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布勒東
安德烈·布勒東(法語:André Breton,發音:[ɑ̃dʁe bʁətɔ̃];1896年2月19日—1966年9月28日),法國作家及詩人,為超現實主義的創始人。其最著名的作品之1924年編寫的《超現實主義宣言》,他在其中將超現實主義定義為「純粹的精神自動」。[1]
安德烈·布勒東 André Breton | |
---|---|
出生 | 法國奧恩省坦什布賴 | 1896年2月19日
逝世 | 1966年9月28日 法國巴黎 | (70歲)
職業 | 作家 |
國籍 | 法國 |
創作時期 | 20世紀 |
體裁 | 歷史,詩歌,散文 |
文學運動 | 超現實主義 |
代表作 | 《超現實主義宣言》 |
配偶 | 西蒙娜·卡恩,傑奎琳·蘭巴,伊利莎·布勒東 |
子女 | 奧布·布勒東 |
受影響於 | 夏爾·傅立葉,阿爾弗雷德·雅里,卡爾·馬克思,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茨基,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阿蒂爾·蘭波,薩德侯爵,勒內·蓋農 |
施影響於 | 路易斯·布努埃爾,居伊·德博 |
生平
安德烈·布勒東出生於諾曼底坦什布賴(奧恩省)的一個不太富裕的家庭,曾經學過醫學和精神病學。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南特的一個神經系統病房工作,在那裡他遇到了阿爾弗雷德·雅里和Jacques Vaché,他們反社會的態度和蔑視既定的藝術傳統的行為深刻影響到了布勒東。[2]Vaché在24歲時自殺,布勒東為此寫了文章發表。
布勒東與第一任妻子西蒙娜·卡恩於1921年9月15日結婚。1922年1月1日這對夫婦搬遷到巴黎方丹街42號居住。布勒東的家裡收集了5300餘種包括現代油畫,素描,雕塑,照片,書籍,藝術畫冊,期刊,手稿和大洋洲的流行藝術作品。
從達達主義到超現實主義
1917年布勒東和路易·阿拉貢、菲利普·蘇波一起創辦期刊《文學》。他還和達達主義作家卓斯坦·查拉有聯繫。1924年他幫助成立超現實主義研究局。同年出版《超現實主義宣言》。一群作家和他聯繫在一起:菲利普·蘇波,路易·阿拉貢,保爾·艾呂雅,雷內·勒韋,米歇爾·賴瑞,本傑明·佩雷特,安托南·阿爾托和羅伯特·德斯諾。
受到阿蒂爾·蘭波和卡爾·馬克思的影響,布勒東於1927年加入法國共產黨,1933年被開除。在此期間,他主要靠他的藝術畫廊出售繪畫作品為生。1935年在法國巴黎召開的世界保衛文化作家大會期間,因受到蘇聯作家伊利亞·愛倫堡的侮辱,安德烈·布勒東掌摑愛倫堡數次,後導致超現實主義作家集體被大會開除。
1940年代
1942年[3],布勒東與藝術家林飛龍合作出版詩歌《Fata Morgana》。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布勒東又加入法國軍隊的醫療隊伍。維希法國政府取締了他的作品《the very negation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4]。1941年布勒東在美國記者瓦里·安弗萊和哈里·賓漢姆的幫助下逃到美國和加勒比海地區。布勒東認識了馬提尼克作家艾梅·塞澤爾,後來與他合作出版《Cahier d'un retour au pays natal》。他在紐約市流亡期間,與後來成為他第三任妻子的智利女人伊利莎相遇。
1944年,他和伊利莎旅行到魁北克省的加斯佩半島,在那裡他寫了《Arcane 17》一本書,它表達對二戰恐懼,介紹了北美的極端東北部,並慶祝他與伊利莎的新戀情。
晚年生活
1946年布勒東返回巴黎,他反對法蘭西殖民帝國,1959年在巴黎舉辦展覽。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安德烈·布勒東決定明確接受無政府主義。1952年布勒東寫道:「在無政府主義的黑鏡里超現實主義首先承認本身。」[5]
安德烈·布勒東於1966年去世,享年70歲,葬於巴黎巴蒂尼奧勒公墓。
作為收藏家
布勒東,是藝術品、民族志材料,以及不尋常的小飾物的狂熱的收藏家。他對北美西北海岸的材料特別感興趣。1931年金融危機期間,他的大部分收藏(連同他的朋友保爾·艾呂雅的)都被拍賣。他隨後在他的工作室和家中重新收藏。收藏增長到5300項:現代油畫,素描,雕塑,照片,書籍,藝術品目錄,雜誌,手稿,流行和大洋洲的藝術作品。[6]
1966年9月28日布勒東去世後,他的妻子伊利莎和女兒奧布允許學生和研究人員訪問他的存檔和收藏。36年後,收藏被拍賣。[7]公寓的牆壁被保存在龐畢度中心。[8][9]
九份先前未公開的手稿在2008年5月被蘇富比拍賣。[10]
婚姻
布勒東結過三次婚:
- 第一任妻子是西蒙娜·卡恩 (1897–1980),這段婚姻從1921維持年至1931年。
- 第二任妻子是傑奎琳·蘭巴,他們有一個女兒叫奧布,這是布勒東唯一的孩子。
- 第三任妻子是伊利莎·布勒東
作品
他的作品包括案例研究《Nadja》(1928) 和《L'Amour fou》(1937).
