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潘克拉斯老教堂

聖潘克拉斯老教堂St Pancras Old Church)是一座英國聖公會教堂,位於倫敦卡姆登區的潘克拉斯路。薩默斯鎮是古老教區的一部分,後來成為聖潘克拉斯都會自治市。

聖潘克拉斯老教堂
St Pancras Old Church
地圖
所屬宗派英格蘭教會
宗內派別安立甘大公派
行政
堂區/牧區Old St Pancras
總鐸區南卡姆登
副主教轄區Hampstead
Episcopal areaEdmonton
教區倫敦教區
教省坎特伯雷教省

該教堂供奉羅馬殉道者、兒童的守護神聖潘克拉斯,被認為是英格蘭最古老的基督教禮拜場所之一,但並沒有強有力的證據支持這一說法。聖潘克拉斯老教堂在維多利亞時代經歷了大規模重建,不要將其與聖潘克拉斯新教堂(1819-1822年)混淆,後者距此約860米,位於尤斯頓路

教堂的庭園是當地最大的綠色空間,屬於卡姆登區管理。墓地不僅供本堂信徒使用,也供全倫敦的天主教徒使用[1],包括法國革命期間流亡的法國難民[2]。在此安葬的名人包括作曲家約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和雕塑家約翰·斐拉克曼

歷史

該建築服務於聖潘克拉斯古老大教區,該教區從牛津街以北不遠處一直向北延伸至海格特

根據一些傳統,該教堂自公元314年以來一直是基督教徒禮拜的場所,但與大多數教區教堂(特別是較古老的教堂)一樣,幾乎沒有文獻或考古證據可以確定該教堂首次使用的時間。 [3]建築中殘留的中世紀特徵和《末日審判書》中的記載表明,該遺址在盎格魯-撒克遜時期曾被使用過。 [4]

早在1593年,製圖師約翰·諾登(John Norden)就在自己的《不列顛之鏡》(Speculum Britanniae)中評論道,破舊的聖潘克拉斯教堂看上去比聖保羅大教堂還要古老。 [5]到了18世紀,當地人似乎相信聖潘克拉斯教堂歷史非常悠久,也許是英格蘭最古老的教堂。

羅馬傳統

如今,教堂外的信息板上寫着,它「位於歐洲最古老的基督教禮拜場所之一,可能可追溯到4世紀初」,並且自公元314年以來一直是「祈禱和冥想的場所」。一名教堂牧師聲稱(在1870年之前的某個時候)在梵蒂岡圖書館看到一份文件,該文件將教堂的奠基時間定為4世紀,即羅馬時期。 [6] [7]

1955年,當地歷史學家查爾斯·李 (Charles Lee) 為羅馬時期的建立提出了論據,他寫道:

毫無疑問,在這一時期,聖潘克拉斯教堂遺址對面有一個羅馬人的營地,而這座教堂位於羅馬神社的遺址上,而神社曾是公眾禮拜和公眾集會的中心……很可能在 313 年宗教自由恢復後不久,聖潘克拉斯的《羅馬禮儀匯編》就被改編用於基督教禮拜(以剛殉道的潘克拉斯命名)。 [8]

李將軍的「羅馬營地」實際上是「位於潘克拉斯的凱撒營地,名為布里爾」,由古物學家威廉·斯圖克利在十八世紀五十年代確認。 [9] [10]然而,至少斯托克利的一些同時代人卻看不到這個陣營的蹤跡,他們認為斯托克利的想象力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 [11]

吉莉安·廷德爾 (Gillian Tindall)認為,斯托克利將教堂西邊田野里的土丘和凸起解讀為羅馬軍營,這實際上是原始中世紀村莊聖潘克拉斯的痕跡,後來定居點的中心向北遷移到現在的肯特鎮地區。 [12]

