木被推舉為會長。他曾受國務院文化部選調進京創作,《白雲深處》、《聽瀑》等作品參加全國巡展,並刊登於《中國畫》雜誌的創刊號上。1980年9月,蘇州博物館舉辦吳的畫展。1990年起任蘇州國畫院院長,同年4月,法國國家電視台到吳䍩木的居所「殘粒園」拍攝吳創作山水畫的紀錄片,作為介紹中國繪畫藝術專題播放[5]。1995年卸任並任名譽院長。1991年會見日本水墨畫畫家安田虛心,同年10月與程十髮同被聘為上海青浦畫院顧問。1996年7月,其將其作品《蒼松圖》賣出的收入贈予蘇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5][7]

2009年3月7日吳䍩木在蘇州逝世[1][6]

任職

吳䍩木曾任蘇州國畫院院長、吳門畫派研究會會長、江蘇省文史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長等職。其為國家一級美術師[3][4][8]

政治上,吳為中國民主促進會江蘇省委員,後連任兩屆蘇州市人大常委[5]

藝術成就

吳䍩木早年傳承家藝,書畫兼併,習歷代書家名跡。曾與樊伯炎徐紹青吳孟歐並稱「上海畫壇四公子」[4]。其繪畫上攻山水畫畫法,書法上多用行草陸儼少評價吳䍩木為「國內屈指可數的傳統功力型畫家」[8]

創造「第三種中國畫」

䍩木四十歲後,努力於傳統變化之理論和實踐,迄有技法九百餘種,獲得成功者,不到一百種。曾將拙作舉辦一次觀摩會,觀者有遠近而來者,但均表示看不懂,僅陸儼少等數人認為罕見之品也,看來要留諸後人矣。
——2001年10月20日吳䍩木致周和平的信[6]
吳䍩木先生的『第三類畫』不古不今,開宗立派,照先生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第三類畫』是畫給未來的。
——吳䍩木學生、畫家陳強[9]

吳䍩木晚年一改畫風,主張「精於傳統而過之,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其創造了「第三種中國畫(第三類畫)」的概念[2][6],指既不同於傳統古畫又有別於現代畫的探索性山水畫,破除中國畫傳統中「忌」、「宜」之說,主張「反忌為宜」、「風馬牛相及」等有違傳統畫法的技法。古吳軒出版社出版的《當代吳門五老畫集》刊選了12幅吳䍩木的「第三種中國畫」[5][9]

著述

1984年,江蘇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傳統山水畫技法解析》,重點介紹了各時期有重大影響的20位山水畫大家的藝術風格與技法特點,其中所有作品均由吳䍩木所繪;1985年吳編著的另一本《中國畫基礎技法概論》也由朝花出版社出版發行[8]。除此之外,吳又主編了《中國古代畫家辭典》、《中國古代書法家辭典》[4]

個人生活

吳䍩木的英語水平高,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10]。此外,吳䍩木又在鑑定字畫方面頗有見地[6]

吳䍩木一直居住於蘇州的「殘粒園」中,此園是蘇州市中面積最小的古典園林[5][7][6]

吳䍩木之子吳雍亦是畫家,任蘇州國畫院高級美術師[5]

註釋

  1. ^ 出生時間一作1920年[1][2]
  2. ^ 有資料作四歲習畫,九歲時仿作《長江萬里圖》[1][6]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吳䍩木. 中國畫家網.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2. ^ 2.0 2.1 馮德宏. 根植传统 新益求新 吴养木山水画风演变刍议. 收藏. 2017, (06). 
  3. ^ 3.0 3.1 倪文東; 王培東; 朱關田; 連家生. 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家印款辞典·下. 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 2002. ISBN 978-7-5062-5321-5. 
  4. ^ 4.0 4.1 4.2 4.3 图集:福彩发行纪念抗战70周年主题彩票“和平是福”. 人民網. 2015-08-31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1).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胡繩玉. 吴门画派传承创新——记苏州书画家吴䍩木先生. 蘇州雜誌. 2002, (01). 
  6. ^ 6.0 6.1 6.2 6.3 6.4 6.5 周和平. 吴养木先生. 蘇州雜誌. 2012, (01). 
  7. ^ 7.0 7.1 7.2 7.3 7.4 廖群. 我的东西是留给未来的——访著名书画家吴䍩木. 蘇州雜誌. 2004, (05). 
  8. ^ 8.0 8.1 8.2 吴门山水画巨擘吴养木. 央視網. 2011-10-23 [2020-07-15]. [失效連結]
  9. ^ 9.0 9.1 名城艺术又一钜献——20世纪江南名城名家之吴䍩木展览正式开幕. 搜狐新聞. 2020-07-05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10. ^ 吴䍩木先生的山水花鸟. 鳳凰網. 2017-05-17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