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
國民革命軍成立於1924年6月,由國民政府所屬的軍隊改編而來[1]:2012。此後「國民革命軍」一直是規範的稱謂;但由於是國民黨領導的軍隊,中國共產黨習慣上稱之為「國民黨軍」,有時簡稱「國軍」[2]:2。
國民革命軍 | |
---|---|
存在時期 | 1924年(民國十三年)6月16日-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12月24日 |
國家或地區 | 中華民國 |
效忠於 |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 |
種類 | 中華民國陸軍 中華民國海軍 中華民國空軍 |
別稱 | 國軍、國府軍 |
參與戰役 | 六一六事變 國民革命軍東征 國民革命軍北伐 四一二事件 廣州張黃事變 蔣桂戰爭 中原大戰 雷馬事變 青藏戰爭 新疆戰爭 閩變 六一事變 第一次國共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國抗日戰爭 滇緬路戰役 緬甸戰役 滇西緬北戰役 第二次國共內戰 |
指揮官 | |
著名指揮官 | 蔣中正 李宗仁 白崇禧 黃紹竑 閻錫山 馮玉祥 張學良 何應欽 胡宗南 顧祝同 孫立人 胡璉 張靈甫 薛岳 唐生智 關麟徵 張發奎 馬步芳 馬鴻逵 馬仲英 |
標識 | |
早期師、團級軍旗 | |
早期營、連級軍旗 |
國民革命軍建軍之初,將領和軍官均由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創設的黃埔軍校加以培養訓練。國民革命軍是國民政府進行北伐的主要武裝力量。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完成,正式統一中國,國民政府定於一尊,國民革命軍也被稱為國民政府軍,簡稱「國軍」或「國府軍」,期間經歷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國共內戰等戰爭。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頒布實施,國民革命軍成為中華民國國軍,多簡稱「國軍」。儘管如此,憲法施行後仍多次稱其為「國民革命軍」[3][4][5][6][7][8][9][10][11][12][13][14][15]。
歷史
中國國民黨軍隊
國民革命軍成立前,在廣州以孫中山為總統的護法軍政府,其武力基礎是獨立諸省的地方軍閥,孫中山本人並無軍事實力,1922年六一六事變後,孫中山有感軍閥不服從其命令,決定建立一批軍事武力效忠於他和中國國民黨。
1924年1月20日,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開辦軍官學校,創立黨軍。宣布實行聯俄容共政策,並發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在蘇聯援助下,中國國民黨得以組建軍校,發展自身的軍事武力。1924年5月,蘇聯紅軍帕維爾·安德烈耶維奇·巴甫洛夫(漢名高和羅夫)到達廣州,受聘孫中山首席軍事顧問、黃埔軍校軍事總顧問兼軍事顧問團團長。孫中山在蘇聯支持下在廣州創立黃埔軍校[2]:2。5月2日,孫中山特任蔣介石為軍校校長,5月9日任廖仲愷為軍校黨代表並籌集軍校經費。由黃埔軍校師生組成的「校軍」後來改稱黨軍[2]:2。
1925年2月,陳炯明從東江流域西犯,建國粵軍、黨軍和滇、桂軍東征陳炯明,成功擊潰渠陳炯明的殘部洪兆麟。6月15日,國民黨中央會議決定,將各地建國軍和黨軍改稱為國民革命軍[2]:2。7月5日,依「軍事委員會組織法」,確定「以黨建軍」、「以黨治軍」原則,規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受中國國民黨之指導及監督管理[16]:27。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2]:2。同年7月,依國民政組織法建置軍事部,部長許崇智,職掌⑴國民政府外軍事代表;⑵國民政府之軍事工作,及軍事問題議決案之代表說明者;⑶指揮各省軍事廳之工作;1926年12月裁撤[16]:28。8月1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轄下各地方軍隊名目取消,統一名為「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轄第一、二、三、四、五、六等六個軍[1]:2012。由黃埔軍校畢業軍官組成的黃埔軍校校軍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蔣介石。「建國湘軍」為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建國滇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三軍,「建國粵軍第一師」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建國粵軍第三軍」為國民革命軍第五軍。起初,國民革命軍依照蘇聯體制,在軍、師兩級設黨代表及政治部。
為了彌補軍力差距,國民政府不斷納降改編,吸收各地軍事武力。1926年1月,收編湖南「攻鄂軍」,與「警衛軍」(軍長吳鐵城),和建國軍「潮梅軍」(軍長羅翼群)等合組為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程潛。3月,收編廣西新桂系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李宗仁。6月,湖南唐生智部隊敗於吳佩孚而加入國民政府,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6月5日,依「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組織大綱」正式成立國民革命軍司令部,規定:「凡國民政府下之陸海空各軍均歸其統轄」,「總司令對國民政府與中國國民黨,在軍事上須完全負責」,「總司令兼任軍事委員會主席」;轄參事廳、政治部、辦公廳、衛士團等[16]:28。蔣中正任總司令,李濟深為參謀長,白崇禧任參謀次長代理參謀長,鄧演達為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為政治部副主任。