李使用的compitum這個詞,正確含義是指位於十字路口的羅馬神廟或神社,表明他受到蒙塔古·夏普(1856-1942年)作品的影響,夏普曾任米德爾塞克斯郡治安官、米德爾塞克斯郡議會主席,也是一位業餘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 [13]夏普在1919年首次出版的一本書中提出,米德爾塞克斯郡的地區在羅馬時代曾採用一種名為「百夫長制」的土地劃分形式,即由道路以規則的網格狀圖案劃分,覆蓋整個郡。 [14]夏普在繪製網格線時注意到,許多古老的教區教堂似乎位於交叉路口或靠近交叉路口,或者至少位於道路線上。他得出結論,這些教堂一定建在異教徒的教堂遺址上,代表了早期傳教士在 7 世紀對中撒克遜人所做的刻意將異教的宗教場所改建為基督教教堂的行為。聖潘克拉斯老教堂是夏普地圖上標記的教堂之一。

盎格魯撒克遜時期

597年,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派遣坎特伯雷的奧古斯丁率領一群40名僧侶,意圖推動基督教在英國的復興。教皇格里高利派遣奧古斯丁帶着聖潘克拉斯的遺物前來,奧古斯丁建立的第一座教堂就是獻給聖潘克拉斯的,位於肯特王國的首都坎特伯雷。一些傳統還將聖潘克拉斯老教堂的建立或對聖潘克拉斯的奉獻歸功於奧古斯丁的使命和他所帶來的遺物。

J·卡特·倫德爾(J. Carter Rendell,1912-26年任教區牧師)認為,在19世紀的建築工程中發現的一塊刻有五個奉獻十字架的中世紀祭壇石板可以追溯到6世紀。 [6] [15]

菲爾·埃默里 (Phil Emery) 和帕特·米勒 (Pat Miller) 在《聖潘克拉斯墓地及其附近的考古發現》中討論了該遺址的考古歷史:

1847 年對這座中世紀教堂進行重建後,發現了塔樓的羅馬瓷磚和可追溯至公元625年的刻有銘文的祭壇石(其他資料來源估計為公元600年[16] ),這可能表明該教堂是7世紀早期建造的。教堂周圍的原始墓地看起來與許多晚期撒克遜墓地一樣呈亞圓形

這些考古發現似乎在某種程度上反駁了18世紀倫敦歷史學家威廉·梅特蘭(William Maitland)的觀點。梅特蘭認為,與奧古斯丁時代的聯繫是一種「庸俗的傳統」,並認為這與坎特伯雷聖奧古斯丁修道院內的古老教堂存在混淆,據說聖奧古斯丁於598年將一座異教神廟改建而成。 [17]

1870年,當地歷史學家塞繆爾·帕爾默 (Samuel Palmer) 報道說:「據說這座古老而可敬的教堂是八世紀或九世紀米德爾塞克斯縣第一座基督教禮拜場所。」 [18]

據說,早先有一位牧師聲稱在梵蒂岡圖書館看到過一份手稿,其中提到聖潘克拉斯教堂建於9世紀(此外還有另一位牧師聲稱發現了有關羅馬時代建立的參考資料)。 [6] [19]

中世紀和都鐸王朝的教堂建築

1847年重建教堂時,建築工人在牆壁上發現了一些盎格魯-撒克遜時期教堂活動的證據和一些重複使用的羅馬瓷磚。他們可以確認,他們所要替換的教堂建築主要是都鐸晚期建築,並融入了早期建築的元素。

據參與該工程的維多利亞建築師羅伯特·路易斯·魯米厄 (Robert Lewis Roumieu) 介紹:

這座老教堂主要建於都鐸王朝晚期。當教堂被拆除重建時,在牆壁使用的材料中發現了幾根諾曼式小柱子、壁柱墩和其他諾曼式建築的遺蹟,毫無疑問,原來的教堂是一座諾曼式建築,曾經被完全重建,部分用作重建的建築材料。 [20]

在中世紀早期,在現在被稱為老教堂的地方附近有一個人口中心。然而,在14世紀,人口中心被認為已經轉移到現在的肯蒂什鎮(位於聖潘克拉斯教區更北部)。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教堂周圍的平原容易遭受洪水侵襲(現已成為地下,流經該平原),而肯特鎮的土壤中粘土較少,因此水井條件較好。 1446年,理查德·格蘭傑被任命為聖潘克拉斯教堂的牧師。 [21]

