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應昌(1536年10月—1606年2月),字思文,一字時祥,號桐岡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明朝軍事人物,曾參與萬曆朝鮮之役

宋應昌
大明經略朝鮮薊遼保定山東等處軍務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
籍貫浙江杭州府仁和縣
出生丙申十月初三日
逝世萬曆三十四年丙午
配偶配顧氏,累封恭人
親屬(子)宋守一、宋守貞;(孫)宋楚望
出身
  •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科舉人
  •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同進士出身

生平

其先為浙江越州人,後遷至杭州。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浙江鄉試第十三名舉人,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會試第三百九十九名,二甲第二十名進士。禮部觀政,隆慶元年(1567年)六月授絳州知州,四年五月升刑部員外郎,十二月考選戶科給事中,五年五月升刑科右給事中,六年五月升禮科左給事中,丁憂歸。

萬曆三年(1575年)二月復除禮科左給事中,四月巡視京營,七月升濟南府知府,八年二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十一年二月升河南右參政,十二年七月升山東按察使,十四年正月升江西右布政使,十七年正月升福建左布政使,二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籌建營衛巡司,有政聲[1]。二十年(1592年)四月升大理寺卿,六月升工部右侍郎,八月改兵部右侍郎,往保定、薊鎮、遼東等處經略備倭事宜。

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集結二十萬大軍入侵朝鮮半島,朝鮮兵望風奔潰,「浹旬之間,三都失守,八方瓦解」[2],日軍長驅直入,攻陷首都漢陽(今首爾)。國王李昖倉皇逃難,向明朝求援。宋應昌亦以為:「朝鮮固,則東保遼東,京師鞏於泰山矣。」[3]是年八月十九日,應昌以兵部右侍郎經略備倭軍務,九月離京,與遼東總兵李成梁之子李如松率軍共赴朝鮮。戰爭初期宋應昌駐紮遼東籌糧,十二月二十六日,宋應昌的贊畫袁黃與李如松率師東渡鴨綠江。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八日,李如松先後收復平壤開城。宋應昌的南軍繼承了戚家軍優良傳統,軍紀良好,所至秋毫無犯[4]。李如松的北軍殺良冒功,引發南北軍矛盾[5]。萬曆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宋應昌抵達朝鮮。二十七日,明軍在碧蹄館輕敵戰敗,李如松大兵退守開城[6]。此時明軍乏糧,死傷又多,士氣十分消沉。隨著明軍失利,戰爭進入和談階段。是年三月初,小西行長移書沈惟敬,再次「懇求封貢東歸」,宋應昌起用沈惟敬,命其前往日營交涉,催促日軍撤退,並送還王子。兵部尚書石星極力用封貢促使日軍撤退,得到內閣輔臣趙志皋的支持。朝鮮君臣明確向明朝政府提出拒絕和談的要求。宋應昌鑑於軍隊疲困又無戰功,也樂於推掉責任。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中日雙方就和談達成協議後,日軍開始南撤。

宋應昌建議留兵防守,反對兵部尚書石星全面撤兵,遂於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三月引疾歸[7]。同年十二月,正式卸任,由薊遼總督顧養謙代理御倭事務。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科道拾遺,冠帶閑住。晚年隱居西湖孤山。三十四年(1606年)卒,年七十一。著有《道器圖説》、《心徑茅鋤》、《窺測陳筌》、《經略復國要編》等。

家族

曾祖宋元;祖父宋富;父宋儒,號虎山,累贈知府。母何氏,累贈恭人。兄宋應期,弟宋應亨、宋應曆。

注釋

  1. ^ 黃汝亨《宋應昌行狀》記:「於是巡視三府,一意整飭,乃題海防事宜五事:一設專官,以備責成;二加職銜,以資彈壓;三增營房,以恤士卒;四撤防海,以俾實用;五復海汛,以消奸宄。又提海防要略,大意謂倭奴情形已著,春汛可虞,進選將、練兵、積粟三策,仍親歷海口,修險隘、築管堡,督造軍器、火藥,分撥沿海官兵,畫策設防。」
  2. ^ 柳成龍:《懲毖錄‧序》,《壬辰之役史料匯輯》本,1990年
  3. ^ 宋應昌,《上神宗請撥兵協守朝鮮》,載王婆楞,《歷代征倭考記》,第238頁。
  4. ^ 吳希文《瑣尾錄》記載:「宋(應昌)、駱(尚志)二將之兵,不犯秋毫,號令嚴肅,所過安堵,此乃浙江之士雲,可嘉可嘉。」
  5. ^ 柳成龍《西厓先生文集》卷16
  6. ^ 《明史·朝鮮傳》言:「十二月,以李如松為東征提督。明年正月,如松督諸將進戰,大捷於平壤。行長渡大同江,遁還龍山。所失黃海、平安、京畿、江原四道並復,清正亦遁還王京。如松既勝,輕騎趨碧蹄館,敗,退駐開城。事具《如松傳》。」
  7. ^ 《明神宗實錄》萬曆二十二年三月十七日條:「允經略侍郎宋應昌回籍。」《寓林集》卷十七《桐岡宋公行狀》載:「遂上書乞骸骨。奉旨:宋某東征勞苦,既有疾,著還朝調理。」

參考書目

  • 王錫爵《經略朝鮮薊遼保定山東等處軍務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桐岡宋公神道碑》
  • 孫衛國,《萬曆援朝戰爭初期明經略宋應昌之東征及其對東征歷史的書寫》,《史學月刊》,2016年,第2期
官銜
前任:
隗邦衡
明朝濟南府知府
萬曆年間
繼任:
余國賓