1926年7月誓師北伐時,國民革命軍編有八個軍,約十萬人[1]:2012。
北伐戰爭
北伐初期,國民革命軍的四、七、八軍分別在湖南、湖北擊敗吳佩孚;二、三、六軍進攻江西最初受挫。1926年12月,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移設於南昌[17]:12。1927年1月調整戰略,七軍從江左,二、六軍從江右,分兵向江西及長江下游挺進,三、一軍合擊浙江,挺進上海。3月11日第二屆三中全會,為提高黨權,免去蔣軍事委員會主席,與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16]:28。至4月軍閥孫傳芳主力被擊潰。國民革命軍取得北伐戰爭勝利[1]:2012。4月17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委會第七十四次政治會議,決定奠都南京[16]:28。
1927年4月26日發生寧漢分裂,清除中國國民黨內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並在各地大規模捕殺中國共產黨分子,國民革命軍北伐一度中斷。國、共兩黨因而正式決裂,開展長達十年的武裝衝突。中國國民黨分裂成左派的武漢及右派的南京兩個國民政府。以蔣中正為首的右派在南京成立政府,開始清黨,將中國共產黨黨員從軍隊內清除,並且取消國民革命軍內黨代表及政治部編制。國民革命軍開始被中國共產黨稱為蔣軍,中國共產黨指責國軍已成為「新軍閥」蔣中正工具。至7月15日,武漢政府分共,8月19日武漢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發表遷都南京,又合而為一[16]:28。8月,蔣中正辭去總司令職。孫傳芳乘機反攻,被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在南京龍潭擊敗。
1928年1月,蔣中正復出。支持北伐的馮玉祥手下的國民軍,及閻錫山手下的北方革命軍都得到番號。國軍編為第一、二、三、四集團軍,分別由蔣中正、馮玉祥、閻錫山及李宗仁任司令;蔣中正為總司令。6月,張作霖退出山海關外,被日本關東軍在皇姑屯站炸死。國軍進至北京。12月,張學良東北易幟,名義上歸順,北伐宣佈成功。
軍事整合
北伐時期隨着戰爭進展,擴編為49個軍,19個獨立師。
在1928年7月國民政府開始研究裁兵時,屬國民革命軍名下軍隊,有84個軍約300個師,共220萬人。當中尚未包括中國東北地區、四川及雲南等地部隊。而且軍隊質素非常參差,不少是投誠及收編而成。1928至1929年曾開始編遣工作,計劃將國民革命軍縮編成六十五個師共八十萬人,亦有訂明國軍最高指揮權在國民政府。但不久革命軍內實力軍人即互以兵戎相見,先後發生蔣桂戰爭(參看李宗仁)、中原大戰等多場國民黨內戰,加上對共產黨圍剿及用兵,編遣計劃及軍隊國家化的計劃遂無疾而終。
1935年之後,中國共產黨在被圍剿下遭到重創,各地軍閥在多次衝突失敗後大多服從國民政府的指揮,中國局勢暫時處於平息;為應對日本威脅逐步上升,國民政府在德國軍事顧問建議下,制定國軍編遣計畫,預定將體制混亂、編制五花八門的各類師團統一調整,並配發新式武器裝備及德國軍事訓練,來強化戰鬥力。整編目標計劃將當時全國正規軍力縮減成60個師約70萬人,這項工作以中央軍優先進行。到1937年對日抗戰前,已完成20個師整編,最後因對日抗戰爆發而被迫中斷。不過,這項調整師編制仍成功推廣到各系軍隊之中。抗戰以後,師團都是以這套調整師體制,進行整補與戰力規劃。
抗日戰爭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軍大幅擴編。當年中共領導的紅軍亦相繼歸入國軍編制,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但通常不歸入國軍陣營。至1945年,國軍共有120個軍、354個師,此外尚有獨立旅、獨立團等。據統計,八年抗戰中,國軍中陸軍傷亡將士三百萬人以上,當中將級軍官陣亡已超過二百名,中下級軍官更大幅傷亡。此外,抗戰期間國軍亦首次離開中國,組成中國遠征軍,到緬甸與印度的英軍共同作戰,且亦屢有勝果。
1944年底,已從戰前的191個師發展到350個師(步兵115個軍328個師含4個補訓總處,騎兵5個軍22個師),但全軍作戰部隊缺額69萬餘人,占編制數的21%。1945年開始全軍整編,至年底完成,共裁撤了38個軍,新建4個軍,保留了89個軍;裁撤119個師,新建13個師,保留256個師。軍事機構從4268個裁去1471個;軍事學校由93所裁去69所,新增5所。總計裁減100萬人,軍隊總數從590萬人下降到490萬人。按計劃,各戰區每3個軍裁去1個軍,轄3個師的軍應裁去1個師,轄2個師的軍應各裁去1個團並由他部調入充實。
國民革命軍將官陣亡殉國名單(師級以上) | |||||||||||||||
---|---|---|---|---|---|---|---|---|---|---|---|---|---|---|---|
姓名 | 軍銜 | 職務 | 時間 | 殉國地點 | 備註 | ||||||||||
佟麟閣 | 上將(追授) | 29軍副軍長 | 1937年7月28日 | 河北南苑 | 盧溝橋事變 | ||||||||||
趙登禹 | 上將(追授) | 132師師長 | 1937年7月28日 | 河北南苑 | 盧溝橋事變 | ||||||||||
郝夢齡 | 上將(追授) | 9軍軍長 | 1937年10月16日 | 山西忻口 | 忻口戰鬥 | ||||||||||
劉家麒 | 中將 | 54師師長 | 1937年10月16日 | 山西忻口 | 忻口戰鬥 | ||||||||||
吳克仁 | 中將 | 67軍軍長 | 1937年11月9日 | 江蘇松江 | 淞滬會戰 | ||||||||||
高志航 | 空軍少將(追授) | 空軍驅逐機司令 | 1937年11月21日 | 河南周家口 | |||||||||||
夏國璋 | 中將 | 172師副師長 | 1937年11月21日 | 浙江湖州吳興 | 淞滬會戰 | ||||||||||
吳國璋 | 中將 | 75師副師長 | 1937年11月26日 | 浙江湖州 | |||||||||||
饒國華 | 上將(追授) | 145師師長 | 1937年11月30日 | 安徽廣德 | 被圍自戕 | ||||||||||
