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
坡地(英文:slope land),亦稱坡面或斜坡面,是傾斜角大於2°的傾斜地面。全部陸地表面的80%以上都屬於坡地,故其為地貌的主要組成部分。坡地的發展變化導致了地貌形體的變化。
坡地系統
特點
- 順坡向下的重力的分力(下滑力)對促成坡面上的物質移動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 其為最普遍、最常見的地貌。
研究意義
認識坡地不僅對認識自然景觀必要的,而且對控制因為人類通過耕作、工程建設或傾倒廢物而變更了景觀而導致的侵蝕或破壞有着巨大的意義。研究其既有理論意義,又有實踐價值。
外部特徵
- 坡度,指坡地「(片)面」和水平面的夾角,可以細分為:2°-5°極緩坡、5°-15°緩坡、15-25°緩陡坡、25°-35°陡坡、35°-55°極陡坡、>55°直立坡。坡度與面狀侵蝕關係密切。
- 坡形,指坡地「(片)面」的起伏特徵。分平直坡(直線狀)、凹坡、凸坡與凹凸形(階梯狀)坡。
- 坡向,指坡地「(片)面」的朝向。分類(按受太陽輻射之強度大小)有陽坡、半陽坡、半陰坡、陰坡等。
- 坡長,指坡地「(片)面」的斜線長度或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長度,故有投影長度與斜坡長度的不同概念。分為長坡(>500m)、中長坡(50-500m)、短坡(<50m)。
類型
動力來源
土石岩體的自身重量和其外部動力因素的助動力是形成這些地貌的基本動力來源。
參見
參考資料
- 現代地貌學 張根壽主編,ISBN 7-03-0159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