 
禮拜堂內部
 
內部西向

修繕

宗教改革後,教堂的孤立和衰敗使它成為天主教徒的一個誘人的度假勝地:事實上,據說英格蘭最後一口為彌撒而敲響的鐘聲就是在聖潘克拉斯。 [22]聖潘克拉斯(以及程度較小程度上的帕丁頓教堂)是倫敦僅有的允許埋葬羅馬天主教徒的地方。 [23]教堂墓地里埋葬着幾位天主教徒,其中包括約翰·克里斯蒂安·巴赫,他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小兒子。 [22]他的名字在埋葬登記冊上被錯誤拼寫為約翰·克里斯蒂安·巴克(Back)。 [24]

教堂年久失修,到18世紀末,人們只在每個月的一個星期日在那裡舉行禮拜;其他星期天,同一群信徒會使用肯蒂什鎮的一座小教堂。 [25]18世紀和19世紀初的城市擴張導致在當時的「新路」(尤斯頓路,約一公里外)上建造了寬敞的聖潘克拉斯新教堂[a]1822年新教堂落成後,舊建築失去了教區教堂的地位,成為了一座安樂禮拜堂。19世紀初,這座教堂由一個無側廊的中殿、一個沒有聖壇拱門聖壇和一座西塔組成。自18世紀以來,南門廊一直被用作聖器室

1847 年,老教堂已荒廢,但考慮到教區南部人口的增長,人們決定對其進行修復。 (維多利亞時代的教堂修復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建築修復。)改建的建築師是亞歷山大·迪克·高夫 (Alexander Dick Gough) 。拆除舊塔,使中殿向西延伸,並在南側建造了一座新塔。南門廊被拆除,並在北側添加了一個新的聖器室。教堂的整個外部都經過了重新修整或改造。 [27]擴建和增加畫廊使教堂的容量從約120人增加到了500人。 [28]

1888年,阿瑟·布洛姆菲爾德(Arthur Blomfield)對教堂進行了進一步修復,CE·巴克里奇(CE Buckeridge )負責修復祭壇背飾;1925年,石膏天花板和側廊被拆除[29] ;1948年,教堂在遭受二戰炸彈襲擊後又進行了修復。 1954年6月10日,該建築被指定為二級保護建築[30][31]同年,前薩默斯鎮基督教堂教區(在 1940年的閃電戰中被摧毀)與聖潘克拉斯老教堂教區合併, [32] [33]隨後1956年,位於奧克利廣場 (Oakley Square) 的聖馬太教堂 (St Matthew's) 也加入其中。 [34]

現狀

該教堂還擔任附近聖潘克拉斯醫院牧師,從2003年到2023年,它是舊聖潘克拉斯教區的一部分(其中還包括卡姆登鎮聖米迦勒教堂薩默斯鎮聖瑪麗教堂卡姆登廣場聖保羅教堂- 所有四個現在都是獨立的教區)。 [35]2007年12月11日,附近的聖潘克拉斯國際車站正式開通,提供雙語服務,並與巴黎北站附近的巴黎聖文森特·德·保羅教堂結為友好教堂。 [36] 2013年,官方啟動了一項呼籲項目,以籌集保護教堂和場地所需的資金。 [37]

作為一個傳統的英國天主教會,它拒絕任命女性為牧師和主教,因此它接受富勒姆主教(現為喬納森·貝克)的替代主教監督[38]

墓地

教堂墓地是當地最大的綠地,由倫敦卡姆登區管理。這裡有一些優良的成熟樹木,並於21世紀初幾年進行了修復。

該墓地不僅是教區居民的埋葬之地,也是來自倫敦各地的羅馬天主教徒的埋葬之地。 [39]他們之中包括許多逃避大革命的法國難民(流亡者),尤其是牧師,其中一人是間諜埃翁爵士[40]埋葬在教堂墓地里的著名人物包括臭名昭著的殖民地行政官約瑟夫·沃爾,他於1802年被處決。著名的吸血鬼作家( 《吸血鬼》發表於1819年)和醫生約翰·威廉·波利多里(1821年下葬),作曲家卡爾·弗里德里希·阿貝爾約翰·克里斯蒂安·巴赫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第十八個孩子,以及雕塑家約翰·弗拉克斯曼威廉·富蘭克林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私生子,也是新澤西州最後一任殖民地總督,他於1814年被安葬於此。這裡為哲學家和作家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威廉·戈德溫建有一座配偶紀念墓,不過他們的遺體現在安葬在伯恩茅斯。2009年,多個團體在教堂內[41]和墓碑前舉行了紀念沃斯通克拉夫特誕辰250周年的活動。 [42]在17和 18世紀,許多外國政要和貴族被埋葬在該墓地;他們被銘刻在伯德特-庫茨紀念日晷上,這是一座精心設計的紀念碑,由慈善家安吉拉·伯德特-庫茨,第一代伯德特-庫茨男爵夫人委託建造。