蕭山令 | 中將 | 憲兵副司令 | 1937年12月12日 | 南京 | 南京保衛戰自戕 | ||||||||||
姚中英 | 少將 | 156師參謀長 | 1937年12月12日 | 南京 | 南京保衛戰 | ||||||||||
司徒非 | 少將 | 160師參謀長 | 1937年12月12日 | 南京 | 南京保衛戰 | ||||||||||
劉震東 | 中將 | 第五戰區第二路游擊司令 | 1938年2月22日 | 山東莒縣 | |||||||||||
王銘章 | 上將(追授) | 122師師長 | 1938年3月17日 | 山東滕縣 | 徐州會戰 | ||||||||||
鄒紹孟 | 少將 | 124師參謀長 | 1938年3月17日 | 山東滕縣 | 徐州會戰 | ||||||||||
趙渭濱 | 少將 | 122師參謀長 | 1938年3月17日 | 山東滕縣 | 徐州會戰 | ||||||||||
范庭蘭 | 少將 | 豫北別動隊第五總隊總隊長 | 1938年3月28日 | 河南修武 | |||||||||||
劉桂五 | 少將 | 騎兵第六師師長 | 1938年4月22日 | 綏遠武川 | |||||||||||
周元 | 中將 | 173師副師長 | 1938年5月9日 | 山東蒙城 | 徐州會戰 | ||||||||||
李必藩 | 中將 | 23師師長 | 1938年5月14日 | 山東菏澤 | 自戕 | ||||||||||
黃啟東 | 少將 | 23師參謀長 | 1938年5月14日 | 山東菏澤 | 自戕 | ||||||||||
方叔洪 | 中將 | 114師師長 | 1938年6月 | 山東菏澤馮家場 | |||||||||||
傅忠貴 | 少將 | 魯北游擊司令 | 1938年9月23日 | 山東 | |||||||||||
馮安邦 | 中將 | 42軍軍長 | 1938年11月3日 | 湖北襄陽 | |||||||||||
林英燦 | 少將 | 152師副師長 | 1939年1月13日 | 廣東清遠 | |||||||||||
李鞏良 | 中將 | 軍訓部輜重總監 | 1939年3月7日 | 陝西西安 | |||||||||||
張諝行 | 中將 | 第一戰區副參謀長 | 1939年3月7日 | 陝西西安 | |||||||||||
王禹九 | 少將 | 79軍參謀處長 | 1939年3月26日 | 江西高安 | |||||||||||
陳安寶 | 中將 | 29軍軍長 | 1939年5月6日 | 江西龍里 | |||||||||||
唐聚五 | 少將 | 東北游擊司令 | 1939年5月18日 | 河北遷安 | |||||||||||
韓炳宸 | 少將 | 山東第十三區保安副司令 | 1939年1月9日 | 山東萊陽 | |||||||||||
馬玉仁 | 中將 | 江蘇第一路游擊司令 | 1940年1月3日 | 江蘇望鄉台 | |||||||||||
丁炳權 | 中將 | 197師師長 | 1940年1月25日 | 江西武寧 | |||||||||||
鄭作民 | 中將 | 2軍副軍長 | 1940年2月3日 | 廣西崑崙 | |||||||||||
鍾毅 | 中將 | 173師師長 | 1940年5月9日 | 湖北蒼台 | 自戕 | ||||||||||
張自忠 | 二級上將(追授) | 33集團軍總司令 | 1940年5月16日 | 湖北南瓜店 | |||||||||||
張敬 | 少將 | 33集團軍高參 | 1940年5月16日 | 湖北南瓜店 | |||||||||||
戴民權 | 中將 | 豫南遊擊第五縱隊司令 | 1940年5月 | 河南遂平 | |||||||||||
王竣 | 中將 | 新27師師長 | 1941年5月9日 | 山西台寨 | |||||||||||
梁希賢 | 少將 | 新27師副師長 | 1941年5月9日 | 山西台寨 | 自戕 | ||||||||||
陳文杞 | 少將 | 新27師參謀長 | 1941年5月9日 | 山西台寨 | |||||||||||
唐淮源 | 上將 | 3軍軍長 | 1941年5月12日 | 山西懸山 | 自戕 | ||||||||||
寸性奇 | 中將 | 12師師長 | 1941年5月13日 | 山西毛家灣 | 自戕 | ||||||||||
金崇印 | 少將 | 17軍參謀長 | 1941年9月16日 | 山西橫水鎮 | |||||||||||
石作衡 | 中將 | 70師師長 | 1941年9月6日 | 山西絳縣 | |||||||||||
賴傳湘 | 中將 | 190師副師長 | 1941年9月24日 | 湖南梁家段 | |||||||||||
朱實夫 | 少將 | 新3師副師長 | 1941年9月25日 | 甘肅 | |||||||||||
李翰卿 | 中將 | 57師步兵指揮官 | 1941年9月27日 | 江西上高 | |||||||||||
武士敏 | 中將 | 98軍軍長 | 1941年9月29日 | 山西東峪 | |||||||||||
朱世勤 | 中將 | 暫30師師長 | 1942年5月4日 | 山東潘莊 | |||||||||||
郭子斌 | 少將 | 暫30師副師長 | 1942年5月4日 | 山東潘莊 | |||||||||||
左權 | 少將 | 18集團軍副總參謀長 | 1942年5月25日 | 山西遼縣 | |||||||||||
戴安瀾 | 中將 | 200師師長 | 1942年5月26日 | 緬甸茅邦村 | |||||||||||
王鳳山 | 少將 | 暫45師師長 | 1942年6月23日 | 山西張翁村 | |||||||||||
胡義賓 | 少將 | 96師副師長 | 1942年7月 | 緬甸埋通 | |||||||||||
張慶澍 | 少將 | 魯蘇戰區高參 | 1942年8月 | 山東唐王山 | |||||||||||
周復 | 中將 | 魯蘇戰區政治部主任 | 1943年2月21日 | 山東城頂山 | |||||||||||
張少舫 | 少將 | 113師參謀長 | 1943年2月21日 | 山東城頂山 | |||||||||||
高道先 | 少將 | 山東鐵道破壞總隊長 | 1943年5月 | 山東 | |||||||||||
江春炎 | 少將 | 114師參謀長 | 1943年7月4日 | 山東鄒縣 | |||||||||||
彭士量 | 中將(追授) | 暫5師師長 | 1943年11月15日 | 湖南常德石門 | |||||||||||
