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佯語印度一種極瀕危台語支語言,使用者屬於坎揚人,僅剩約50人,都住在阿薩姆邦丁蘇吉亞縣馬爾蓋里塔下游7km處的Powaimukh。[4]它與阿薩姆邦其他台語,如艾通傣語坎底語帕克傣語土隆語等,親緣關係很近。

坎佯語
母語國家和地區印度
區域阿薩姆邦
族群812名坎佯族 (1981年人口普查)[1]
母語使用人數
50 (2003)[2]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兩者之一:
ksu – Khamyang
nrr – Nora
語言學家列表nrr
Glottologkham1291[3]
ELPKhamyang

概況

坎佯語極瀕危。[4]它只在Powaimukh有母語人口,使用者只有50歲以上的老人。[4]它在舉行特定宗教儀式時用於老人間,只有兩名坎佯語使用者能讀懂書面坎佯語,他們分別出生在1920年和1928年。

語言記錄

坎佯語出現在幾份語言調查報告中。阿薩姆地區最早的語言學報告之一由Grierson主持,於1904年發表為《印度語言學調查》。雖然Grierson沒在他的報告中提及坎佯語,但是其中包含一種不在其他報告中的稱作Nora的語言。其後,Stephen Morey (2001-2)、[4] Anthony Diller (1992)[5]和其他阿薩姆邦台語研究包含了坎佯語。Morey在《阿薩姆邦的台語:語法與語料》(Morey, 2005)[4]中大致總結了坎佯語的語法,並在第6章討論了它和帕克傣語的相似性(Diller, Edmonson, Luo, 2008)。[5]

坎佯語使用改良過的泰文書寫。坎佯語有6個聲調,與帕克傣語的6個聲調的分布不同。[5]一些坎佯語記錄已經上傳至互聯網,包含神話傳說和日常談話。[6]

活力

雖然坎佯語極度瀕危,至少它尚未滅亡。已經有試圖將坎佯語傳給下一代的努力;據Morey,2001年舉辦過一次坎佯族老人會,決定要在村里推廣坎佯語。[4]在2002年,Chaw Mihingta開始給小學學齡兒童教坎佯語。每天下午4點左右,村小學的學生都要上坎佯語課。[4]他們的課包含學寫數字、日常用詞、簡單短語和泰文。[4]

最近,瀕危語言記錄計劃設立了記錄坎佯語的計劃。它旨在記錄坎佯語口頭文學和文字,以為將來出版教科書和其他語言學習材料做準備。[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考

  1. ^ 坎佯語於《民族語》的鏈接(第14版,2000年)
  2. ^ Khamyang於《民族語》的鏈接(第18版,2015年)
    Nora於《民族語》的鏈接(第18版,2015年)
  3.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編). Khamyang.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Morey, Stephen. 2005: The Tai Languages of Assam: A Grammar and Texts, Canberra: Pacific Linguistics.
  5. ^ 5.0 5.1 5.2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Diller et al 2008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6. ^ Paradisec Catalog, https://corpus1.mpi.nl/ds/asv/?1&openhandle=hdl:1839/00-0000-0000-0015-A604-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