建築師約翰·索恩在教堂墓地中為自己和妻子設計了一座墳墓,現已被列為一級保護建築。這座陵墓可能為吉爾斯·吉爾伯特·斯科特 (Giles Gilbert Scott)設計標誌性的紅色電話亭提供了靈感。

與教堂墓地有關的其他人還包括詩人珀西·比希·雪萊 (Percy Bysshe Shelley)和未來的瑪麗·雪萊 (Mary Shelley) ,他們在上文提到的她母親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 (Mary Wollstonecraft) 的墓前會面,策劃了1814年的私奔。查爾斯·狄更斯在其 1859 年的小說《雙城記》中提到了這裡的名字,稱這裡是盜屍的地點,為醫學院提供屍體進行解剖,這在當時是一種常見的做法。1854年,根據《校外埋葬法》,教堂墓地最終停止了埋葬,聖潘克拉斯和伊斯靈頓公墓在東芬奇利開放。 [43] 19 世紀 60 年代中期,年輕的托馬斯·哈代米德蘭鐵路倫敦終點站聖潘克拉斯車站建設過程中負責挖掘部分墓地。 [44]2002年,更多墓葬被拆除。

為了響應將廢棄墓地改建為公共花園的運動,教堂墓地於1877年6月重新開放,更名為聖潘克拉斯花園。當地一位重要的女慈善家安吉拉·伯德特-庫茨(Angela Burdett-Coutts)為她贈送的紀念日晷奠基了。 [45]

教堂入口處最近增添了一塊拋光的大理石,這是詩人傑里米·克拉克 (Jeremy Clarke)和雕塑家艾米麗·楊 (Emily Young)合作創作並贈送的禮物。上面刻着:「而我在這裡/在一個超越欲望和恐懼的地方」,這是克拉克長詩《讚美》的摘錄。

伯德特-庫茨紀念碑上列出的遺失墓碑

這座令人印象深刻的紀念碑建 1877年,當時教堂墓地的北半部正式被闢為公共公園,清理了大部分較小的墓碑。它列出了此次以及早期鐵路清理過程中丟失的石材。

  • 威廉·布雷特(William Brett,卒於1828年),藝術家和雕刻家
  • 亨利·伯德特 (Henry Burdett),金匠 (d.1736) ,安吉拉·伯德特-庫茨 (Angela Burdett-Coutts) 的祖先,伯德特-庫茨男爵夫人一世(可能是該紀念碑的靈感來源)
  • 瑪麗·伯克,約翰·伯克(家譜學家)的妻子,《伯克貴族》一書的作者
  • 提比略·卡瓦洛,物理學家和哲學家
  • 約翰·丹比,音樂家
  • 阿瑟·理查德·狄龍,法國大主教(後來重新安葬在法國)
  • 自殺的軍事英雄魯法內·肖·唐金
  • 德翁騎士,間諜和擊劍手
  • 約翰·弗拉克斯曼,雕塑家
  • 約翰·弗利特伍德,男爵
  • 博納旺第爾·吉法德 (Bonaventure Giffard) 和他的父親安德魯
  • 約翰·歐內斯特·格雷布,神學家
  • 約翰·格尼,法官;這座墳墓完好無損,字跡清晰,但碑文面向邊界
  • 路易斯·查爾斯·德維利
  • 賈科莫·萊尼 (Giacomo Leoni),建築師
  • 莫里斯·瑪格羅特,改革家
  • 托馬斯·馬辛吉 (Thomas Mazzinghi),約瑟夫·馬辛吉的父親
  • 方濟各會傳教士阿瑟·奧利里
  • 帕斯夸萊·保利 (Pasquale Paoli) ,科西嘉英雄(後來重新安葬在科西嘉島)
  • 斯蒂芬·帕克斯頓,音樂家
  • 西蒙·弗朗索瓦·拉維內 (Simon François Ravenet),雕刻家
  • 瑪麗·斯林斯比,女演員
  • 查爾斯·亨利·塔爾博特,男爵
  • 亨利·坦佩斯特(卒於1753年)
  • 約翰·沃克,詞典編纂者;這座紀念碑仍然存在,並由安吉拉·伯德特-庫茨獨立修復