許國璋 | 中將 | 150師師長 | 1943年11月21日 | 湖南諏市 | 自戕 | ||||||||||
孫明瑾 | 中將 | 預10師師長 | 1943年12月1日 | 湖南常德 | |||||||||||
柴意新 | 中將(追授) | 74軍58師參謀長兼169團團長 | 1943年12月3日 | 湖南常德 | |||||||||||
盧廣偉 | 少將 | 騎8師副師長 | 1944年5月5日 | 安徽潁上 | |||||||||||
李家鈺 | 上將 | 36集團軍總司令 | 1944年5月21日 | 河南秦家坡 | |||||||||||
陳紹堂 | 少將 | 104師步兵指揮官 | 1944年5月21日 | 河南秦家坡 | |||||||||||
周鼎銘 | 少將 | 36集團軍副官處長 | 1944年5月21日 | 河南秦家坡 | |||||||||||
王劍岳 | 少將 | 8師副師長 | 1944年6月10日 | 河南靈寶 | |||||||||||
王甲本 | 中將 | 79軍軍長 | 1944年9月7日 | 湖南東安 | |||||||||||
闞維雍 | 中將(追授) | 131師師長 | 1944年11月10日 | 廣西桂林 | 自戕 | ||||||||||
陳濟恆 | 中將 | 桂林防守司令部參謀長 | 1944年11月10日 | 廣西桂林 | 自戕 | ||||||||||
呂旃蒙 | 少將(追授) | 31軍參謀長 | 1944年11月10日 | 廣西桂林 | |||||||||||
齊學啟 | 中將 | 38師副師長 | 1945年5月13日 | 緬甸仰光 | |||||||||||
胡旭盱 | 少將 | 第三戰區第一突擊隊司令 | 1945年6月 | 浙江孝豐 |
軍隊國家化
依照1947年制定之中華民國憲法規定,軍隊不受任何黨派的控制,以中華民國總統兼任三軍統帥。其全稱是中華民國國軍,並在1947年將國軍移交行憲後的中華民國國防部指揮。[18]
1946年2月,國民政府在南京召開軍隊整編會議,通過了《關於變更軍事體制和軍事委員會及其所屬一切軍事機構的議案》。該案決定在國民政府主席下設置國防部,為最高軍事領導機構,在組織編制上設有6廳7局。其中,6個廳分別具體分管:人事、情報、計劃、作戰、訓練、研究;7個局則分別具體分管:新聞、民軍、保安、預算、史料、警察、兵役。除國防部外,另設參謀總長。在部隊的編制體制上,決定將戰區機構改為綏靖主任公署;集團軍改為整編軍;軍縮編為整編師,師縮編為轄3個團的整編旅;裁減新編師、暫編師、預備師等番號。在美國斡旋下,國民政府(國民黨)與共產黨在1946年2月在重慶簽署《軍隊整編及統編中共部隊為國軍之基本方案》。方案規定全12個月內將中國軍隊減為108個師,90個師為國民黨,18個師為共產黨。之後再在六個月縮編為國民黨50個師,共產黨10個師。根據整編會議確定的方針,1946年6月1日,國民政府將軍事委員會和軍政部正式改組為國防部,掌管全國軍政事務,國防部下轄陸軍、海軍、空軍、聯合後勤4個總司令部;武漢、北平、西北、東北、廣州5個行營;徐州、鄭州、衢州等「綏靖」公署以及重慶行轅、第2戰區、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和第79軍等直屬軍政機關和部隊。撤銷了抗戰時期成立的中國陸軍總司令部,並改為陸軍總部。但是整軍尚在開始階段時,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後,將軍隊總數減少了三分之一,由抗戰勝利之初的113個步兵軍,精簡整編為86個整編師(軍),248個旅,其中86個整編師中有美械、半美械裝備的22個師。
1947年起,各地中國共產黨軍隊不再附屬於中華民國國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國民政府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隨後中華民國國軍在大陸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擊敗,國軍餘部隨著中華民國政府撤往臺灣,在中國大陸的歷史亦告一段落。
組織
指揮機關
- 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軍階
官等 | 官階 | 兵種 | 領章 |
---|---|---|---|
將官 | 特級上將 | ||
一級上將 | |||
二級上將 | |||
中將 | |||
少將 | |||
校官 | 上校 | 炮兵 | |
中校 | 騎兵 | ||
少校 | 憲兵 | ||
尉官 | 上尉 | 軍樂 | |
中尉 | 炮兵 | ||
少尉 | 測繪 | ||
准軍官 | 准尉 | 騎兵 | |
士官 | 上士 | 軍需 | |
中士 | 軍醫 | ||
下士 | 通訊 | ||
士兵 | 上等兵 | 工兵 | |
一等兵 | 機械化部隊 | ||
二等兵 | 憲兵 |
- 北伐成功後國民政府起初沿用了北洋時期的軍階制度。
- 1931年4月國民政府公佈了《陸空軍軍官佐士兵等級表》:
- 軍官分為將官、校官、尉官三等,各官等又分上、中、少三級(少尉之下另設准尉)。
- 軍佐改用與兵科相同的三等九級名稱。
- 軍士分為:上士、中士、下士
- 士兵分: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 明確設立了空軍軍階等級。
- 1935年國民政府公佈《陸海空軍官制表》、《陸海空軍士兵等級表》,重新制定陸、海、空軍軍階等級:
- 軍官和軍佐冠以所屬軍種。
- 三軍軍佐均分為監、正、佐三等,相當於將、校、尉:
- 「監」分為總監、監,相當於中將、少將。
- 正、佐均分為一等、二等、三等,相當於校、尉的上、中、少三級。
- 軍佐以專業名稱加以區分,如:相當於現今「海軍軍醫上校」的「海軍一等軍醫正」。
- 軍士除空軍機械、通信、攝影、測候等專業的軍士分為一等軍士、二等軍士、三等軍士,其餘與前制相同。
- 1935年3月,國民政府區分上將為特級[19]、一級、二級。
- 特級上將從設立至2000年廢除,僅授予1935年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中正一人;大陸時期一共授予陸軍一級上將10名、海軍一級上將1名,除了蔣中正嫡系的何應欽、陳誠,其餘皆是獨霸一方的地方勢力[20]。
