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頭站

大沙頭火車站,舊稱廣九車站,原址位於中國廣州市越秀區白雲路南端,是原廣九鐵路的起點站,始建於1911年,歷史上曾以廣州東站廣州站為名,曾經是廣州市內規模最大的鐵路客運站。廣州新客站在1974年啟用後,大沙頭火車站一度改為客技站使用,至1985年被拆除。

廣州東站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

East Canton Railway Station
1924年的廣九車站(大沙頭火車站)
1924年的廣九車站(大沙頭火車站)
其他名稱廣州站(1951-1974),廣九車站,大沙頭站(簡稱)
位置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白雲路南端
地理座標23°7′12.98″N 113°16′36.44″E / 23.1202722°N 113.2767889°E / 23.1202722; 113.2767889
營運者廣州鐵路局
途經路線廣九鐵路
其他資訊
使用狀態已撤銷
車站等級特等站
歷史
始建日期1911年
啟用日期1911年
關閉日期1984年
位置
地圖

歷史

清朝時期

 
1942年的「廣州市全圖」,當時廣九車站與大沙頭島相對

19世紀末,香港已成英國的殖民地香港政府開始向清政府提出九龍廣州的鐵路修築計劃,以方便英國將貨物和人員快速運往廣東市場。1898年,英國強索廣九鐵路的貸款權,並在英國的壓力下,清政府鐵路大臣盛宣懷與英商怡和洋行於1899年簽定了《廣九鐵路借款草合同》。按這份草約,廣九鐵路計劃修築121英里,中間以深圳(當時實為新安縣羅湖橋為界,分為英、華兩段。其中香港境內的英段鐵路(今港鐵東鐵線)長22英里,由英國政府負責修建,資金由英國政府香港發行公債籌集;華段鐵路(今廣深鐵路)長度為89英里,由清政府負責修建。

宣統三年(1911年),廣州第二條鐵路——廣九鐵路全線建成通車,並在大沙頭設站,因是廣九鐵路的起點站,故名為廣九車站,又稱大沙頭火車站,採用西方近代建築風格。當時的廣州建成區包括了廣州城、東關、南關、西關及河南五大片區。大沙頭(島)位於廣州的東南角,即東關以東的山體(今東山一帶)南麓。廣九車站則選址在大沙頭島西側對岸,即築橫沙南側,成為了當時廣州城東南方的城界標誌建築物。

中華民國時期

 
1924年,大沙頭火車站前新建的馬路(今白雲路)
 
1940年代的廣州大沙頭車站站前廣場

1922年3月21日,廣東革命軍總參謀長鄧鏗將軍乘坐火車從香港返回廣州,在到達廣九車站準備離開時,被兩名兇徒殺害。一般認為,事件原因是鄧鏗在孫中山陳炯明兩者的矛盾、政爭中,被陳炯明視為眼中釘,從而被陳炯明的部下陳覺民、陳達生等人策劃刺殺[1]。同年夏季某天,孫中山來到了廣九站,乘火車趕到50公里外的石龍坐鎮指揮圍剿陳炯明的戰鬥[2]

1937年8月,國民政府為連通廣九、粵漢兩路,利用原設計修築黃埔支線的一段路基,修建粵漢鐵路西聯站廣九鐵路石牌站的一段鐵路,稱為「廣北聯絡線」。1940年,侵華日軍為擴建天河機場,將廣九鐵路東山(梅花村)至石牌間3公里線路拆除,改由東山向東北方經沙河連接石牌站,在與廣北聯絡線接軌處設天河站(今廣州東站[3]

抗日戰爭結束後,廣九鐵路局撤銷,廣九鐵路華段劃歸粵漢區鐵路管理局管理。至1947年,為配合當時中華民國交通部粵漢區鐵路管理局對粵漢鐵路、廣三鐵路、廣九鐵路全面管理,修築了一條由廣北聯絡線雲麓至廣九鐵路永村的聯絡線,兩端設雲麓、永村線路所,稱為「雲永聯絡線」。至此,粵漢鐵路上的客運列車可以直達大沙頭火車站,大沙頭站擴張為廣九及粵漢兩路的旅客列車的始發、終到站,並改名為廣州東站,僅負責客運業務。同時,粵漢鐵路的原終點站黃沙火車站更名為廣州南站,主營貨運及列車編組[4]

至1940年代末,該時期的廣州雖然已經向南發展到今瀝滘村所在地,但其他方向基本沒有延伸。大沙頭火車站從城市東南角轉變為東部標誌物,漸漸被城市包圍。由於火車站仍處於城市邊緣地帶,對市內交通沒有太大影響;而且臨近城市中心區,故其有日益壯大之勢。而車站站前的白雲路全長0.5公里,由於地處火車站門前,在1949年前一直是廣州市最寬的馬路,且為首次嘗試中間設綠化帶的複式馬路,當時成為模範馬路[5]

近代

1949年之後,廣州地區鐵路運量逐年增大,廣州鐵路分局也對鐵路及站場進行整體改造。1951年,廣州東站更名為廣州站,確定為廣州地區的鐵路客運專用站[3],但廣州民眾通常仍然慣稱「東站」。

隨着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合併為京廣鐵路,以及1960年廣州西南大橋(後更名珠江大橋)建成,廣三鐵路與京廣、廣深兩路接軌,廣州站客流量越來越多。且當時廣州鐵路樞紐內的其他車站皆主營貨運,故廣州站成為了廣州市內最主要的鐵路客運站,客流壓力極其沉重。1962年全年發送旅客317萬人次,日均近1萬人次,節日高峰每天2萬至3萬人次。當時車站擁有股道11條,站場狹小,存車線不足,旅客列車的到發和存放、車輛檢修、整備均共用股道,甚至沒有正式的候車室,因此站內十分擁擠。每逢節日更需借用站前馬路搭建臨時候車與行包棚[6]