其他已知墓葬

  • 卡爾·弗里德里希·阿貝爾,作曲家
  • 約翰·克里斯蒂安·巴赫,作曲家
  • 彼得·范布利克 (Peter van Bleeck) ,藝術家
  • 弗朗西斯·布萊斯,加爾默羅會修士和羅馬天主教神父
  • 愛德華·博特勒(d.1681),普爾議員
  • 喬治·查爾默斯,藝術家
  • 傑里米·科利爾,主教
  • 蒂莫西·坎寧安(卒於1789年),愛爾蘭皇家學院坎寧安獎章創始人
  • 查爾斯·狄龍,第十代狄龍子爵(卒於1741年)和狄龍夫人(卒於1751年)以及其他家庭成員
  • 托馬斯·東安,利默里克第二伯爵
  • 威廉·富蘭克林本傑明·富蘭克林的兒子
  • 歷史學家貝維爾·希根斯
  • 安托瓦內特-塞西爾·德·聖于貝爾蒂,歌劇演唱家
  • 亞伯拉罕·蘭福德(Abraham Langford) ,拍賣師兼劇作家
  • 托馬斯·麥克沃思(卒於1744年),從男爵
  • 約瑟夫·理查茲(卒於1738年),男爵
  • 托馬斯·謝梅克斯(1740–1808),雕塑家[46]
  • 喬凡娜·塞斯蒂尼(1749–1814),歌劇演唱家
  • 吉安巴蒂斯塔·托科,西奇尼亞諾公爵(約1760年-1793年),那不勒斯王國駐英國大使,於1793年抵達倫敦後不久自殺。 [47]
  • 亨利·西吉爾(Henry Sidgier),1782年洗衣機設計專利持有者[48]
  • 阿德希爾的鄧肯·斯圖爾特,部落首領
  • 本傑明·特尼(1755-1836),在聖托馬斯接受醫生培訓。在牙買加金樹林糖料種植園生活了幾年。
  • 西非科里省省長約瑟夫·沃爾因鞭打一名士兵致死而被絞死
  • 內德·沃德(Ned Ward) ,酒館老闆兼漫畫作家(無紀念碑)
  • 塞繆爾·韋伯,作曲家(紀念碑和碑文尚存,但其上部方尖碑已丟失)
  • 喬納森·懷爾德,罪犯
  • 約翰·維特榮(卒於1743年),男爵
  • 亞伯拉罕·伍德黑德 (Abraham Woodhead) ,學者
  • 威廉·伍利特 (William Woollett ),雕刻家(沒有紀念碑,儘管伯德特·庫茨 (Burdett Coutts) 紀念碑上沒有將其列為重要的失落墳墓)。伍利特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因為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一座紀念碑得到了全國的認可。

流行文化

1811年7月6日,作曲家兼鋼琴家穆齊奧·克萊門蒂 (Muzio Clementi) 與艾瑪·吉斯伯恩 (Emma Gisborne) 結婚。

1968年7月28日,披頭士樂隊在教堂墓地拍攝了一組著名照片,旨在宣傳單曲「Hey Jude」和白色專輯[49]紀念長椅上擺放着一塊紀念牌匾,以紀念該團體的「瘋狂的一天」。 [50]

萊恩·洛維奇 (Lene Lovich) 1979年的熱門歌曲「鳥之歌」的視頻就是在這座教堂和教堂墓地拍攝的。 [51]