- 1936年起,由於上將員額有限,合於晉升二級上將規定的陸軍中將,可以加上將階[21],其服制同二級上將、領中將最高額薪俸,且二級上將職位出缺時可以優先晉任,唯1949年政府遷台之後沒有中將加上將階[22]。
- 國民政府也多次以陸軍上將階配合勳章贈與友邦政要[23],以示友好。
編制
戰區(行營)>兵團(轄2至5個集團軍)>集團軍(轄3至5個方面軍/軍團)>軍團(轄2個軍)>軍(轄3至5個師)/路軍(轄2師)>師>旅>團>營>連
建軍初期編制(1925年8月-1926年7月)
國民革命軍號稱八個軍,一至八軍軍長及黨代表分別為:(一軍)何應欽/繆斌;(二軍)譚延闓/李富春;(三軍)朱培德/朱克靖;(四軍)李濟深/廖乾五;(五軍)李福林/李朗如;(六軍)程潛/林伯渠;(七軍)李宗仁/黃紹竑;(八軍)唐生智/劉文島。
以上部隊番號序列如下:
-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原黃埔黨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原建國湘軍)
- 國民革命軍第三軍(原建國滇軍)
-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原建國粵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原福軍)
- 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原攻鄂軍、警衛軍、潮梅軍)
- 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新桂系)
- 國民革命軍第八軍(湘系唐生智軍)
必須一提的是,此時在廣州整編國民革命軍的軍級單位因為沒有旅編制,因此團級以上直接跳師,導致一個軍實際滿編人員在一萬人左右,約等同日後改編時的步兵師。
北伐時期編制(1926年7月-1928年12月)
一次北伐時期序列(1926年12月一1927年7月)
1926年8月,廣州國民政府以貴州清鄉司令部所屬右路軍、中路軍、獨立旅等部在湖南辰州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九軍。1926年8月23日,廣州國民政府以黔軍第2師(下轄三個旅,由原黔軍第2混成旅擴編)在四川纂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軍,轄第28師(由黔軍第2師所屬三個團改編)、第29師(由黔軍第2師所屬三個團改編)、第30師(由黔籍新兵組成)、教導師(由黔籍新兵組成)。1926年11月27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以所屬第十師為基礎在湖北武漢擴編為第十一軍。
-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軍
- 國民革命軍第三軍
-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五軍
- 國民革命軍第六軍
- 國民革命軍第七軍
- 國民革命軍第八軍
- 國民革命軍第九軍(原黔系彭漢章軍 → 滇系金漢鼎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軍(原黔系王天培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原任應歧豫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原樊鍾秀豫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原直系孫傳芳贛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五軍(原直系吳佩孚鄂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原滇系范石生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原直系孫傳芳閩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軍(原直系孫傳芳浙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原川系楊森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軍(原川系劉湘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二軍(原川系賴心輝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三軍(原川系劉成勳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軍(原川系劉文輝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軍(原黔系周西成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軍(原直系孫傳芳浙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七軍(原直系孫傳芳皖軍)
二次北伐時期序列(1927年7月一1928年12月)
- 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原國民軍)
- 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原北方革命軍)閻錫山為總司令 (1928年2月28日,國民政府第42次會議議決,將晉閻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
整合時期編制(1928年12月-1937年7月)
1937年7月抗戰爆發前,國民革命軍共有步兵師183個,獨立步兵旅58個,獨立步兵團43個,騎兵師8個,獨立騎兵旅5個,獨立騎兵團3個,獨立炮兵旅2個,獨立炮兵團15個,獨立炮兵營13個,獨立工兵團2個,交通兵團3個,通信兵團2個,憲兵團11個,憲兵營2個,總兵力202.9萬人。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8月-1945年7月)