- 1919: Mont de Piété
- 1920: S'il Vous Plaît
- 1920: Les Champs magnétiques
- 1923: Clair de terre
- 1924: Les Pas perdus
- 1924: Manifeste du surréalisme
- 1924: Poisson soluble
- 1924: Un Cadavre
- 1926: Légitime défense
- 1928: Le Surréalisme et la peinture
- 1928: Nadja
- 1930: Ralentir travaux
- 1930: Deuxième Manifeste du surréalisme
- 1930: L'Immaculée Conception
- 1931: L'Union libre
- 1932: Misère de la poésie
- 1932: Le Revolver à cheveux blancs
- 1932: Les Vases communicants
- 1933: Le Message automatique
- 1934: Qu'est-ce que le Surréalisme?
- 1934: Point du Jour
- 1934: L'Air de l'eau
- 1935: Position politique du surréalisme
- 1936: Au Lavoir noir
- 1936: Notes sur la poésie
- 1937: Le Château étoilé
- 1937: L'Amour fou
- 1938: Trajectoire du rêve
- 1938: Dictionnaire abrégé du surréalisme
- 1938: Pour un art révolutionnaire indépendant
- 1940: Anthologie de l'humour noir
- 1941: "Fata Morgana"
- 1943: Pleine Marge
- 1944: Arcane 17
- 1945: Le Surréalisme et la peinture
- 1945: Situation du surréalisme entre les deux guerres
- 1946: Yves Tanguy
- 1946: Les Manifestes du surréalisme
- 1946: Young Cherry Trees Secured against Hares
- 1947: Ode à Charles Fourier
- 1948: Martinique, charmeuse de serpents
- 1948: La Lampe dans l'horloge
- 1948: Poèmes 1919–48
- 1949: Flagrant délit
- 1952 Entretiens
- 1953: La Clé des Champs
- 1954: Farouche à quatre feuilles
- 1955: Les Vases communicants
- 1955: Les Manifestes du surréalisme
- 1957: L'Art magique
- 1959: Constellations
- 1961: Le la
- 1962: Les Manifestes du surréalisme
- 1963: Nadja
- 1965: Le Surréalisme et la peinture
- 1966: Anthologie de l'humour noir
- 1966: Clair de terre
- 1968: Signe ascendant
- 1970: Perspective cavalière
- 1988: Breton : Oeuvres complètes, tome 1
- 1992: Breton : Oeuvres complètes, tome 2
- 1999: Breton : Oeuvres complètes, tome 3
參考資料
- ^ André Breton. Manifestoes of Surrealis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69: 26 [2015-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 ^ Henri Béhar, Catherine Dufour. Dada, circuit total. L'AGE D'HOMME. 2005: 552 [2015-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 ^ André Breton, Fata Morgana. Buenos Aires: Éditions des lettres françaises, Sur, 1942.
- ^ Franklin Rosemont André Breton and the First Principles of Surrealism, 1978, ISBN 0-904383-89-X.
- ^ 1919–1950: The politics of Surrealism by Nick Heath. Libcom.org. [2009-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03).
- ^ André Breton, 42, rue Fontaine : tableaux modernes, sculptures, estampes, tableaux anciens. Paris : CalmelsCohen, 2003.
- ^ "André Breton's 42 rue Fontaine Art Collection goes to Auction." Afterimage, March–April, 2003. findarticles.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urrealist Art." Centre Pompidou - Art Culture Mus. Web. 11 March 2010. centrepompidou.f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Centre Pompidou – Mur De L'atelier D'Andr." Centre Pompidou – Art Culture Mus. Web. 22 March 2010. centrepompidou.fr[失效連結]
- ^ Nine Manuscripts by André Breton at Sotheby's Paris. ArtDaily.org. 2008-05-20 [2009-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31).
延伸閱讀
- André Breton: Surrealism and Painting –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Mark Polizzotti.
- Manifestoes of Surrealism by André Breton, translated by Richard Seaver and Helen R. Lane. ISBN 0-472-06182-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