東站事件

 
大沙頭站和東山湖公園衛星圖(1966年)

1950年代,為配合當時廣東省省委書記陶鑄將廣州建設成為「東方巴黎」的設想,廣州新客站(今廣州站)的建設規劃被提上日程。1958年,選址流花橋的廣州新客站動工;至1962年由於大躍進運動對中國國民經濟造成的損害,中央壓縮建設投資規模,新客站工程暫停。同年,廣州站發生了一起特別事件。1962年6月,由於當時經濟困難時期民眾生活困苦,引起了1962年廣東各地逃港潮,坊間傳聞「英女王生日,六一大放(入境)三天」、「邊境開放三天,不用通行證可以去香港」,結果在當年6月1日,上萬市民與其他省到來的民眾群聚火車站一帶,等候購買往平山深圳的火車票,原本直行可通廣九小學的白雲路滿是人潮[7],史稱東站事件(或廣州站事件)。廣州市公安局派出宣傳車意圖勸導民眾離開。無票滯留的人後期鼓譟,部分人衝擊了東站警署,警方宣傳車也被民眾推翻。到現場了解情況的時任廣州市副市長孫樂宜也被數百民眾包圍。到6月2日凌晨1點,當局宣佈戒嚴,警方出動民眾散去,市公安局組織警力抓捕民眾[8][9],據計逮捕了16人,被勞動教養有22人,被行政拘留有34人[10]。後邊高官開內部會,陶鑄將之定性為所謂敵我矛盾,促成決定出動軍隊。到6月6日,當局派出一個營全副武裝的解放軍士兵,封鎖車站兩頭,往外驅趕人群。還有一隊士兵從車站內往外推進。市政府的宣傳車在場用高音喇叭廣播。行動中有幾十人被拘捕,大部分沖火車站的民眾被驅散。至當天晚上,有1600多人被捕,火車站外被戒嚴部隊把守[11]

站場消失

1972年廣州新客站復工;1974年4月12日,新廣州站建成啟用,廣州鐵路樞紐布局也相應作出調整。廣州新客站正式命名為廣州站,位於大沙頭的原廣州站恢復名為廣州東站,其所有客運業務逐步移至新廣州站,暫時作為簡易客車技術整備作業站保留。1984年9月,位於廣州站西北的廣州客車技術作業整備站(廣州客技站)竣工投產,同時原廣州東站客技整備所停用,永村至廣州東站間線路全部封閉[3][6]

至1980年代,伴隨廣州的城市發展,昔日處於城市邊緣的大沙頭火車站已經被城市包圍。1984年11月,大沙頭原廣州東客技站至天河一段原廣九鐵路被拆除,雲永聯絡線隨之撤銷。這段線路上的東華東路、署前路、達道路、梅花村、東風東路等8處市區內的繁忙平交道口同時拆除,改善了市區交通,如今成為了內環路的一部分。而大沙頭火車站也成為了一個「遺留」的車站,再也沒有鐵路連接,於1985年初被清拆。此地權仍屬廣州鐵路局(今廣州鐵路集團),在1997年,大沙頭火車站原址上建成了三棟高層廣鐵集團鐵路宿舍住宅樓,和一棟廣東省交通廳辦公樓(廣東交通大廈)[12]

紀念設施

2010年,越秀區園林綠化局在白雲路中間的綠化帶增添裝飾,在綠化帶東北端設置花崗石蒸汽火車頭雕像,綠化帶兩端用石制的枕木、鐵軌和火車輪圍邊,橫過綠化帶的人行道鋪設仿鐵軌金屬凹槽。工程在2010年7月完成。[來源請求]2017年,在東華南路與大沙頭二馬路之間建成一個小型公園,名為廣九鐵路紀念園。園內放置有一輛建設型6501號蒸汽機車和一節YZ22客車車廂,另有路軌、信號燈以及仿舊車站拱門景觀。

圖片集

參看

參考書目

  • 《廣東省省志:鐵路志》

參考文獻

  1. ^ 邓铿饮恨广九站:粤军将领邓铿被刺案. 鳳凰網. [2010-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大沙头站 这里通向九龙. 人民鐵道網. 2010-12-24 [2010-12-30]. [永久失效連結]
  3. ^ 3.0 3.1 3.2 廣州交通郵電志編纂委員會. 《廣州交通郵電志》.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3. ISBN 7-218-01141-1. 
  4. ^ 第二节 广深铁路. 廣東省省情信息庫. [2010-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7). 
  5. ^ 百年大沙头车站旧址将建火车纪念公园. 廣州文史. [2010-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6. ^ 6.0 6.1 第七节 广州铁路枢纽及省内主要车站. 廣東省省情信息庫. [2010-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7). 
  7. ^ 廣州人逃港紀事:萬人衝擊火車站驚動中央. 南方都市報. 2014-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5). 
  8. ^ 深圳檔案:1962年逃港潮驚動中央. 星島環球網. 2005-12-29 [2010-12-30]. [永久失效連結]
  9. ^ 曾生:我当广州市长的时候. 廣州文史. 2010-07-22 [2010-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0. ^ 廣州市志·政法
  11. ^ 墓碑 楊繼繩
  12. ^ 廣州火車站春運回憶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廣州參考 2018-02-0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