2013年,英國R&B歌手山姆·史密斯在教堂舉辦了兩場音樂會。現場版的《I've Told You Now》被收錄在他們的專輯《In the Lonely Hour》的豪華版中。 [52]

2014年9月24日,以與德國電子樂隊Propaganda合作而聞名的歌手克勞迪婭·布魯肯 (Claudia Brücken) 在教堂進行了一場個人表演。 [53]

聖潘克拉斯老教堂在作家克里斯托弗·福勒 (Christopher Fowler) 的布萊恩特和梅偵探系列中多次被提及。

注釋

  1. ^ Then a section of what was simply known as the "New Road".[26]

參考

  1. ^ Palmer 1870, p.27
  2. ^ Emery, Phil. End of the line. British Archaeology. [29 Sept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7月25日). 
  3. ^ Inglis 2007,第26頁.
  4. ^ Lovell, Percy; Marcham, William McB. (編). St. Pancras Old Church. 19: The parish of St Pancras part 2: Old St Pancras and Kentish Town. 1938: 72–95 [2010-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1). 
  5. ^ Norden, John. Speculum Britanniae: the First Parte: an Historicall, & Chorographicall Description of Middlesex. [London]. 1593: 38. 
  6. ^ 6.0 6.1 6.2 Lee 1955.
  7. ^ Denyer, C. H. St Pancras through the Centuries. London: Le Play House Press. 1935: 13. 
  8. ^ Lee 1955,第7–10頁.
  9. ^ Stukeley, William. Itinerarium Curiosum 2. London: Baker & Leigh. 1776: 1–16. 
  10. ^ Stukeley's original plan of Caesar's Camp in the British Library Caesar's Camp at Pancras. [4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5). 
  11. ^ Lysons 2016,第343–44頁.
  12. ^ Tindall, Gillian. The Fields Beneath: The History of One London Village new. London: Eland. 2010: 41–42. ISBN 978-1-906011-48-2. 
  13. ^ Willment, Diana. Sir Montagu Sharpe: Forgotten Man of Middlesex. Brentford: Dandelion. 2007. ISBN 978-0-954-05904-0. 
  14. ^ Sharpe, Montagu. Middlesex in British, Roman and Saxon Times. London: G. Bell & Sons. 1919: 62–77. 
  15. ^ Denyer, C. H. St Pancras through the Centuries. London: Le Play House Press. 1935: 13. 
  16. ^ London Encyclopaedia, Weinreb and Hibbert, 1983
  17. ^ Maitland, William. The History of London from its Foundation by the Romans, to the Present Time. London: Samuel Richardson. 1739: 781. 
  18. ^ Palmer 1870,第23頁.
  19. ^ Denyer, C. H. St Pancras through the Centuries. London: Le Play House Press. 1935: 13. 
  20. ^ St Pancras Old Church. Building News. 1871: 137. 
  21. ^ appears as defendant in the 8th entry in http://aalt.law.uh.edu/AALT1/H6/CP40no740/bCP40no740dorses/IMG_1604.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2. ^ 22.0 22.1 The 14-year-old beheaded for his faith whose name lives on in north London. Catholic Herald. 12 May 2013 [2024-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4). 
  23. ^ Lysons 2016,第346頁.
  24. ^ Broughton, Mrs Vernon Delves (編). Court and Private Life in the Time of Queen Charlotte: 151–153. 1887 [2024-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21). 
  25. ^ Lysons 2016,第365頁.
  26. ^ Palmer 1870,第32頁.
  27. ^ Lovell, Percy; Marcham, William McB. (編). St. Pancras Old Church. 19: The parish of St Pancras part 2: Old St Pancras and Kentish Town. 1938: 72–95 [2010-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1). 
  28. ^ Cansick 1869,第xiii–xiv頁.
  29. ^ Lovell, Percy; Marcham, William McB. (編). St. Pancras Old Church. 19: The parish of St Pancras part 2: Old St Pancras and Kentish Town. 1938: 72–95 [2010-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1). 
  30. ^ Historic England. Details from listed building database (1113246). National Heritage List for England英語National Heritage List for England. [2009年1月22日]. 
  31. ^ Historic England. Old Church of St Pancras (1113246). National Heritage List for England英語National Heritage List for England. [2015年4月3日]. 
  32. ^ London Metropolitan Archive - CHRIST CHURCH, SOMERS TOWN: CHALTON STREET, CAMDEN. 
  33. ^ Christ Church Somers Town. [2024-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6). 
  34. ^ SAINT MATTHEW, SAINT PANCRAS: OAKLEY SQUARE, CAMDEN. [2024-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7). 
  35. ^ Parish of Old St Pancras. [4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4). 