1937年國軍戰鬥序列
1938年國軍戰鬥序列
1939年國軍戰鬥序列
1944年國軍戰鬥序列
軍隊國家化編制(1945年8月-1947年12月)
- 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國民革命軍之軍、師級列表
民國15年(1926年)7月 |
-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何應欽
- 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譚延闓
- 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朱培德
-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李濟深(兼任)
- 國民革命軍第五軍軍長:李福林
- 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程潛
- 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李宗仁
- 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唐生智
北伐後至抗戰前新編部隊:
- 國民革命軍第九軍(1926年8月~1950年1月)
- 國民革命軍第十軍(1926年8月~1949年4月)
- 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1926年10月~1949年11月)
-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1930年8月~1956年5月)
- 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三軍(1927年1月~1949年4月)
- 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七軍
- 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二軍(1937年7月~1989年7月)
- 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三軍(1933年2月~1945年3月)
- 國民革命軍第五十四軍
- 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
- 國民革命軍第六十二軍
- 國民革命軍第六十六軍
-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軍
-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一軍
-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三軍
-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1937年9月~1949年12月)
- 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九軍(1938年2月~1949年12月)
新編軍、師: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二軍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三軍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五軍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六軍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七軍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八軍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廿二師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卅師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卅八師
其他編制部隊:
行動歷史
以下是與國民革命軍直接相關的戰爭與戰役。
中華民國統一時期
|
抗日戰爭時期
- 抗日戰爭(1937年-1945年),交戰方大日本帝國支那派遣軍、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 盧溝橋事變(1937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平津作戰(1937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太原會戰(1937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淞滬會戰(1937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南京保衛戰(1937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徐州會戰(1938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蘭封會戰(1938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武漢保衛戰(1938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廣州戰役(1938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南昌會戰(1939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隨棗會戰(1939