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寰(1843年—1927年),字鏡宇山東掖縣(今萊州市[1]西南隅村人。末政治人物、外交家,曾任外務部尚書等要職,是中國紅十字會的創始人之一。

生平

呂海寰出身貧寒,寄籍順天府大興縣,同治六年(1867年)中舉,捐兵部學習主事,在兵部任職多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任江蘇常鎮通海道,任內處理泰安江陰兩教案有方,以善辦外交聞名。1896年接替黃祖絡蘇松道道員一職,由劉麒祥接任。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被李鴻章薦為出使德國大臣、及出使和國(荷蘭)、奧國(奧匈帝國)公使,任內斡旋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被擊斃一事。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回國後,任工部尚書。三十一年改兵部尚書,次年任新成立的陸軍部尚書。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負責督辦津浦鐵路

 

光緒三十年正月二十四日(1904年3月10日),日俄戰爭爆發,為救治傷兵、難民,沈敦和主持成立了上海萬國紅十字會,此即中國紅十字會前身。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呂海寰任萬國紅十字會會長,改組章程,排除外國董事,董事會全部由中國人擔任,改名「大清紅十字會」。

辛亥革命爆發後,又改名中國紅十字會。民國成立後,袁世凱大總統任命呂海寰為會長。在呂海寰不懈努力下,中國紅十字會在救災、治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並於民國八年(1919年)7月8日正式加入各國紅十字協會(今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民國九年(1920年)9月,呂海寰因年事已高辭去會長職務,仍任名譽會長,並在天津定居,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病逝,次年歸葬故里。

著作

著作有《奉使金鑒》60卷、補輯40卷及《庚子海外記事》4卷等。

參考文獻

  1. ^ 吕海寰在青岛.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2009-01-19 [201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2) (簡體中文). 
  • 編纂委員會. 《上海旧政权建置志》. 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1年. ISBN 7-80618-881-9. 

延伸閱讀

官銜
前任:
黃祖絡
蘇松道道員
1896年-
繼任:
劉麒祥
前任:
徐會灃
兵部漢尚書
光緒三十一年十二月庚戌-光緒三十二年九月甲寅
(1906年1月6日-1906年11月6日)
繼任:
兵部改組為陸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