  36. ^ Parishes forge entente cordiale. Camden New Journal. 13 December 2007 [2024-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37. ^ Our challenge. St Pancras Old Church Appeals. [6 Sept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6 September 2014). Ancient drains that lie beneath the church are collapsing. As a result they are destabilis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church. 
  38. ^ Old St Pancras. Bishop of Fulham. [14 Jul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9). 
  39. ^ Palmer 1870,第27頁.
  40. ^ Emery, Phil. End of the line. British Archaeology. [29 Sept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July 2014). 
  41. ^ Tributes to feminist Mary, 250 years on. Camden New Journal. 30 April 2009 [2024-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31). 
  42. ^ Gruner, Peter. Festival for first feminist. Islington Tribune. 17 April 2009 [2024-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5). 
  43. ^ Family Grows on Trees research into St Pancras area. Family Grows on Trees. [2024-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3). 
  44. ^ Burley, Peter. When steam railroaded history. Cornerstone. 2012, 33 (1): 9. 
  45. ^ St Pancras Gardens. London Gardens Online. [26 August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9). 
  46. ^ Matthew, H. C. G.; Harrison, Brian (編).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Scheemak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78-0-19-861411-1. 
  47. ^ Lysons, Daniel. The Environs of London: Middlesex. T. Cadell and W. Davies. 1811: 634. 
  48. ^ Long, Heather. Who invented the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Love to Know. [19 Dec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9). 
  49. ^ Shea, Stuart; Rodriguez, Robert. Fab Four FAQ: Everything Left to Know About the Beatles ... and More!. New York: Hal Leonard Corporation. 2007: 114 [1 March 2016]. ISBN 97814584625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31). 
  50. ^ London's Famous Bench Dedications. Londonist.com. 21 October 2016 [12 Octo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6 March 2018). 
  51. ^ Balls, Richard. Be Stiff: The Stiff Records Story. London: Soundcheck Books. 2013: 200 [1 March 2016]. ISBN 97809575700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31). 
  52. ^ Allan, Joe. Sam Smith – The Biography. London: John Blake Publishing. 2015: 113 [1 March 2016]. ISBN 9781784188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31). 
  53. ^ Claudia Brücken. dsomedia. 24 September 2014 [1 March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 Cansick, Frederick Teague. A Collection of Curious and Interesting Epitaphs Copied from the Monuments of Noted Characters in the Ancient Church and Burial Grounds of Saint Pancras, Middlesex.. London: J. Russell Smith. 1869. 
  • Palmer, Samuel. St Pancras; Being Antiquarian Topographical and Biographical Memoranda Relating to the Extensive Metropolitan Parish of St Pancras. London: Samuel Palmer; Field and Tuer. 1870. 
  • Inglis, Angela. Railway Lands: Catching St. Pancras and King's Cross. Troubador. 2007. ISBN 978-1-906221-40-9. 
  • Lee, Charles Edward. St. Pancras Church and Parish. St. Pancras Parochial Church Council. 1955. 
  • Lysons, Daniel. The Environs of London. 3: Being an Historical Account of the Towns, Villages, and Hamlets, Within Twelve Miles of That Capital; Interspersed With Biographical Anecdotes; County of Middlesex. Fb&c Limited. 2016 [1795]. ISBN 978-1-333-76731-0. 
  • Camden Town and Primrose Hill Past by John Richardson (1991) ISBN 0-948667-12-5
  • The Hardy Tree: A story about Gang Mentality by Iphgenia Baal (2011) ISBN 978-1-907112-29-4

外部連結

51°32′05.63″N 00°07′48.68″W / 51.5348972°N 0.1301889°W / 51.5348972; -0.130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