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桂南會戰(1939年-1940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棗宜會戰(1940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豫南會戰(1941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上高會戰(1941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晉南戰役(1941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福州戰役(1941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942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香港保衛戰(1941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國民革命軍協助駐港英軍撤退,並未參與主要戰鬥)。
- 滇湎路戰役(1942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浙贛戰役(1942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鄂西戰役(1943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常德會戰(1943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滇西緬北戰役(1943年-1945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豫湘桂會戰(1944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密支那戰役(1944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長衡會戰(1944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第四次長沙會戰(1944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衡陽保衛戰(1944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騰衝戰役(1944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福州戰役(1944年),交戰方日本。
- 湘西會戰(1945年),交戰方日本帝國陸軍。
- 國共摩擦(1937年-1945年),交戰方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 晉西事變(1939年),交戰方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 黃橋戰役(1940年),交戰方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 皖南事變(1941年),交戰方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 第二次國共內戰(1945年至今[註 1]),交戰方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中國人民解放軍。
- 1945年國共衝突(1945年),交戰方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 中原突圍(1946年),交戰方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 蘇中戰役(1946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大同集寧戰役(1946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定陶戰役(1946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巨野戰役(1946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四平戰役(1946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臨江戰役(1946年-1947年[註 2]),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陝北戰役(1947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孟良崮戰役(1947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運城戰役(1947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東北1947年夏季戰役(1947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東北1947年秋季戰役(1947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東北1947年冬季戰役(1947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萊陽戰役(1947年),交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 北塔山事件(1947年),交戰方蒙古人民軍。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辭海編輯委員會 (編). 《辭海》(1989年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9.
