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藻
吳文藻(1901年4月12日—1985年9月24日),男,江蘇江陰人,中國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1][2]
吳文藻 | |
---|---|
出生 | 1901年4月12日 大清江蘇省常州府江陰縣 |
逝世 | 1985年9月24日 (84歲) 中國北京市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 | 漢族 |
母校 | 達特茅斯學院 哥倫比亞大學 |
職業 | 社會學家 人類學家 民族學家 社會活動家 |
配偶 | 謝婉瑩 |
親屬 | 長子:吳平 長女:吳冰 幼女:吳青 |
生平
早年時期
吳文藻1901年4月12日出生在江蘇省江陰縣夏港鎮的一個小商人家庭。父親吳煥若在鎮上與人合夥開米店,家境貧窮,父親死後欠了幾百元的債,吳文藻工作以後才還清。[2][3]
五歲時就由姐姐陪伴到一所鄉下的蒙學堂上學,後來在江陰城裡的禮延學堂上高小,畢業時名列第一。在南菁中學上學一年後,在老師的推薦下投考清華學堂,在16歲也就是1917年成功考入清華學堂。[2]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時,吳文藻也參加了清華的遊行活動。五四運動後,廣泛接觸了羅素、杜威、孫中山和胡適等人的思想。在這個時期梁啓超對他的影響最大。吳文藻在清華學堂時與梁思成是同班同寢室同學,並且在梁思成的介紹下見了梁啓超。[2]
留美時期
1923年從清華學堂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在去美國的路上,與冰心結識。隨後在潘光旦的介紹下進入達特茅斯學院社會學系,插入本科三年級。1925年夏獲學士學位後又進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社會學系,獲博士學位,並榮獲了校方頒發的「最近十年內最優秀的外國留學生」獎狀。[2]
在哥大學習期間,除了社會學專業的學習,吳文藻還旁聽了人類學系主任、美國歷史學派創始人博厄斯的人類學課程,他坦言人類學對他的影響很大。1929年夏獲博士學位,隨後取道歐洲,經由蘇聯返回中國。[2]
燕京大學任教時期
早在1927年秋,吳文藻在哥倫比亞大學與同學步濟時結識,步濟時約他回國後到燕京大學任教。而冰心早在1926年回燕京任教,因此吳文藻對於步濟時的提議「頗為心動」。但是在此之前他已經答應陳達回清華大學任教,協商之後,陳達同意他回燕京大學任教,但必須頭兩年在清華教兩門課。[2]
1929年回國後,就在燕京大學任教。在同年6月與冰心結婚。[2]
吳文藻在燕京大學任教十年,主要教授「西洋社會思想史」、「家族社會學」和「人類學」。另外,他通過開設討論班,請國外教授和派遣留學生的方式培養了大批人才。[2]
在燕大任教時期,他開始探索社會學中國化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因日本侵華戰爭而被迫中斷。1938年夏,因為無法忍受日本帝國主義的暴行,專心於學術,不顧燕大校務長司徒雷登的再三挽留,堅決辭去燕大社會學系系主任和法學院院長的職務,攜妻子冰心南下,投入抗日。[3]
抗日戰爭前後
1938年南下之後,在昆明雲南大學任社會人類學講座教授,1939年籌建雲大社會學系,任系主任併兼任文學院院長。在此期間,他籌辦雲南大學與燕京大學合作的實地調查工作站,並參與成立雲南人類學會。
但實地調查工作站的工作受到國民黨機構內部人員阻撓,困難重重。1940年底,不得不到重慶的國民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參事室工作。在此期間,他負責邊疆的民族、宗教和教育問題,兼任蒙藏委員會顧問和邊政學會常務理事。
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他被委任為中國駐日代表團政治外交組公使銜組長和盟國對日委員會中國代表顧問。但不滿於美國扶持日本的政策和國民黨的腐敗,於1950年辭職,1951年回國。[3]
中央民族大學任教前後
1951年到1953年,任全國政協委員,1953年開始,一直在中央民族學院。1957年,被劃為右派,1966年文革被批鬥,住牛棚。1969年冬,到京郊石棉廠勞動,1970年夏在湖北沙洋幹校勞動。在此期間,仍然從事編譯工作。[2][3]
1979年摘掉右派帽子以後,被聘為中國社會學會、中國民族學學會、中國世界民族學會和中國人類學會顧問。[3]
1985年9月24日病逝,根據他的遺囑,冰心將其珍藏的幾百冊書籍捐獻給國家,並把他們平時省下的3萬元人民幣捐獻給中央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作為獎勵基金。[3]中央民族大學1996年開始設立吳文藻文化人類學獎學金。[1]
貢獻
社會學中國化
在燕京大學任教時期,他對中國民族學和社會學全盤西化的狀況感到不滿。他開始尋求一種有效的理論框架,結合中國國情,培養本土社會學人才,實現民族學和社會學的「徹底中國化」。
在對比了多個社會學和人類學學派學說之後,他選擇英國結構功能主義學派的理論作為社會學中國化的理論構架。與此同時,他大力支持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並在此基礎上培養社會學人才。[3]
社區研究
1935年前後,他寫了多篇文章介紹社區研究,如《現代社區研究的意義和功用》(載《北平晨報》1935年1月9日)等。在擔任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時,派出多名學生進行實地調查:[3]
- 徐雍舜,北平漷縣,調查鄉村領袖衝突問題。
- 林耀華,福州附近的衣序,調查宗族組織問題。
- 費孝通,江蘇省江村,調查社會經濟問題。
- 黃華節,定縣,調查禮俗和社會組織問題。
- 黃迪,清河,調查村鎮結構問題。
- 鄭安侖,福建,調查僑民問題。
- 李義山,山西徐溝,調查社會組織問題。
通過社會調查,培養了大批人才,對社會學調查研究的發展貢獻極大。
人才培養
在燕大期間吳文藻大力培養人才。一方面引進國外專家進行講學和指導研究生。1935年10月,邀請阿爾弗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來華講學三個月,開設「比較社會學」和「社會學研究班」課程,並請求他擔任林耀華碩士論文導師。除此之外,還邀請了牛津大學副校長A. D. Lindsay的兒子[4]林邁可(M.Lindsay)和戴德華(George Taylol)來燕京法學院講課和指導學生。[2]
另一方面,派遣學生出國留學。他對每一個學生的留學國家、學習導師和專業方向做全盤考慮。在他的安排下,李安宅、費孝通和林耀華等均從名校畢業,回國後都成為學科骨幹。[2]
此外,他還從制度上仿效牛津大學建立「導師制」,但因抗日戰爭爆發而中斷。[3]
他培養的學生和弟子眾多,費孝通、林耀華、黃華節、瞿同祖、黃迪、李有義、陳永齡均曾師從吳文藻。張海洋、關學君、龍平平和納日必力格則是其關門弟子。
參考文獻
- ^ 1.0 1.1 吴文藻先生. 人類學乾坤. [2016-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6).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吳文藻. 吴文藻自传. 晉陽學刊. [2016-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林耀華; 陳永齡;王慶仁. 吴文藻传略. 民族教育研究. [2016-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 Lindsay, A. D.. Encyclopedia.com. [2016-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