- ^ 2.0 2.1 2.2 2.3 2.4 張明金、劉立勤主編 (編). 《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2007.
- ^ 蔣中正. 中華民國六十三年國慶紀念告全國軍民同胞書. 中正文教基金會. [202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蔣中正. 中華民國五十七年元旦告全國軍民同胞書. 中正文教基金會. [202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蔣中正. 中華民國五十九年元旦告全國軍民同胞書. 中正文教基金會. [202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蔣中正. 研究美國建軍的精神指明中國革命軍人必要的信念——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 中正文教基金會. [202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蔣中正. 今後軍事教育的方針. 中正文教基金會. [202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3).
- ^ 蔣中正. 中華民國五十五年元旦告全國軍民同胞書. 中正文教基金會. [202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蔣中正. 中華民國四十六年元旦告全國軍民同胞書. 中正文教基金會. [202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蔣中正. 中華民國四十二年元旦告全國軍民同胞書. 中正文教基金會. [202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蔣中正. 黃埔精神與革命大業的再推進. 中正文教基金會. [202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蔣中正. 對國軍第十八屆英雄政士訓詞. 中正文教基金會. [202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蔣中正. 復國建國事業的基礎. 中正文教基金會. [202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蔣中正. 軍事教育的最高目的和革命軍人的最大責任. 中正文教基金會. [202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蔣中正. 政工人員的責任和必須具備的條件. 中正文教基金會. [202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劉鳳翰. 《國民黨軍事制度史》.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9.
- ^ 陳布雷等編著,《蔣介石先生年表》,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年6月1日
- ^ 參見台北歷史文獻社編,政協文獻,頁101
- ^ 特級上將授任條例(已廢止)。
- ^ 國軍的一級上將. [2008-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1).
- ^ 陸軍中將加銜暫行條例(已廢止)。
- ^ 中華民國立法院公報59卷37期0號24頁,"陸軍中將加銜過去在大陸是實施過的,但自到臺灣之後,...這個條例在臺灣事實上沒有施行過。"
- ^ 尼泊爾總理就職週年紀念,我贈以勳章陸軍上將銜 (HTML) (新聞稿). 民報社. 1946-11-28 [2008-10-07] (中文).
尼泊爾國務總理伯達馬塞爾就職週年紀念,我國政府特派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長沈宗鏇為慶祝專使,並授該國務總理特種大綬寶鼎勳章,及陸軍上將銜...
[永久失效連結] 該報導顯示,國民政府曾在1932年、1934年、1946年,分別對時任尼泊爾國務總理的賓森塞(1932)、由爵達塞爾(1934)、伯達馬塞爾(1946)三人(後兩者為叔姪關係),贈與一等(特種大綬)寶鼎勳章及陸軍上將銜。
- ^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至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控制中國大陸大部分地區,中華民國僅控制台灣地區及剩餘部分島嶼;此後雙方之間發生多次小規模衝突,至1960年代後未爆發衝突,但兩岸在今天仍舊處於理論上的戰爭狀態。
- ^ 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頒行後,國民革命軍成為中華民國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